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29409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体管收音机》PPT课件.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管超外差中波调幅收音机,广播是无线通信的典型应用之一,它传送的是模拟的话音或音乐信号。通信方向为单向,一点对多点。音频信号频率范围为20Hz20kHz,不可能直接无线远距离传输,而必须调制到较高频率,通过电磁波的方式无线传递出去。而接收端通过解调还原音频信号,如下图:,放大调制,射频功放,信号源,收音机,1902年,美国人巴纳特.史特波斐德在肯塔基州穆雷市进行了第一次无线电广播。现在,州立穆雷大学仍树有“无线电广播之父”的纪念碑。1906年12月24日,美国哈佛大学费森顿用调制的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进行 广播试验在大西洋上可以用矿石收音机听到。1921年,美国费里斯特、阿姆斯特朗与费森顿分

2、别发明了再生式、外差式与超 外差式电路,为现代接收机奠定了重要基础。1920年,美国在底特律、旧金山和兹堡开始了商业无线电广播。1933年,阿姆斯特朗发明宽带调频原理,首次进行调频制广播。1954年,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晶体声收音机。五十年代末,美国工程师赖纳德.康最先研制出立体声广播系统。1960年,蒙特利尔广播站首次应用赖纳德.康的系统进行立体声广播。七十年代,多波段收音机开始流行于市场。八十年代,电调谐音机开始大行其道。电调诣收音机可锁定20个中、短波频率,大大提高收音的真切度。八十年代中期,微处理器进入收音机,形成电脑全自动化。1995年4月,香港推出全球最小的FM收音机,

3、体积1.50.50.25英寸,重8克,与一元硬币一般轻。,无线电广播与收音机的历史,广播及电视频率划分表,调幅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是指带有信息的信号对高频载波的振幅进行调制。,为调制系数或调制度,为标准AM,AM信号的解调,异步(包络)检波 对于标准AM调制信号,可以利用下图的原理电路将已调信号的包络即含有信息的信号恢复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解调。,超外差AM接收机,超外差收音机的主要指标:,1.频率范围2.接收灵敏度3.选择性4.镜像抑制比5.最大输出功率,变化比为3.06:1,本振频率可选择 或前者变化比为19:1,后者为2.09:1,所以后者更易于实现。,超

4、外差因此得名。,超外差AM接收机,振荡器,混频器,乙功放,PCB焊接面,PCB元件面,互感耦合振荡器,如图,为互感耦合振荡器。互感线圈的同名端保证电路构成正反馈。通过合理选择各线圈的匝数,调节互感量M的大小,可使晶体管获得最佳负载电阻。,互感耦合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取决于谐振回路的参数,当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T足够高时振荡频率近似等于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由于发射极的输入阻抗比较低,为了不致于过多地影响回路的Q值,故晶体管与谐振回路采用部分耦合。,电路图,混频器,混频器是一种频率变换过程,利用的是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三极管输出含有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项,因此就含有差频(fc-fL)和(fc+fL

5、)的频率成分。输出由LC谐振回路选出所要的信号。,电路图,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放大模拟音频信号驱动扬声器发声。,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种类,功率放大器分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及丁类等。,甲类放大器,是指电流连续地流过所有输出器件的一种放大器。这种放大器,由于避免了器件开关所产生的非线性,只要偏置和动态范围控制得当,仅从失真的角度来看,可认为它是一种良好的线性放大器。,但它的缺点是效率很低,要达到同样的输出功率电源功耗和晶体管功耗都很大。如果忽略晶体管饱和压降时最大效率为:,乙类功率放大器,乙类放大器,是指器件导通时间为50的一种工作类别。这类放大器可以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放

6、大器。为了在负载上得到一个完整的波形,需要两个晶体管轮流工作。,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变压器耦合乙类功率放大器,电路图,实验步骤,1检查并认识元器件,与电路图对照,分类(电阻、电容、三极管、二极管、振荡线圈和中周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天线线圈、音量电位器等。2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二极管、三极管、振荡线圈和 中周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测出三极管的值,分出哪个是输入变压器。3检查元器件,检查印制板有无断线及短路。4按图安装焊接元器件:注意三极管和二极管有极性,不要插错,为了调试方便,电阻R1,R5和R7先不焊。振荡线圈和中周变压器注意色标,找准位置,同时 外壳的两个接脚也要焊到电路板上,注意

7、分辨输入 输出变压器。安装双联电容时,应把天线线圈架也 安装上。5 安装完成后,进行调试。,调试步骤,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将音量电位器旋到开关为“关”的位置,双联电容旋到全部旋入或全部旋出,接上电池,用万用表电流档接开关两侧,测量总电流。此时电流应在0.3mA以下(R1,R5和R7未接),如电流过大,说明电路中有短路。正常后,焊上R1,总电流增加0.40.6mA,这是变频级的工作电流。焊上R5,总电流增加23mA,这是推动级的静态工作电流。焊上R7,总电流增加57mA,这是功放的静态工作电流。2.检查本振是否起振:用示波器观察B2的1脚或Q1的发射极对地电压,是否为一个Vp-p=0.3V0.

8、4V的振荡信号,旋转双联电容旋钮,振荡频率改变。用示波器读出频率变化范围。如不起振,应检查所有相关元件。3.调中频:使用调幅信号源,载波频率设为465KHz,调幅系数m=0.3,信号频率为1KHz,用示波器监视Q4的基极电压(先接假负载,不让喇叭发声,音量电位器调到中间位置),反复调B4和B3中周变压器磁芯,使示波器上看到的1KHz信号最大,调整过程中,适当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使结果更精确。,4.调频率范围:使用GFG-8016G型信号发生器,将B2的1脚接到信号发生器的“INPUT COUNTER”输入接口,选EXT(外部输入),选1/1,频段选择开关选10K,使GATE=0.1s。本振频率

9、高端调C1b的半可调电容。本振频率大约可以在1650KHz2750KHz范围内变化,调到2100KHz(大于2070KHz=1605KHz+465KHz)。本振频率低端调B2的磁芯。本振频率大约可以在850KHz1080KHz范围内变化,调到970KHz(小于990KHz=525KHz+465KHz)。反复调整两遍。5.旋转双联调台钮,收到载波频率设为550KHz,调幅系数m=0.3,信号频率为1KHz的信号,调整天线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使示波器上看到的1KHz信号最大,达到低端统调。旋转双联调台钮,收到载波频率为1600KHz的调幅信号,调C1a的半可调电容。使示波器上看到的1KHz信号最大,达到高端统调。反复调整两遍。6.接喇叭,试收调幅广播电台信号,注意低端、中段和高端各选一个试。,调试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