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灰的监测与控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灰的监测与控制》PPT课件.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脊灰及冬春季传染病监测与防控,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 陈先刚,内容提要,一、脊髓灰质炎防控1、背景2、脊髓灰质炎疾病简介3、全球消灭脊灰进展 4、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5、我国维持无脊灰应对措施6、学校、托幼机构脊灰防控重点7、2011年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介绍二、麻疹防控三、流感防控,背景-疫情发现,2011年8月24日,中国CDC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新疆自治区疾控中心8月19日送检的4例AFP病例型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基因测序结果与疫苗株Sabin1相比差异较大,VP1区189-193个核苷酸差异,差异率20.9%-21.3%WHO规定: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差异率1
2、5%的脊灰病毒定义为脊灰野病毒。4例AFP病例之间的脊灰病毒同源性高达99.2%-99.6%据此推断型脊灰野病毒出现局部传播,3,此型野病毒既往未在国内流行过。经WHO总部和西太区协查病毒来源,中国新疆I型野病毒和巴基斯坦2010年和2011年初流行的野毒株基因同源性高达99%,WHO判定此次新疆脊灰野病毒由巴基斯坦输入。与新疆I型脊灰野病毒同源性最近的野病毒分离于2010-2011年巴基斯坦信德省。,4,飞机:和田与伊斯兰堡每周有数次航班,但都在乌鲁木齐转机陆路:和田经陆路至喀什,经红其拉甫口岸,与巴基斯坦来往,输入的可能路径,四例脊灰病例基本情况,临床表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流行病学年
3、龄:4M;17M;19M;26M均为7月份出现麻痹(7月3-27日)均来自和田地区(和田市2人,洛浦和于田县各1人)无境外旅行史和外出史,6,4例脊灰病人的免疫史,?,7,和田地区AFP监测情况,AFP报告发病率(国家标准1/10万)2008年 1.23/10万,2009年 0.82/10万,2010年 0.82/10万2011年截至8月28日,累计发现13例,报告发病率2.66/10万13个病例中4个已确诊为输入性脊髓灰质炎1个已检测脊灰病毒阳性,待定型合格便采集率 61.5%(低于国家要求),7天标本送达率84.5%,75天随访率100%,48小时调查率100%,8,和田地区13例AFP分
4、布,9,和田近期儿童、成人AFP病例明显增加,成人中有临床诊断脊灰病人,AFP监测报告系统,成人(15岁)麻痹时间:7月和8月分别为8例和6例地区:和田7例,墨玉5例,洛浦4例,于田和策勒各1例,所有AFP病例,野病毒确诊病例,儿童(14岁),部分医院主动搜索,10,疫情形势分析与判定,截至8月26日,和田地区已发现4例脊灰野病毒病例该病毒为脊灰野病毒株从巴基斯坦输入的脊灰野病毒已有资料提示该病毒可能在本土发生一定范围传播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脊髓灰质炎野病毒输入性疫情和疫苗衍生病毒相关事件应急预案(试行),确定本次事件符合级(重大)事件定级该事件为西太区实现无脊灰目标(2000年
5、)之后首次发生的输入性脊灰野病毒引起本土病例,11,脊灰疫情最新进展,一、2011年8月24日国家CDC确认首例脊灰野病毒病例,截止9月30日,新疆共计确诊10例脊灰病例,其中死亡1例二、南疆和田、巴州等地已相继出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疫情,喀什地区儿童和成人中也发现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携带者 三、9月29日,北京市卫生局确认,本市确认3例脊髓灰质炎野病隐性毒感染者,均为8月20日之后来京就读的新疆和田地区学生,新疆脊灰防控相关主要工作,一、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时间:9月8-12日和10月8-12日对象:南疆五地州40岁以下、重点地区15岁以下和其他地区5岁以下目标人群 结果:第一轮强化结束,全疆各地累计
6、接种目标儿童930余万人,二、积极救治病人三、全面开展AFP(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主动搜索四、组织举办脊灰疫情应对处置师资培训班,开展脊灰疫情防控宣传教育等工作五、新疆适时开展第三轮脊灰强化免疫,疾病简介,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细胞的运动神经元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埃及出土的木乃伊,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建立全国小儿麻痹基金会1960年 Albert Sabin 研制OPV,疾病简介,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脊灰病毒共型、型、型3个血清型病毒各血清型间无交叉
7、免疫 临床表现潜伏期335天,一般714天90以上的感染者表现为无症状只有约1的病例可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发热、咽痛、乏力或恶心、腹泻等仅有少数感染者出现麻痹症状病毒侵犯脊灰前角运动神经元后,导致肌肉特别是肢体肌肉发生不对称弛缓性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脊髓灰质炎病毒,耐受潮湿和寒冷,不耐热低温下(-70)活力可保存8年在4冰箱可保存数周在污水、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不耐热,加热5630min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杀死,流行病学,人是脊灰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传染
