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30539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诊教学唐永祥》PPT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四诊第一节 望诊,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唐永祥,授课方式:CAI课件、图片、幻灯片、模型、录像课时:18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和常色、病色的特征及临床意义。2、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舌质、舌苔变化的 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4、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5、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 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6、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望 诊,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全身:神、色、形、态 望局部:头面、颈项、五官、皮肤、小儿络脉 望排出物:痰涎涕唾、呕吐物、二便 望舌:舌质、舌苔,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和

2、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的情况,称为望诊。,一、望 神,1、神的概念 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思维。2、神的产生及与形体的关系 先天(化生)精气 充养形体 神 后天(滋养),3、望神的意义 了解人体脏腑精气盛衰,全身望诊,表现于外,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1)得神 概念:又称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表现: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目光明亮、精彩内 含,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 作灵活、体态自如。意义:主脏腑精气充足。见于正常人,或轻病而脏 腑精气未伤者,预后良好。,全身望诊,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2)失神 概念:又称无神,是

3、精损气亏神衰的表现。表现:精神萎靡,或神昏谵语,面色晦暗无华,目暗睛迷,瞳仁呆滞,肌肉消瘦,呼吸 微弱,动作迟钝,强迫体位。或见循衣 摸床、撮空理线。,全身望诊,意义:脏腑功能衰败,预后不良。,(3)假神 概念:是久病、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精 神“好转”的虚假征象。表现:突然目光明亮、神志突然转清、突然 语言清亮、突然颧红如妆、突然能食。,全身望诊,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意义:脏腑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外 越。是阴阳离决的危候。,(4)少神 概念:又称神气不足,是轻度失神的表现。表现:精神不振,少气懒言,两目乏神,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动作迟缓。,4、神的表现类型及意义,全身望诊,意义

4、: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二、望面色,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2、常色与病色(1)常色正常生理情况下的面部颜色与光泽。正常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常色有主色与客色之分:主色面色肤色终生不变者。客色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人的面色与 肤色也会相应改变。,全身望诊,二、望面色,(2)病色 特点:晦暗、暴露 五色善恶:善色五色光明润泽(气至)恶色五色晦暗枯槁(气不至),全身望诊,内经对五色善恶的论述:善色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 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恶色青如草兹、赤如衃血、黄如 枳实、白如枯骨、黑如炱,(3)五色主病 青色,全身望诊,(3)五色主病 赤色,全身望诊,(3)五色主病

5、 黄色,全身望诊,(3)五色主病 白色,全身望诊,(3)五色主病 黑色,全身望诊,三、望形态,(一)望形体 形体的变化及意义:强实证、热证 弱虚证、寒证 胖形盛气虚,肥人多痰 易患中风、眩晕 瘦形瘦阴虚,瘦人多火 易患劳嗽,全身望诊,三、望形态,(二)望姿态 1、动静:动、强、仰、伸阳、热、实证 静、弱、俯、屈阴、寒、虚证 2、痛证的特殊姿态护处必痛,全身望诊,三、望形态,3、异常动态:痫病 卒然昏倒,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 中风 卒然昏倒,伴口眠歪斜,半身不遂 肝风内动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双 目上视 痿证 肢体筋脉驰缓,肌肉痿软无力 痹证 关节红肿疼痛,活动障碍者,全身望诊,

6、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1、头形 过大脑积水 过小小脑儿、囟门早闭 方颅佝偻病 2、头摇 肝风上扰,或气血亏虚,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2、囟门的变化 囟填(囟门高突)实热证(温病火邪上攻)囟陷(囟门凹陷)虚证(气血精亏、吐泻 伤津)解颅(囟门迟闭)肾气亏虚,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3、面部的形态改变 面部浮肿水肿病 面部红肿抱头火丹 痄腮温病火毒 口眼歪斜中风、风邪阻络,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4、头发的改变,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5、望颈项 瘿瘤 肝

7、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 瘰疬 实:风火时毒 虚:肺肾阴虚 项强 实证 项软 虚证,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二)望目 1、目的五轮学说及脏腑分属 目眦心(血轮)白睛肺(气轮)黑睛肝(风轮)瞳仁肾(水轮)眼胞脾(肉轮),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二)望目2、目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意义,白睛,目眦淡白 血虚目眦色红 心火,白睛红赤 肺热白睛发黄 黄疸,局部望诊,目眦,四、望头颈五官九窍,黑睛,瞳仁,眼胞,黑珠肿痛 肝火全目红肿 肝火,红肿 脾火下垂 脾虚,散大 肾精衰竭缩小 中毒、肝火,局部望诊,(二)望目2、目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意义,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三)、望耳 耳的色泽形态

