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4767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6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统计分析》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讲 消费统计分析,一、居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分析,居民消费的主要分析指标,生活质量数据:,通讯条件、公用设施、旅游数据,文化消费数据,社会保障数据,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构成,农村居民平均每人消费支出构成,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二、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倾向国民经济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也可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粗略计算)可以分别就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计算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本期消费支出上期消费支出)/(本期可支配收入上期可支配收入),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以Y表示GDP,t年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表示为:rt=(yt-yt-1)

2、/yt-1若以C表示消费需求,则该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为:(Ct-Ct-1)/yt-1其拉动的贡献率为:(Ct-Ct-1)/yt-1/rt这个公式的的含义是:在增长率中,有百分之多少是有消费拉动的。这个式子是有实际数据计算出来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把消费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率的因素建立模型:r=f(c,z1,z2,z3.)其中r是经济增长率,是消费支出,z是其它因素。,四、消费需求弹性分析,消费支出弹性系数弹性系数消费支出增长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弹性系数消费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消费需求弹性系数可以计算具体某一年度的弹性系数,也可以计算一段时期内

3、的弹性系数。计算某一年度的弹性系数可通过GDP增长率与消费需求增长率之比得出,如果给出一段时期的时间序列资料,则可以利用对数模型计算出该时期内的弹性系数。Y=a+bX这里Y表示经济增长率,X表示消费,则计算出的b值为消费需求弹性系数。当然可以计算名义弹性系数和实际弹性系数,实际弹性系数是消除了消费价格指数与GDP平减指数影响之后的系数值。,五、贫困人口与贫困率,、贫困线的确定:贫困可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基本类型。所谓绝对贫困人口是指难以维持该地区最低水平的生活、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人口。所谓相对贫困人口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它群体比较而言的低收入人口。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贫困的最常见的划分。这

4、种划分从贫困程度的角度明确地反映了接近人类生存临界点最基本的贫困类型,相对贫困在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解释,绝对贫困的确定对于维持贫困人口的基本消费水平和基本生存权起到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界定采用的是绝对贫困概念,即物质生活困难,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2、确定贫困线的方法和标准,贫困线是识别贫困的标准。所谓贫困线,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1)市场菜蓝法市场菜蓝法,又称“标准预算法”,是一种最古老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由英国学者朗

5、特里(Rowntree)在1901年提出。这种方法首先要求确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根据市场价格计算购买这些必需品所需要的现金就是贫困线。(2)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法是国际上常用的测定贫困线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恩格尔系数概念和恩格尔定律基础之上的。国际上一般认定恩格尔系数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一个最低食物支出标准,用这一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贫困值(即0.6),便得到了绝对贫困线。中国测量城镇居民的贫困线用的是恩格尔系数法。,(3)比例法比例法也即收入比例法,这一方法是把全体居民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后,规定其中某一比例的最低收入群体为贫困群体,他们当中的最高收入即为贫困线。一般是把占全体居民总数1

6、0%的最低收入群体作为贫困群体。(4)人均收入法这一方法是以全体居民人均收入的1/2或1/3作为贫困线。,(5)马丁法马丁法也是国际上通用的确定贫困线的方法,是将绝对贫困标准看作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食物贫困线,一是非食物贫困线,指人体生存需要的一组“基本食物定量”的价值量,非食物贫困线是指人们为满足基本生存所必须的衣着、住房、医疗等费用支出,两者合起来构成贫困线。中国目前采用马丁法来测定农村贫困线。,3、我国采用马丁法确定农村贫困线的具体方法,首先,确定食物贫困线。根据当年中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分户资料计算低收入组的食品消费清单,根据营养学家建议的每人每天大卡必需的营养标准调整食品消费量,再乘以对

7、应的价格并求和,即可得到食物贫困线。,其次,确定非食物贫困线。1995年以前,主要根据非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来计算非食物贫困线。但这种方法被认为有缺陷,因为在这里非食品消费项目选择和所谓“合理的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是经验的、主观的和武断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从1995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实际上采纳了世界银行的建议,根据食品消费支出函数回归模型来客观计算低收入群的非食物消费支出。在实际计算时,同时考虑了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习惯、家庭结构、生产结构等因素对居民的消费支出、特别是食品支出产生的影响。最后,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之和就是贫困线。,4、我国农村贫困化程度,对贫困进行量化的基本指标是贫

