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52464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菜菌核病历年发生情况().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菜菌核病历年发出情况,2009,2010,2011,2008,目录,2012,2013,2014,2008年,2008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今年油菜长势差,抗病性弱,菌核病主发区菌源充足,子囊盘盛发期与油菜盛花期同步推迟,且大部地区花期雨量接近常年,有利于菌核病发生。预计全国秋播油菜菌核病发生500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湖南北部、江西西北部、安徽和江苏沿江地区、贵州大部偏重(4级)发生,以上6省的其余地区及四川、重庆、浙江、上海中等(3级)发生,广西、福建、云南、河南和陕西关中偏轻(2级)发生;发病盛期:沿江中上游及以南地区在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长江下游及江淮大部在4月上旬至4

2、月中旬。,一、菌源充足,子囊盘萌发期偏晚,目前田间发病较轻,油菜菌核病属当地越冬型病害,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病害主发区田间积聚了充足的菌源。2008年3月21日大部地区病菌菌核尚未进入萌发盛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江西、贵州、云南比上年分别偏多20%、5%和2%,其余地区比上年减少,其中湖南、安徽、湖北、江苏、上海比上年减少40%90%。截至3月17日,西南和长江流域11个省已发病900万亩,叶病株率为3-5,茎病株率多在1或以下,病情尚处于始发期,具体数据见下表。,二、油菜生育期推迟,抗病能力差,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48.4油菜遭受冻害,油菜长势普遍较差,生育期除云南较常

3、年偏早外,其余地区推迟7天左右。2008年3月21日四川、贵州、重庆处于盛花期,长江流域处于抽薹至始花期,各地花期预计时间见上表。各地油菜花期与菌核萌发期同步推迟,花器易感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相吻合,利于病菌的侵入。冻害还造成田间病残茎叶多,早花脱落量大,植株抗性下降,加之占种植面积52.6的品种为感病品种,对菌核病的侵染和传播有利。,三、天气条件利于西南、长江中下游及江南等地菌核病的发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3月下旬降水量,西南偏多,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基本接近常年,天气条件有利于这些地区菌核病的扩散蔓延;其余地区降水偏少,对油菜菌核病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2009年,2009年油菜菌核病发

4、生趋势预报,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大、生育期偏早,菌核病主发区菌源充足,田间子囊盘数量多、萌发早,且大部地区花期气温偏高、部分地区雨量偏多。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预计今年全国油菜主产区病情重于上年,发生面积约5200万亩,其中,鄂东和江汉平原大发生,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贵州和重庆东部偏重发生,西南其他地区、河南南部、陕西南部中等发生,云南及华南地区偏轻发生。发病盛期,西南地区和江西为3月中旬至4月上旬,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和陕西南部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江苏、浙江、上海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一、病菌菌核子囊盘萌发旺盛,发病范围广、程度重,油菜主产区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田间积聚了充足的菌源,2009年

5、3月20日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已陆续进入菌核萌发盛期,江苏、河南尚处于萌发初期,西南地区已进入萌发末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湖南、湖北分别11.7个和11.2个,江西为6.5个,安徽、江苏(通州)为3.7个,河南为3.5个,云南、贵州、重庆接近1个;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安徽、重庆减少外,其余大部地区偏多,其中湖北和江西分别增加3.5倍和1.4倍。截至3月18日,西南、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11省(市)已发病1494万亩,大部地区处于叶发病高峰期至侵茎初期,发病程度普遍重于上年。叶病株率,贵州为21.5%,浙江、江西分别为12.0%和10.5%,湖北、湖南、安徽、四川、云南、重庆为5.0%-9.8%,

