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70961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5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豆状核变性综述》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 豆 状 核 变 性,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徐评议 教授,一.前 言,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e,W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肝硬化、脑基底节变性。主要临床表现:青少年,进行性,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精神症状、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K-F。其患病率及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约1/3万活婴,发病率为1530/万,基因频率约0.3%0.5%,杂合子频率稍大于1%。在欧美大多数国家WD较罕见,而在意大利的撒丁岛、以色列、罗马尼亚及日本该病多见。,二.遗 传 学,WD基因ATP7B定位

2、于13q14.3,80kb,21外显子/20内含子,1411aa,细胞膜铜转运P型-ATP酶。WD蛋白是重金属转运P型-ATP酶家族中的一员,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中。迄今为止,WD基因突变类型超过200种,其中大多数是错义突变或无义突变,其中东方人群的突变热区为8号外显子,主要是Arg778Leu和Arg778Gly;而西方人的突变热区是14号外显子,为His1069Gln。,三.铜代谢的生理途径,生理:铜,微量元素,每天从饮食摄入铜约5mg,仅2mg左右由肠道吸收入血。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并运送至肝脏。在肝脏内大部分铜转与2球蛋白结合成具有氧化酶活性的牢固的铜兰

3、蛋白后再释入血液中,部分铜通过胆汁法经胆管排泄至肠道由粪便排出。再有微量铜从尿及汗液中排出体外。正常人血清铜中,约95%为铜兰蛋白,只有5%左右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在人体各脏器中也多以铜兰蛋白形式存在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四.WD病人的铜代谢,病理生理:肝脏-铜兰蛋白合成的减少及通过胆汁排铜的障碍导致WD患者的铜代谢呈正平衡状态。由于铜兰蛋白的合成减少,与白蛋白疏松结合的铜显著增加,铜易于弥散到组织,主要沉积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角膜等处(基底神经节内含铜量为正常量的10倍,肝脏、肾脏、胰脏等器官含铜量为正常量的710倍)。引起各脏器形态结构破坏与功能改变。与此同时,肝细胞溶酶体无力将

4、铜分泌入胆汁,而从肾小球滤过大量排出。由每日低于80g的排泄量增加到3001200g。体内过量的铜可以对多种酶产生抑制作用,另外,铜离子能产生大量的自由基直接损害细胞膜、细胞内的蛋白及核酸等物质,导致组织器官的功能异常。,五.病 理 改 变,1.肝脏,间质性肝硬化: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核内糖原变性。核内糖原成块或呈空泡状,有中等程度的脂肪浸润。脂肪变性-脂肪滴由甘油三酯组成,以后脂肪滴数量增加,并融合增大。形态学上与酒精脂肪变性相似。线粒体-线粒体体积增大、膜分离、嵴扩张、呈晶体状排列,有空泡、基质呈显著颗粒状。线粒体变化可能在发病机制上与脂肪变性有关。随着D-青霉胺的治疗,线粒体变化可以减轻

5、甚至消失,说明线粒体的变化是由铜的毒性作用引起。肝脏由脂肪浸润到肝硬化这一过程的变化速度个体差异很大。某些患者可发生慢性活动性肝炎。可有单核细胞浸润,多数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可有碎屑样坏死,并且这种坏死可越过界板,可有肝实质塌陷,桥接样坏死和肝纤维化,需要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相鉴别。特点:肝脏病变可自然缓解,也可进展为大结节性肝硬化或很快发展为暴发性肝炎,后者治疗效果很差。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可能有肝实质的炎性细胞浸润或实质坏死,最终形成大结节性或大结节小结节并存的肝硬化,纤维分隔可宽可窄,胆管增生,还可伴有Wilson病早期的一些病理变化如核糖体变性、脂肪变性等。,2.脑,纹状体的壳核和苍白球。并

6、可广泛累及大脑的灰质和白质、尾状核、丘脑、小脑及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形态学:大脑半球有不同程度萎缩,壳核和苍白球的体积缩小,软化及空腔形成。组织学:病变部位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退变、坏死,神经胶制裁细胞大量增生、体积增大,严重者可见继发性脱髓鞘反应。,3.肾脏,铜在近曲小管沉着,显示肾小管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4.角膜,铜沉着在角膜后Descemet膜的周围形成棕绿色的色素沉着,称Kayser-Fleischer环。,5.脾脏,脾脏肿大,包膜增厚。光镜:脾窦高度充血,细胞内有许多细小的棕黄色颗粒(铜样物)。电镜:大部分细胞核破裂,胞质中绝大部分膜性结构溶解成空泡状或消失,可见一定数量

