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79959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色彩基础》PPT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色彩基础,四川省海纳联创医疗器械公司医学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刘 帅,色彩的概念,对于色彩的研究,千余年前的中外先驱者们就已有所关注,但自17世纪的科学家牛顿真正给予科学揭示后,1666年,牛顿进行了著名的色散实验。他将一房间关得漆黑,只在窗户上开一条窄缝,让太阳光射进来并通过一个三角形挂体的玻璃三棱镜。结果出现了意外的奇迹:在对面墙上出现了一条七色组成的光带,而不是一片白光,七色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一色紧挨一色地排列着,极像雨过天晴时出现的彩虹。同时,七色光束如果再通过一个三棱镜还能还原成白光。这条七色光带就是太阳光谱。,影响色彩的因素,1.光(光源色)没有光就没有色。2.物体

2、 物体对光的反射 3.观察者的视觉器官眼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物体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对物体的色彩信息,即人的色彩感觉。,颜料色彩与色光,用颜料配出和色光标准色相一致的六种色:红、橙、黄、绿、蓝、紫。橙色=红色+黄色 绿色=黄色+蓝色 紫色=蓝色+红色 黑色=三原色相加=三间色相加(颜料色)光的作用与物体的特征,是构成物体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只强调物体的特征而否定光源色的作用,物体色就变成无水之源;只强调光源色的作用不承认物体的固有特性,也就否定了物体色的存在。同时,在使用“固有色”一词时,需

3、要特别提醒的是切勿误解为某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偏见就是在研究光色关系和颜料色彩必克服的“固有色观念”。,透明性,物理学家发现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而且,各种物体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以物体对光的作用而言,大体可分为不透光和透光两类,通常称为不透明体和透明体。对于不透明物体,它们的颜色取决于对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反射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是白色的。反之,如果一个物体几乎能吸收阳光中的所有色光,那么该物体就呈黑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实质上是指物体反射某些色光并吸收某些色光的特性。

4、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红色的玻璃所以呈红色,是因为它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色光的缘故。照相机镜头上用的滤色镜,不是指将镜头所呈颜色的光滤去,实际上是让这种颜色的光通过,而把其它颜色的光滤去。由于每一种物体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与反射、透射的特殊功能,所以它们在相同条件下(如:光源、距离、环境等因素),就具有相对不变的色彩差别。,光源色,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色彩:在白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白色,在红光照射下的白纸成红色,在绿光照射下的白纸呈绿色。因此,光源色光谱成分的变化,必然对物体色产生影响。电灯光下的物体带黄,日光灯下的物体偏青,电焊光下的物体偏浅青紫,晨曦

5、与夕阳下的景物呈桔红、桔黄色,白昼阳光下的景物带浅黄色,月光下的景物偏青绿色等。光源色的光亮强度也会对照射物体产生影响,强光下的物体色会变淡,弱光下的物本色会变得模糊晦暗,只有在中等光线强度下的物体色最清晰可见。,二、色彩三原色与色彩混合,色彩分类 按种类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但就色彩的系别而言,则可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原色,英国科学家布鲁斯特发现,利用红、黄、蓝三种颜料,可以混合出橙、绿、蓝、紫四种颜料,还可以混合出其它更多的颜料。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其它色,而其他色不能还原出本来的颜色。原色只有三种,色光三原色为红、绿、蓝,颜料三原色为品红(明亮的玫红

6、)、黄、青(湖蓝)。色光三原色可以合成出所有色彩,同时相加得白色光。颜料三原色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调配出其他任何色彩,同色相加得黑色,因为常用的颜料中除了色素外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所以两种以上的颜料相调和,纯度就受影响,调和的色种越多就越不纯,也越不鲜明,颜料三原色相加只能得到一种黑浊色,而不是纯黑色。,间色,由两个原色混合得间色。三间色即橙、绿、紫,也称第二次色。,复色,颜料的两个间色或一种原色和其对应的间色(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相混合得复色,亦称第三次色。复色中包含了所有的原色成分,只是各原色间的比例不等,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红灰、黄灰、绿灰等灰调色。由于色光三原色相加得白色光,这样便产生两个

7、后果:一是色光中没有复色,二是色光中没有灰调色。,色系包含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无彩色系:指由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融而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但是从视觉生理学和心理学上来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应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明度上的变化,而不具备色相与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和纯度在理论时等于零。二色彩的明度可以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越高;越接近黑色,明度愈低。,有彩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具有三大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也就是说一种颜色只要具有以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色彩三属性,色相 色相即