6、河南为3.3%,江苏为1.0%;茎病株率,贵州为5.0%,湖北和浙江分别为1.7%和2.1%,其余大部地区在1%以下或尚未侵茎。具体数据见表1。,二、油菜种植面积大,感病品种比例高,花期偏早,感病期长,今年,长江流域、西南等主产区油菜种植面积达9700万亩,其中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占48%。受冬季干旱和初春低温影响,江西、浙江、江苏、河南等地油菜长势较弱,西南地区、湖北、湖南长势较好,其他地区长势一般。油菜生育期总体比常年偏早5天左右,2009年3月20日西南地区大部、湖北、湖南处于盛花期,云南和重庆部分地区开始结荚,江西、浙江进入花期,安徽、江苏、上海、河南和陕西南部处于蕾薹末期至初花期。油菜主

7、产区花期与菌核萌发期重叠期长,花器感病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相吻合,利于病菌的侵入。预计各地花期和发病盛期详见表2。,三、大部地区天气条件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3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东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降水偏多;且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多阴雨天气,天气条件有利于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菌核病的发生。,2010年,2010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据各地近期监测,今年油菜长势较差,抗病性低,菌核病主发区菌源充足,子囊盘盛发期与油菜盛花期同步推迟,且长江中下游主产区花期雨量偏多,预计全国秋播油菜菌核病发生500

8、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大发生,江西、湖南、安徽、江苏等长江中游地区偏重发生,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地区及重庆、河南南部和陕西汉中中等发生,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大部偏轻发生。叶发病盛期,沿江中上游及以南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长江下游及江淮大部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茎发病盛期,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在4月中下旬。,一、病菌菌源充足,子囊盘萌发期偏晚,田间发病较轻,油菜主产区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田间积聚了充足的菌源。近期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陆续进入菌核萌发盛期,长江下游地区及河南、陕西处于萌发初期,西南地区已进入萌发末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湖北、湖南分别为10.2个和9.9个,江苏(通州)、江

9、西、安徽、重庆分别为3.5个、3.3个、0.8个和0.7个,大部地区子囊盘萌发期偏晚、数量偏少。截至3月18日,西南和长江流域计11省发病950万亩,西南地区处于发病盛期,平均叶病株率为4-10,茎病株率多在3以下;江西、湖南、浙江等江南地区进入发病始盛期,近期病情增长较快,叶病株率为5%-15%,茎病株率为1%左右;湖北、安徽、江苏等江北、江淮地区病情尚处于始发期,叶病株率为2%-4%,茎尚未发病或零星发生(具体数据见表1)。,二、油菜种植面积大,长势较差,长江中下游花期与病菌萌发期同步推迟,今年,长江流域、西南等主产区秋播油菜面积约1亿亩,其中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占48.0%。由于西南地区大部

10、冬春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自2月中旬以来出现多次降温降雪过程,部分地区受到渍涝害和冻害,油菜总体长势偏差,抗病能力弱。目前西南地区南部处于开花末期至结荚期,西南地区北部和东部、湖南、江西处于盛花期,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和陕南处于抽薹末期至初花期,河南和陕西关中处于抽薹期。除西南地区生育期偏早外,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生育期普遍推迟5-7天,各地油菜花期与菌核萌发期同步推迟,花器易感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相吻合,利于病菌的侵入。预计各地花期和发病盛期详见表2。,三、长江中下游主产区天气条件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自1月下旬以来多阴雨寡照天气,其中江苏和安徽大部、

11、湖北东部、浙江大部和江西中北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田间土壤湿度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预计3-5月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江淮南部、江南东部降水较常年偏多,且3月下旬江淮、汉水流域和江南地区还将出现过程性降雨,天气条件有利于以上区域菌核病的发生。,2011年,2011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今年秋播油菜感病品种种植比例大,长江中下游主产区长势较弱,抗病性低,子囊盘盛发期与油菜盛花期同步推迟,且大部地区花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预计全国秋播油菜菌核病发生4500万亩,其中,湖北、江西、湖南、安徽等常发区偏重发生,西南和长江流域其他油菜产区中等发生;叶发病盛期,西南地区和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在

