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M、脂质体与囊泡.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74215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LM、脂质体与囊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LM、脂质体与囊泡.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BLM、脂质体与囊泡,一、人工双层脂质膜 二、脂质体与囊泡 三、双层脂质膜与生物膜模拟 主讲:阮根兰,一、人工双层脂质膜 1963年Mueller、田心棣等首次在水相中制备出人工双分子脂质膜(artificial bilayer lipid membrane,BLM)。1、BLM的制备 能形成稳定双层脂膜的关键成膜溶液的配方。成膜物有:合成及天然类脂(如胆固醇、卵磷脂、十二烷酸磷酸酯、单油酸甘油酯等)、表面活性剂、类胡萝卜素、染料以及多种生物抽提物。溶剂有:液态烷烃、氯仿、低碳醇等。最早应用的制备平面BLM的主要装置如图6.30所示。,2、BLM的一些性质(1)膜的厚度 应用光学衍射、

2、电学、电镜等方法可以测得。BLM的厚度理论上应是两个类脂分子的长度及液态碳氢化合物的夹心层厚度之和,见书上表6.4。膜的颜色与膜的厚度有关,可以根据膜的厚度估膜的颜色。(2)BLM的界面张力 类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是两亲性,形成BLM时暴露于水相的是类脂的亲水基,而两层类脂分子的疏水基依靠van der Waals力相对聚集。因而在水相中,BLM有两个相界面(双界面),这种表面张力可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实验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3)BLM的电性质 电性质包括导电性、电容、双电层击穿电压和膜电势。有意义的是,BLM的电性质与生物膜的电性质很接近。,(4)BLM的通透性 BLM的通透性是

3、指水、非电解质(主要是非极性和小极性有机分子)和无机离子(如Na+、K+、Cl-等)通过膜的能力。设BLM膜面积为A(c),膜两边浓度梯度为dc/dx,单位时间透过量 J(mol/s)=-AD(dc/dx),或 J=-AD(c/x)物质沿x方向透过膜,D为扩散系数。此式成立条件是浓度梯度均匀,扩散沿垂直于膜平面方向,故透过膜的长度应等于膜厚度tm,故当x=tm时,设D/tm=P,P称为通透系数(渗透系数),可得 J=-APc式中负号表示是从浓向稀扩散(渗透)。离子等带电荷物质易水化,故都难透过BLM。渗透系数与渗透物性质和BLM成分有关。,二、脂质体与囊泡 由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磷脂所形成的球形或

4、椭球形的、单室或多室的封闭双层结构称为脂质体。由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类似结构称为囊泡。有时将以上二者统称为囊泡(或译泡囊)。见右图,1、脂质体 研究较多的是三种类型的囊泡,见下图,囊泡是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在高浓度时的一种聚集体。形成何种形式的聚集体与表面活性分子的空间排布有关。当两亲分子的疏水部分有大的表面积(如分子中有两个碳氢链)亲水基又较大时易形成囊泡和脂质体,即两亲分子的临界堆积参数P小于1是形成囊泡的几何条件(参见书上图5.10 P164)。2、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脂质体与囊泡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有类脂膜或亲液泡沫扰动法、过滤挤压大小分级法、反相蒸发法、超声法、高压均化器法、

5、注射法等。,3、脂质体的性质 脂质体的性质受到脂质体(囊泡)组成、温度等因素的影响。(1)脂质体(囊泡)的稳定性 脂质体和囊泡的分散相多在胶体大小范围内,均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当脂质体用于包封药物时,其稳定性受药物本身性质的影响。包封率是表征脂质体稳定性的重要实用指标,包封率高,其稳定性好。脂溶性好的药物包封率较高。(2)脂质体的相变性质 相变是指因温度、压力、浓度等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相平衡体系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体系微观结构的变化。当脂质体与水相互作用时,水量不同时,脂质体可有不同的结构组织。加热或冷却单层或多层脂质体时在某一温度有相的转变。低于相转变温度凝胶态碳氢链成反式构象 高于相

6、转变温度液晶态碳氢链失去全反式结构 脂质体从凝胶态向液晶态转变提高了其流动性,也使被包容物进出脂质体的速度增大。这种性质对于生物膜极有意义。,4、脂质体、囊泡的一些应用(1)药物载体 由于脂质体既能包容脂溶性药物又能包容水溶性药物,且脂质体有导向性、选择性、通透性、缓释性、降毒性和保护性等,故脂质体是优良的定向给药(也称靶向给药)载体。定向给药是指药物能在病变部位浓集,起到最佳疗效,并不使药物对其他正常组织产生毒副作用。脂质体有独特的靶向能力,分为自然靶向、物理靶向和主动靶向。,(2)化学反应的微反应器 与表面活性剂胶束相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具有多层或单层结果的囊泡也可以使某些反应物浓集,从而

7、使反应加速。囊泡的催化能力比胶束的大。囊泡催化活性大与其结构特点有关(Fendler实验可证明)。,三、双层脂质膜与生物膜模拟 生物膜中含有的脂类主要有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类脂和蛋白质在细胞膜中的排列分布模型是液态镶嵌模型,即脂类构成双分子层,为细胞膜的基质,在膜中脂质分子可横向自由运动,也可转动和链节活动。流动镶嵌模型所表示的生物膜如图6.35所示。,在生物膜中,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送都是由特殊蛋白质完成的。生物膜是动态的,膜的流动性取决于类脂分子脂肪酰链的长度和不饱和度。1、BLM与生物膜物理性质的比较 BLM与生物膜的基础都是脂质双层膜,它们的物理性质十分近似(表6.7)。,2、生物膜

8、模拟 BLM和囊泡均为两亲分子的双分子层有序结构,特别是BLM与生物膜的基础脂质双层结构基本相同。因而可以设想在这些双层结构中嵌入活性物质可能使其具有生物膜的某些特性。现在人工模拟视觉过程尚不可能,但从生理和生化研究上已发现光子能激人的视杆细胞,而视杆细胞中的光敏分子是视紫红质,它由视蛋白和11-顺视黄醛组成。,视紫红质的曝光使发色基团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脂质膜的超极化,并使视杆细胞超极化,进而传送至视网膜的其他神经元。,从1963年起就有人将视紫红质嵌入BLM以重组人工感受器。田心棣等研究结果表明,BLM上有ROS的光电压作用谱与视紫红质的吸收谱相当。在BLM上嵌入从细胞膜中抽提出的某些有效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相应的电学性质、离子传输性质、光合作用等有不少成果。BLM作为研究生物膜的模型是有意义的,但是其更重要的应用是以胶束、单分子层、脂质体、囊泡等为微环境,研究其中的化学反应、光化学太阳能的转换和储存、分子识别和输送,药物的胶囊、酶的模拟等。这便是生物膜模拟化学研究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