8、每种色彩的相貌、名称,如红、桔红、翠绿、湖蓝,群青等。色相是区分色彩的主要依据,是色彩的最大特征。色相的称谓,即色彩与颜料的命名有多种类型与方法。,明度,明度即色彩的明暗差别,也即深浅差别。色彩的明度差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某一色相的深浅变化,如粉红、大红、深红,都是红,但一种比一种深。二是指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如六标准色中黄最浅,紫最深,橙和绿、红和蓝处于相近的明度之间。,纯度,纯度即各色彩中包含的单种标准色成分的多少。纯的色色感强,即色度强,所以纯度亦是色彩感觉强弱的标志。物体表层结构的细密与平滑有助于提高物体色的的纯度。不同色相所能达到的纯度是不同的,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相对

9、低些,其余色相居中,同时明度也不相同。,色彩对比的基本类型,色相对比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零度对比,1)无彩色对比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如黑与白、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

10、,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3)同类色相对比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同类色组合。如黄与浅蓝(蓝+白)色对比,黄与浅黄(黄+白)色对比。对比效果统一、文静、雅致、含蓄、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弊病。4)无彩色与同类色相比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橙色与琥珀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调和对比,(1)邻近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2)类似色相对比

11、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3)中度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强烈对比,1)对比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冷暖对

12、比,冷暖对比是将色彩的色性倾向进行比较的色彩对比。冷暖本身是人皮肤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条件感应,色彩的冷暖感主要来自人的生理与心理感受,色彩的呼应,任何色彩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相呼应。,局部呼应,如在一黑底上,点上一个红色点,这个挣扎着的红色点被大片黑色包围,似乎有被吞噬的危险。虽然它仍顽强地存在着,但却在整个画面中给人以窒息的感觉。这时就需要再增加几个红点与它相伴,这种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也就是同种色块在空间距离上的呼应关系。但这些点的分布需考虑疏密关系,不能平均距离,也就是要考虑到疏密关系。一个点落入画面,就是一个音响,许多点的落入就会产生许多

13、音响,而这些音响有疏密、快慢和休止之分,自然散撒的那种节奏关系在画面中构成一种美的节奏,这是人为的排列所达不到的自然节奏。新疆地毯很注意内外色彩的呼应,即大地的颜色必须用来做最外层边色,图案在整个色底上布局,这就是内外呼应关系。,全面呼应,色彩的全面呼应方法是使各种色彩混入同一种色素,从而使各色间产生内在的关系,它是构成色调,也就是色彩倾向性的重要方法(如果用旋转盘作空间混合可以明显看出)。南京云锦的妆花“三晕”,配色法是色彩全面呼应的范例:水红银红配大红(各色中都含红),葵黄广绿配石青(各色中含青),藕荷青莲配紫酱(各色中含青莲),玉白古月配宝蓝(各色中含蓝),密黄秋香配古铜(各色中含黄)。

14、这也是传统的“倾向性”调子。,色彩的主从,各色配合应根据图案内容分出宾主。主色与宾色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主色的面积不一定最大,也不一定等于主色调,但它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主色一般多用在重要的主体部分,以增强对观者的吸引力。主色的力量应由宾色烘托而出,俗话说“红花需绿叶扶”,红才能显得更红。大片深色中包围浅色;大片浅色中包围深色;大片调和色中的对比色都能形成主色,宾色服从主色,明暗灰艳的处理也必须根据主色有所节制,否则会喧宾夺主。比如说“万绿丛中一点红”绿色面积虽大,但它用来衬托红色,红色就要纯正,绿色不妨灰重些,红色即成为主题之色,即主色。,色彩层次,色彩

15、的层次与色彩的前进和后退感在前面已做过分析。暖色、纯色、亮色、大面积色一般有前进感;冷色,含灰色、暗色,小面积色一般有后退感。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暗底上亮色有前进感,在白底上深色有前进感,在红底上黄色有前进感,在黄底上红色又有前进感。这就是构图中色彩的层次,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此外又与纯度和冷暖有关,我们已在前面讲过,这里不再重复。,点缀色,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在色彩构图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片沉闷或平淡的色调中如果点缀少量鲜艳的对比色,尤如以石击水,一潭死水马上就会变得有生气了。“一烛之光,通体皆灵”,点缀色的应用能达到“平中求奇”的突破。“点睛”要求点缀色的布局位置要恰当,

16、不点在“睛”上,就成了“添足”。点缀色具有醒目、活跃的特点。牙齿的白垩斑我们就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点缀色。它的规律是:1)纯度高;2)色相对比强;3)明度对比强,或暗中透亮,或灰中见鲜;4)面积大小适宜;5)位置恰当。,色彩的衬托,衬托有赖于面积对比,没有面积对比就谈不上衬托。衬托的主要形式有:1)明暗衬托:大面积的亮色衬托小面积的暗色,大面积的暗色衬托小面积的亮色,使暗中透亮;2)冷暖衬托:大面积冷色衬托小面积暖色或大面积暖色衬托小面积冷色;3)灰艳衬托:大面积灰色衬托小面积艳色;4)繁简对比:以上四种即以大面积调和去衬托小面积对比,以大面积灰色去衬托小面积艳色,以大面积静去衬托小面积动,这是设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色彩的质量感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