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27354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代的戏剧》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明代的戏剧,明初杂剧明中后期杂剧明初传奇明中后期传奇,第一节 明初杂剧,一、明初杂剧特点1、杂剧创作从平民化走向宫廷化、贵族化。2、题材较为狭窄,内容贫弱苍白,伦理教化、歌功颂德和神仙道化剧占主流3、艺术形式有所革新,开始突破元杂剧的体制规范并趋向雅化。,二、朱权与朱有燉,1、朱权(13781449)神仙道化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风月剧卓文君私奔相如戏曲理论著作太和正音谱、朱有燉(13791439)诚斋乐府31种杂剧内容大多粉饰太平和宣扬封建道德香囊怨节义道德剧在杂剧形式上颇多独创,第二节 明中后期杂剧,一、明代中后期杂剧概况1、创作主体由宫廷派作家转为文人士大夫,杂剧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文人化、抒情

2、化的色彩。2、题材不断拓展,思想渐次深化,抒写文人愤懑不平的抒情剧、嘲弄世态人情的讽刺剧、歌颂以情反理的爱情剧成为剧坛主流3、艺术形式上,杂剧体制进一步解放,更加灵活多样。4、大多是案头之作,距离群众和舞台越来越远。,二、王九思与康海,1、王九思(14681551)杜甫游春借古讽今,抒发身世之感,开文人案头剧之风。中山狼院本一折,开单折短剧之先声2、康海14751540中山狼四折,寓言讽刺剧。取材于马中锡文言小说中山狼传。中山狼恩将仇报,阴险残暴。是对封建官场和社会风气的概括和讽刺。,三、徐渭(15211593),字文长,多才多艺,狂放不羁,愤世嫉俗。1、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一折,弥衡在阴司

3、击鼓骂曹。借古喻今,表达对黑暗朝政和权奸的愤恨。玉禅师翠乡一梦二折,揭露官府与佛门的尔虞我诈,彼此倾轧,嘲弄了禁欲主义的虚伪。雌木兰替父从军二折,女状元辞凰得凤五折,塑造了一文一武两个奇女子的形象,歌颂了女子的才能,也控诉了扼杀人才的封建制度。,2、歌代啸,一本四折,每折故事相对独立。情节荒诞不经。“张冠李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对和尚和官府等进行冷嘲热讽,充满了市井情味。通过喜剧、闹剧的气氛来表现悲愤的内容,达到“嘻笑之骂怒于裂眦,长歌之哀甚于痛哭”的境界。3、南词叙录研究宋元南戏和明初戏文的专著,第三节 明初传奇,一、明初传奇概况1、“传奇”概念的延展:唐代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

4、;宋代小说话本中也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明清时期则是指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的中长篇戏剧。、南戏到传奇:作家由书会才人、民间艺人转变为文人雅士。题材上由家庭伦理、婚姻问题变为表现对历史、现实的关切,对个性、情感的张扬;体制上,南戏不规范,语言俚俗,音乐和表演随意性大;传奇更规范,语言更文雅,、明初传奇概况:伦理教化剧盛行:由于明初文化专制主义的控制,文人传奇创作一派萧条,一些充满迂腐的道学气息、迎合封建政治需要的伦理教化剧应运而生。民间出现了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二、丘濬、邵灿,、丘濬五伦全备记:伍伦全、伍伦备,安克和“若于伦理无关紧,总是新奇不足传”

5、五伦:在朝忠君,在家孝亲,夫妻和睦,友于兄弟,信于朋友。、邵灿香囊记,一名五伦传紫香囊“续取五伦新传,标记紫香囊”文人情趣浓厚,追求骈俪典雅,喜用典故和对句,多化用诗经和杜诗,连科诨都多用诗句文言。香囊记开辟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和八股化的源头。,第四节明中后期传奇,一、明中后期传奇概述(一)传奇创作的转机:1、昆腔成为传奇正声:魏良辅的改良2、大批文人涉足剧坛:表达时代感受,张扬主体精神;舞台性削弱,剧本文学性加强3、三大传奇的问世:对政治、历史、人生的积极探索,提高了戏曲的思想水准和审美品格,(二)明代中后期传奇的繁荣兴盛,1、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汤显祖临川四梦2、戏曲流派的形成与论争:

6、吴江派和临川派、曲论著作蔚然可观:沈璟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吕天成曲品王骥德曲律,二、三大传奇,1、李开先宝剑记林冲忠奸斗争、梁辰鱼浣纱记首个用新昆腔谱曲演唱的传奇忠君报国,功成身退 国家利益与个人爱情3、王世贞?鸣凤记时事政治剧:第一部描写当代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忠奸斗争,三、沈璟和吴江派,1、沈璟(1553-1610)江苏吴江人,自养戏班,精研曲律传奇十七种属玉堂传奇,仅存七种义侠记、红蕖记、博笑记等曲学理论:重视音律,语言本色,宣扬封建伦理道德2、吴江派: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于令、卜世臣、沈自晋,四、临川派和孟称舜,1、临川派:万历时期 江西临川人汤显祖强调曲意 讲究文采 不受形式、格律的束缚偏重于剧本的文学性孟称舜、吴炳、阮大铖等2、孟称舜娇红记王娇娘 申纯 爱情悲剧,本章思考题,1、明代杂剧和传奇的总体情况。2、南戏和传奇的区别、徐渭四声猿、吴江派和临川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