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4081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测绘》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煤田水文地质,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一、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初步了解地下水与周围介质之间的联系,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提供资料。任务:(1)从地表研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一、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与任务任务:(2)调查地表水体、地下水天然露头及人工露头,了解含水层富水性;(3)搜集邻近生产矿井和老窑资料。,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二、水文地质测绘种类根据任务和工作范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1)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水文地质测绘;(2)普查水文地质测绘;(3)详细水文地质测绘。,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

2、测绘,二、水文地质测绘种类(1)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水文地质测绘主要借助于专门仪器,用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绘制出小比例尺综合水文地质图,初步阐明调查区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2)普查水文地质测绘一般采用小比例尺的地形图或地形地质图,通过野外调查所得的测绘成果,比较详细地阐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二、水文地质测绘种类(3)详细水文地质测绘大比例尺的专门性水文地质测绘,如矿区供水或疏放水目的的测绘工作,调查内容广泛、深入、详细。,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二、水文地质测绘种类根据工作目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1)区域水文地质测绘主要是了解区域性水文地质条件为目的而进行的小比例尺水文地

3、质测绘。(2)专门水文地质测绘为各种专门目的,如为城市供水、农田灌溉、矿床疏干等而进行的大比例尺水文地质测绘。,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为了完成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观测项目包括:1、地质调查2、地貌调查3、地下水露头调查4、地表水、植被和水文气象资料调查5、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查明地下水形成及分布的地质条件,地质调查主要包括:1)地层岩性调查2)地质构造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

4、1)地层岩性调查地层岩性是划分含水层和确定地下水类型的基础。地层岩性调查包括基岩调查、松散岩层调查和地层调查。(1)基岩调查主要调查基岩的岩石类型、可溶性、层厚和层序组合。,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1)基岩调查岩石类型 岩石按力学性质可分为脆性岩石、半脆性岩石和塑性岩石三类。脆性岩石:受力后易断裂,往往形成宽大裂隙,裂隙一般延伸较长,但数量较少,分布较稀疏,多构成地下水的运移通道。例如石英岩、玄武岩、白云岩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1)基岩调查岩石类型 塑性岩石:受力后容易弯曲,节

5、理、劈理发育,形成的裂隙一般短小、闭合,但密度大,多赋存结合水,往往构成相对隔水层。例如片岩、泥岩等半脆性岩石:受力后变形处于上述两者之间,裂隙分布中等延伸也较远,一般含水较均匀,多构成含水层。例如石灰岩、砂岩、花岗岩、凝灰岩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1)基岩调查可溶性 岩石按可溶性可分为可溶岩、半可溶岩和非可溶岩。可溶岩、半可溶岩经地下水溶蚀作用可使裂隙不断加宽、扩大,形成溶隙或溶洞,更有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移,因此往往是最好的含水层。,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1)基岩调查层厚

6、层厚直接影响变形破坏的性质和程度。一般来说,薄层岩石受力易弯曲,厚层岩石受力后易断裂,产生大的裂隙,因此厚层岩石含水性一般比薄层含水性好。,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1)基岩调查层序组合层序组合也是影响岩石含水性好坏的重要因素。脆性、半脆性或可溶岩分布连续且厚度大时,有利于形成连通程度好的裂隙网络,则利于地下水的形成和运移,容易形成规模较大的含水系统。,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1)基岩调查层序组合脆性、半脆性岩石与塑性岩石相间分布时,不利于形成连通程度好的裂隙系统,则不利于地下水的形成

7、和运移。在基岩地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应注重岩石力学性质、可溶性、层厚和层序组合的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2)松散岩层调查 松散岩层对地下水赋存和运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岩石孔隙性,因此应着重进行松散岩石粒径大小、磨圆度、分选性以及排列和级配的调查。而磨圆度和分选性又与成因类型有关,所以在松散岩层地区进行水文地质测绘要重点查明各类松散岩石的成因类型、厚度、物质来源及其分布规律。,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3)地层调查 在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开始之前,应重新进行地层划分,将岩性作为地层划分的

8、主要依据,建立起水文地质剖面,以此作为水文地质填图的单位。,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层岩性调查(3)地层调查 地层是识别地质构造的基础,又是分析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的主要依据。在水文地质测绘中仍是以地层作为主要的填图单位。但必须注意,在地质调查中,地层划分是以古生物化石确定地层时代的,考虑岩性特点不够,常不能满足含水层、隔水层划分的要求。,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 地质构造不仅控制一个地区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和分布,而且对于地下水的富集和运移也有重要影响。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地质构造调查包括:(1)褶皱

