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7876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3.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卫生保健》PPT课件.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儿童各年龄阶段保健原则,2,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4,胎儿期特点,致畸敏感期(Critical period):胎儿早期(38周),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5,胎儿致畸敏感期,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6,生长发育迅速,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7,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预防产时感染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妊娠的合并症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胎教(Pre-natal education),胎儿期

2、及围生期保健重点,8,9,10,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预防产时感染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妊娠的合并症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11,选择性繁殖与白鼠走迷津错误次数间的关系,12,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预防遗传性疾病:婚前检查,遗传学咨询 预防感染:TORCH感染避免化学毒物避免接触放射线:良好的生活环境高危产妇定期产前检查,必要时终止妊娠 合理治疗疾病:防治疾病,慎用药物,13,胎内环境的影响,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

3、物的情况,怀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胎儿心理的发展。,14,1、母亲的年龄,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年龄太小(18岁以下)生育,胎儿体重过轻、神经缺陷的可能性增加,这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母亲分娩困难的概率要高于正常孕妇,也较可能得并发症,如贫血。,15,1、母亲的年龄,35岁以上生育(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概率:孕妇3034岁为1.66,3539岁为3.22,4044岁时上升到12.52,45岁以上则达到29.74。这是由于高

4、龄孕妇为胎儿提供的胎内环境与正常孕妇相比,通常有些劣势所致。,16,2、母亲服药,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其作用的大小往往视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及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17,2、母亲服药,60年代初,德国的一家医药公司推出了反应停(Thalidomide)该药可以减轻孕妇的恶心、呕吐、无名状的难受等常见的早孕反应,还有镇痛、定神、改进睡眠等作用,许多孕妇服用了。结果出现了近万名婴儿畸形:孩子或是耳鼻发育不完全,或是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最典型的是四肢特别短,上肢表现为挠骨、尺骨可以完全不存在,手好像直接从肩部长出。,18,2、母亲服药,某些口服避孕药因含有雌激素,也会伤及胎儿。麻

5、醉剂、抗菌素等都会对胎儿的发展产生影响。母亲吸烟、酗酒对胎儿的危害也类似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吸烟的孕妇或连续暴露于充满烟雾环境中的妇女,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一般孕妇高。孕妇大量饮酒,会产生胎儿酒精综合症,表现为婴儿生长迟缓、早产、智力落后、身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19,2、母亲服药,药物作用于胎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方面是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状况,从而也改变了子宫内的环境。在怀孕的早期几个月,对胎儿的不利影响往往最大。一般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已较为完善,药物对他们的作用已大大降低。,20,3、母亲的情绪,母亲所受到的短暂的

6、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丈夫亡故或是遭丈夫遗弃等,或者是长时间的紧张不安、焦虑或夫妻关系不和等,这些情绪状态导致体内的血管收缩,对胎儿的供血量也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可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并造成新生儿身体瘦小、体质差等问题,心理上则表现为易神经过敏与偏执;孕妇过于激烈波动的情绪,有可能导致流产。,21,3、母亲的情绪,母亲在受到精神的极度刺激或长时间刺激时,一方面作用于大脑,并传递到下丘脑使母亲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使母体释放出一种叫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同样使胎儿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通

7、过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使胎儿产生与母亲类似的情绪反应。,22,3、母亲的情绪,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研究包括了两组孩子,分别属于父母“计划内生育”和“意外妊娠”而迫不得已生下的孩子。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在研究者九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计划外”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看病,缺乏稳定的家庭生活,与同伴的关系不佳,易敏感与激惹。,23,3、母亲的情绪,研究者认为,母亲通常有较乐观、期待的心态来对待“计划内怀孕”的胎儿,而“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幸运,孕妇通常在物质与心理上准备不足,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不期而至的孩子

8、会产生不由自主的抵触情绪。从母亲的内心体验看,消极与抑郁等负性情绪出现的比率大大增加。由于孕妇对“计划外”的孩子缺乏积极的情感,对孩子出生以后的生理、社会性、情绪与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造成了长期的不良影响。,24,3、母亲的情绪,有研究曾比较了孕妇放声大笑与极度悲伤对胎儿的影响。结果发现,这两种情况下母亲具有类似的生理指标,这些生理指标对胎儿的成长都是不利的。因此,孕妇保持平和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25,3、母亲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与胎儿的情绪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母亲种种激烈的情绪反应,或长时间的消极情绪,会在胎儿身上产生累积效应,从而使孩子一出生就带有不良的心理状态。,