7、的电子密度高的次级溶酶体。,6.皮肤,皮肤色素沉着,肤色较黑,光镜及电镜下可见真皮内的细胞变性坏死及铜离子沉积。,六.临 床 特 点,1.起病表现,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肝型:肝病首发,平均年龄为11.4岁;脑型:脑症状首发。平均年龄18.9岁;精神型:平均年龄2025岁;晚发型在4060岁发病。其它:少数病例以急性溶血性贫血、皮下出血、软骨病、关节炎、肌痛、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症状。,2.肝脏症状,大约80%患者发生肝脏症状,尤其是亚洲患者。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状,成人患者可追索到“肝炎”病史。开始常出现非特异性慢

8、性肝损害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发热等。以后渐可出现肝区痛、肝脏肿大、质较硬而有触痛。肝脏损害逐渐加重可出现肝硬化症状,脾脏肿大,脾功亢进,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及肝昏迷等。少数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肝脾肿大、或仅有转氨酶持续升高而无任何肝症状。此外,因肝脏损害使体内激素代谢发生改变,导致内分泌紊乱,患者可出现青春期延迟、闭经、流产、男子女性型乳房等。,3.神经系统症状,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扑翼样震

9、颤),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口常张开、智力衰退。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作。,4.精神症状,WD患者大约10%51%发生精神症状,因其精神症状并无特异性,以引起误诊,尤其是以精神症状为首发或精神症状突出的病例。约20%患者在确诊WD之前按各种精神病治疗。精神症状主要表现情感障碍,如无故哭笑,抑郁或欣快,幼稚动作,攻击行为或妄想等。不少患者有认知功能障碍。WD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时持续很久,虽经驱铜治疗也无明显效果。晚期可有痴呆。,5.角膜色素环(K-

10、F环),为存在于患者角膜边缘的宽约13mm左右的棕黄或绿褐色色素环,用裂隙灯检查可见细微的色素颗粒沉积,绝大多数见于双眼,个别见于单眼。据统计,98%的患者具有此环,故为本病重要体征。但7岁以下患儿此环较少见。K-F环明显时用电筒或放大镜可见,但早期常须借助裂隙灯方能发现。,6.肾脏损害:,因铜在肾脏沉积主要损害近端肾小管,故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出现肾性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尿酸尿及肾性佝偻病等。此外,部分患者还可发生肾小管性酸中毒。,7.血液系统症状,Wilson病程中常出现急性血管内溶血,至少15%的患者溶血表现明显。溶血常是短暂性的和自限性的,常较肝病表现超前数年,溶血发生时常无K

11、-F环发生。因而,对于20岁以下的溶血患者,应从生化检查上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溶血,Wilson病溶血患者,血Coombs试验阴性,属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偶有急性溶血与急性肝功能衰竭同时出现者,预示病情重,常在数周内死于肝或肾功能衰竭。另外,以肝脏损伤为主的患者,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失代偿性肝硬化,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血小板质量差,脾大可致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这些合Wilson病患者存有出血倾向。药物性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8.肌肉骨骼症状,WD患者的骨骼及肌肉损害并不少见,尤其是亚洲患者。肌肉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痛、肌萎缩。骨质疏松见于2/3患者,其他如骨及软骨变性、关节畸形、X型腿、

12、自发性骨折、骨性佝偻病等也可发生。,9.眼部症状,WD患者除了具有特征性的K-F环外,眼部尚有多种改变。大约有17%未经治疗的WD患者出现白内障,特征是呈向日葵样分布,主要由于铜在晶状体沉积所致。,10.皮肤损害及其他,部分患者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较黑,尤以面部及双小腿外侧明显,当症状好转时可见色素沉着减轻。部分患者有心律不齐、糖耐量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七.实 验 室 检 查,1.血清铜蓝蛋白,低血清铜兰蛋白(ceruloplasmin,CP)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但血清铜兰蛋白值与病情、病程及驱铜治疗效果无关。正常人CP值1.32.6mol/L(2040mg/dL)。WD患者显著降低

13、,甚至为零。文献报道有5%10%的WD患者血清CP正常或接近正常,多见于不典型的WD患者。新生儿血清PC只有正常人的1/5。,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正常人与白蛋白和氨基酸结合的铜为1520g/L,未经治疗的Wilson病患者血清该类铜含量可达500g/L,但其他肝、胆病变也可升高,因而诊断价值不大。,3.尿铜,高尿铜是本病的显著生化异常之一,故有助于诊断;亦可用作随诊D-青霉胺治疗效果以及估算体内含铜量的参考指标。正常人40g/24h,未经治疗的Wilson病患者可达100g/24h以上,个别高达1600g/24h。其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淤积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尿铜也可升高,故并非