8、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及病毒携带者 脊灰潜伏期的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大 热退后传染性减少,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易感者与患者或带毒者的密切生活接触,通过粪便污染的水、食物、双手和用具等,发病早期咽部排毒可 经飞沫传播易感性:人对脊灰普遍易感,主要是隐性感染,麻痹型 患者少,感染后产生持久免疫力,流行病学,脊灰呈全世界分布,温带多见终年散发,以夏秋季为主,可呈小流行或酿成大的流行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发病减少,或无发病主要是5岁以下发病3%的感染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脊灰临床表现,瘫痪期表现,脊髓型(最常见)受累肌群:四肢肌群 呼吸肌 颈肌 腹肌 腰背肌 膀胱 肠等表现:单肢或多肢
9、瘫痪(下肢多见,偏瘫少见)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近端重于远端不能竖头 不能坐 腹肌麻痹无感觉障碍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 哭声沙哑无力尿便障碍,脑干或延髓型(2%)受累肌群: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咽肌、咽腭肌、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面肌、眼肌及内脏(心脏、肺、肠)等表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发声困难构音困难、颈肩无力、咀嚼障碍、表情肌无力、复视呼吸节律异常、呼吸衰竭肺水肿休克,混合型(19%)脊髓和延髓均受累C3-C5段 膈肌麻痹四肢麻痹呼吸困难 吞咽困难心脏受累,脑型罕见,多见于婴幼儿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痉挛性瘫痪,瘫痪期表现,发病后2年以上瘫痪肌肉仍不能恢复即进入后遗症期:肌肉挛缩各部位畸形
10、可出现膝反张足下垂和足内翻或外翻畸形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后遗症期,脊灰的处理原则,传染病报告所有15岁以下出现AFP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做为AFP病例各级医疗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方式报告到当地辖区疾控机构,隔离病人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天。第1周为呼吸道和消化道隔离,第2周及以后为消化道隔离,粪便进行消毒后排放,脊灰的处理原则,治疗病人急性期治疗(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治疗并发症)1.首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和意识)2.卧床休息、对症处理 降温、止痛(温湿敷、温水浴、蜡疗、电疗和光疗)保证出入量、水电解质平衡 降颅压 镇静 吸
11、氧等3.瘫痪肢体处理:保护瘫肢免受外伤和压迫,并置于功能位,脊灰的处理原则,4.吞咽困难者及时给予鼻饲、清除咽部分泌物,预防窒息5.呼吸困难者及时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6.预防感染、肺炎和肺不张7.治疗并发症:泌尿系感染、肺炎、心肌炎等恢复期治疗:一旦麻痹不再进展,立即康复治疗,脊灰预防:OPV和IPV有效预防,IPV与OPV的特性比较,IPV/OPV 续贯免疫(11),单独使用IPV(31),单独使用OPV,Data in WHO HQ as of 10 Jul 2006,全球IPV、IPV/OPV使用情况,墨西哥(2007)土耳其(2008),IPV替代OPV?,OPV在中国控制和消灭脊灰工作
12、中起了重要作用 IPV替代OPV?疫苗和技术准备国内研制的IPV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绿色通道)进口IPV已经进入中国是否必要?策略?何时?何地?分步?分阶段?,全球消灭脊灰进展,1985年,泛美区(PAHO)首先提出到1990年在美洲区消灭脊灰的目标1988年在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WHO提出的“到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决议WHO美洲区、西太区、欧洲区已相继实现无脊灰区目标在非洲区、东南亚区、东地中海区的一些国家仍有脊灰野病毒的传播,1980-2010年全球报告脊灰病例国家数,31,2002-2005年全球WPV输入传播路线图,在此期间,21个实现无脊灰国家发生WPV输入,13
13、个国家重新建立了WPV的流行传播。儿基会估计,未发生持续传播的8个国家,2003年三剂OPV(OPV3)的平均接种率为83%,而其余13个重新建立流行传播的国家OPV3平均接种率仅为52%。,32,2008-2009年全球WPV输入传播路线图,2008-2009年WPV的输入使得实现无脊灰国家再次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尼日利亚和印度的WPV还是实现无脊灰国家这次暴发的主要病毒来源。在此期间,共有5个国家(安哥拉、刚果、苏丹、乍得和尼日尔)重新建立了WPV的传播流行。,33,458例实验室确诊脊灰病例中,小于1岁90例(20%),15岁225例(49%),614岁90例(20%),15岁及以上53