9、26,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27,药物对胎儿的影响-2,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28,致畸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机制,胎 盘,29,膳食指南,30,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1,新生儿特点,1、体温调节不完善,2、各系统发育不完善,3、体格发育迅速,新生儿期保健重点,32,重点在出生1周内:发病率、死亡率最高出生时护理居家保健,新生儿期保健重点,33,出生时的护理(生理与心理并重),“如果在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对他进行教育,那就迟了两天了。”出生第一个月,是感觉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视觉、听觉、味觉

10、、嗅觉、触觉的刺激非常必要,而且要非常丰富。,新生儿期保健重点,34,居家保健,保暖合理喂养皮肤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感知觉、运动发育疾病筛查及计划免疫谨慎用药,35,哺乳期母亲服药对新生儿的损害,新生儿期保健重点,36,对新生儿有害的药物,新生儿期保健重点,37,新生儿疾病筛查,遗传代谢疾病筛查听力筛查视力筛查,新生儿访视,新生儿期保健重点,38,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39,婴儿期特点,1、体格生长第一高峰,2、营养需要量多,3、感知觉、行为发育快速期,4、主动免疫功能不成熟,婴儿期保健重点,40,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11、是婴儿期保健的重点,包括婴儿的营养、卫生保健、情感关爱、生活技能培养及智力开发。,婴儿期保健重点,41,父母接受科学知识能力,育儿水平,营养,卫生保健,情感关爱,生活技能,智力开发,儿童早期发展,儿童早期发展,婴儿期保健重点,42,发展任务:个体达到某一年龄时,社会期待他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上应该达到或发展到何种水平。,1-6岁:会走路;会吃固体食物;会说话;养成大小便卫生习惯;性别认定并能表现符合性别的行为;对简单事理能辨别是非;初具道德观念;开始识字阅读;可是理解抽象的表意行为(察言观色),43,6-12岁:能够表现体操活动中的动作技能;能与同伴相处;能扮演适度性别角色;学到基本的读写算的能力

12、;了解自己是成长的个体;继续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念与价值标准;开始有独立倾向;逐渐有民主倾向的社会态度,44,12-18岁:生理趋于成熟;能与异性同伴相处;适度扮演带有性别的社会角色;接纳自己的容貌;情绪趋于独立,不再依赖父母;考虑选择对象为将来婚姻准备;学习专长做将来就业准备;在行为导向上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标准.,45,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儿童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和经验,错过这个时期就不能获得或达到最好的水平。,从初生到4岁是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最佳时期词汇数量的增长速度最快在6岁智力发展最快在1-4岁基本道德形成在9岁左右性知识教

13、育在女生11岁左右,男生12岁左右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是5-5.5岁1、2年级是学习习惯的关键期3、4年级初二、高二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46,合理营养及喂养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完成基础免疫体格锻炼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婴儿期保健重点,47,促进情感、感知觉、语言、运动发育生活技能培训口腔保健,婴儿期保健重点,48,关注点一:气质,每个出生儿童带有的特征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决定儿童对他周围世界的反应。同时决定周围世界对他的反应。在发育过程中,在与双亲的交互作用中,气质会发生变化。胆小的随着鼓励帮助可以变大。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49,50,(1)气质的某些特征,如注意力范围,目标取向,好奇

14、心,能影响认知功能,这些特征越突出孩子的学习会越好。(2)它明显影响儿童活动方式,对性格形成起很大作用。如容易型中乐天派相对较多,独立而机敏,善于人际交流,而困难型者趋向被动、违拗、倔强。(3)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较大影响。容易型者不易发生行为问题,而困难型在学龄期情绪和行为问题较多见。(4)通过气质的测量评估,能正确地提供诊断、干预和治疗方案,父母和教师能够体谅和理解他们在学习上、与人和环境相处上所遭遇的困难,积极地引导孩子。,51,关注点二:依恋,1958年,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最早用“依恋”(attachment)这个术语来描述一个人对他最亲近的人的那种强烈而深厚的情感联系。

15、对人类而言,依恋关系最突出地体现在父母子女关系、情人和亲密朋友关系之间。相互依恋的人,不管是父母子女还是情人、朋友,总要包含着相互的爱恋、亲近、依随、附着和相互影响,并且极力保持和维护这种密切关系。,52,几个月的婴儿会通过哭叫、纠缠、靠近和跟随来表达他们对母亲的依恋;两三岁的孩子会很自然地喜欢上他们的妈妈的亲密朋友和同事,以此来表达他们对妈妈的依恋;甚至上了小学的孩子,也会对妈妈死缠活磨,与妈妈形影不离;这些都是亲子依恋的表现。到少年期,孩子对父母的“死缠活磨”式的依恋逐渐消失了,他们的感情依恋会慢慢转移到对亲密朋友和伙伴身上,对朋友和伙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青年和成人之间的依恋,则更多

