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56697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疟疾防治知识培训》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疟疾防治知识培训,蒙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年5月27日,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我省地处边疆地区,与疟疾高度流行国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历史以来均为疟疾高发区。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为降低。蒙自市疟疾发病率从1953年的2

2、697例(2079.93/10万)下降至2005年的13例(3.94/10万);流行范围大幅缩小,到2005年全市只有红河流域一线村寨有地方性疟疾病例报告。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致使疟疾发病在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点状暴发。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势必继续扩大。,一、疟疾是怎样传染的,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1疟疾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疟疾的发生和流行必需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染

3、媒介和易感人群。传染源即带有疟原虫配子体的疟疾病人;传染媒介是吸疟疾病人血后带有感染子孢子的按蚊;易感人群即为健康人,被有感染性的按蚊叮咬后即可得病。三者的关系好比种子、播种者和土壤,三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三个环节同时存在,疟疾流行才有可能发生;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疟疾流行即告终止。,2人们是如何感染疟疾的,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的血,如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血中的疟原虫将被吸进蚊子体内。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传播给其它的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一个建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二、传疟媒介按蚊,1传疟媒介按蚊:

4、蚊子有许多种,但只有按蚊可传播疟原虫。按蚊的主要传病蚊种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都是云南省的传疟媒介。我们平时在傍晚能见到的叮人或动物的蚊子是按蚊和库蚊,其区别是:库蚊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平行,翅膀上大多无斑点。按蚊停留在物体上时身体与物体成角度,所有按蚊的翅膀上都有黑、白色斑点。,2蚊虫生活史:蚊虫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前3个时期均生活在水中,变成成蚊后才生活在空间。仅只雌蚊会叮人吸血。雄蚊不会吸血,所以不会传播疟原虫。雌蚊吸血后才会产卵。这种蚊卵非常小,你很不容易看见它们。它们漂浮在不流动的或缓慢流动的水面上。叮过你的蚊子通常在离叮你的地方两公里以内的水体内产卵(大

5、约1.25英里)。约2-3天,产在水里的每一粒卵就变成一条蚊子幼虫。这些幼虫以捕食水里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为生,慢慢长成蚊蛹。蛹仍然在水里生活,但不吃食。几天以后蛹就变成成蚊飞离水体。如果是雌蚊,它就会去叮人并吸血。卵、幼虫和蛹体内没有疟原虫寄生。叮咬过疟疾病人的成蚊体内才会有疟原虫寄生,但只有在叮人时才会传播疟原虫。,三、疟疾的发作过程,典型的疟疾发作过程分为发冷期或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发作前几天,每天或隔天可有程度不同的发烧,同时拌有疲劳、头痛、腰背通、肌肉酸痛、厌食、全身或腹部不适、轻度腹泻和怕冷等前驱症状。,此期长约数分钟至12小时不等。病人先觉四肢及背部发冷,逐渐漫及全省,同

6、时肌肉及关节酸痛,颜面苍白,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起鸡皮疙瘩。随着冷感的进展,四肢甚至全身发抖,牙齿格格打颤,虽是三伏盛夏,盖上二三床棉被仍感寒冷难受。此时脉搏细速有力,小便多而清。常见有头痛、恶心和呕吐,体温迅速上升,多已超过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1.发冷期或寒战期,2发热期,在发冷的感觉消失以后,口唇指甲紫绀消失,面色由白转红,全身皮肤灼热、干燥、结膜充血,口渴思饮。脉搏宏大快速,呼吸急促,头昏,头痛剧烈,常出现呕吐。可见口唇疱疹或寻麻疹。此时体温高达40以上,病人烦躁不安,甚至处现谵妄。小便短赤,有时亦见轻度咳嗽。虽欣开棉被,袒胸露背,仍感高热难受。此期持续18小时

7、,一般为34小时。,高热期以后,先是颜面和双手出现微汗,渐至大汗淋漓,衣被尽湿。此时体温迅速下降,降至35.5C或35C者也屡见不鲜。发热期的各种症状随之消退,病人顿感轻快,仅感疲劳及头晕等症状,往往就此入睡。此期长约15小时。发热低者出汗也少,在天气较冷时,或发热期受大风吹拂时,在体温已在迅速下降的情况下,出汗期可以不明显,数小时后病人即可恢复正常生活。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3.出汗期,4间歇期,系指前后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虫种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间隙期而言,恶性疟病例很不规则,短仅数小时,长达2448小时,间日疟和蛋形疟约为48小时,三日疟为72小时。镜检所见疟原

