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2963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暗室处理技术,射线检测,2,5.1 暗室基本知识,5.1.1 暗室处理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暗室处理的基本过程一般都包括显影、停显(或中间水洗)、定影、水洗、干燥这五个基本过程。经过这些过程,使胶片潜在的图像成为固定下来的可见图像。暗室处理方法,目前可分成自动处理和手工处理两类。自动处理采用自动洗片机完成胶片暗室处理过程,它需要使用专用显影液、定影液,在高温下进行处理,得到的射线照片质量好并且稳定。,3,5.1 暗室基本知识,暗室一般应设计成分立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存放和切装胶片的干区,另一部分是进行胶片从显影至干燥(或水洗)的湿区。为了保证暗室处理的质量,暗室环境应满足一些基本要求。,4

2、,5,6,7,8,5.1 暗室基本知识,暗室的环境条件的主要要求(1)室温控制:特别在采用手工处理时,要求室温能控制在205;(2)湿度控制:应控制湿度在适当范围,经常要求相对湿度为30%60%;(3)通风:暗室应具有排风设备,其换气量应能达到510次/h;(4)照明:暗室应有两种照明方式 白炽灯、安全红灯;(5)墙壁与地面:应反光少,地面和局部墙壁应防水、防化学腐蚀。此外,应有方便的水源、排水设施和足够的面积。,9,5.1 暗室基本知识,暗室操作的基本要求:清洁、有序、细心、熟练。暗室操作人员,在进行暗室操作之前应洗手,去除手上的汗液和污物,以保证不因手接触胶片而对胶片产生污染,必要时应戴乳

3、胶手套。,10,5.1 暗室基本知识,暗室设备器材使用知识安全灯、温度计、天平、洗片槽、烘干箱、自动洗片机洗片机等设备使用专门的操作规程其他设备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安全灯温度计天平,11,5.1 暗室基本知识,配液注意事项容器使用玻璃、搪瓷、塑料制品、不锈钢配液用水可使用蒸馏水、去离子水、煮沸后冷却水或自来水配制温度:显影液3050,定影液6070配液时按配方中规定的次序进行配液时应不停地搅拌配液时宜先取总体积3/4的水量,待药品全部溶解后加满,静置24小时,12,5.1 暗室基本知识,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干燥有关说明:111,13,5.2 暗室处理技术,显影:曝光以后

4、在胶片的乳剂层中形成潜影,对通常采用的曝光量必须经过显影才能把潜影转化为可见的影像。显影就是以还原作用,从感光乳剂中感光的溴化银还原出金属银,使不可见的潜影转化为可见的影像。显影是暗室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与影像质量关系最密切的暗室处理过程。,14,5.2 暗室处理技术,1 显影过程的作用简单地说,显影过程分为三步。首先,潜影中心(显影中心)吸附显影剂。然后,显影剂释放电子,电子转移到潜影中心。最后,电子与银的正离子结合形成银原子,并聚集在潜影中心。这个过程不断进行,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银原子团影像。对通常使用的显影液,显影过程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在碱性溶液中,显影剂才能离解。,15,5.2

5、 暗室处理技术,显影液的组分通常使用的显影液含有四种主要组分: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加速)剂、抑制剂,此外还应有溶剂水。调整各个组分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显影液。,16,5.2 暗室处理技术,显影剂是显影液的基本组分,它使已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不同的显影剂具有不同的特点,显影液中常常采用多种显影剂,来调整显影液的性能。最常用的显影剂是米吐尔、对苯二酚、菲尼酮。,17,5.2 暗室处理技术,保护剂显影剂在水溶液中容易氧化,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化。氧化不仅减弱了显影液的显影能力,而且会产生污染力很强的氧化物。为防止显影剂氧化,延长显影液的寿命,必须在显影液中加入保护剂。显影液中经常采

6、用的保护剂是无水亚硫酸钠。,18,促进剂经常使用的显影剂,在碱性溶液中才能离解,起显影作用。但在显影剂离解中同时会产生氢离子,它们会阻止显影剂的离解。在显影液中加入促进剂是为了中和显影液中的氢离子,调节氢离子浓度,控制显影液的碱性,使显影液的pH值控制在811之间。显影液中常用的促进剂是碳酸钠、硼砂,它们都是弱碱性物质,很少使用强碱氢氧化钠。,5.2 暗室处理技术,19,5.2 暗室处理技术,抑制剂显影剂对未曝光的卤化银微粒也具有显影作用,为减少对未曝光卤化银微粒的显影程度,降低灰雾,在显影液中必须加入抑制剂。经常使用的抑制剂是溴化钾。溶剂水 溶解各种其他组分,构成显影液。,20,5.2 暗室