9、构造调查(2)断层调查(3)裂隙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2)断层调查 断层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的重要内容。断层破碎带具有较大的储水空间,是基岩地下水主要聚集场所,往往形成地下水的强径流带。在有些情况下,断层又可使含水层错开,常构成含水系统的边界。,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2)断层调查 断层的性质和两盘岩性是控制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查明断层的性质和两盘的岩性。按富水程度可将断层划分为富水断层、储水断层和无水断层,按导水性能将断层分为导水断层和阻水断层。,第二章煤田

10、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2)断层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2)断层调查 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要仔细观察断层(断层面、构造岩)及其影响带的特征,分析断层性质和发育期次,调查断层规模及在空间展布规律。,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1、地质调查1)地质构造调查(3)裂隙调查 裂隙是基岩地下水的主要储水空间和运移通道,是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影响裂隙储水和导水性的主要因素是裂隙的长度、宽度、产状、密度、连通性及充填性质

11、。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应详细测量各种地层岩性的裂隙长度、宽度、产状、密度、连通性及充填情况。,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2、地貌调查 地貌不仅控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而且还能反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如在侵蚀构造山区,地形切割强烈,一般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条件较差,地下水多向河谷径流排泄,地下水交替循环条件好。,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2、地貌调查 在山前扇形地貌区,地下水埋藏,分布及径流条件从扇顶向前缘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在第四系覆盖的隐伏岩溶区地表的微地貌形态(如串珠状洼地、塌陷等)反映了岩溶水系统的分布状况。,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

12、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2、地貌调查1)地貌调查的任务(1)对各种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描述和测量;(2)查明地貌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及发育演变历史,分析地貌与地层岩性、构造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3)分析地貌与地下水形成及分布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2、地貌调查1)地貌调查的任务,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A基座阶地;B内置阶地;C上叠阶地,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2、地貌调查1)地貌调查的任务,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A阶地类型;B断层确定;C水文地质条件,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2、地貌调查2)地貌调查的方法 地貌调查一般是与地

13、质调查同时进行,在布置观测路线时要考虑穿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并将观测点布置在地貌控制点及地貌变化界线上。,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 地下水露头是地下水存在的直接标志,对地下水露头进行调查研究是水文地质测绘的核心工作。地下水露头的种类有:(1)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地下水溢出带、某些沼泽湿地、岩溶区的暗河出口及岩溶洞穴等;(2)地下水的人工露头水井、钻孔、矿山井巷及地下开挖工程等。在水文地质测绘中一般应对各种露头点进行详细的调查,但最多的是泉和水井(钻孔)。,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1)泉的调查(1)泉的调查内容

14、 查明泉水出露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出露的地层层位和构造部位)、补给的含水层,确定泉的成因类型和出露的高程;观测泉水的流量、涌势及其高度,泉水的流量及其动态变化特征,泉的物理性质(包括水温、沉淀物、色、味及有无气体逸出等)和化学性质,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1)泉的调查(1)泉的调查内容 泉水的开发利用状况及居民长期饮用后的反映;对矿泉和温泉,还应查明其特殊组分及其出露条件,并对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作出评价;每一个泉都要现场绘制泉水出露的水文地质平面和剖面图。,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1)

15、泉的调查(1)泉的调查内容,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1)泉的调查(2)泉的调查意义 通过对泉出露条件和补给水源的分析,确定含水层的层位;根据泉的出露标高,确定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根据泉水流量大小、涌势、水质及其动态,分析含水层的富水性及类型(是承压水还是潜水);,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1)泉的调查(2)泉的调查意义 据泉水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含水系统的径流条件及确定地下水的用途;据泉水的出露条件,判别某些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如断层、侵入体接触带或某种构造界面的存在,或区内存在多个地下水系统等。,第二章煤田水

16、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2)水井(钻孔)的调查(1)水井(钻孔)调查的内容 调查和收集井(孔)的地质剖面和开凿时的水文地质观测记录资料;记录井(孔)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环境及其附近的卫生防护情况;测量井(孔)的水位埋深、井(孔)深、出水量、水温以及动态变化特征,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2)水井(钻孔)的调查(1)水井(钻孔)调查的内容 查明井(孔)的出水层位,补、径、排特征,使用年限,井(孔)结构及居民长期饮用后的反映;必要时还需对井(孔)进行抽水试验,以便确定井(孔)的出水量及水文

17、地质参数。,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3、地下水露头调查2)水井(钻孔)的调查(1)水井(钻孔)调查的意义 在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水井(钻孔)比调查泉的意义更大:调查井(孔),可以确定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出水段岩性和构造特征,分析含水层的类型;调查井(孔),确定含水层的富水性、水质和动态特征。,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1)地表水调查 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常是相互转化的。在某些条件下,地表水是地下水的排泄去路;而有些情况下地表水又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因此只有查明它们的转化关系才能正确评价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第二章煤田

