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4725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民族风情》PPT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欢迎了解壮族文化,一、壮族概况,1、人口:1540多万人2、分布: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二、壮家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风光甲桂林,玉林观音山(上)大明山(右),南宁,南宁-广西自治区省会城市东盟,三、壮锦,1、壮锦美丽传说2、壮锦特色3、壮锦系列展示,壮锦美丽传说,传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她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的天边去了,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

2、样子去了。老妈妈先后派出了两个年龄稍长的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福去了。后来,老妈妈的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那时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但是,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妈妈的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于是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壮锦特色,1、制造技术:竹笼机2、壮锦色彩:红配绿,看不俗3、壮锦图案:以几何纹为多,常见有方格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

3、编织纹、同心圆纹以及各种花草动物图案,如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式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四、壮家美食,1、饮食文化2、特色美食,壮族饮食文化,壮族的主食是大米和玉米。喜吃腌制的酸食。农业民族,种植水稻、玉米、豆类、薯类、瓜类、果类,饲养猪、牛、羊畜类和鸡、鸭、鹅禽类,在生产和生活的长期实践中,接触和认识了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和动物,故美食风味甚多。他们居住在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烟瘴重,各种疾病易于发生,因此各种美食风味又与气候相关。他们历史悠久,有丰富的食俗文化,其饮食又与他们的历史文化有关。下面且将壮族的风味美食,择要予以介绍。,特色美食(一),五色糯米饭壮族传统的有名美食。每年“三

4、月三”歌节、清明节、四月八等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他们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纯,象征生活美好。四月初八,早稻已插完返青,人们用五色糯米饭揉成小团团,粘附在竹枝上,插于祖宗神龛,又从田中取回一蔸生长旺盛的禾苗,以南瓜叶包根,放在碗里,一并祭祀祖宗,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特色美食(二),粽粑和糍粑 过春节,桂南壮族喜做粽粑,桂北壮族喜做糍粑,五月午,所有壮族都做粽

5、粑。这是他们节日喜用的传统美味食品。桂南壮族的春节大粽,大者十多斤,粽中包夹猪肉、板栗、绿豆、芝麻、冬菇等,用锅头炖煮得十分软熟。一般先敬祖宗而后食用,也拿来送给亲友。桂北的糍粑,也是用上好糯米浸泡后先蒸熟,再捣烂,做成或大或小的圆饼,有无馅的素糍,有加上芝麻、黄糖作馅的甜糍,送亲友的再于中央点染红色印记,表示美好的祝愿。糍粑要趁热食用,吃来柔软芬香;如已冷硬,则用火再烤,会变得皮脆心软,口感极佳,确是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特色美食(三),南瓜、红薯糯米饭这是山区壮族喜欢食用的风味食品。南瓜黄熟,收后存留一段时间使之糖化。使用时除去硬皮及瓜瓢、瓜子,切成大片,人锅煮熟,然后将优质糯米撒在它上面,

6、瓜和糯米之比为3:1,煮至米熟成饭。再将瓜和糯米饭拌匀搅融,即成南瓜糯米饭,其味清甜而香,不需油盐、菜肴,即能饱腹。红薯糯米饭做法亦同,但其味道较南瓜糯米饭稍逊。壮家常以这两种饭待客,主客都吃得十分香甜。,特色美食(四),豆腐圆和酿南瓜花在壮族山区盛产黄豆和南瓜,他们就以黄豆和南瓜制成风味食品。逢年过节,他们就做豆腐圆。先将水豆腐捣烂,再以半肥瘦的五花肉、花生、香葱及芫荽等香料,拌和精盐和糯米饭,混合成馅,置于豆腐中,制成小圆球状,最后煎熟或油炸好,吃时再娴煮一下。酿南瓜花,方法很简便,采回大朵的雄性南瓜花后,洗净,去柄皮和花心,不能破损,然后用五花肉、花生、葱、蒜、糯米饭,混合剁烂,塞置于花

