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1025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杆菌温医》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肠杆菌科,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寄居在人和动物肠道中的革兰阴性杆菌 多为正常菌群少数致病,条件致病菌,共同特性 埃希菌属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其他菌属,形态结构相似培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活泼抗原结构复杂抵抗力不强易发生变异,共 同 特 性,1.形态结构相似,中等大小 G-杆菌无芽孢大多有菌毛、鞭毛少数有荚膜,返回,生化反应活跃鉴定细菌 常用SS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分离细菌 乳糖发酵试验 SS(志贺菌、沙门菌)培养基 非致病菌(大肠)+有色大菌落(分解乳糖)致病菌(伤寒、痢疾)-无色透明小菌落(不分解乳糖)SS培养基:基础培养基,乳糖(底物),胆盐、煌绿(抑制非致病 菌),中性红(指示剂

2、),乳糖发酵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返回,抗原:耐热性菌体抗原;细胞壁脂多糖,稳定,属、种特异性,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抗原:鞭毛蛋白,不耐热,失去后运动消失,刺激机体产生IgG抗体荚膜抗原(抗原):多糖类物质,位于抗 原外围。,返回,6.易变异,溶原性转换,生化反应性变异,通过,引起,耐药性变异,毒力性变异,转导,接合,H-O抗原及S-R菌落变异等,第一节 埃希菌属 Escherichia,大多数是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肠外感染 某些血清型可导致腹泻 常作为水源、饮水、食 物粪便污染的指标,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G-杆菌,有 周身鞭毛,有菌毛培养:营养要求不高生化反应:I M

3、 Vi C 分解乳糖抗原:、血清型分型的基础,致病物质:1.黏附素:紧密粘着在肠道和泌尿道的上皮 细胞。2.外毒素:志贺毒素和;不耐热肠毒素和 耐热肠毒素a和b;溶血素A 3.其它:内毒素、荚膜等,致病性和免疫性,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条件致病,细菌居住部位改变,尿路感染最常见,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腹膜炎等,致病性和免疫性,1.肠外感染:,2.肠道感染(外源性感染)1)肠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2)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PEC)3)肠侵袭型大肠杆菌(EIEC)4)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HEC)5)肠聚集型大肠杆菌(EAEC),某些带有致病基因的血清型,引起肠道感染,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nte

4、rotoxigenic E.coli,ETEC,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 症状:从轻度腹泻到严重霍乱样腹泻 致病物质:定植因子(菌毛)肠毒素heat labile enterotoxin(LT)LT-heat stable enterotoxin(ST)STa,肠毒素(LT、ST)的作用机制LT:B亚单位与神经节苷脂GM1受体结合A亚单位穿膜活化腺苷酸环化酶ATP转化成cAMP,cAMP升高 水、电解质过度分泌,腹泻LT与霍乱肠毒素氨基酸同源性达75%一个A亚单位ST的中间产物为cGMP 五个B亚单位,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侵犯较大儿童和成人症状:发

5、热,脓血便,里急后重致病机理侵袭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并繁殖,感染细胞死亡,组织破坏,引起炎症、溃疡、血性黏液便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发热,里急后重,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致病机理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吸收障碍,导致严重水样腹泻。可致死。,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agic E.coli,EHEC,为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病原体5岁以下儿童易感致病物质是菌毛和毒素:菌毛介导细菌与宿主细胞结合,释放毒素VT(志贺毒素),肠上皮细胞死亡,肠道出血致病的血清型:O157:H

6、7,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EC,婴儿持续性腹泻、脱水致病机制:黏附素:菌毛黏附于肠上皮细胞表面,菌体砖状排列,致微绒毛变短,单核细胞浸润,出血。,三.微生物学检查法,标本采集 分离培养与鉴定:1.肠外感染:涂片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生化鉴定*尿路感染需计数中段尿细菌总数,10万/mL 2.肠内感染:SS培养基 生化鉴定,在环境和食品卫生学上,常被用作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3个大肠菌群/1L饮水 100个细菌总数/1ml饮水 5个大肠菌群/100ml瓶装汽水、果汁,卫生学指标,大肠菌群指数,每1000ml水中大肠菌群数,我国的卫生标准:,细菌总数,每

7、1ml或1g样品中细菌总数,防 治,治疗:早期纠正体液平衡,抗生素治疗预防:防止粪便污染 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能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乳糖,除宋内志贺菌,第二节 志贺菌属 shigella,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dysentery bacteria。,无鞭毛,有菌毛,生化反应:,低于其他肠道杆菌,对酸敏感,形态:,抵抗力:,抗原与分类,根据O抗原分类,我国常见的为福氏和宋内氏,致 病 性,侵袭力:菌毛粘附肠粘膜,致病物质及作用,致病性,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粪口传播,感染灶局限于结肠粘膜层,一般不入血内毒素进入血流,所致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典型:发热、腹痛、

8、脓血粘液便、里急后重急性非典型:易误诊,导致带菌和慢性 中毒性痢疾:多见于小儿,全身症状明显 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迁移两个月以上 带菌者:细菌定植在结肠,无症状,是传染源,免疫性,产生血液循环抗体,无保护性 粘膜免疫,有一定保护力,短暂,微生物学检查,及时送/暂用30%甘油缓冲水保存,SS平板(无色透明小菌落),血清学反应(玻片凝集),明确诊断,分离培养,新鲜脓血便/肛拭,双糖培养基(生化反应),快速诊断,荧光菌球试验,协同凝集试验,预防:,口服减毒活疫苗,治疗:,多种抗菌素可选择,但很易引起耐药性,防治原则,及时治疗患者,切断传播途径等,其中许多为人畜共患病,第三节 沙门菌属,一大群人与动物

