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2265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建建筑实务案例考点:因素分析法及差额计算法详解全考点一、施工成本分析依据和方法分析依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据成本分基本分析法:比较法(实际与目标对比、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对比、析方法与本行业平均或先进水平对比)、因素分析法(最常用)、差额分析法、比率法综合分析法:分部分项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分析二、因素分析法计算应用因素分析法也叫连锁置换法或连环替代法,排序的原则是:先工程量,后价值量;先绝对数,后相对数。1、差额计算法(1)计算原则1)每次只替换一个因素,其他两个因素保持不变;2)相邻的两个成本值计算差额;3)替换顺序:数量T价格T比率。(2)

2、计算过程(3)计算应用【例题】某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元,实际成本为473697元,比目标成本增加30657元,资料见下表。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项目单位目标实际差额产量m3600630+30单价元710730+20损耗率%43-1成本元443040473697+30657【解题步骤】因素分析法计算过程如下:产量:m3单价:元损耗率:%成本:元成本差额目标成本6007104%443040第一次替代6307104%46519222152第二次替代6307304%47829613104第三次替代6307303%473697-4599【替代】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30替代600,得630

3、x7IoX(1+4%)=465192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30替代710,得630x73OX(1+4%)=478296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3%替代4%,得630x73OX(1+3%)=473697元。【计算差值】第一次替代与目标的差额=465192443040=22152元,说明因为产量的增加,成本增加22152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478296465192=13104元,说明因为单价的增加,成本增加13104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473697478296=-4599元,说明因为损耗率的下降,成本减少4599元。2020一建建筑案例真题节选】招标文件里

4、清单钢筋分项综合单价是4433元,钢筋材料暂定价2500元/3工程量260t。结算时钢筋实际使用2503业主签字确认的钢筋材料单价是3500元/K施工单位根据已确认的钢筋材料单价重新提交了钢筋分项的综合单价是6206.2元。钢筋损耗率2%o增值税及附加税率11.5%o幕墙分包单位直接将竣工验收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项目计划实际产量(t)310332单价(元t)970980损耗(%)1.52成本305210.5331867.2【问题】列式分析各个因素对结算价款的影响。参考答案:产量:t单价:元损耗率:%成本:元成本差额目标成本3109701.5%305210.5第一次替代3329701.5%326

5、870.621660.1第二次替代3329801.5%330240.43369.8第三次替代3329802%331867.21626.8【替代】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332替代310,得332x97OX(1+1.5%)=326870.6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980替代970,得332x98OX(1+1.5%)=330240.4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2%替代1.5%,得332x98OX(1+2%)=331867.2元。【计算差值】第一次替代与目标的差额=326870.6305210.5=21660元,说明因为产量的增加,成本增加21660,元。第二次替代与第一次替代的差额=330

6、2404326870.6=3369.8元,说明因为单价的增加,成本增加3369.8元。第三次替代与第二次替代的差额=331867.2-330240.4=1626.8元,说明因为损耗率的增加,成本增加1626.8元。2、差额计算法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是利用各个因素的实际数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解题应用】某施工项目某月的实际成本降低额比计划提高了2.40万元,见下表:项目单位计划实际差额预算成本万元300320+20成本降低率%44.5+0.5成本降低额万元1214.40+2.40【问题】根据表中资料,应用差额计算法分析预算成本和成本降低率对成本降低

7、额的影响程度。【解题步骤】成本:万元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额差额:万元计划3004%12第一次3204%12.8(320-300)4%=0.8第二次3204.5%14.4320(4.5%-4%)=1.6成本增加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320-300)x4%=08万元;成本降低率提高对成本降低额的影响程度为:320(4.5%-4%)=1.6万元。全部因素的影响:0.8+1.6=2.4万元。2020一建经济真题】某企业本月产品产量和材料消耗情况如下表。用因素分析法(三个因素的重要性按表中的顺序)计算,本月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变化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是()。项目单位计划值实际值产品产量件10001200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Kg/件87材料单价元/Kg5055A.节约5万元B.增加5万元C.节约6万元D.增加6万元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200(7-8)50=-60000元,即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材料费用总额节约6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