18、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1)地表水调查 地表水的调查内容包括:(1)调查地表水体的类型、分布、所处的地貌单元和地质构造位置;(2)河床形态及岩性结构;(3)观测地表水的流速及流量,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关系,确定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位置或排泄地下水的位置及补排量;,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1)地表水调查 地表水的调查内容包括:(4)观测地表水水位及动态变化,结合岩性结构,确定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排形式,常见的有:集中补给:常见于岩溶地区;直接渗透补给:常见于冲洪积扇上部的渠道两侧;间接渗透补

19、给:常见于冲洪积扇中部的河谷阶地;越流补给:常见于丘陵岗地的河谷地区。,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1)地表水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A)集中补给;(B)直接渗透补给;(C)间接渗透补给;(D)越流补给,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1)地表水调查 地表水的调查内容包括:(5)调查地表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分,分析、对比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查明它们的水质特征及两者间的变化关系;(6)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情况;(7)地表水的污染情况。,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

20、和气象资料调查2)植被调查 植被的类型和分布既可以影响地下水的补给,也可以间接反映地下水的埋深、水质及土壤含盐量。植被的调查内容一般包括:(1)植被的种类和生态特征;(2)植被的分布及与地下水的关系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3)气象资料调查 气象资料调查主要是调查降水量和蒸发量。(1)降水量为一定时段内,降落在一定面积上的降水所积成的水层厚度,以mm表示;(2)蒸发量为一定时段内,从一定的表面积的水面或冰雪面上逸出的水汽量,气象上通常用所蒸发的水层厚度(mm)来表示蒸发量的大小。,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

21、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3)气象资料调查(3)气温即大气的温度。气温的变化特点通常使用平均温度和极端温度绝对最高温度、绝对最低温度来表示。降水量、蒸发量和气温分析一般采用平均,例如多年年平均和月平均。湿度、日照、风等气象资料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4、地表水、植被和气象资料调查3)气象资料调查 报告引用:“区域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温湿气候,兼具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7.7C,历史最高气温34.4C,最低气温4C。降水量充沛,年平均达1705mm,最高年份可达2495mm,降雨量多集中在38月份,年相对湿度84%。”,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

22、测绘的观测项目5、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调查 许多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都与地下水的作用有关,并可间接反映地下水的分布及活动情况。在水文地质测绘中应重视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5、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调查1)分清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在天然条件下,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滑坡、地震、塌陷、崩坍、沼泽化、盐渍化以及地方病等;在供、排水条件下,与地下水作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地下水位持续大幅度下降、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崩坍、地震、井(泉)水枯竭、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土地沙漠化、植被衰亡、次生盐碱化及地方病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

23、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5、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调查2)环境地质调查的内容调查环境地质问题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形成条件,重点放在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上;调查各种环境地质现象与区域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和开发利用间的关系;了解各种环境地质作用的时、空变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现存和预测出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措施。,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流量的测量3、地下水位的观测4、水样采取5、泉的观测记录6、水井的观测记录 7、地表水(河流)的观测记录,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

24、观测路线要求1)工作底图 水文地质测绘底图应采用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地质图。如只有上述比例尺的地形图而无地质图时,应进行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这种综合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1)工作底图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1)普查阶段宜为1:10万1:5万;(2)详查阶段宜为1:5万1:2.5万;(3)勘探阶段宜为1:1万或更大的比例尺。各种调查点的位置,可采用罗盘、GPS结合典型的地形地物确定,应准确地绘到底图上。,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

25、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观测路线与观测点(1)观测路线 水文地质测绘观测路线的布置原则是用最短的路线观察最多内容。具体如下: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沿地貌形态变化显著方向;沿河谷、沟谷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沿含水层带走向。,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观测路线与观测点(2)观测点 观测点的布置原则:既能控制全区又能照顾到重点地段,应布置在地质、水文地质有意义的地点,不宜均匀分布。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地层界线、断层线、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

26、带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观测路线与观测点(2)观测点 观测点的布置原则: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坍陷、岩溶水点(如暗河出、入口)、落水洞、地下湖和地表水体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三、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观测路线与观测点(3)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 水文地质测绘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可按下表确定。,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观测路线与观测点,第二章煤田

27、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1、工作底图、观测点与观测路线要求2)观测路线与观测点(3)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 进行综合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时,表中地质观测点数应乘以2.5;复核性水文地质测绘时,观测点数为规定数的40%50%;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采用小值,复杂时采用大值,条件中等时采用中间值。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可利用现有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判释与填图,减少野外工作量和提高图件的精度。,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2、流量的测量1)堰测法 当涌水量小于10L/s时,用三角堰;大于10L/s时,采用梯形堰或矩形堰测量(见图3-1)。测得堰口高度(h)及堰口