8、改变及其意义 耳实证(如红肿、流脓)肝胆火旺 耳虚证(如干枯、瘦薄)肾虚 耳后红络 麻疹先兆 耳轮甲错 瘀血、肠痈,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四)、望鼻 鼻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色青 腹痛 红肿 胃热、血热 酒齄鼻 肺胃湿热 鼻柱塌陷 梅毒、麻风 鼻渊 久流浊涕腥臭(风热、肝胆湿热),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五)望口、唇 口与唇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口唇樱桃红 煤气中毒 口腔溃疡 心脾积热 鹅口疮 脾胃湿热 口僻 中风、风中经络 撮口 脐风 口噤 动风,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六)望齿、龈 齿与龈的形态色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牙齿干燥胃热、肾阴虚 咬牙啮齿胃热、

9、虫积、消化不良 牙龈红肿胃热 牙龈出血胃火、脾虚,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七)望咽喉 实证(如咽红肿、乳蛾)肺胃热盛 虚证(如咽嫩红、少痛)肺肾阴虚 白喉 外感疫邪,局部望诊,四、望头颈五官九窍,(八)望下窍 阴囊肿大 疝气、水肿 子宫脱垂 中气下陷 脱肛 中气下陷 痔疮 大肠湿热、大肠燥热,局部望诊,五、望皮肤,(一)、色泽形态 红 丹毒 黄 黄疸 白斑 白驳风 肌肤甲错 血瘀,局部望诊,(二)斑疹 斑 阳斑:热迫血行 阴斑:脾不统血 疹 麻疹:风热时邪 风疹:外感风邪 隐疹:营血亏虚,风邪入络,五、望皮肤,(三)白 湿郁,汗出不彻(四)疮疡 痈:湿热火毒 疽:气血亏虚、阴寒凝滞 疔

10、:外感风热,或内生火毒 疖:外感热毒,或湿热内蕴,局部望诊,六、望络脉,(一)适用年龄 3岁以下小儿(二)三关划分 分为风关、气关、命关,六、望络脉,(三)形色主病,浮显易见 表证沉隐模糊 里证,鲜红 外感表证紫红 里热色青 痛、惊紫黑 血络闭郁,2、红紫辨寒热,1、浮沉分表里,六、望络脉,(三)形色主病,色淡 虚证色滞 实证,风关 病情轻浅气关 病位较深命关 病情深重,4、三关测轻重,3、淡滞定虚实,七、望排出物与分泌物,(一)望痰涎 1、痰 寒痰清稀色白、灰黑点 热痰痰黄质稠 湿痰痰多色白易咯 燥痰痰少而粘难咯 脓血痰肺痈 痰中带血肺络损伤,七、望排出物与分泌物,(一)望痰涎 2、涎 清稀

11、脾胃虚寒 胶粘脾胃湿热,七、望排出物与分泌物,(二)呕吐物 清稀无臭 寒呕 秽浊酸臭 热呕 呕吐不消化食物 食滞 黄绿苦水 肝胆郁热 清水痰涎 痰饮 呕血 胃热、肝火、血瘀,七、望排出物与分泌物,(三)大便 清稀如水 寒湿 黄褐稀烂 湿热、食滞 完谷不化 脾虚 脓血便 痢疾 便血 近血(大肠风燥)远血(胃热、脾不统血),七、望排出物与分泌物,(四)小便 清长 虚寒 短黄 实热 尿血 实热、湿热、脾肾不固 尿中沙石 石淋 小便混浊 肾虚、湿热,八、望 舌,(一)舌的组织结构,(二)舌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经络直接或间接与舌联系;2、心开窍于舌;3、脾开窍于口,舌苔乃胃气所生。,舌诊,(三)舌的脏

12、腑分部 舌尖 心肺 舌中 脾胃 舌根 肾 舌边 肝胆,(四)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方法(1)伸舌姿势(2)顺序(3)刮舌与揩舌,舌诊,2、注意事项(1)光线(2)饮食影响(3)染苔(4)季节、时间(5)年龄,(五)舌诊的内容,望舌质舌的神、色、形、态(候脏腑气血的盛衰)望舌苔苔质、苔色(候邪气的浅深、胃气的有无)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淡红舌、薄白苔,舌诊,(六)望舌质 1、舌神,舌质荣润,舌质干枯,意义:荣有神 枯无神,舌诊,主要指舌的荣枯。,(六)望舌质 2、舌色,(1)淡白舌 舌象:舌色较淡红舌浅,白色多 而红色少。主病:阳虚证淡白胖嫩湿润 气血不足淡白瘦薄,舌淡苔白有齿印,舌诊

