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4507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菜菌核病毒病》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何可佳,油菜病害,1,油菜菌核病,一、症状从苗期成熟期都可发生,以开花期后发病最盛;叶、茎、荚都可被害,以茎部受害的损失最大。苗期:茎基部和叶柄产生红褐色斑点,后变白色、湿腐,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可引起幼苗死亡。,何可佳,油菜病害,2,一、症状,成株期花瓣在盛花期,病菌先侵染花瓣,形成水渍状斑,易脱落。叶脱落的花瓣掉在油菜植株的老叶上叶片上,在与相对应的地方,产生近圆形、水渍状的青褐色病斑,天气多雨时,病斑穿孔,最后全叶腐烂,并产生白色绒毛状物和菌核。,何可佳,油菜病害,3,一、症状,茎杆初呈淡褐色的长椭圆形病斑,后变灰白色,很快可使茎杆成段变白色,组织腐烂中空,甚至碎裂散出丝状纤维,病部内外长

2、有白色绒毛状物,并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物(菌核),病部以上枝条变黄枯死。角果症状类似,籽粒腐烂瘦瘪。,何可佳,油菜病害,4,一、症状,何可佳,油菜病害,5,二、病原,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引起(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何可佳,油菜病害,6,二、病原,生物学特性 菌核形成T:10-25 30/5 菌核形成T:10-25 30/5 土壤RH约70-80%。菌核耐干热(70 10存活率76%)和低温(覆雪下可存活4个月),但不耐湿热(50 10或60 1,菌核全部死亡)。,何可佳,油菜病害,7,二、病原,自然条件下,水田中菌核在夏季易被土壤微生物寄生,一个月腐烂死亡;旱土土

3、温达28-34、含水量在20%以上时,一个月后菌核大部分死亡。子囊盘形成以8-16 适宜,需散射光照射,子囊盘不耐低温,在0-3 失去放射孢子的能力,在5 以上放射孢子的时间长达8-15天。,何可佳,油菜病害,8,二、病原,子囊孢子发芽T:5-20 35/-1 子囊孢子侵入T 15-25 35/-1 子囊孢子耐干燥,干燥条件下2个月内仍可萌发。寄主范围:广泛,可寄生油菜、甘蓝、大白菜、向日葵等100多种作物。,何可佳,油菜病害,9,三、侵染循环,油菜菌核病侵染循环,以菌核遗落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夏越冬,3月/中下产生子囊孢子,花瓣,脱落,叶片,茎杆、枝条,角果,弹射,何可佳,油菜病害,10,

4、三、侵染循环,子囊孢子落在油菜植株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芽管,并形成附着孢,产生侵入丝,能穿透健康油菜的腊质层,但不能穿透细胞壁,因此幼嫩部位不发病。但在油菜的花瓣将谢落或油菜的叶片衰老时,其表皮细胞间隙由于失去膨压,病菌的芽管可直接穿过并侵入细胞。此时菌丝体可产生果胶酶分解中胶层,使细胞组织分解,从而使花瓣和老叶的病并腐烂。,何可佳,油菜病害,11,四、发生流行条件,1、气象条件在所有的气象条件如温、湿度、降雨量、日照中,以降雨量和相对湿度的影响最大。在冬油菜区,如旬雨量大于50mm则病重,小于30mm时则病轻,低于10mm时病害很难发生。同期月平均RH85%病重60-75%时病轻,6

5、0%病害很难发生。,何可佳,油菜病害,12,四、发生流行条件,根据子囊盘和油菜开花期的相互关系,可以预测田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油菜在子囊盘盛发期内进入开花期,多在盛花期发病;油菜在子囊盘盛发期以后终止期以前进入开花期的,其发病期则在盛花期以后终花期以前;在子囊盘终止期以后进入开花期的一般不发病。,何可佳,油菜病害,13,四、发生流行条件,2、菌核的数量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越多,病害越重,而菌核数量的多少又决定于土壤、肥料和种子带菌的数量。连作旱地发病率比轮作高1.6倍,旱地油菜发病率比水旱轮作地高1.3倍.连作时间越长,病害越重,轮作要注意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何可佳,油菜病害,14,四、发生流行