12、3月中旬至3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大部在4月上旬至4月中旬;茎发病盛期,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在4月中下旬。,一、病菌子囊盘萌发期偏晚,田间发病较轻,油菜主产区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田间积聚了充足的菌源,但今年子囊盘萌发偏晚、密度低。2011年3月22日西南地区大部、长江中游南部处于菌核萌发盛末期,长江中下游大部、江汉、江淮陆续进入萌发盛期,河南和陕西南部处于萌发初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湖北、江西和湖南分别为6.3个、3.7个和3.2个,江苏(通州)、安徽、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河南分别为0.80个、0.50个、0.15个、0.70个、0.70个、0.61个和0.27个,除江西、云南、

13、贵州偏高外,大部地区低于上年和常年同期。截至3月18日,长江流域主产区计10省发病650万亩,云南、四川、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处于发病盛期,平均叶病株率分别为12.30%、7.50%、5.50和5.42,茎病株率分别为9.70%、0.38%、2.00%和2.40%;江西、湖南等长江中游南部进入发病始盛期,叶病株率为3%-7%,茎病株率为0.5%-0.8%;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大部、江汉、江淮地区病情尚处于始发期,叶病株率在2%以下,茎尚未发病或零星发生(具体数据见表1)。,二、油菜感病品种比例大,长势较弱,大部地区花期与病菌萌发期同步推迟,今年,长江流域主产区秋播油菜面积约1亿亩

14、,其中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占51.2%。3月份以来,西南地区东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大部地区多过程性降温和阴雨天气,部分地区土壤持续呈过湿状况,对油菜开花结实不利,大部地区长势较弱。目前,西南大部、长江中游南部处于盛花期(其中云南已进入结荚期),长江中下游大部、江淮、江汉、陕南、豫南地区为抽薹期至初花期。除西南地区南部生育期偏早外,其余大部地区生育期普遍推迟3-7天,各地油菜花期与菌核萌发期同步推迟,花器易感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相吻合,利于病菌的侵入。预计各地花期和发病盛期详见表2。,三、长江中下游主产区天气条件总体不利于菌核病发生,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报,今年春季(3-5月),全国秋播油菜产区气温较常年

15、偏高,除西南地区中西部降水较常年偏多外,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降水较常年偏少,各地气象部门预报当地花期降水量与常年持平或偏少,长江中下游主产区天气条件总体不利,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发展。,2012年,2012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今年秋播油菜感病品种种植比例大,抗病性低,长江中下游主产区油菜长势弱;大部地区花期降水量与常年持平或偏多,子囊盘萌发盛期与油菜盛花期同步推迟,预计全国秋播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5000万亩,其中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常发区偏重发生,长江流域的其他油菜产区大部中等发生。叶发病盛期,西南、江南地区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大

16、部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茎发病盛期,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一、病菌子囊盘萌发期偏晚,田间发病轻,油菜主产区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田间菌核病菌源充足。今年子囊盘萌发偏晚,大部地区密度高于上年、但低于常年。2012年3月30日西南地区大部、江南地区处于菌核萌发盛期,长江中下游大部、江汉、江淮陆续进入萌发始盛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江西为5.05个,湖南、湖北、江苏、上海和重庆为1.30-1.80个,安徽、四川、云南、贵州、河南为0.32-0.56个。子囊盘密度与上年同期相比,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偏低,其他大部地区偏高;与常年同期相比,江西、上海、四川、重庆偏高,其他大部地区

17、偏低。截至3月15日,长江流域主产区计10省发病569万亩。其中,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西等西南和长江中游南部地区处于发病始盛期,平均叶病株率为3.50%-6.35%;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大部、江汉、江淮和江南部分地区病情处于始发期,叶病株率在2%以下。云南、四川、浙江、江西、湖南、河南等地开始侵茎,除云南平均茎病株率为3.60%,其他各省为1.00%左右。油菜主产区菌核病病情见表1。,二、油菜抗病性较低,大部地区花期与病菌萌发期同步推迟,今年,长江流域主产区秋播油菜面积约1亿亩,其中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达55%。去年入冬以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持续低温阴雨(雪)寡照