13、,舌色的变化有:淡白、红、绛、紫、青。,(2)红、绛舌 舌象:舌色呈鲜红色(红舌),或深红色(绛舌)。主病:实热证舌红绛苔黄 阴虚证舌红绛少苔 或无苔,舌红无苔,舌诊,舌红苔黄,(六)望舌质 2、舌色,(六)望舌质 2、舌色,(3)青、紫舌 舌象:舌色呈青色或紫色。主病:热入营血舌紫绛苔焦黄 阴寒内盛舌青苔白或灰黑 血瘀证舌紫暗或紫斑,舌紫暗、紫斑,舌诊,(六)望舌质 3、舌形,(1)老嫩 舌象:舌体坚敛苍老者为老舌;舌体浮胖娇嫩者为嫩舌。,老舌,舌诊,舌形变化有: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主病:老舌主实证 嫩舌主虚证,嫩舌,(六)望舌质 3、舌形,(2)胖大、肿胀 舌象:舌体大而

14、厚,甚则肿胀而不能回缩。主病:水湿痰饮 舌体胖大色淡 心脾积热 舌体红肿疼痛,舌诊,肿胀舌,胖大舌,(六)望舌质 3、舌形,(3)瘦薄舌 舌象:舌体瘦小而薄。主病:气血两虚舌淡白瘦小 阴虚火旺舌红绛瘦小,舌诊,舌淡白瘦薄,舌绛瘦小,(六)望舌质 3、舌形,(4)点刺舌 舌象:蕈状乳头肿胀高突,甚则形如芒刺。主病:实热证。,舌红点刺,舌诊,(六)望舌质 3、舌形,(5)裂纹舌 舌象:舌面上出现各种裂纹或裂沟,深 浅不一。主病:热盛伤阴舌红苔黄干有裂纹 阴虚液枯舌有裂纹而苔少,舌红干有裂纹,舌诊,(六)望舌质 3、舌形,(6)舌下络脉 正常舌下络脉色淡红,润而有津。舌下络脉青紫曲张 气滞血瘀,舌诊

15、,舌下络脉青紫曲张,(六)望舌质 4、舌态,(1)强硬舌 舌象: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主病:热入心包舌强硬而色红绛 热盛伤津舌强硬而色红绛 风痰阻络舌强而歪斜,舌强硬色红,舌诊,舌态变化有:强硬、痿软、歪斜、颤动、吐弄、短缩。,(六)望舌质 4、舌态,(2)痿软舌 舌象:舌体软弱,无力运动及伸缩。主病:气血俱虚舌淡白而痿软 阴液亏虚舌痿软而红绛少苔,舌诊,(六)望舌质 4、舌态,(3)歪斜舌 舌象:伸舌时舌体不由自主地歪向一侧。主病:中风、中风先兆。,舌诊,(六)望舌质 4、舌态,(4)颤动舌 舌象: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止。主病:肝风内动。,舌诊,(5)吐弄舌 舌象:舌伸出口外不收者为吐舌

16、;舌微露出口,旋即收回,或反复舐口唇者为弄。主病:心脾积热(吐舌);动风(弄舌)。,(六)望舌质 4、舌态,(6)短缩舌 舌象:舌体紧缩,不能伸出。主病:寒凝筋脉 舌短缩而色淡紫或青紫 气血虚衰 舌短缩而色淡白 热极生风 舌短缩而色红绛 风痰阻络 舌短缩而胖大苔腻,舌诊,(七)望舌苔 1、苔色,(1)白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白色 主病:表证舌苔薄白 寒(湿)证舌苔白厚湿润,舌诊,苔色的变化有:白、黄、灰黑。,(七)望舌苔 1、苔色,(2)黄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黄色。主病:里证、热证。,舌诊,(浅黄热轻、深黄热重、焦黄热极),(七)望舌苔 1、苔色,(3)灰黑苔 舌象:舌苔颜色呈浅黑(灰)色或黑色

17、。主病:里寒证舌淡胖嫩苔灰黑 里热证舌红绛苔焦黑,舌诊,(七)望舌质 2、苔质,(1)厚薄 舌象:透过舌苔可隐隐见到舌质者称为薄苔;透过舌苔不能见到舌质者为厚苔。主病:薄苔主表证;厚苔主里证(痰饮水湿等)。,舌诊,苔质的变化有:厚薄、润燥、腻腐、剥落。,薄苔,厚苔,(七)望舌质 2、苔质,(2)润燥 舌象:舌苔干湿适中为润;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者为滑苔;舌苔干燥无津者为燥苔。主病:润苔见于正常人。滑苔主阳虚、津液内停;燥苔主津液大伤(热盛、吐泻等)。,燥苔,滑苔,舌诊,(七)望舌质 2、苔质,(3)腐腻 舌象:苔质粒大疏松,揩之可去者为腐苔;苔质细腻致密,揩之不去者为腻苔。主病:湿浊、痰饮、食积。,舌诊,腐苔,腻苔,(七)望舌质 2、苔质,(4)剥落苔 舌象: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主病:胃气亏虚舌淡苔剥 胃阴枯竭舌红绛苔剥,舌诊,(八)舌诊的临床意义,1、判断正气的盛衰;2、分辨病位的深浅;3、区别病邪的性质;4、推断病势的进退。,舌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