8、虫出恶性疟外,以大滋养体为主。,四、凶险型疟疾的临床表现,恶性疟疾病人(其他三种疟疾极少见到凶险型)若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诊断,延误了治疗,抵抗力锐减,原虫数剧增,则可出现凶险型症状而危及病人生命。此型疟疾的特点是来势凶猛,病情险恶,病死率高。因此,怀疑患上疟疾后要及时采取相应诊疗措施,常见的凶险型疟疾有如下几型:,1脑型,多见于无免疫力而又未及时治疗者。临床上分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级。昏迷又有深、浅之分。此症变化快,或一开始即进入深度昏迷状态,或始终处于嗜睡状态而无昏迷直至死亡。病情一时缓解后可再度昏迷死去。恢复健康后残留的一些后遗症通常在4个月内恢复。脑型疟抢救的成功率与严重程度有关,殊难比

9、较。年龄越小,昏迷程度越深,治疗越迟,并发症也越多,病死率越高。凡合并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深度黄疸者,预后不良。,2超高热型,以起病较急,体温迅速上升至41C以上并持续不退为特点。病人皮肤绯红、干燥、呼吸迫促,烦躁不安、出现谵妄,并迅速转入深度昏迷。脑型疟亦可在病程中转为超高热型而死亡。,3厥冷型,病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阵发性上腹剧痛,常伴有顽固性呕吐或水样便,很快虚脱直至昏迷,多因循环衰竭而死亡。发病原因与肾上腺机能瘴碍有关。,4胃肠型,有明显的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初为水样便,后渐见血液、粘液、上皮细胞和坏死组织。伴弛张型高热,易误诊为急性痢疾、肠胃炎或阑尾炎

10、。症状持续存在,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厥冷有冷汗,很象厥冷型。该型患者往往出现少尿或无尿,终因尿毒症而死亡。本型是重症疟疾中预后较好、病死率较低的一型。,五、怎样预防疟疾,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蚊子叮咬,因此预防疟疾主要是针对蚊虫进行防制。,防蚊灭蚊,蚊子喜欢繁殖在龌龊的静水里,并在这些地方产卵孵化成幼虫,因此清除房前屋后及室内积水,等于端了它的“温床”。蚊子还喜欢闻到像甜酒之类的气味,或到诸如牛奶瓶瓶底留有奶渍的地方逗留,所以用留有残渍的甜酒瓶或牛奶瓶作“陷阱”,往往能粘死蚊子。,防蚊灭蚊,蚊子害怕一些花卉以及清凉油、风油精之类挥发的气味,卧室里摆放一两盆盛开的玫瑰、薄荷、米兰、

11、茉莉花等花卉,或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风油精,蚊子就会晕头转向,继而逃之夭夭。蚊子还害怕桔红色光线,夏日在室内安装桔红色的灯泡,或用透光的桔红色纸套在灯泡上,蚊子会敬而远之。,防蚊灭蚊,检查家里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有积水处,有盖子的盖上,能换水的勤换水。地漏、下水道等处防止积水,并时常喷点杀虫剂,不给蚊子生存环境。蚊子爱躲在暖气片、床下、桌下、墙角等隐蔽处。可以用蚊香把它们熏出来,再一一捕杀。晚上天色渐暗时,蚊子喜欢趴在窗上,这时不要开灯,用苍蝇拍或灭蚊喷剂捕杀。注意关好纱窗、纱门,不要门户大开让蚊子长驱直入。如果到野外夜里怕蚊子叮咬,可以购买蚊不叮等驱避剂涂在身上,能有效保持4小时

12、左右。不要把易拉罐、矿泉水瓶、鸡蛋壳等容易积水的垃圾乱扔,减少蚊子孳生地。如果出差或长期不居住,把抽水马桶的盖子盖上,把洗手池、水池里的水放干净,以防蚊子产卵。现在蚊子很敏感,用苍蝇拍很难打中,可以用灭蚊喷雾剂对准蚊子喷,很容易消灭它。,驱蚊方式,1.盘式蚊香2.电热蚊香 3.电子灭蚊器 4.其它驱蚊物:茉莉花、夜来香、杜鹃花、万寿菊、除虫菊、薄荷 等。,面向所有人群的核心信息,(一)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寄生虫病。(二)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三)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四)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是睡觉时使用蚊帐、户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抹驱蚊剂等。(五)非洲、东南亚、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疟疾高度流行区。,面向政府领导的核心信息,1.“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是我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2.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是消除疟疾的关键。3.消除疟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孩子们的明天,我们一起努力吧!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