18、天气,其中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冻雨或雪灾、冻害,对油菜生长发育不利,长势偏弱,抗病性降低。2012年3月30日西南、江南地区油菜处于蕾薹期至初花期(其中云南已进入花荚期),长江中下游、江淮、江汉地区为抽薹期至蕾薹期,陕西关中处于苗期,生育期普遍推迟3-10天。各地油菜盛花期与菌核萌发期同步推迟,花器感病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相吻合,利于病菌的侵入。预计各地盛花期和发病盛期详见表2。,三、花期天气条件有利于菌核病侵染为害,据各地气象部门预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花期降水量与常年持平或偏多,其中四川、浙江、江西等地偏多10%-20%,有利于菌核病菌的萌发和侵染。

19、国家气候中心预报,未来10天,除江淮气温偏低1左右,全国其他大部油菜产区气温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其中长江中下游降水达 80-120毫米,天气条件对菌核病发生有利。,2013年,2013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大、生育期偏早,菌核病主发区菌源充足,田间子囊盘萌发早、数量多,且长江中游、江南等油菜主产区3月下旬至4月份降水偏多。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预计2013年秋播油菜产区菌核病仍将重发,程度接近上年,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东部大发生,湖北大部、湖南、江西、安徽偏重发生,长江流域的其他油菜产区大部中等发生,西南地区南部、陕西关中偏轻发生。发

20、病盛期,西南大部、江西、湖南、湖北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河南南部、陕西关中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一、菌核子囊盘萌发旺盛,发病范围广、程度重,油菜主产区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田间积聚了充足的菌源,近期西南东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已进入菌核子囊盘萌发盛期,河南南部、陕西关中处于萌发初期,西南南部已为萌发末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湖南、江西、湖北、安徽、江苏为3-6个,上海、贵州1-2个,重庆、河南、四川不足0.5个;与上年同期相比,除江西、重庆、四川减少外,其余大部地区偏多,其中,安徽增加8.8倍,江苏、湖北、贵州增加约2倍;与近5年平均值相比,江苏、安徽、贵州分别

21、增加1倍多,上海增加70%,江西接近,河南、湖南、重庆、湖北、四川减少10%-70%。,一、菌核子囊盘萌发旺盛,发病范围广、程度重,截至3月21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共计12省(市)发生菌核病,发生面积1027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80.4%;其中江南地区中等发生,西南、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地区偏轻至轻发生,陕西零星见病。3月中旬以来,菌核病病情发展迅速,发生程度重于上年,目前大部地区处于叶发病期。发病地区平均叶病株率,湖南、湖北、重庆、浙江、贵州为6%-9%,江西、四川、安徽、江苏、河南为2%-4%,云南为0.5%;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云南、四川、江西减少外,其他大部地区增加,其中,湖北增加8

22、5倍,贵州、湖南、浙江、河南、江苏增加1-5倍;与近5年均值相比,湖北增加2.7倍,河南、浙江增加约70%,重庆、湖南、江苏增加18%-25%,安徽接近,云南、江西、四川、贵州减少30%-95%。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已经侵茎,平均茎病株率多在1%以下。各地菌核病病情具体数据见表1。,二、油菜种植面积大,感病比例高,花期偏早,感病期长,今年,长江流域秋播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达1亿亩,其中感病品种面积比率占60%。油菜生育期总体比常年偏早5天左右,目前西南地区处于盛花期至结荚期(其中云南已进入结荚至成熟期),江南地区处于盛花期,长江中下游、江汉、江淮地区为始花期至盛花初期,河南南部和陕西关中

