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71256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与减肥》PPT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肥胖与减肥,定义,肥胖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过食肥甘以及久卧久坐、少劳等引起的以气虚痰湿偏盛为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多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现代医学,主要包括单纯性肥胖症中体质性肥胖症及获得性肥胖症。其继发于下丘脑病、垂体病、胰岛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的继发性肥胖症亦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源流,1.内经:“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久卧伤气、久坐伤肉”。2.“尊崇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膏者,多气而皮纵缓,故能纵腹垂腴。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3.“肥者令人内热”;“人之肥者、行

2、动多喘促、能耐寒而不耐热”。4.调养身型方-三精丸。,诊断()体重增加(标准体重:(身高100)(cm)0.9),体重超出10%-19%超出20%超出20%-30%轻度 超出30%-50%中度 超出50%重度,体重身长指数:即体重/身高2(kg/m2)来表示的,该指数对欧美人来说,2430为正常范围,30提示为肥胖症,24为瘦型。而对亚裔男子,正常范围为2025,女子为1924。,看看能有多胖,住在墨西哥蒙特雷的乌里韦40岁,体重550公斤,与5头小象的重量差不多。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胖的人。因为赘肉过多,像座小山,几乎被肉“淹没”,他过去5年间只能在自己家中的床上活动。,灵巧的胖子,不小心也可以

3、变成这样,“中国第一胖”梁用体重420多斤,证候特征,1.年龄特征:多见于3550岁的中年人尤以女性为多2.轻度肥胖:无明显不适3.中度肥胖:虚弱无力,头晕目眩,行动不便,动则气喘,心悸,怕热汗多,腰腿疼痛,4.重度肥胖:可引起胸痹心痛、消渴、中风等合并症,病因病机,先天因素(父母肥胖)运化失调 膏脂体质 痰湿内聚 年老久病脏腑功能失调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膏脂堆积缺乏运动损气损脾情志失调肝郁气滞 肥胖,神疲乏力气短气喘怕热或怕冷纳多或纳呆腹大満胀 病史:家族史、后天因素,临床表现,当前流行的减肥方法与疗效评价,1.节食评价:短期内依靠热情可迅速减重,但成功后往往反弹更快,并且可损害健康,有时引

4、起厌食症,除非有坚强毅力,拒绝美食,否则不宜单纯采用。2.减肥药评价: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含有禁药芬氟拉明的减肥药,如美福乐等;一类是含有泻药的减肥药,如飞燕减肥茶、康氏美肤减肥茶等,往往短期有一定疗效,长期效果差。,3.吸脂评价:适应局部肥胖者,术后宜精油推脂,但时有手术意外发生。4.手术(胃切除术)对极度肥胖者最为有效的方法。5.运动减肥评价:须持之以恒,最好配合节食或中药辨证治疗。6.中药辨证疗法评价:有效,但略显不方便,未获推广。,7.针灸减肥评价:方兴未艾,针灸减肥诊所如雨后春笋。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一般经一、两个疗程治疗可减重520斤,如想更进一步,则需配合饮食控制。值得注意的是:

5、从古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社会一直处于食不果腹状态,故古人甚少论述减肥,所以现在流行的针灸减肥方法是哪儿肥针刺哪儿,少则针刺几十针,多则上百针。对此方法临床时应斟酌之。,鉴别诊断,(一)、继发性肥胖继发于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基础上的肥胖症,如下丘脑、垂体、胰岛病变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所致者,均应根据病史,结合相应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二)、黄胖病 是肠寄生虫与食积所致,以面部 黄胖肿大为特征,与肥胖迥然有别。,辩证论治,(一)、辩标本虚实(二)、辩病位,(三)、治疗原则总则:虚补、实泻1.补法:健脾益气,益气补肾法2.泻法:化湿、利水、祛痰、通腑消导法。3.活血祛瘀法,分型论治,1.胃热滞脾 症

6、状:多食善饥,形体肥胖,脘腹胀满,胃灼痛嘈杂,面色红润,心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胃泻火、佐以消导【针灸治疗】处方 梁丘 中脘 曲池 合谷 内庭 三阴交配穴 便秘者,加天枢、支沟。,【药物治疗】方药:小承气汤合保和丸方义:小承气汤方以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佐以枳实、厚朴行气散结,消痞除满。保和丸用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以神曲消食健脾,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食,善消谷面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茯苓健脾利湿;连翘清热散结。,2、脾虚不运,症状:肥胖壅肿,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脘痞闷,四肢轻度浮肿,纳少。舌淡胖或边有齿印,苔白或腻,脉濡细。治法:健脾益气、渗利水湿

7、【针灸治疗】处方 脾俞 胃俞 肾俞 足三里 气海 关元配穴 脾肾两虚,出现尿少浮肿者,加阴陵泉。刺法 针用平补平泻,可灸。,【药物治疗】方药 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方义 方中以四君子合黄芪、山药、苡仁健脾益气渗湿,用防己加猪苓、泽泻利水,共奏健脾益气,渗利水湿,消胖减肥之功。肢肿甚者加大腹皮、桑白皮;腹胀便溏者加广陈皮、莱菔子;肥胖气短,畏寒肢冷者加肉桂,重用参、芪,温阳益气,健运水湿。,3、痰浊内盛,症状:体胖,身体重着,肢体困倦,胸膈痞满,痰湿壅盛,头晕目眩,呕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神疲嗜睡,苔白腻或白滑,脉滑。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消痞。【针灸治疗】处方 脾俞 胃俞 肾俞 合谷 内庭 丰