14、例(11%)。实验室确诊病例中死亡26例(5.7%)。,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脊灰爆发,34,Moscow,Chechnya,Dagestan,Chelyabinskaya,Sverdlovskaya,Irkutskaya,Khabarovsk,经基因序列分析,塔吉克斯坦疫情向周边国家发生了10次以上的传播,probable/possiblelocal transmission,point importation,?,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35,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OPV使用,无脊灰证实,19532000年中国脊灰报告发病数与消灭脊灰活动,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
15、,免疫常规接种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达到并维持在90%以上强化免疫 自1993年起“扫荡”免疫1995年、1996年在云南;1999年底在我国西北、西南部分地区;2000年上半年针对青海发现的输入野病毒病例 监测建立AFP 监测系统开展六省加强脊灰监测项目,监控野病毒输入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新疆、西藏应急及时发现并开展VDPV的调查处理针对野病毒输入 脊灰病毒实验室封存,1993-2010年全国OPV强化免疫,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1.加强常规免疫工作,消除免疫空白;2.加强监测,尽早发现 高变异株及VDPV。,1.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阻止野病毒输入:2.加强监测,
16、在第一时间 发现输入病毒。,开展六省加强脊灰监测项目,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发现VDPV病例广西,中国最后一例脊灰野病毒引起病例,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1例云南,1995年,1994年,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3例云南,1996年,1999年,2002年,2004年,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1例青海,发现聚集脊灰疫苗重组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四川,发现聚集cVDPV病例贵州,2005年,发现iVDPV病例安徽,2006年,2007年,2例VDPV,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脊灰突发事件应对,脊灰实验室封存不同阶段,我国维持无脊灰工作进展,卫生系统内脊灰封存清册登记(第一阶段)200
17、6年5月启动。共上报50439家生物医学实验室。存脊灰野病毒1312株潜在感染性材料13621份卫生系统外脊灰封存试点(第二阶段)2007年3月起在黑龙江、广西试点,涉及教育、农业、质检、药监等13个部门。其它省卫生系统外脊灰封存(第三阶段)2007年10月启动,2008年6月最后完成,IPV与OPV的特性比较,IPV/OPV 续贯免疫(11),单独使用IPV(31),单独使用OPV,Data in WHO HQ as of 10 Jul 2006,全球IPV、IPV/OPV使用情况,墨西哥(2007)土耳其(2008),IPV替代OPV?,OPV在中国控制和消灭脊灰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 IPV
18、替代OPV?疫苗和技术准备国内研制的IPV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绿色通道)进口IPV已经进入中国是否必要?策略?何时?何地?分步?分阶段?,我国维持无脊灰应对措施,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覆盖率常规接种工作质量继续强化免疫活动提高AFP监测质量及敏感性医疗机构报告实验室检测加强六省监测项目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加快脊灰病毒封存进程,AFP监测的目的,AFP病例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的重要策略之一 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 播,保持无脊灰状态;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
19、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病例定义与分类,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AFP报告 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常见的AFP病例包括的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
20、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常见AFP病例,病例定义与分类,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病例定义与分类,
21、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cVDPVs)。,AFP病例报告,.快速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病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麻痹日期等。2.常规报告旬报 各级医疗单位在辖区内,无AFP病例发生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每旬)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本单位本旬未发现AFP病例”。,3.主动监测与“零”病例报告,监测人员应深入相关