16、地体现在他们对情人和配偶身上。人对动物、动物对人,也会产生这种深深的依恋之情,无论骑手和他的座骑,还是孤独老人和他养的宠物,或者人与他长期使用的一件物品,都可能会形成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依恋之情。,53,所有这些依恋形式,尽管对象、方式、性别甚至物种不同,但其基本性质是相似的,人所依恋的对象,都是希望与之保持密切关系的人或物。当依恋对象从身边消失时,人就会产生思念、孤独、怅惘、空虚等消极情绪,就有一种强烈的与依恋对象重新相见、相处的动机。如果说,依恋是人的社会性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人的社会性的最早表现。,54,关注点三:皮肤饥饿早期皮肤接触的作用,母子之间的早期皮肤接

17、触,会促进亲子依恋关系的早期发生。,55,案例1,3岁的强强突然像个“马蜂窝”,平时做得开开心心的事情,如打球、洗澡、看碟,都会是莫名其妙地引起他的一阵叽里呱啦的吵闹。本来和爸爸开开心心的打球,突然停住,非要敲开妈妈的书房门,要看三只小猪的Flash,说好只看两遍,看完了还嚷着要看DVD,无奈之下爸爸、妈妈施以各种诱惑,但得到的都是干脆的一句“不行”。强强常因为一些事情不满而跺脚、大哭,有时甚至躺在地上、拳打脚踢,全家人对此头痛不已。首先,相处时间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拥抱和爱抚的减少,所以孩子一有机会就想粘在父母身边,出现更重的依恋情绪。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让妈妈陪他一起玩耍。其次,在许多家

18、庭里的孩子会说话后,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方式大多是语言方式。其实对于孩子而言,身体的需要和动作的思维往往先于语言的速度。所以,当你慢慢跟他讲道理时,他可能获取的唯一信号只是“你不满足我的需求”,一着急他就开始“无理取闹”了。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交流的技巧。,56,关注点四:分离焦虑,当儿童6-7个月以后,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10个月的儿童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15个月的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

19、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57,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58,70年代末,美国女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丝设计了一种专门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测验。,测验过程如下:在一个小型研究专用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供母亲使用、

20、地板上有玩具供幼儿玩,母亲和幼儿一起在房间中玩耍,整个过程被录像。她先让妈妈抱着孩子进入实验室,玩几分钟玩具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妈妈交谈,之后让妈妈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妈妈回来,再看孩子的表现。实验者可以控制妈妈离开的时间长短、妈妈与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妈妈离开孩子的次数等因素。,59,艾因斯沃斯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虑。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

21、玩。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20%的一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时他们象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婴儿为什么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呢?玛丽艾因斯沃丝认为,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取决于父母对他们

22、的养育方式。,60,预防感染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食物过敏、中耳炎、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育异常、视力、听力、泌尿、生殖系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婴儿期保健重点,61,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62,幼儿期特点,神经心理发育迅速体格生长速度较缓慢,幼儿期保健重点,63,亲子交流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健康检查预防意外发现疾病及时矫治,幼儿期保健重点,64,儿童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基本心理条件之一。韦氏智力量表情绪协调稳定。该情况表明儿童少年处于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点。发展任务行为协调,反

23、应能力适度。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应是既不敏感也不迟钝。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个性稳定健全。总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和充分发展,并对客观环境保持统一和适应。,65,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韦氏智力测试共有三套:分成人(WAIS)、儿童(WISC)、幼儿(WPPSI)。一般正常三年级以上的儿童与65岁以下成人均可团体施测,幼儿、智力低下者和不能自行书写的老年人则可个别施测。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括十一个分量,其中言语量表六个:常识、理解、算术、相似、背数、词汇;

24、操作量表六个:填图、积木、图法排列数字符号、图形拼凑、迷津。,66,67,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表现,学业相关问题:ADHD,学习障碍(学习困难)。情绪问题:是学龄期儿童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品行问题:经常性说谎,偷窃,攻击行为,逃学。顽固性习惯:指儿童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68,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原因,发育原因:脑损伤,缺陷儿童;脑发育不良,发育迟缓。气质特点:困难型,迟缓型多有问题。家庭因素:母亲影响最大,依恋关系(安全,逃避,矛盾);家庭气氛很重要。学校因素:教师素质。社会文化因素:城市户外活动少的儿童情绪问题明显增多;传媒影响。,69,