9、肠道中的寄生菌,菌群菌型甚多,仅少数对人致病,生物学性状,形态与染色:G-周身鞭毛培养:SS平板,无色菌落抗原:抗原 抗原:分两相 i抗原:与抗原类同,与毒力有关抵抗力:弱,致病性和免疫性,侵袭力:.菌毛黏附小肠末端并侵入M细胞,M细胞将其带入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耐酸应答基因:耐胃酸 C.Vi抗原:抗吞噬内毒素:内毒素肠毒素: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产生肠毒素,1.致病物质,2.所致疾病,肠热症: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等引起的副伤寒胃肠炎(食物中毒)败血症无症状带菌者,胆囊-肠道-粪排菌皮肤-血栓出血-玫瑰疹肾-尿肝脾-肿大骨髓,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过程,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经M细胞被M

10、吞噬,肠系膜淋巴结繁殖,经淋巴液,进入血液,再次进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症第1W,第二次菌血症,(发热、不适、全身酸痛),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粪-口,繁殖,第2-3W,并发症,胆囊中 排出体外(粪便)超敏反应:引起局部炎症坏死 肠出血、肠穿孔(注意饮食)肾脏 随尿排出,第2W,第3W,第3W,典型的伤寒病程 34 周,症状相对较重恢复期带菌者排菌 3周3月长期带菌者,1年以上,重要传染源,(2)胃肠炎(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沙门菌感染,常为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集体中毒

11、内毒素引起的发热、呕吐、腹痛、水样便,23天自愈;严重者脱水、休克、肾衰,死亡率2血培养阴性,粪便培养阳性,(3)沙门菌败血症 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血培养阳性,粪便培养阴性(4)无症状带菌者 1的患者症状消失后年仍可在粪便中检出沙门菌。Vi抗体筛选1:10,粪便培养确定 感染后细菌贮留在胆囊内所致,3、免疫性,可获特异性细胞免疫伤寒或副伤寒病后有牢固免疫,很少再感染。,三、微生物学检查,1、沙门菌的分离鉴定,(1)标本第一周 血液第二周 粪便第三周 粪便、尿液全程 骨髓,SS培养基,生化反应及玻片凝集鉴定,2.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副伤

12、寒沙门菌的H抗原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用途: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肥达试验的结果判断,考虑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正常值:伤寒 1/80 1/160 有诊断价值 副伤寒 1/80动态观察: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O 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 H IgG,出现迟,维持时间长O高 H高 肠热症可能性大O低 H低 排除O高 H低 感染早期或有交叉反应的其它沙门菌感染O低 H高 预防接种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四、防治原则,加强卫生管理早发现,及时治疗药物治疗:氧氟沙星、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氯霉素、氨苄(或阿莫)西林 等一般治疗与对症治疗,你能否回答?,A1型题95.初步

13、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 A.IMViC试验 B.甘露醇分解试验 C.乳糖发酵试验 D.胆汁溶菌试验 E.葡萄糖发酵试验96.常作为饮用水、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查指标的是 A.大肠埃希菌 B.沙门菌 C.志贺菌 D.产气肠杆菌 E.变形杆菌97.有关志贺菌叙述正确的是D a?A.我国常见的流行型别是痢疾志贺菌 B.菌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C.易入血引起菌血症 D.不能引起急性中毒性休克 E.福氏志贺菌感染患者病情较重,98.疑为菌痢的病人其粪便分离培养常采用 A.肉汤培养基 B.SS培养基 C.硷性蛋白胨水 D.巧克力平板 E.亚碲酸钾血平板99下列哪种细菌既能产生内毒素,又能产生外毒素

14、 C A.淋病奈瑟菌 B.白喉棒状杆菌 C.痢疾志贺菌 D.福氏志贺菌 E.肺炎链球菌100.用于伤寒、副伤寒辅助诊断的是 A.外斐试验 B.肥达试验 C.锡克试验 D.抗“O”试验 E.OT试验101.关于发病一周的伤寒病人,细菌分离培养常采集的标本是 A.外周血 B.粪便 C.尿液D.骨髓血 E.十二指肠引流液,102.沙门菌引起的人类疾病不包括 A.肠热症B.沙眼C.胃肠炎D.败血症 E.菌血症103.为胞内寄生的肠道杆菌 A.大肠埃希菌 B.沙门菌 C.志贺菌 D.产气肠杆菌 E.变形杆菌104.动力试验阴性的肠道杆菌是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痢疾志贺菌 D.产气肠杆菌

15、E.变形杆菌105.下列哪一类大肠埃希菌中含有O157:H7这一血清型 A.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B.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106.肥达反应有诊断价值的伤寒沙门菌抗体效价,通常是 A.O凝集效价1:40,H凝集效价1:40 B.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160 C.O凝集效价1:40,H凝集效价1:160 D.O凝集效价1:160,H凝集效价1:80 E.O凝集效价1:80,H凝集效价1:80107.目前筛查伤寒带菌者的方法是检测血清的?A.O抗体 B.H抗体 C.K抗体 D.Vi抗体 E.O加Vi抗体108.测定志贺菌侵袭力的试验是 A.肥达试验 B.锡克试验 C.Sereny试验 D.神奈川试验 E.外斐试验109.不属于沙门菌致病物质的是 A.内毒素 B.肠毒素 C.菌毛 D.Vi抗原 E.志贺毒素,B1型题(110112题共用备选答案)A.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 B.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 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 D.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 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110.引起出血性结肠炎的是 111.引起婴幼儿和旅游者腹泻的是 112.引起较大儿童和成人菌痢样腹泻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