8、困发生率和贫困距。贫困发生率,也叫贫困人口比重指数,是指低于贫困线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这一指标反映了贫困人口的规模。贫困距指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与贫困线的距离,这一指标反映了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贫困状况如下表所示。,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年份 贫困线(元/人)贫困发生率(%)贫困规模(万)1978100 30.7 250001984200 15.1 128001985206 14.8 125001986213 15.5 131001987227 14.3 122001988236 11.1 96001989259 11.6 102001990300 9.4 850019

9、91304 10.4 94001992317 8.8 8000,年份 贫困线(元/人)贫困发生率(%)贫困规模(万),1993350 8.7 75001994440 7.7 70001995530 7.1 65401996580 6.3 58001997640 5.4 49621998635 4.6 42101999625 3.7 34122000625 3.4 32092001630 3.2 29272002627 3.0 28202003637 3.1 2900,、贫困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建立模型对贫困进行因素分解:贫困原因增长因素,结构变化因素(如人口结构)。,数据显示,1978年全国尚有

10、2.5亿多农民得不到温饱,占当时农村人口的30.7%。在整个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改革带来的农村经济普遍增长和80年代后半期国家各项扶贫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3年底的0.29亿人,减少了2.2亿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3.1%。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在每一阶段都取使贫困发生率保持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一阶段是19781985年,体制改革在农村逐步展开,由于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经营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造成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因此,制度的变革就成为缓解贫困的主要途径。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5年

11、,农村人均粮食产量增长14,棉花增长73.9,油料增长176.4,肉类增长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占农村人口的比例下降到14.8;贫困人口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第二阶段是19861993年,属于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为进一步加大对剩余少数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扶贫力度,中国政府自198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和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经过八年的不懈努力,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6年的206元增加到1993年的483.7元;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75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40万人,年均递减

12、6.2;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第三阶段是19942000年,扶贫攻坚阶段。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特征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贫困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地缘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贫困发生率向中西部倾斜,1994年3月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公布实施为标志,中国的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7000万减少到2000年的3209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7.7下降到3.4。,20002003年,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贫困人口规模减少了309万,下降速度明显趋缓。主要原因一是解决剩余贫困

13、人口温饱问题难度明显增大,他们大多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更差的地区,二是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每年都有部分人因灾返贫。这期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制订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则提出了“20012010年,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奋斗目标,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贫困问题依然是中国在现阶段乃至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问题,居民基本消费的失衡性是比较严重的,必将继续对居民整体消费的失衡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六、恩格尔系数分析,什么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高低的结构指标,同时也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贫困的主要指标。该指标是

14、指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居民消费水平相应提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根据恩格尔系数,将消费水平划分为如下标准:恩格尔系数在以上者为绝对贫困状态的消费,为小康水平的消费;为富裕状态的消费;以下为最富裕状态的消费。,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那么,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情况如何?由于官方数据只是分别提供了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没有中国城乡居民总的恩格尔系数,要从总体上认识中国居民的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获得一个总的全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必要的。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口比重来对

15、恩格尔系数进行加权,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1991年以来,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年度数据如下,年份农村居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全国恩格尔系数,199157.653.856.6199257.653.056.3199358.150.355.9199458.950.056.4199558.650.156.1199656.348.854.0199755.146.652.4199853.444.750.5199952.642.148.9200049.139.445.6200147.738.244.1200246.237.742.9200345.637.142.2,恩格尔系数偏离值的确定,世界经验表明,人均收入与恩

16、格尔系数有一定的关系。既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表明进入了小康水平,恩格尔系数应该在40%以下。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对恩格尔系数的偏离值加以测算。按银行汇率折算,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上的一般规律,把2003年的恩格尔系数与世界经验值40%进行对比,就可以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2003年的消费水平失衡率。,首先根据我国恩格尔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来确定人均GDP每上升100元恩格尔系数下降的百分点数,然后以2003的国际经验值40%为基础,可以根据每年的GDP相对于下一年变化情况确定恩格尔系数应该达到的目标值,然后把实际值与目标值对比,就可以确定其它年份

17、消费水平失衡率。用1991-2003年数据对我国人均GDP和恩格尔系数进行回归的结果如下(括号中的值为T统计量,E代表恩格尔系数,Y代表人均GDP):E=-2.25x10-3Y+63.47(-7.712990)(39.29218)2=0.843950,计算结果表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GDP每增加100元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下降0.22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推出19912002年的恩格尔系数目标值,,年份 实际值%目标值%,199156.6 56.3199256.3 55.4199355.9 53.9199456.4 51.7199556.1 49.6199654.0 48.0199752.4 46.9199850.5 46.3199948.9 45.8200045.6 44.6200144.1 43.3200242.9 42.0200342.2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