7、处理技术,影响显影的因素温度时间显影操作(搅动)显影液活性,21,显影温度对显影液的显影能力具有明显影响,手工处理时显影液的显影温度一般为1820。温度高时显影作用快,温度低时显影作用慢。温度过高可能使显影液中的药品分解失效,或造成显影液的过分氧化,主要危害是灰雾增大、影像颗粒变粗,而且可能损害乳剂层。显影温度过低,显影液的显影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失去显影作用,造成影像的对比度(反差)降低。,5.2 暗室处理技术,22,5.2 暗室处理技术,显影时间与显影液配方相关,应按配方推荐的时间显影。对手工显影,正常的显影时间一般是46min,它是综合考虑显影时间的影响确定的,特别是考虑了平均梯度

8、。图5-2描述了显影时间对胶片的感光特性(感光度、平均梯度、灰雾度)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到,随着显影时间的加长感光度、平均斜率、灰雾度变化的规律。显影时间延长,可以增加底片黑度和影像对比度,但也会增大灰雾度和影像的颗粒度。显影时间过短,底片影像对比度降低,也会增大影像的颗粒度。显影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影像质量。,23,5.2 暗室处理技术,停显或中间水洗从显影液中取出胶片后,显影作用并不能立即停止,这时候胶片乳剂层中还残留着显影液,它们仍在继续进行显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显影不均匀。如果这时立即将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则可能产生二色性灰雾。同时,由于显影液带入定影液,还会损害定影液

9、。二色性灰雾是极细的银粒沉淀,在反射光下呈现蓝绿色,在透射光下呈现粉红色。为了立即终止显影液的作用,在显影之后应进行停显处理。即把从显影液中取出的胶片转移至停显液中,使胶片表面和乳剂层中残留的显影液与停显液发生相互作用,停止显影作用。常用的停显液是1.5%5%的醋酸水溶液。停显时间约为0.51min。停显液的主要作用是其酸中和显影液的碱。,24,5.2 暗室处理技术,定影过程的作用经过显影之后,胶片乳剂层中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但大部分未感光的卤化银没有发生变化,还保留在乳剂层中。定影过程的作用是,将感光乳剂层中未感光也未被显影剂还原的卤化银从乳剂层中溶解掉,使显影形成的影像固定下来。在定

10、影过程中定影剂与卤化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溶于水的银的络合物,但对已还原的金属银不发生作用。,25,5.2 暗室处理技术,定影液的组分与作用定影剂 定影剂是定影液的主要组分,使用最广泛的定影剂是硫代硫酸钠(海波)。在定影过程中,硫代硫酸钠与卤化银发生反应,生成成分比较复杂的能溶于水的银的络合物。酸性剂 为了中和在停显过程未消除而进入定影液中的显影液的碱性、停止显影作用,在定影液中需加入一些酸。定影液的酸度一般应控制在pH值为46。常用的酸性剂是冰醋酸和硼酸。,26,5.2 暗室处理技术,保护剂 定影剂硫代硫酸钠,当定影液的酸度提高时会分解,产生硫沉淀,为防止定影液的酸度升高,在定影液中需加入保护

11、剂。常用的保护剂是亚硫酸钠,它的亚硫酸根离子可以和氢离子结合,抑制定影液酸度升高。坚膜剂 在定影过程中,胶片感光乳剂层大量吸入水分,发生膨胀,容易划伤和脱落。坚膜剂主要是为了降低乳剂层吸水膨胀,从而减少在水洗、干燥中可能产生的机械损伤。酸性定影液最常用的坚膜剂是硫酸铝钾(明矾)。溶剂 水。,27,5.2 暗室处理技术,影响定影的因素定影操作一般的方面,与显影的注意事项相同。影响定影过程的因素主要是定影的温度与时间、定影液的老化程度、定影操作。定影温度定影过程的进行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低时定影进行缓慢,温度高时定影进行快。但温度不能过高,温度过高可能造成定影液药品分解失效,使乳剂层膨胀加大,容易