14、特异性诊断指标。,4.肝铜,正常含量为1555g/g干重,未经治疗的Wilson病达2503000g/g干重,250g/g干重者可除外Wilson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外胆管阻塞、胆管闭锁、肝内胆汁淤积或其他胆道疾病均可致肝铜增高,故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在诊断困难的情况下,如Wilson病铜蓝蛋白正常,杂合子有基因缺陷,其他疾病伴随因而有K-F环,肝、尿铜都增加,而又不充许肝穿刺活检时,可用此试验。口服放射性Cu 2mg,于1、2、4、24、48h,测血清核素活力,正常人口服后12h出现高数,以后下降,随后用64Cu参与铜蓝蛋白合成而释放至血

15、液,在48h内缓慢上升,Wilson病时,起始12h出现高峰,但下降后,64Cu很少或根本不能参与铜蓝蛋白合成,因而血清放射活性不再加升。,八.基因诊断的可能性,For diagnosis:Many people are very interested in gene-chip,but fluorescent PCR is a easy way to go.,九.影像学,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头颅MRI检查:异常信号常见于基底节,其次在丘脑、脑干和齿状核,T1加权像见病变部多表现为低信号和稍

16、低信号,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像则多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双侧对称为其特点。,十.诊断及鉴别诊断,1.诊断依据,(1)临床特点: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起病可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有肝病征、椎体外系病征、角膜K-F环、肾病征、精神症状等。(2)既往史:主要追查患者有无肝、肾、脾、骨、关节、皮下出血或鼻出血的病史。(3)家族史:应注意患者的同胞有无相同病史或患肝炎、腹水、黄疸、脾大、转氨酶高、肾病等。(4)铜生化检查:低血清铜兰蛋白或低血清铜氧化酶活性、低血清铜、高尿铜、放射性铜在体内的动力学改变、高肝铜等。其中,低血清铜兰蛋白和高肝铜最有诊断价值。临床上主要依据:肝病史、肝病征或椎体外系病征;血清CP显

17、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角膜K-F环;阳性家族史等四条进行诊断。符合或可确诊WD;符合极可能为不典型的WD;符合极可能为症状前WD;如符合4条中的2条很可能是WD。,2.鉴别诊断,本病须与震颤麻痹、舞蹈病、扭转痉挛、手足徐动症及肝性脑病等相鉴别。后者临床表现可与肝豆状核变性相似,但发病年龄较晚,伴原发肝病,无家族史铜代谢障碍的相应表现。,十 一.治 疗,1.低铜高蛋白饮食。,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甲壳鱼类、坚果类、巧克力、瘦肉、猪肝、羊肉等。禁用黾板、鳖甲、珍珠、牧蛎、僵蚕、地龙等高铜药物。,2.使用驱铜剂,D-青霉胺。应长期服用,每日2030mg/kg,分3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用前先作青

18、霉素过敏试验,副作用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视神经炎等。长期治疗也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复合体肾炎、红斑狼疮等。应合并服用VitB620mg,3/d。三乙基四胺。0.20.4g,3/d,对青霉胺有不良反应时可改服本药,长期应用可致铁缺乏。二巯基丙醇(BAL)。2.55mg/kg,肌注,12次/d,10d一疗程。副作用有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粘膜烧灼感、注射局部硬结等,不宜久用。也可用二巯基丙酸钠,2.55mg/kg,以5%浓度的溶液肌注,12次/d,10次一疗程,或二巯基丁二酸钠,每次12g(成人),配成5%浓度溶液缓慢静注,10次一疗程。后两药作用与BA

19、L相似,驱酮作用较BAL强,副作用较小。以上三种药物可间歇交替使用。硫酸锌。毒性较低,可长期服用。餐前半小时服200mg,3/d,并可根据血浆锌浓度不超过30.6mol/L加以调整,与D青霉胺合用时,两者至少相距2h服用,以防锌离子在肠道内被D青霉胺络合。,3.对症治疗,肌强直:可服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震颤或强直明显者可用左旋多巴或复方多巴兴奋激动:安定类或镇静药物;精神症状明显可用抗精神病药物白细胞减少:可用利血生、鲨肝醇、维生素B4;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激素或血浆替换疗法。保肝治疗。对有明显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患者,原位肝移植可延长存活期。,十 二.预 后,本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如早期确诊,予以驱铜治疗,可防止肝脏和神经症状的发生,如已发生也可得到改善。未经治疗的病人多在症状发生后数年内死亡。急性肝衰竭、门脉高压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进行性脑功能障碍者,预后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