6、条件,3、品种抗病性目前还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但油菜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不同:即苗期较抗病,盛花到结荚期最易感病。开花早,花期长,病重;相反,如开花迟,花期集中,则病害较轻。所以长江流域在冬春温暖、春季多雨,油菜提早开花的年份病重;早播迟播 芥菜型/甘蓝型白菜型 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何可佳,油菜病害,15,四、发生流行条件,湖南省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时期:白菜型油菜始病期多在3月上旬,盛发期为3月下旬到4月上旬;甘蓝型油菜则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发病,到4月下旬盛发。,何可佳,油菜病害,16,五、防治,以减少菌源为主,结合加强栽培管理和适时喷药进行综合防治。一、减少菌源(一)轮作:大面积水旱轮作,

7、注意不能与十字花科、豆科、菊科作物轮作。(二)收获期及播种期清除菌核:旱土收割油菜,不宜在田中脱粒,并拨除油菜蔸。,何可佳,油菜病害,17,五、防治,二、深沟窄畦和清沟排渍:作到围沟、腰沟、垄沟相通,使油菜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春季田间不渍水。三、种子处理:选无病主轴留种;播种前筛除混杂在种子内的粗大菌核,然后用食盐、硫酸铵水或黄泥水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何可佳,油菜病害,18,五、防治,四、选用甘蓝型品种,避免过早播种。五、重施苗肥,早施蕾薹肥,避免薹花期过量施氮肥:基肥和苗肥占50-60%,薹肥占20-30%较好。并配合施钾肥。六、摘除病叶、黄叶,清除残枝:根据病情分2-3次进行。

8、,何可佳,油菜病害,19,五、防治,七、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治:在子囊盘形成高峰期(始花盛花前后)喷药一次,在病害蔓延期(谢花终花结荚期)结合摘除病叶、黄叶,喷药1-2次,每次间隔7-10天。防治田定为油菜生长好,估产在1500kg/公顷以上的田块;抢雨前喷、着重喷于植株中、下部。,何可佳,油菜病害,20,五、防治,推荐药剂:25%施保克 1000-1500倍;50%扑海因 1000-1500倍;40%菌核净 1000倍;70%甲基托布津 1000倍;50%多菌灵 800倍。,何可佳,油菜病害,21,油菜病毒病,一、症状 不同类型油菜病毒病的症状不同:白菜型、芥菜型油菜系统花叶 叶脉透明;花叶

9、;畸形;矮化发病较轻的可以抽苔,但花序短,角果籽小而少,产量低,种子含油率低。,何可佳,油菜病害,22,一、症状,何可佳,油菜病害,23,一、症状,甘蓝型油菜枯斑和黄斑及花叶叶:先在新叶上出现针状透明小点,以后发展为近圆形的黄色斑点或中心褐色而边缘黄色的枯斑,枯斑直径约1mm,组织坏死,周围呈油渍状,这种枯斑至叶片枯死时都存在。叶上枯斑或黄斑多时,造成全叶死亡。也可形成花叶,但叶片不皱缩。,何可佳,油菜病害,24,一、症状,茎部:形成黑色、梭形条斑,由中下部直至分枝和果轴,重病株上条斑处常纵裂或断续横裂,裂口黑色,植株畸形,早死。苗期发病的植株一部分在抽薹开花期枯死,另一部分能抽薹但株形矮化,

10、结籽很少。苗期病轻的一般株形正常。,何可佳,油菜病害,25,一、症状,何可佳,油菜病害,26,二、病原,病原物已知的有三种:芜菁花叶病毒(TuMV)为主 粒体线状,抗逆性较弱:致死温度55-56 体外保毒期2-8天 稀释终点1:1000-5000 可由汁液及蚜虫传播。能侵染油菜、白菜、芜菁、荠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和杂草,不侵染心叶烟、曼陀罗和黄瓜。,何可佳,油菜病害,27,二、病原,CMV:次要粒体球状,抗逆性较弱。致死温度 55-60;体外保毒期 2-8天;稀释终点 1:1000-3000 汁液及蚜虫都可传病寄主范围很广,能侵染葫芦科、茄科、豆科和一些禾本科植物,对十字花科侵染力弱,在心叶烟