22、科室(门诊和住院部的儿科、神经内科等)进行主动搜索(即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未发现就填报“经核实,本旬未发现AFP病例”;如发现有,用最快的方式进报告。县级监测点医院:所有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院、儿童医院、神经专科医院等。,主动监测监测医院,所有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乡级医院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病例主动搜索;交通不便以及边远的乡级医院应定期开展主动搜索各省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主动监测医院范围。,主动监测监测内容,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病例的主动搜索;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
23、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监测医院的儿科、神经内科(或内科)、传染科的门诊和病房、病案室等查阅门诊日志、出入院记录或病案,并与医务人员交谈,主动搜索AFP病例记录监测结果。如发现漏报的AFP病例,按要求开展调查和报告。,实验室监测标本采集,AFP病例标本的采集 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AFP病例接触者标本的采集 以下情况采集AFP病例5名接触者(原则5岁以下)大便标本:1)每年AFP病例大便标本数少于150份的省 2)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
24、本的AFP病例 3)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 4)死亡的AFP病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主要防控工作,一、健康教育脊灰属肠道传染病,可防可控,要引起重视,但不能过于恐慌。绝大多数学生因为接种脊灰疫苗,因此具有牢固的免疫屏障,要利用学校广播站、健康教育课、班会、网络、宣传栏、板报、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正确的宣传保证饮食、饮水卫生,加强粪便消毒与卫生管理,二、卫生消毒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常用消毒剂:过氧乙酸(有效含氯12-18%)、含氯制剂(优氯净:有效含氯56%;漂白粉:有效含氯25%),3、疫点:(1)对分泌物、排泄物用倍量的20漂白粉乳液拌匀后,静止2小时后倾
25、倒(2)对使用的便器可用含有效氯5O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3)对被污染的食具、玩具及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15分钟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4)对衣物、被褥可在日光下曝晒2天,室内地面、家具可用1:200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也可应用0.5过氧乙酸,4、常规消毒(含氯制剂)厕所及其他污染地面:500mg/L有效氯溶液,作用1小时排泄物容器:500mg/L有效氯溶液,作用2小时垃圾:1000 mg/L喷雾,作用2小时食饮具:250mg/L浸泡,作用半小时或煮沸15分钟衣、被单:125-250mg/L浸泡,作用半小时,三、疫苗接种1、切实做好4岁组儿童脊灰疫苗加强免疫,认真开展入托入
26、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发现未按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接种疫苗的儿童,要及时督促其到辖区接种单位补种疫苗2、脊灰强化免疫,四、加强晨午检监测1、一旦发现有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症状的学生,症状包括单侧或双侧四肢出现乏力、走路不稳,应及时嘱家长送医诊断、治疗,同时在第一时间报告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联系电话:)2、重点监测从新疆自治区返校或新入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以及2011年7月1日后来往过新疆或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等国的人员,3、积极协助区疾控中心做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工作,2011年脊灰强化免疫活动方案,一、强化范围:全市40个区县二、强化对象:1、0
27、-47月龄儿童,即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2日出生的儿童(包括新生儿)2、2011年7月1日以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脊灰野病毒流行国家和从新疆返校或新入学就读的大、中、小学的学生,无论以往免疫史如何,不管其出生地和居住地,一律服用2剂脊髓灰质炎疫苗,2次间隔1个月,3、时间:第一轮:2011年11月1-2日第二轮:2011年12月1-2日4、目标:每轮接种率95%以上,二、学校和托幼机构工作要求1、文件精神汇报学校、托幼机构领导,积极争取工作支持2、学校和托幼园所向学生和家长发放渝中区脊灰防控知识宣传单,积极宣传与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3、及时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摸清、核
