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风沙》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45174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理风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治理风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治理风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治理风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治理风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理风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理风沙》PPT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程标准: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第三课 宋明理学,合作探究:,1、什么是理学?宋明时期有哪些派别和代表人物?各自主张怎样?2、如何客观评价宋明理学?3、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张有何异同?,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佛教的发展佛教在传播过程中提出了一些切近人们对自身、对现世的思考和关怀的理念。如宣扬“天堂地狱”、“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号召人们忍受苦难,到来时寻求幸福。,道教的发展中国古代追求长生不老、隐逸无为的道家思想,为许多在世俗权力角逐中失意的士大夫和逃避战火的普通民众所信奉。,道教

2、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武当山,思考:佛、道盛行的原因有哪些?,统治者支持;符合老百姓在乱世中求得解脱和超越的愿望。,儒家思想的发展材料一:自“罢、独”后,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儒生们专注于考据与训诂。同时,将现实一切政治的、人生的现象归结为天意。另外,儒家思想着重于人的道德实践,缺少应有的抽象哲学理论。材料二: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材料三:“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财货以事上则诛”韩愈原道思考: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发生了怎样

3、的变化?变化:儒家思想自身僵化,且没有符合社会需要。,一、理学产生的背景,三教合一: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1、“理学”的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二、宋明理学,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主要流派,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2)观点:世界天理,社会儒家伦理道德,人人性,(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与朱熹(集大成者),认识论:“格物致知”,价值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阅读与思考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能够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

4、来约束个人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它是旧有的封建的伦理道德,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是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二、宋明理学,(3)程朱理学有何重要地位和影响?统治地位、科举依据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二、宋明理学,二、宋明理学,陆王心学,(2)观点:世界心=理,(1)代表人物:陆九渊与王阳明(集大成者),认识论:致良知、知行合一(反省内心),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15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武当山,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5、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探究学习,材料中朱熹的主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他的这些思想主张?,(3)影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张,(1)陆九渊:“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2)王守仁:“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第3课 宋明理学,一、背景,二、代表人物,三、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程朱理学,2、陆王心学,是本原,就是理,心,内心,外求,物,理,良知

6、,合一,心,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清人戴震,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贞洁牌坊的背后是血泪,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三、宋明理学的影响,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张载

7、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在今天,为社会建立精神价值体系,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消极影响,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抑、扼杀自然欲求。,积 极 影 响,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三、宋明理学的影响,地位: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宋明理学可取的一面: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

8、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3、儒家学者的探索,继承,吸收,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二、宋明理学,一、背景:三教合一,1、程朱理学:,2、陆王心学:,三、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知识小结,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

9、学有什么异同?,课后练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内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1、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带有新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

10、儒学发展的特点包括()受佛教、道教冲击失去正统地位 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为少数民族统治者所接受 儒学家明确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A、B、C、D、,B,2、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了促进儒学发展的措施,主要有()设立五经博士,兴办太学 在孔子庙堂建立国学 尊孔子为“先圣”“宣父”下令对五经作出权威性官方注解 A、B、C、D、,C,在封建社会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

11、的“烈女”。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这样的社会是变相的妇女屠宰场。,二十四孝故事,郭巨埋儿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本课知识网络,三教合一,魏晋南北朝:,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隋朝:,儒学家主张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唐朝:,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宋明理学,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陆九渊,“心”是万物本原,心就是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理学,心学,二程,朱熹,影 响,成为南宋后久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朱熹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思想外传,日朝形成朱子学,穷理不必外求,只需反省内心,宣扬“心无外物,心外无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