11、、曼陀罗和黄瓜上引起系统花叶。,何可佳,油菜病害,28,二、病原,TMV 很少粒体为棒状,抗逆力强;致死温度 98;体外保毒期 9个月;稀释终点 1:1 000 000 主要以汁液磨擦传染。能侵染茄科、藜科等36科200多种植物,在心叶烟和蔓陀罗上产生局部枯斑,不侵染黄瓜。,何可佳,油菜病害,29,三、侵染循环,在长江流域,周年栽植的十字花科蔬菜病株是油菜病毒病越夏的场所和寄主。通过蚜虫或汁液分传播,所传播的三种病毒都是“非持久性”的,感染后潜育期约7-15天。在苗期或大田,蚜虫从染病油菜株上可进行再侵染。,何可佳,油菜病害,30,四、发病条件,病害是否流行主要决定于:1、毒源在城镇郊区,油菜

12、播种前多已广种十字花科蔬菜,毒源多,病重。在菜园育苗的病重。2、品种(抗性)甘蓝型芥菜型白菜型 中/晚熟品种早熟一般叶色浓绿/叶片厚/叶肉组织紧密/苗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品种较抗病。,何可佳,油菜病害,31,四、发病条件,3 传毒蚜虫菜缢管蚜是传毒的主要介体,其次为桃蚜,在冬季其比例约为8:2;起传毒作用的主要是有翅蚜,无翅蚜的的传毒作用较小;蚜虫有两个迁飞高峰期:第一次为油菜子叶期至开盘期,从早秋寄主或夏季寄主传入,第二次为角果发生期,主要由油菜田迁向越夏寄主。,何可佳,油菜病害,32,四、发病条件,4 播种期 早播病重(主要是冬前生育期加长,传播的机会增加);5 气象条件 油菜的感病期是子

13、叶期至四片真叶期,因此油菜前期的气象条件对病毒病的影响最大。表现主要在两方面:一为影响蚜虫的迁飞,二为影响病毒的潜育期。,何可佳,油菜病害,33,四、发病条件,菜缢管蚜和桃蚜的迁飞在气温15-20,RH70%以下时为宜,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蚜虫的繁殖;晴天有微风最适于蚜虫的迁飞;低温、降雨、大风等蚜虫停止迁飞。温度对潜育期的影响:气温20,潜育期7-10天,13 10-20天,3 需50天。,何可佳,油菜病害,34,四、发病条件,我省在正常播期范围内,油菜自出苗至四片真叶期约需1个月左右,这段时期内气温、雨量和相对湿度与花叶病的流行密切相关。苗期月均气温在16-19(80%),蚜虫大发生,花叶

14、病潜育期短,苗期病重,成株期可能流行(病轻)。,何可佳,油菜病害,35,四、发病条件,6 土壤及苗期管理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多、潮湿、苗期勤施肥、勤灌水,病毒病轻。,何可佳,油菜病害,36,五、防治,1 选用丰产抗病品种 秦油2号、湘油15号、湘杂油1号等。在种植抗病品种的时,应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2 适期播种和移栽 在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9月/中下旬播种,白菜型油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苗龄以40-45天为宜。,何可佳,油菜病害,37,五、防治,3 加强栽培管理 良好的栽培管理有助于油菜的抗病力。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远离毒源的地方,如水稻田、沟边等;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及时灌水抗旱;结合间苗,剔除病苗、弱苗,移栽后至冬至前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拨除。,何可佳,油菜病害,38,五、防治,4 防治蚜虫 这是防治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措施。首先在油菜出土前在苗床周围治蚜,苗出土后,从二叶期开始治蚜。银灰色薄膜避蚜。药剂治蚜:10%吡虫啉10-20克/亩+2.5%敌杀死20-30毫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