《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2067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综述论》PPT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绿道规划及其研究进展,论文结构一引言二正文1)绿道规划的思想来源2)绿道的基本概念3)绿道的发展阶段三总结1)绿道规划的国内研究进展2)绿道规划的展望四参考文献,一引言,绿道的理念起源于美国,由奥姆斯特德主持的美国波士顿公园体系规划,被誉为“翡翠项链”,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早的绿道。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演变,绿道规划理念的影响早已从美国本土传播到世界各地。关于绿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运动的开展掀起了一股研究绿道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热潮,也促使了我国对绿道规划理论的研究。由于绿道的建设具有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休闲娱乐等多种复合功 能,是现代生态城市的重

2、要标志,在快速城市化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道的建设对于我国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我国关于绿道规划理论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论是系统的研究绿道理论并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还是将绿道理论应用于城市建设,都相当的缺乏。对国外的绿道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明确绿道的内涵和外延。分析绿道规划思想的起源和绿道的规划发展阶段,确认绿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对其进行借鉴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对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二正文1)绿道规划的思想来源,西方国家绿道规划思想起源于16世纪,从最初的景观轴线、林荫

3、大道,发展到早期的绿带、美国公园路,再到美国的绿道及绿道网络,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与发展。中国的绿道规划思想则起源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国语中记载:“因制之有白,列树以表道,立鄙舍以守道路。”周礼上也载有:“国郊及野之道”,“列以表道”,“以荫行旅”。这说明当时行道树的绿化种植已经很普遍,人们意识到沿着街道和道路所列植的“绿道”具有遮阴、防风、防止洪水侵袭等功能。隋唐时期的沿着京杭大运河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柳树,南宋时期,著名的西湖十景中“苏堤春晓”就是柳树和桃树沿着河堤进行间植而形成的美景,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桃红柳绿的苏堤成为当时游人如织的风景道,在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的基础上又增

4、添了游憩休闲的功能。16世纪以后,欧美国家在绿道理论与实践方面走在了前列。奥姆斯特德主持规划的波士顿公园体系,通过绿道将波士顿地区周边的公园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网络空间,如同翡翠项链一般,是国际公认的第一条绿道。,二正文2)绿道的基本概念,绿道(greenway)一词最初来源于Whyte)1959年所著保卫美国城市开发空间。基本含义是连接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的通道。广义的绿道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生物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地带到远离城市的山林溪岸游步道等。,几种认可度较高的绿道概念表述,1)莱托(Little)在其书美国的绿道(greenways for Am

5、erica)将绿道定义为“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等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的开敞空间纽带:是可能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的自然走廊。或是沿着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的人工走廊”。包括城市河流廊道、休闲廊道(小径)、自然廊道(具有生态功能)、风景道或历史线路、综合性绿道网络系统。,2)美国麻省大学景观设计与区域规划系教授法伯斯在(Fabos)在“美国绿道规划起源与当代案例”(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es)一文中提到绿道是“有生态意义的廊道、休闲绿道以

6、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通道”。3)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景观建筑学系教授埃亨(Ahern)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美国实际经验提出绿道是一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式,是“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等)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形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强调了绿道的多功能性或和网络连通功能,强调绿道是其他非线性绿色空间的补充和完善。,绿道作为开放空间设计和景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历史悠久。主要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867-1900年):早期的绿道规划主要体现在早期的公园游憩步道。美国风景园林家奥姆斯特德(Olmsted)在1867年完成的波士顿公园系

7、统规划。该规划连接了富兰克林公园,经过阿诺德植物园以及牙买加公园到达波士顿花园和波士顿公园。该系统长约25km,连接了波士顿、布鲁克林和剑桥,并与查尔斯河相连。其后艾略特(Eliot)在此基础上将波士顿大都市区内600km2 的绿色空间和通道进行连接,形成了巨大的绿色网络空间。,3)绿道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00-1945年):景观设计师的绿道规划代表的景观设计师有奥姆斯特德兄弟(Olmsted brothers)、艾略特的侄子艾略特二世(Eliot)和赖特(Wright)。奥姆斯特德兄弟为波特兰一处公园规划了一条长64km的公园系统环线。艾略特二世参与了麻省的第一个开放空间规划,其中“环

8、湾规划”(Bay Circuit Plans)包含了长达250km的的绿色廊道。赖特在新泽西州蓝德堡镇规划中首次将内部绿色空间和绿道网络连接起来。此外,还有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National Park Service)致力于公园道(parkway)的规划实践,代表作品有蓝脉公园道(Blue Ridge Parkway)。,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环保运动对绿道规划的影响环保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了三个研究中心和代表性成果。威斯康辛大学的刘易斯(Lewis)在进行自然和文化资源调查的时候,发现大多数重要的自然资源都集中分布在河流廊道的两侧,并将其命名为“环境廊道”(Environmen

9、tal Corridor),随后完成了威斯康辛州遗产廊道规划(Wisconsin Heritage Trial Proposal)。宾夕法尼亚大学麦克哈格(Mcharg)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大量谈到绿色空间和绿道系统,并重点讨论了河流廊道的规划13。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祖伯(Zube)则注重对绿道的定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第四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绿道运动的命名20世纪80年代美国户外游憩总统委员会(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在美国户外报告(American Outdoors Report)中提到:“畅想未来:有生