12、产生划伤和脱膜。定影液温度应与显影液相近,常控制在1624。定影温度低.则定影过程进行慢。在一般情况下,希望定影温度与显影温度相同或相近。,28,5.2 暗室处理技术,定影时间完成定影所需要的时间与定影液中硫代硫酸钠的浓度、定影液老化的程度、定影温度都相关。如果定影时间短于定透时间,射线照片将呈现灰白雾状,影像明显不清晰。定影时间超过定透时间、胶片未感光部分也已呈现透明状态,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定影过程已经完成。定影过程中硫代硫酸钠与卤化银的反应要经过多个阶段,中间阶段生成的银的络合物是无色但稍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在胶片未感光的部分已呈现透明时,很可能这些反应生成物并未转移至定影液中,定影过程也未

13、进行完毕。实验研究指出,定影时间应为通透时间的2倍。,29,5.2 暗室处理技术,水洗定影以后在胶片的表面和内部都吸附着硫代硫酸钠和银的络合物,如果它们留在射线照片里,银的络合物会很快分解,硫代硫酸钠会缓慢地与空气中的水分、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最终产生棕黄色的硫化银,导致在底片上出现斑点,使底片变黄。水洗就是为了清除这些有害物质,使底片具有稳定的质量。,30,5.2 暗室处理技术,水洗的质量决定于水洗的温度、时间、方式。温度高可缩短水洗时间,但温度过高可能会损害乳剂层,水洗温度一般控制在 1624。水洗时间一般需要30min。一般应用流动水洗方式进行水洗,使胶片总是接触新鲜清水,利于清除残留的有

14、害物质。为节约用水推荐采用级联递进水洗方式,这种水洗方式是将从定影液中取出的胶片先放入第一个水槽,然后依次再放入第二、第三等水槽,而水则是从最后一个水槽进入,然后依次流入前方的水槽。它同时可以水洗多批胶片,但又不使处于不同水洗状况的胶片互相污染,既节约了用水,又可得到良好的水洗效果。,31,5.2 暗室处理技术,干燥是为了排除膨胀的乳剂层中的水分。为避免干燥在底片上可能产生的水迹,可在水洗后、干燥前进行润湿处理。即将水洗后的胶片浸入约0.1%左右浓度的洗涤剂水溶液中约30s,然后取出使水从胶片表面流掉,再进行干燥。干燥方法主要是两种:自然干燥和烘箱干燥。,32,5.3 胶片自动处理,胶片自动处

15、理是采用专用的自动洗片机进行从显影到干燥全过程的自动处理。胶片从进片口送入自动洗片机内,然后顺序通过显影、定影、水洗、干燥过程,从出片口送出一张处理质量良好的底片。完成上述全过程的处理的时间约为 714min或更短些。,33,5.3 胶片自动处理,自动洗片机的优点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劳动强度低,34,5.3 胶片自动处理,自动洗片机的构成送片机构温度控制机构干燥机构补充机构搅拌装置自动洗片机使用的注意事项制作适应自动洗片机的曝光曲线使用前开机预热输入角度及防污使用专用的药液,35,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1安全红灯安全性检验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切取一条胶片,置于平时切装胶片工作距红灯最近的

16、位置,一半用黑纸遮盖,另一半暴露在红灯照射下,暴露时间不短于切装胶片所需的最长时间。然后,按工作程序处理此胶片,测量两边的黑度。暴露部分的黑度不高出0.05时,认为红灯安全。,36,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2胶片入厂复验胶片入厂后应在一个月内进行质量复验,主要是抽验灰雾度和一般质量。可对每个批号的胶片随机抽取一张,切取一条侧定灰雾度,其他部分透照处理。灰雾度应不高于出厂标准规定值,透照的底片应不存在气泡、白点、霉点、划伤、脱膜、涂布不匀条纹等问题。,37,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3显影液有效性试验取一条胶片,用标准试板(如阶梯试块),按曝光曲线给定的条件和参数透照,按规定的程序

17、进行暗室处理,然后测量所得底片的黑度。当黑度值与曝光曲线给定值的差超出15%,如果可排除射线机性能存在较大变化,则认为显影液的有效性存在问题,应进行处理或停止使用。,38,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4系统稳定性试验系统稳定性试验也有的称为工艺检验。试验方法与显影液有效性试验类似。取一条胶片,在标准试板(如阶梯试块)上放置好像质计,按曝光曲线给定的条件和参数透照,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暗室处理,然后测量所得底片的黑度。当黑度值与曝光曲线给定值的差超出15%,或像质计灵敏度达不到规定的要求时,则认为系统稳定性存在问题。发现问题后应中断工作,并对系统的各环节进行分析,确认问题的原因:射线机性能存在较大变化、处理溶液有效性存在问题、自动洗片机的处理存在问题等,找出并排除问题后,才能继续进行检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