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6788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知识》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经济学,似乎不需要什么高度的持有天资。从智力上来看,跟哲学或纯科学的一些学科比起来,不是很容易吗?这门学科看起来容易,但是能学得出人头地的却很少!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似乎是在于,作为一个杰出的经济学家,必须具有种种才能的结合,这一点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精通的是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他必须善于运用思考力,从一般原则推断出个别现象,在思想奔放中,既要触及抽象的方面,又要触及具体的方面。他必须根据过去,研究现在,推测未来。对人类性格及其风俗习惯的任何方面,他都不应当完全置之度外。他同时必须保持着既不是无所为而为之,又不是不偏不倚的态度,

2、像个艺术家那样地头脑冷静和孤芳自赏,然而有时也必须像个政治家那样地接近尘世环境。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如何学习经济学?,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假设,1,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经济学的基本框架,3,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4,概念2: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的学科。,微观经济的三个层次-单个消费者、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单个市场价格的决定-所有市场价格的决定,概念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配置给相互竞争用途的学科。,1.1 基本概念与假设,概念3:实证分析描述经济对象的存在、运行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解决“是什么样”的问题)概念4:规范分析考察

3、经济行为的后果,并判断好坏。(解决“应该怎样”的问题)概念5:经济理论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总结、概括以及系统地描述。概念6:经济模型可以等价于理论。表达方式可以是数学(代数和几何),也可以是文字。,1.1基本概念与假设,概念7:内生变量 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概念8:外生变量 非模型所需说明的变量。概念9:静态分析给定外生变量计算内生变量(从模型角度);一个均衡点上的状态和条件(从均衡角度看)概念10:比较静态分析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化计算新旧内生变量。或比较新旧均衡点的状态和条件。概念11:动态分析 分析不同时点上的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或分析不同时点上的均衡变化的实际过程。,1

4、.1基本概念与假设,概念12:直观性事实 指可以被经济学家个人直接观察到的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概念13:整理性事实 涵盖面超出研究者个体直观范围的经济对象的性质和数量的规定性。概念14:标准性事实 经济分析所能揭示的某些典型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且得到长期大量经验性支持,为不同领域经济学家广泛知晓和接受的知识。概念15:理论 是指包括一系列假说以及条件性预测结论构成的逻辑系统。-给定假设,简化关系。(其他条件不变)-放松假设,逼近现实。(真空到空气),1.1基本概念与假设,概念16:预测和检验 经济学的任务包括解释,也包括预测。而预测的正确与否关键看能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例:后此谬

5、误、合众推理谬误概念17:机会成本 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概念18:沉没成本 已经付出无法收回的成本。概念19:边际成本 做某件事的额外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1.1基本概念与假设,假设1:理性人(Rational man)/经济人(Economic man)-理性、有意识的人-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该假定把经济生活中的一般人抽象为“经济人”,其本性被假定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合乎所谓理性的,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举例:5个海盗分10

6、0枚金币,1.1基本概念与假设,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后,讨论如何进行公正分配。他们商定的分配原则是:(1)抽签确定各人的分配顺序号码(1,2,3,4,5);(2)由抽到1号签的海盗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进行表决,如果方案得到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就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就将1号扔进大海喂鲨鱼;(3)如果1号被扔进大海,则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由剩余的4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才会按照他的提案进行分配,否则也将被扔入大海;(4)依此类推。这里假设每一个海盗都是理性的,他们都能够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并能很理智的判断自身的得失,即能够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得到最多的金币。同时还假设

7、每一轮表决后的结果都能顺利得到执行,那么抽到1号的海盗应该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自己既不被扔进海里,又可以得到更多的金币呢?,假设1:理性人(Rational man)/经济人(Economic man),缺陷及扩展-经济利益与其他利益-可持续发展-非理性因素-婚姻、犯罪、助人为乐、生命价值计算,1.1基本概念与假设,假设2.完全信息(Complete information)假定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当事人都有充分的和相同的信息而且获取信息不需要任何成本。,缺陷及扩展-有限理性(囚犯难题)-交易成本(网购),1.1基本概念与假设,A,B,坦白,不坦白,不坦白,坦白,(-5,-5),(-10,-1