28、对服苗对象,不得遗漏一名目标儿童。幼儿园由保健老师负责,学校由班主任协助校医完成摸底工作,摸底工作应在10月25日完成,4、学校和托幼机构向每名目标儿童发放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告知书,告知家长接种意义、对象、时间和注意事项注:接种通知单的领取请与辖区接种单位联系5、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确定强化人数和接种时间,6、按照全市要求,学校和托幼机构可以设立临时接种点,进行集中接种,接种后观察30分钟7、接种工作完成后,与接种单位保持联系,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联系电话:89035615校医qq群:109784504,麻疹防控,我国定于在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工作,发病率指标不得高于1
29、/100万。继2009年、2010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后,2011年部分区县继续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2011年麻疹查漏补种(一)范围:大渡口区、江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渝北区、九龙坡区、铜梁县、大足县等8个区县(二)时间:9月20日10月20日(三)目标人群:8月龄-6岁儿童中未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接种麻疹疫苗者,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学生出疹性疾病,应立即嘱家长送医诊断、治疗,确认麻疹应及时报告(学生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并采取相应防疫措施,流感防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流感病毒A、B、C 3个型别流行病毒为A(H1N1)、A(H3N2)和B型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近
30、距离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临床表现,全身症状: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呼吸道症状:干咳、咽喉痛和鼻炎并发症: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病程: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天即可缓解,流感的疾病负担,年度流行全球人口的10-20罹患,300万500万的严重疾病25 万-50万死亡学龄儿童发病率最高(30),成年人较低(非流行年115)2岁以下儿童、慢性病人、65岁以上老年人怀孕增加患流感并发症的危险,中国季节性流感的流行特点,两种模式北方地区:呈秋冬季高峰,夏季传播基本停止,典型的温带季节性流行特点 华
31、南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活动,秋冬季和次年夏季两个流行高峰,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流行模式相似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学校和托幼机构流感预防,1、传染源:加强晨午检,发现发热等异常体征学生及时送医,确诊流感及时报告。流感病人热退后2日解除隔离,凭正规医院病愈证明方可入学2、阻断传播途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校园环境常规消毒发生流感疫情,最好取消早会、集会或集体性活动,3、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知情同意、自愿自费原则),疫苗的效力、效果,可显著降低受种者罹患流感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及患流感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115岁儿童:保护效力为779165岁以下成人:可减少87流感相
32、关的住院,疫苗类型、抗原组份及适用年龄组,疫苗类型:灭活疫苗 全病毒疫苗:12岁裂解疫苗:6月龄亚单位疫苗:6月龄WHO推荐的20112012年度北半球流感疫苗组分A/加利福利亚/7/2009(H1N1)类似株A/珀斯/16/2009(H3N2)类似株B/布里斯班/60/2008类似株 疫苗剂型婴幼儿剂型:每种组份7.5g血凝素,635月龄婴幼儿成人剂型:每种组份15g血凝素,成人和36月龄儿童,禁忌症,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 中度或重度急性发热的病人,应在症状消失后再接种疫苗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其它情况,接种程序,从未接种过,或前一年仅接种1剂的6月8岁儿童:接种2剂,间隔4周;以后每年接种1剂即可。其他人群每年仅需接种1剂。严格掌握疫苗剂型和适用人群的年龄范围 建议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或深度皮下注射成人和少年儿童:上臂三角肌婴幼儿:大腿前外侧肌肉 接种前的告知和询问,接种时机,大多数地区:10月至次年3月底 华南地区:可持续至次年夏季流感高发季节 10月份以后获得疫苗的接种单位,应立即开展免疫接种活动,让脊髓灰质炎最终走进历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