25、1、ADHD儿童多动综合症,常见于儿童的一种行为异常综合症;鉴别:多动性障碍的诊断涉及儿童行为观察、家族和病史调查、教师和家长访谈、神经机理检查、智力和注意力鉴定等。家长和教师评定量表(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AQ;teacher rating scale,TRS)、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以及智力、注意力、记忆功能等方面的检测量表或仪器。,70,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进行筛查(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证明,CCMD3对多动性障碍的描述更符合我国习惯,比DSM和I

26、CD10 更适合我国),同时使用持续性注意测验(CAT)和Conners 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检测儿童行为问题;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龚耀先等标化),评定ADHD 患儿的智商。经过体检、脑电图等医学检查,排除抽动症、癫痫及其他锥体外系器质性病变。由家长逐项填写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家庭阳性史、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家庭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学校生活等。最后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报告:,71,1)儿童是否是ADHD,如果是,何种类型,程度如何2)ADHD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果有,解释其可能的原因3)ADHD 的家庭环境、家庭行为和认知现状的报告:家庭背景;学校信息;药物治疗;行为信息,家

27、长管理策略;亲子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压力源父母的精神状况(生理心理社会维度的评价)4)ADHD 的学校环境,教室行为,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教师的认知现状的报告5)ADHD 本人的报告情况;认知技能的现状和优势与劣势:行为直接观察,72,73,2、儿童恐惧症,莫名其妙的紧张、恐惧,害怕一些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如担心与亲人失散,或怕黑暗、怕孤独、怕见老师和同学。儿童对学校特定环境异常恐惧,强烈地拒绝上学,为了达到不上学的目的,借口头痛、生病、腹痛等诉说企图得到父母的同情允许暂不上学。以后每次上学时哭泣、吵闹、焦虑不安,在学校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怕提问。此时病儿恐惧心理异常严重,放学后如释重负,再不肯

28、上学,有逃学的现象,为学校恐怖症。,74,3、学习问题,有些儿童通常表现为过度活动、注意集中困难、冲动。在学校里,这类孩子上课时小动作不停,像有一只马达在驱动一样动个不停。不专心听讲,爱走神。做事前不思索,不考虑后果,冲动行事。这些儿童往往成绩不好,但有波动性。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总是成绩不理想,完成作业困难,写反字,如把“6”认作“9”,把“观”写成“见又”,把“b”看作“d”,甚至分不清左右。这些儿童因为努力后成绩仍然差,自尊心受挫,灰心、沮丧,面临学校、家长的压力无力应付而疲惫不堪。对于这类孩子,他们本身存在空间定向及精细协调运动的障碍,通过特殊训练可以促进这些功能的正常发育,但是需要家长

29、、学校的紧密配合,如多鼓励、支持,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为主。,75,4、孤独症,孩子到该说话的年龄还不说话,或者只是说些简单音符,如“吧吧”、“哇哇”等,而且不和父母交流,可能患有孤独症。孤独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以缺乏社会交往、语言交流和游戏兴趣,刻板重复动作,强迫保持生活环境和方式为特征。1、社会交往障碍:大多数孤独症病儿婴幼儿期就出现对人缺乏兴趣,不会望着妈妈微笑,分不清陌生人和亲人。不与父母对视,缺乏社会交往。2、语言交流障碍:孤独症病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语言发育较同龄晚,有的终身不说话。自言自语或哼哼唧唧,讲话怪里怪气

30、,没有人听得懂。3、刻板行为、狭窄兴趣:孤独症病儿对某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东西兴趣浓厚,如车轮、瓶盖等。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不愿改变,有反复的强迫性行为,如拍手、拉抽屉等。,76,5、顽固性习惯,一名8岁男孩,因不停地吮吸拇指而来就诊。男孩从婴儿时期起,就爱把手指放在口内吮吸,家长从未介意。上学后,男孩在课堂上也吮吸拇指,以致影响写字及听课,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讥笑。此时才引起父母重视。男孩自幼由老人抚养,生活环境比较单纯,缺少玩具。体检时见两拇指肿胀,皮肤发皱。曾因拇指周围皮肤被吮吸破损后化脓感染,有切开排脓的刀痕。分析其原因,这是由于不适当的环境或不良教育方法所导致的不良习惯。如喂养不当

31、、孤独、没有玩具,以致婴儿以吮吸手指作为抑制自己肚子饥饿或娱乐自己的一种方式。,77,吮吸手指,重在预防。家长应从婴儿时起就注意喂养方法。在母乳喂养时,只要孩子饿了就可喂奶,孩子稍大些可按时喂奶和添加辅食。家长应该给小儿充足的关爱和颜色鲜艳的玩具。不要在孩子一哭时就把孩子的手指或把橡皮奶头放到小儿口中,让其吮吸。,78,咬指甲在儿童中颇为常见。儿童经常用牙齿咬自己手指甲,严重时将10个指甲咬得很短,甚至甲床出血,虽经家长教育仍难以克服。咬指甲多起于36岁,学龄期儿童尤为多见,此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男女均可发生。咬指甲不良习惯的原因常与心理因素,家庭不和,儿童学习过分紧张,父母要求过高、过严,精