8、隆配穴 心悸者,加内关;伴高脂血症者,加阳陵泉。刺法 针用泻法,【药物治疗】方药 导痰汤。方义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橘红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化痰,枳实行气化痰,南星祛风化痰,诸药共奏化痰消痞之功。可酌加白术、泽泻、决明子等健脾利湿通便之品。若痰浊化热者,心烦不寐,纳少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加竹茹、黄芩、栝蒌仁清化痰热。,4,脾肾阳虚,症状:体胖,颜面虚浮,神疲嗜睡,气短乏力,腹胀便溏,自汗,气喘,动则更甚,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夜尿多,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则:温补脾肾,利水化饮【针灸治疗】处方 肾俞 脾俞 命门 三阴交 太溪配穴 尿少浮肿者,加阴陵泉;男性肥胖伴有阳痿早泄者,加关元、中极。

9、刺法 针用补法,可灸。,【药物治疗】方药 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方义 方中以附子、桂枝温脾,温阳化气,利水化饮;茯苓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白术健脾燥湿,以利水湿;白芍缓急且利小便;甘草益气和中;生姜助桂附以温阳散寒;佐白术、茯苓以温散水气,共奏温补脾肾,利水化饮之功。,若气短自汗,加人参、黄芪;尿少肢肿加泽泻、猪苓、茯苓、大腹皮;腹胀便溏者加川朴、陈皮、苍术、莱菔子;畏寒肢冷者加补骨脂、仙茅、仙灵脾、益智仁,重用附子、桂枝。,5、气滞血瘀,症状:体胖,面色紫红或暗红,胸闷胁胀,心烦易怒,夜不能寐或夜寐不安,大便秘结,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瘀筋,脉弦或涩。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散结【针灸治疗】处方

10、膈俞 血海 三阴交 足三里 内关刺法 针用泻法,【药物治疗】方药 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方义 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祛瘀;四逆散行气和血散结;桔梗、枳壳升降气机,宽胸除满;牛膝通利血脉,清化瘀热;合失笑散之蒲黄、五灵脂,加强通利血脉,活血散结之功。两方共奏活血祛瘀、行气散结之功,而适用于气血瘀滞型肥胖。,瘀热内结,表现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加茵陈、山栀、大黄、黄芩等;气机郁滞,胸闷气粗,脘腹胀满,加郁金、厚朴、陈皮、莱菔子等;兼见湿热内停,纳呆脘痞,舌红苔黄腻,加虎杖、夏枯草、泽泻、防己。,【其它疗法】,1耳针 口、胃、脾、肺、神门、内分泌。每次取23个耳穴,皮肤常现消毒后,埋入消毒揿

11、针,并用胶布固定。夏季可埋4天,冬季7天。每当餐前或胃中饥饿时,在埋针上加压,以加强针感。2辅助治疗(1)应自觉限制饮食,特别是高能、高脂及过高营养食品的摄入。(2)多做作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预防与护理】,1.首先必须使患者了解肥胖的危害性,认识到长期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必须有信心、有耐心,主动地配合治疗。2.饮食结构宜低糖、低脂、低盐饮食,提倡多纤维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必要的营养物质;饮食习惯忌暴饮暴食,忌吃零食,宜细嚼慢咽,食量能少不多,尤以晚餐不宜多食。,3.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拳击及各种家务劳动等适当运动,贵在持之以恒。4.减肥速度要循序渐进,使体

12、重逐渐减轻,接近正常体重,不宜骤减,且不能降低体力。,【结语】,肥胖是现代社会中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发病有明显上升趋势的一种营养过剩病证。由于它能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进而间接危及生命,而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病因与禀赋、饮食、运动、情志及久病等因素有关;病位以在脾与肌肉为主,亦可累及心、肺、肝、肾;其病性以气虚痰湿偏盛为多见,亦可表现为气滞血瘀、胃热滞脾等。,本病临床常见类型有胃热滞脾,脾虚不运,痰浊内盛,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分别用小承气汤合保和丸以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参苓白术散合防已黄芪汤以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导痰汤以燥湿化痰,理气消痞;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以温补脾肾,利水化饮;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以活血祛瘀,行气散结。但是,治疗肥胖必须持之以恒、综合治疗,如合理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适当地配合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减肥常用的食物与中药,(一)食物:白箩卜,青瓜,冬瓜,芹菜,香蕉,苹果,大蒜,洋葱(二)中药:(1)活血祛瘀药_降血脂:丹参,赤芍,田七,益母草,山渣子,大黄(2)祛痰湿药(肥人多痰湿)半夏,苍术,泽泻.草决明,番泻叶,槐花:活,荷叶,苡米(3)健脾理气药-(胖人多气虚)北芪,白术,茯苓,党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