10、命的绿道网络为人们在居住地附近提供进入开发空间的机会,在美国大地上连接城市和郊区像巨大的循环系统一样连接城市与乡村”。这也是绿道理论首次得到官方的认可。莱托(Little)出版了其代表作美国的绿道(Greenways for America)并首次定义了绿道。与此同时,在北美展开了大量的关于绿道的规划和实践项目,但仅限于项目总结,研究工作严重滞后。,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绿道成为一个国际运动近20年来绿道运动进一步蓬勃发展,全球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学者们也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召集了不少关于绿道的学术会议。其中,美国和欧洲的绿道建设尤为突出。美国的研究最为广泛而且

11、深入,涉及绿道的概念界定、规划设计方法、建设技术、建后管理和区域协调的方方面面,从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研究层次跨度极大,从场所层次的社区游憩绿道建设,到市域层次的绿道网络规划,直至全美的绿道系统规划。美国的绿道建设实践兼顾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3个功能的协调,其中游憩功能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欧洲的绿道规划建设更多地体现在生态保护方面,建设有全国、全洲尺度的生态廊道、生境网络或被称为生态基础设施。其在大型的区域性绿道生态网络与中小型城市和社区层面的综合性绿道建设方面均有相当多的探索性实践。,三总结,1)绿道规划的国内研究进展起初我国关于绿道的研究多数仅仅局限在国外概

12、念的引入和实践案例的介绍。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绿道在我国珠三角等地区的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道理论和实践经验,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绿道的自然生态功能和从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分析绿道的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从城镇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的角度分析了绿道在城镇中的生态作用和游憩功能。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在对旅游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城游憩带”(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的概念。北京交通大学余青教授则从风景道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国内的绿道实践主要是国土绿化和各个地区所进行的绿地

13、系统规划。比较重要的政府文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 2000 31号)。文件指出绿色通道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包括防风固土、美化环境、护坡护岸、涵养水源等功能。2010年2月,广东省出台了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计划用3年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km的6条区域绿道,标志着我国在绿道的实践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绿道规划的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更注重尊重生态过程的可持续城市空间的营造,绿道理论最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理论,对于

14、指导我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道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绿色网络空间的构建、生态旅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关于绿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绿道网络的生态规划方法、绿道建设的法律法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绿道实践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不仅需要加大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更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并加强对绿道有关内容的宣传和,强调公民对绿道规划和实践的参与。我国的绿道规划建设应该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充分挖掘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多方参与、多学科视角共同促进绿道理论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四参考文献,1Zube,E.Gre

15、enways and US national park system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7-25.2刘滨谊,王鹏.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研究前沿J.中国园林,2010(3):1-5.3Yu K,Li D,Li N.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in Chin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6(1-4):223-239.4潭少华,赵万民.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07(3):85-89.5Whyte W H.Securing open s

16、pace for urban American:conservation easements.Washington:Urban Land Institute,1959.69.6李敏.国外绿道研究现状与我国珠三角地区的实践J.中国城市林业,2010,8(3):7-107Little C.Greenways for America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7-20.8Fabos J G.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its origins and recent case studi

17、e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4,68:321-342.9Ahern J.Greenwaysas a planning strategy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15510Yu K J,Li D H,Chao L MThe landscape strategies to build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Planner,2001,17():9-1311Lewis P HQuality corridors for WisconsinLandscape Arch

18、itecture1964,1:31-40 12Searns R MThe evolution of greenways as an adaptive urban landscape form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65-8013McHarg IDesign with natureNew York:John Wiley&Sons Inc1969127-15214徐文辉.生态浙江绿道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与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2005.15张云彬,吴人韦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7(8):33-38.16刘东云,周波景观规划的杰作

19、:从“翡翠项圈”到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划J.中国园林,2001(3):59-61.,17查尔斯A弗林克撰孙帅译迈阿密河绿道:一条工业河流的绿色基础设施J.风景园林,2009(3):20-25.18许浩美国城市公园系统的形成与特点J.华中建筑,2009,26(11):167-171.19贾俊,高晶英国绿带政策的起源、发展和挑战J.中国园林,2005(3):69-72.20韩西丽实用景观:卢布尔雅那市环城绿道J.城市规划,2008,32(8):81-86.21叶盛东编译美国绿道(American Greenways)简介J.国外城市规划,1992(3):44-47.22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

20、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8-15.23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一种较新的遗产保护方法J.中国园林,2001(5):85-88.24李团胜,王萍绿道及其生态意义J.生态学杂志,2001,20(6):59-61.25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7-81.26陈爽,张皓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J.规划师,2003,19(4):71-74.27柳晓霞滨水型风景道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9.28洛林.LaB.施瓦茨,查尔斯.A.弗林克,罗伯特.M.西恩斯著绿道:规划设计开发M.余青,柳晓霞,陈琳琳译.北京

2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9朱强遗产廊道规划的理论框架:以工业遗产廊道为例C/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9.30张笑笑城市游憩型绿道的选线研究:以上海为例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31余雪琴基于景观格局和AHP的上海市区绿道规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2009.32景峰,王亚英绿道网络在北京旧城区构建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0,25(1):73-76.33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21(4):354-359.34余青,吴必虎,刘志敏等风景道研究与规划实践综述J.地理研究,2007,26(6):1274-1284.35俞孔坚.世界遗产概念挑战中国:第28界世界遗产大会有感J.中国园林,2004(11):68-70.,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