23、处于抽薹至始花期,总体长势良好。油菜主产区花期普遍偏早,且与菌核萌发期重叠期长,花器感病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相吻合,有利于病菌侵染。预计各地花期和发病盛期见表2。,三、油菜主产区天气条件有利于菌核病发生,据国家气象(气候)中心预报,未来十天,我国南方油菜主产区气温接近常年或略偏高,江淮及其以南大部地区有降雨,且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3-7成,部分地区偏多1-2倍,有利于菌核病子囊盘的萌发和子囊孢子的传播侵染。3月下旬至4月份,西南东部、江南大部、湖北大部、安徽南部、河南南部等地降水偏多,阴雨天气多,有利于以上地区菌核病的发生发展。,2014年,2014年油菜菌核病发生趋势预报,今年油菜种植面积大、

24、感病品种比例高,菌核病主发区菌源充足,田间子囊盘密度较高,且江淮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4-5月份降水偏多。综合以上因素分析,预计2014年秋播油菜菌核病偏重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其中,湖北江汉平原东部大发生,湖北大部、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偏重发生,长江流域的其他油菜产区大部中等发生,西南南部、陕西偏轻发生。发病盛期,西南大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江苏、浙江、上海、河南南部、陕西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一、菌核子囊盘密度较高,病情处于初发期、发生面积大,油菜主产区由于连年或连茬播种,田间积聚了充足的菌源。2014年03月28日西南大部、江南地区

25、已进入菌核子囊盘萌发盛期,长江中游地区处于萌发始盛期,长江下游、河南南部、陕西关中处于萌发初期;西南南部已为萌发末期。田间每平方米子囊盘数,安徽为8.7个,湖北为6.7个,湖南、江西、江苏为2-3个,四川、贵州、重庆、上海为1-2个,其他各省不足0.5个。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川、重庆、安徽、湖北、河南、湖南等大部地区增多,江西、江苏、贵州和上海等省减少;与近6年均值相比,四川、安徽、贵州、上海、重庆、湖北等省(市)增多,湖南、江西、江苏、河南等省减少。,一、菌核子囊盘密度较高,病情处于初发期、发生面积大,截至3月21日,长江流域油菜主产区共计12省(市)发生菌核病,发生面积1302万亩,比上年同

26、期增加26.8%;大部地区处于叶发病期,局部地区开始侵茎。发病地区平均叶病株率,四川、贵州、重庆、湖南为6%-9%,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为3%-5%,安徽、江苏、河南为2%-3%,云南为1.3%。与上年同期相比,云南、四川、湖南、贵州增加,重庆、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河南减少;与近6年均值相比,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增加,江苏、浙江持平,安徽、贵州、重庆、江西、云南减少。四川、云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湖北、河南已经侵茎,平均茎病株率在1%以下。各地子囊盘密度和菌核病病情具体数据见表1。,二、油菜种植面积大,感病比例高,花期与子囊盘萌发期吻合度高,今年,长江流域秋播油菜种植面积达

27、1.03亿亩,感病品种比率为64.3%,其中,江西、湖北、四川为80%-90%,安徽、江苏为70%-80%,湖南为46%。3月21日西南、江南处于盛花期(云南已进入结荚期),长江中下游大部为始花期至盛花初期,河南南部和陕西南部处于抽薹至始花期;去常年同期相比,西南和长江中游地区偏晚,长江下游接近,江西、湖南等江南地区偏早。各地花期与菌核萌发期基本重叠,花器感病期与子囊孢子发生期吻合度高,有利于病菌侵染。预计各地花期和发病盛期见表2。,三、花期天气条件有利于菌核病发生,据国家气象(气候)中心预报,未来十天,我国油菜产区大部气温较常年偏高,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大部分地区有降雨过程,其中江南中部、贵州东部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4-8成,局部地区偏多1倍,有利于菌核病子囊盘的萌发和子囊孢子的传播侵染。4-5月份,秋播油菜主产区大部气温偏高,长江中游和江南大部地区降雨偏少,不利于此地区油菜菌核病的后期发展,但黄淮南部、江淮北部和西南地区东南部降水偏多,病情将进一步扩展和加重。,感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