7、中,将花瓣擂合,蒸制便成。豆腐圆和酿南瓜花,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表示家庭团圆、亲友团圆之意。用它来招待贵客,表示真诚之心,永远难忘。,特色美食(五),壮家饮料壮族地区气候炎热,烟瘴易发,消暑、防病、健身,是其地方性饮料的特征。壮族人除喜欢饮酒以消除劳动带来的疲劳外,还喜欢饮用槟掷、山植叶、米酸水制成的饮料。如用槟榔配制饮料,可预防瘴气重而发生的疾病。春夏之际,疾病流行,壮族家中往往备有槟榔,用来煮水饮用,可以消除瘴气。五月初五做粽粑,把槟榔蒸于粽面,食用粽粑前先饮些槟榔水,或把它涂于额角、手指间,也能去瘴除湿。壮族民间少饮茶,但常用晒干的山植叶浸泡于开水中,待冷却后饮用,那是止渴、解暑的常用饮

8、料。壮族农村,家家自制米酸,用来浸泡辣椒、豆角、嫩笋、蒜头等。炎暑时节,饮用些米酸水,不仅可止渴解暑,还可防治肠胃疾病;菜肴中加入些米酸水,可使人增加食欲。这是一般饮用与保健药用相结正既别有风味,又很有实用价值。,壮家美食(六),白切鸡 生鱼片,五、壮家节日,壮族自己特色的节日有:(1)铜鼓节(正月初一、十五、三十举行)(2)蛙婆节(农历二月二十九)(3)三月三歌圩(赛山歌、抛绣球、跳竹杠、大型文艺晚会、品美食、展示手工艺品等)(4)各个乡镇村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三月初八,三月十五,四月十六、十月十九等等欣赏壮族的清明节视频,了解壮族节日中的文化,抛绣球,1、抛绣球是壮家人特别喜欢的一种文

9、娱活动2、壮族男女传情方式(传说),绣球的传说(一),1、在800多年前的靖西县旧州古镇一个小村庄里,居住着一户贫穷人家。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丽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爱上了诚实、勤劳、勇敢的阿弟。有一年春天,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有钱有势的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坚决不从。当恶少得知阿秀深深地爱上邻村的阿弟时,为了让阿秀死心,恶少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贿赂官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阿弟关进地牢,并判了死刑,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听到这个消息后,似晴天霹雳,整日以泪洗面,哭瞎了双眼。,绣球的传说(二),在阿秀哭瞎了双眼以后,阿秀开始为秋后就要被问斩的

10、阿弟一针一线地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被血浸染以后,绣球上的花更艳了,叶更绿了,鸟更鲜活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载满阿秀对阿弟深深的爱恋,浸透了阿秀鲜血的绣球做好了。在阿秀变卖了自己的首饰,买通了狱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摸到日思夜想、却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时,阿秀绝望了,摸索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飘然落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绣球就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壮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后来也就有了抛绣球、狮子滚

11、绣球等民间活动。,五、壮族的婚俗,(1)抛绣球(2)碰鸡蛋习俗(3)不落夫家习俗(4)夜婚(初夜权)(5)背新娘习俗(婚礼要经过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步骤),六、壮族丧俗,(1)壮族人死后,鸣炮报丧,取水浴尸。(2)丧式分为停棺、土丧和捡骨丧。(3)过程:终别、报丧、入殓、择吉、安葬(4)头七(上街卖号),七、壮族语言,1、简介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古文字是仿照汉字的造字法而创制的一种土俗字,使用面较小,主要用于书写地名、山歌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帮助其创制了新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目前仍在推广使用中。2、简单教学壮话 数字:1 2 3 4 5 6 7 8 9 称谓:阿爸 阿妈 阿姨 阿叔 阿哥 阿姐 简单句:今天有空吗?去哪?,推荐观看CCTV7频道之壮族文化系列片,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