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6307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交换理论》PPT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社会学理论,主讲:文 军 教授,第十讲 社会交换理论,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三、布劳的结构交换论四、爱默生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五、简短的评价,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产生于50年代末期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的,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它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批判那种只从宏观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或抽象的社会角色上去研究社会的作法;在方法论上倡导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来源,社会交换论是对美国心理学家B

2、.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的文化人类学和功利主义的经济学的全面综合,其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和R.埃默森。,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101989)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文学专业,后转入社会学的研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哈佛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曾经担任社会学系主任,1964年当选为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主要代表作有:人类群体(1950)、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社会交换的性质(1967)。,Sociologist

3、,born in Boston,Massachusetts,USA.He studied at Cambridge University,UK,and taught at Harvard(194680).An authority on the social behaviour of small groups,he posited group behaviour to be the result of individual behaviour,and wrote such books as The Human Group(1950),Sentiments and Activities(1962)

4、,and Certainties and Doubts(1987).,霍曼斯的普遍性命题:1.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种行为能得到相应的奖赏,他就会重复这一行动;某一行动获得奖赏愈多,重复活动的频率也随之增多;获得的奖赏愈快,重复活动的可能性就愈大。2.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或相似性行为。如某人过去在某种情况下的活动得到奖赏或惩罚,而在出现相同的情况时,他就会重复或不再重复此种活动。3.价值命题:如果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么,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复同样的行动。,4.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或团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的次数愈多,那么,这一奖赏对该人(或团体)的价值就愈小。5.攻击与赞

5、同命题:该命题包括两方面:一是当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期待的奖赏或者受到未曾预料到的惩罚时,就可能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出现攻击性行为;二是当个人的行动得到预期的奖赏,甚至超过期待值,或者没有遭到预期的惩罚时,他就会高兴,就会赞同这种行为。6.理性命题: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她)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三、布劳的结构交换论,Peter Michael Blau was a leading figure in sociology throughout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and by

6、 its end among the most cited of all active sociologists.His major contributions were to the study of macrosocial structure analyzing the large-scale systems of organizations,social classes,and the dimensions around which societies are structured.At the same time he was the author of an enduringly i

7、nfluential microsociological study of exchange relations.He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field of organizational sociology and the coauthor of a highly influential study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that transformed the study of social inequality and mobility.His contributions to concept

8、ualizing and measuring the parameters of societal systems continue to inspire and guide 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布劳(Peter Michael Blau,1918-2002)21岁随父母移居美国,1952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73年出任美国社会学学会主席,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代表作有: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互动:社会交换(1968)、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1971)、不平等与异质性(1977)

9、。,1、交换行为的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2、结构交换理论的目标与方法布劳的交换理论是从社会结构的原则出发考察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换过程,其理论目标既想克服功能主义忽视研究人的理论缺陷,又想弥补霍曼斯理论只局限于微观层次方面的不足。布劳的理论方法是从描述交换过程及其在微观层次上的影响开始,再从群体层次上升到制度与社会的宏观层次。,3、主要观点(1)社会交换关系存在于关系密切的群体或社区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社会交换是一种有限的活动,它指个人为了获取回报而又真正得到回报的自愿性活动。(2)布劳区分经济交换与

10、社会交换、内在奖赏和外在奖赏的差别,引入了权力、权威、规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换理论在更大的范围内解释社会现象。,四、爱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埃默森用严密的数理模型和网络分析,阐述社会结构及其变化、社会交换的基本动因和制度化过程,在方法论上进一步充实了交换理论的理论体系。他主张社会交换理论的研究单位应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交换者本身。,五、简短的评价,交换论强调社会生活中交换关系的普遍性,认为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体现这种交换关系。霍曼斯的交换论是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前提的,主张个人层次的命题对于解释社会行为极为重要。布劳的交换论反映一种从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的能力,爱默森则将网络分析技术用于交换理论,把分析的触角伸向交换关系的形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