8、),(-2,-2),(-1,-10),1.1基本概念与假设,假设3.资源稀缺性(Scarcity)。假定经济活动中的所有资源的供给相对需求在数量上的不足。,1.1基本概念与假设,六次革命 1776 斯密 国富论 1870 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 1936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62弗里德曼价格理论:初稿 1960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 199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四次综合 1848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 1890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1948萨缪尔森经济学 199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1.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发展历史上的 六次革命,1、1776年亚当 斯密国富论-第一次革命

9、:古典经济学,亚当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批判了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的思想和政策主张,力主实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国富论为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多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开辟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开创了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2、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威廉斯坦利 杰文斯、瑞士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几乎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大卫李嘉图1817年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萨伊:工资、地

10、租、利息)提出了质疑和否定。“边际革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最终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边际分析方法,后来成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基础。,2、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第二次革命: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 19世纪以来英国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3、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凯恩斯主义,1936年英国约翰

11、 梅纳德 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使西方经济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这也正是“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影响所在。理论上,凯恩斯反对代表基本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方法上,凯恩斯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这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政策上,凯恩斯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3、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第三次革命

12、:凯恩斯主义,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1915年5月15日2009年12月13日):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学的最后一个通才,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 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以四十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超过四百万册,是全世界最畅销的教科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正是他的这本著作,将西方经济学理论第一次系统地带进中国,并使这种思考方式和视野在中国落地生根。萨缪尔森出身于一个经济学世家,他的侄子正是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萨默斯,而兄弟罗伯特、妹妹安妮塔也都是知名经济学家。,4、20世纪50年代货币学派的产生-第四次革命,20世纪50 60年代以美国米尔顿 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

13、代货币主义者发起了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弗里德曼的理论体系认为,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货币因素的扰动造成的。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动的唯一重要因素。因此,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货币问题。而财政政策对经济只能起到负面作用。弗里德曼提出两大思想:其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根源。其二,短期内,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产量具有更大的效应。这些观点后来为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使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的正统地位发生了动摇。,5、20世纪60年代的斯拉法革命-第五次革命,1960年英国皮罗 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震动。该书篇幅不大,但思想深

14、刻,在复兴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批判。生产价格的决定所根据的均衡条件仅仅在于每个部门的利润率的均等,这个假说同为获得一定的生产量所必需的生产资料数量的考察一起,就足以决定分配变量(利润率和工资)和生产价格之间的关系。斯拉法的这本书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理论著作。,6、20世纪70年代以后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第六次革命,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缪尔森,莫迪里安尼,托宾和索洛,这几个人都先后获得过诺贝尔奖。在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他们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具有最大

15、化自己利益的行为和理性预期。因此,对于任何宏观经济政策,他们都会有相应的对策来避免或化解对自己的不利,从而会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据此,理性预期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主张由市场机制对经济自行加以调节,最终使经济达到自然率的水准。理性预期的概念已经为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对以往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和政策效果分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6、20世纪70年代以后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第六次革命: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衰败以后学派林立,新凯恩斯学派(NewKeynesian School)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主要代表人物有曼昆、萨墨斯、布兰查德、罗泰姆伯格、阿克洛夫、斯蒂格利茨、本

16、伯南克等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师从保罗萨缪尔森,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93年出版的经济学教科书经济学被认为引发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第四次“综合”浪潮。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1.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名美国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所作的贡献。,赫维奇1917年生,美籍俄人,明尼苏达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研究专

17、长“机制设计理论”。马斯金1950年生,普林斯顿进修学院教授。研究专长“机制设计理论”、重复博弈和收入不均等课题。迈尔森1951年生,芝加哥大学教授。研究专长博弈论和投票体制等。,1.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克鲁格曼的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克鲁格曼整合了此前经济学界在国际贸易和地理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自由贸易、全球化以及推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动因方面形成了一套理论。,1.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森 奥斯特罗姆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