28、宽度b(单位为cm),分别用下列公式计算:(1)三角堰:Q=0.0141h5/2(2)梯形堰:Q=0.0186bh3/2(3)矩形堰:Q=0.018bh3/2,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2、流量的测量1)堰测法,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a.三角堰 b.梯形堰 c.矩形堰,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2、流量的测量1)堰测法,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2、流量的测量1)堰测法 测量时应注意:在离泉出口处不少于l2 m的距离上进行测量;堰板要放直(不要有前后、左右的歪扭);水头高度标尺的零点和堰槛位于同一高度上,若用直尺或三角板

29、测量水头高度,应将测尺的平面与水流方向平行。上述流量计算公式可以查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2、流量的测量2)容量法 用水桶或其它容器,按时计量测出流量,常用于流量较小的泉或民井抽水。3)断面法 选择水流平稳的渠段,测定水深、水宽、流速,进而可求得流量。,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3、地下水位的观测 1)测钟 当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时,常用测钟。当测钟接触到地下水面时,发出嗡嗡声,此时测量测钟绳长,即为地下水位埋深。2)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 电测水位计或万用电表是目前常用的测量地下水位的工具,其优点是简便、准确、不

30、受地下水位埋深的限制。但测量时必须测绳伸直,应反复试测,准确地找到水面位置。,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4、水样采取 野外测绘中采取水样必须遵守下列规则:1)要从水面以下0.20.5 m处取样;2)在停滞的水体或水中采取水样,应将死水抽去后,采取新鲜水样;采取河水水祥,应在水流较缓的地段采取;3)在取祥前应将已洗净的水样瓶用所取之水仔细冲洗23次;,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4、水样采取 野外测绘中采取水样必须遵守下列规则:4)取样时不宜把瓶装满,应留l2 cm空隙;5)取好水样应立即密封,用纱布将瓶口缠好,然后再用蜡封住;6)取

31、特殊要求水样时应加稳定剂另取一瓶水样,如分析水中侵蚀性CO2的含量时,则应另取一瓶水样加入大理石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5、泉的观测记录 1)把泉统一编号标记在图上,并描述泉出露的位置,属于何种地貌单元,如河谷、盆地、冲沟、峡谷及山麓等,标出泉相对河水面高程及居民点的方位和距离。2)详细描述泉出露点的地质条件,并选择典型方位作剖面图及泉出露地段的平面图,应表示出岩层性质、地质构造特点,松散沉积物中应阐明沉积物成因类型、岩性、结构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5、泉的观测记录,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

32、作技术要求5、泉的观测记录 3)测定泉水温度,判明水的物理性质及气体成分,并取水样作化学成分分析;4)观察泉水出露形态,自然流出的(渗出的、滴出的)或涌出的是否有间歇性流量变化;5)观察出露处是否有沉淀物质泉华(矿质的、钙质的、硫磺的,铁质的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5、泉的观测记录 6)测定泉水流量,了解访问泉水动态;7)调查泉的使用情况,是否有引水工程;8)确定泉的类型,按泉的形成分类有:侵蚀泉、接触泉、断层泉;按泉的水力特征分类:上升泉、下降泉。,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6、水井的观测记录 1)水井的位置,村庄内、

33、外;平原、高地、斜坡、洼地冲沟;在河、湖、池塘、沼泽岸上,距离水体多远,是否被洪水淹没;2)井的坐标、地面标高、井口标高、井底深度;3)水位埋深;4)井的地层柱状图;5)井壁的结构及井口形态;6)建井年代及最近一次淘井的时间;,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6、水井的观测记录 7)取水设备及用水量;8)井的涌水量(可作简易抽水试验或访问);9)井水的物理性质,记录水温、气温、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等;10)井水的动态:丰水年、枯水年的井水位变化情况;年内水位变化情况;井水的用途及附近的卫生环境状况;11)井位的平面图及示意剖面图。,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

34、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7、地表水(河流)的观测记录 1)河流所在地区的标高、河流发源地、流往何处、有哪些支流;2)旱季与雨季河水的宽度、深度、涨水时水位上升幅度;3)测量水的流速、流量;4)河床、河岸的性质,陡岸还是平缓岸,河床是砂质的、石质的、还是粘土质的,河床生长的植物、河岸的淹没情况;,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四、水文地质测绘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求7、地表水(河流)的观测记录 5)河水的污染情况;6)河水的利用情况;7)河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位置、地点、补排量),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小结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项目主要包括:1、地质调查2、地貌调查3、地下水露头调查4、地表水、植被和水文气象资料调查5、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第二章煤田水文地质测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