32、神过度紧张等有关。也可能由于未及时进行教育,使此种行为习惯化所致。有些儿童是在较强的心理压力下,为了摆脱焦虑、不安而去咬指甲。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即给予一不愉快的刺激,如苦味溶液、疼痛刺激等,多次后,可使不良行为减少。如对好吮吸手指或爱咬指甲的儿童,可在其指尖涂以黄连水或奎宁水等苦味剂,当儿童吮吸手指或咬指甲时,苦味成了厌恶刺激,多次给予后,可减少或逐渐消除此类行为。,79,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80,学龄前期特点,智能发展快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免疫活跃这个期间接受启蒙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儿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和

33、学习劳动能力。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期。,学龄前期保健重点,81,大脑的重量继续增加,基本接近成人。到6岁,神经髓鞘基本上发育完成,神经传导也就更加迅速、准确。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学龄前儿童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在不断增强,兴奋过程也比以前进一步增强。儿童每天醒着的时间,比以前相对增加。7岁儿童每天睡11个小时就足够了,这使儿童有更充足的时间参加游戏和学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在与成人交际的范围日益扩大的基础上,语言能力也迅速发展起来。学龄前是完整的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连贯性语言逐步发展的时期。3岁左右儿童掌握词汇约10001100个,45岁儿童的常用词约200

34、03000个,56岁则可掌握30004000个词。3岁左右儿童语言的表达仅限于与其他儿童或成人对话提问,而缺乏连贯性的叙述,不可能讲述完整的故事。如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则儿童语言的连贯性会逐步发展。到56岁,已能讲述完整的故事。语言连贯性的发展是儿童语言能力和逻辑性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此期儿童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用语言表达各种印象,但其表达能力一般还是差的。,82,在学前期,儿童的情绪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皮层下中枢的活动仍占优势,故此期儿童的情绪易激动、不稳定,情感也具有易变性和富有冲动性,情感和情绪的受调节性差,成人有时不得不用转移的方法消除他们的某种消极情绪。到学前晚期

35、,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逐渐增强,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才逐步增长起来,并能多少有意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甚至控制情感本身。成人的不断教育和要求以及儿童所参加的集体活动,都有利于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冲动性。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 学前期儿童性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故针对儿童以上的特点,应给予正确指导,使发展为勤奋好学、进取心强的良好性格,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榜样,使儿童在模仿中学习。,83,支持孩子多做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一个反抗期”。注意

36、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幼儿在心理发展上是个自我中心时期,三岁就可表现出独立愿望。是独立性开始发展的表现。,84,85,学龄前期保健,加强入学前期教育保证充足营养合理安排生活预防意外,学龄前期保健重点,游戏的重要作用语言发展关键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情绪分化完成,86,体格检查 每6月至12月检查一次视力保健口腔保健疾病筛查 缺铁性贫血 尿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学龄前期保健重点,87,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重点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婴儿期保健重点幼儿期保健重点学龄前期保健重点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88,学龄期及青春期特点,体格生长 学龄儿童体格生长稳定增长 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心理发育成熟,学龄期及青春期

37、保健重点,89,学龄期保健,提供适宜的学习条件体格检查眼、口腔保健进行法制教育,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如何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是关键。,90,正确的性生理及心理知识教育预防意外疾病筛查 骨骼畸形、性发育异常、单纯肥胖症、脆性X综合征、学习困难等。,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91,青春期保健,性知识教育心理教育疾病筛查 矮小、月经不调、心理行为障碍等,学龄期及青春期保健重点,92,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对性发育困惑不解:感到神秘,过分敏感,探索途径异常,手淫,对青少年进行适量,适度的性教育。独立意向发展迅速的矛盾:独立意向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依附性,产生矛盾,看问题有直观性,易感性。伙伴关系密切的矛盾:多数少年都有群体观念,常感到在群体中有一种安全感,但结交朋友的好坏是其行为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压力过大:中学生学习负担重,常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自杀现象常始于青春期的初高中阶段,高中呈增多趋势。药物和酒精滥用,吸烟:明显低龄化趋势,使青少年受害更多。原因:逃避现实,追求快感,个人,生物因素,好奇模仿,引诱。,93,各期儿童保健重点-1,94,各期儿童保健重点-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