18、析、特别是对公共资源管理的分析”获奖,威廉森则因为“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别是对公司边界问题的分析”获奖,1.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贡献,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和戴尔莫滕森,以及具有英国和塞浦路斯双重国籍的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美国经济学家埃尔文罗斯(Alvin Roth)与罗伊德沙普利(Lloyd Shapley):“稳定分配及市场设计实践理论”,1.2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贡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及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萨金特 解答了许多有关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

19、例如提高利率或减税将对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产生何种影响,中央银行调整通货膨胀目标将产生何种后果等。”,What is to be produced?How is to be produced?Who does get the output?Who does make decision?,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1效用论。2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3要素论。4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5市场与政府,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是关于选择的科学研究个人、企业、政府及其他组织在选择中如何决定资源的分配方式资源的稀缺问题涉及三类市场: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什么是经济学理性思考,微观

20、经济学 Microeconomics:研究企业、家庭和单个市场等微观供求行为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居民户、厂商),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研究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整体经济运行的经济科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政府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只有形的手-凯恩斯主义),研究方法是

21、总量分析。,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1步:界定经济环境;第2步:设定行为假设;第3步:给出制度安排;第4步:选择均衡结果;第5步:进行评估比较。,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经济环境通常由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信息结构等组成。对经济环境的界定可分为两个层次:(1)客观描述经济环境(2)精炼刻画经济环境特征。要做好这两点,前者是科学,后者是艺术。制度环境是一系列基本的经济、政治、社会及法律规则的集合,它是制定生产、交换以及分配规则的基础。在这些规则中,支配经济活动、产权和合约权利的基本法则和政策构成了经济制度环境。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和竞争的规则的集合。制

22、度安排可以理解为人们通常所说的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激励相容: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看制度安排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是不是激励相容,即人们对激励是不是作出了对他人或社会也有利的反应。自利假设:一个比较合理和现实而又通常被经济学家所采用的人类行为假设是,人是自利的,即人主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对人类的利己行为假设不仅必要,符合基本现实;更重要的是:即使这一自利行为假设有误,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而相反,如果采用利他性假设,一旦

23、假设有误,所造成的后果要比前者大得多。,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游戏规则:给出制度安排即游戏规则。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行为方式的人们,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因应对策或游戏规则。当情况及环境发生变化时,所采用的对策或游戏规则多半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游戏规则的决定对做任何事情都非常的重要。不同的游戏规则将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不同的权衡取舍结果,从而可能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市场制度安排:标准的现代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在市场制度下人们的权衡取舍选择问题(如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及一般均衡理论)以及研究在什么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均衡存在,并对各种市场结构下的配置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判断的标准基于

24、资源配置是否最优、公平等等)。制度设计:新制度经济学、经济机制设计理论、转轨经济学、最优合同理论、信息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就是研究经济组织及经济制度的设计问题。将经济制度安排作为未定,研究在给定的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均衡结果:一旦给定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游戏规则)及其它必须遵守的约束条件之后,人们将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方式作出激励反应,在众多的可行结果中通过权衡取舍来选定结果,称之为均衡结果。有限理性:均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均衡选择结果依赖于经济环境、自己的行为方式(无论是相对于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假设,还是其它行为假设),以及让他作

25、出激励反应的游戏规则,它是相对这些因素的“最优”选择结果。注意,由于有限理性的原因,它也许不是真正客观上的最优,而是自认为的最优。,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当经济人作出选择后,人们希望对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评价,与理想的“最优”状态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资源平等配置、激励相容、信息有效等)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评价和作出优劣的价值判断。判断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某些“最优”结果;检验理论结果是否与经验现实一致,能否给出正确预测,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劣的结论,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1.3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1.边际分析法运用微分

26、方法研究经济中的增量变化,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边际即“额外”、“追加”的意思,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研究资源最优的效率,实际就是函数的极值。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一阶导数为0时,即找到极值点。,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Normative vs positive economics,规范经济学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what ought to be)(要作好坏的评价),实证经济学不讲价值判断。回答“是什么”的问题。(the way things are)(只描述不评价),均衡即平衡,指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经济学的均衡:经济主体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意识到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均衡分析:经济变量达到均衡时的情况及实现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某一变量只取决于本身各相关变量,而不受其它因素影响,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如何实现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