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546299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黑木耳菌渣栽培滑子菇(光帽鳞伞P力。“。功nameko)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和质量要求、栽培季节、熟料栽培袋制作工艺、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管理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以黑木耳菌渣为主要原料栽培滑子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NY/T528

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菌渣菌渣是栽培食用菌后的培养料。4产地环境生产场地宜选用易排水的砂壤土。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大气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5品种选择与质量要求5.1品种选择应选用适于当地栽培、发菌出菇及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5.2菌种质量要求菌丝色泽一致、健壮,生活力强,无老化、退化现象,菌龄适宜。菌种生产应符合NY/T528的规定,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6栽培季节每年3月5月和

3、9月10月进行春、秋两季出菇栽培。7熟料栽培袋制作工艺7.1 培养基配制栽培基质栽培基质主料为黑木耳菌渣、阔叶硬杂木屑、玉米芯、豆秸等,稻糠、熟皮等其他辅料应符合NY5099规定。参考配方配方1:黑木耳菌渣50%,阔叶硬杂木屑30的稻糠(熟皮)18%,石膏粉1%,石灰粉1%。配方2:黑木耳菌渣40%,玉米芯40%,稻糠(熟皮)18%,石膏粉1%,石灰粉1%。配方3:黑木耳菌渣30%,豆秸25%,玉米芯25%,稻糠(熬皮)18%,石膏粉1%,石灰粉l%o7.2 菌袋制作原料处理菌渣的处理:选择污染较少的黑木耳菌渣,利用袋料分离机等机械将菌袋的塑料包装物分离出去,将菌渣粉碎、晒干;玉米芯的处理:粉

4、碎成粒径0.5Cm1.0CnI的颗粒;豆秸的处理:粉碎成LoCIn1.5Cm的小段。原料预湿软化菌袋制作前,需要提前12h24h将黑木耳菌渣、阔叶硬杂木屑、玉米芯、豆秸等原料添加适当清水或1%石灰水浸泡软化处理。拌料与装袋按照配方将原辅料过筛后一起加入拌料机,边加水边搅拌,使基质含水量达到55%60%,搅拌均匀。选用(16.Ocm16.5cm)(35cm38cm)聚乙烯塑料袋或聚丙烯塑料袋,进行机械装袋,装袋松紧适度,袋高22Cln为宜,每袋装料1.2kg1.3kg。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温度达到100C时,保持7h8h,停火后再炳3h5h;选用聚丙烯塑料袋的菌袋可以采用高压灭菌,温度达至J121

5、C125,保持L5h2h,自然冷却至60C以下出锅。冷却菌袋出锅后,迅速移至冷却室,自然冷却至28以下。接种待菌袋料温降至28以下时,将菌袋从冷却间移入接种室,进行无菌操作接种。7.3 菌丝培养将接种后的菌袋摆放到发菌室,接种后ld7d菌袋料温控制在26C28C,8d后降温至21C25C,20d后料温控制在16C20C,避光,每天通风换气1次2次,每次0.5h0培养期间,检查发菌情况,有杂菌感染的菌袋,应及时处理。7.4 转色管理菌丝长满菌袋后,加大通风量,保持菌袋料温为18C20C,空气相对湿度75%85%,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培养至菌袋表面出现蜡黄色的蜡质层。8出菇管理8.1 适时开口、搔菌

6、开口前2d,栽培室喷洒符合NY/T1276和GB/T8321标准要求的消毒药剂,喷水增湿,使空气相对湿度达85%。开口时,用高锌酸钾消毒好的刀片将菌袋一侧进行环割,去除塑料膜,然后用搔菌耙在料面上每隔2cm进行横竖划线,深度ICnU温室大棚墙式栽培,菌袋一般码6层8层高。8.2 催菇期管理开口、搔菌后,早中晚各通风IOmin,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控制在15C20C,夜晚控制在510。开口2d内,每天向空中、墙壁、地面少喷勤喷雾状水3次5次,喷水后通风IOnlin。2d后可以向料面上适当喷水,保持培养料湿度为70%,空气相对湿度85%95%,结合通风,给以适量光照刺激,10d15d可见菇蕾。8.3

7、 出菇期管理当菌袋表面出现米黄色原基时,水分管理以向空间喷水保湿为主,以培养基表面和原基不干燥为宜。温度要保持在10C18C.幼菇菌盖长到03cm0.4c时,可以向菇体和料面上适当喷水,每天3次4次。9病虫害防治9.1 防治原则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防治时,化学药剂应符合NY/T1276和GB/T8321标准要求。9.2 主要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防治细菌性斑点病:做好温、光、水、气的调控工作,要注意控制水分,相当湿度不能过大;温度低时,不能用冷水直接喷到菌盖上。控制此病可以用漂白粉或土霉素等进行化学防治。黏菌性病害:可将菇床上发病部位培养

8、料挖除,撤离菇棚,同时控制喷水,加强通风,增强光线,防止栽培场所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木霉病:要严把菌种关,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操作规范等可以有效防止木霉病的发生。化学防治可采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X等进行防治。主要虫害防治尖眼罩蚊和菇蝇是滑子菇的主要虫害,提高栽培水平是防治滑子菇虫害的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培养料的杀毒灭菌,杀死料中的幼虫和虫卵,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利用纱网进行防虫,利用诱虫灯进行诱杀。化学防治可以选用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10采收和采后管理10.1 采收标准鲜品和盐渍用:滑子菇子实体菌盖长到1.5cm2.0cm,菌膜即将开裂之前进行采收;干制品用:菌膜开裂,菌盖开伞后采收。10.2 采收方法采收时应用手捏住菇体,轻轻转动拧下。10.3 采后管理采收后,及时清理表面残根,停水3d5d,菌丝恢复后开始浇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85%90%,加大通风,适当加大昼夜温差。在头潮菇采收10d12d可以采第二潮菇,整个生长周期可以采4潮5潮菇。11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和质量要求、栽培季节、熟料栽培袋制作、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管理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