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79987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东方文明》PPT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的起源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和成就佛教文化,一、古代东方文明的起源,古代东方的自然条件古代东方文明的起源,1、古代东方文明的自然条件,大河流域和灌溉低地 草原和平原的无水高地 山区与沙漠地带 滨海国家,2、古代东方文明的起源,大河文明论 气候文明论 粮食生产文明论“挑战”与“应战”论,印度河流域文明遗址图,尼罗河流域文明遗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大河文明论,气候文明论,粮食生产文明论,“挑战”与“应战”论,阿德诺汤因比,关于古代东方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 文明的产生不能离开自然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的民族演化出不同文明形态,不同文明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不同。它是在不同的地

2、点孤立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土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流、传播、冲突及相互影响是存在的,多元文明是必然的。,二、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和成就,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成就,大河内陆农业,1、古代东方文明的特点,2、古代东方文明的主要成就 文字 文学 哲学 史学 科学技术 建筑和艺术,(1)埃及的象形文字(2)苏美尔的楔形文字(3)印度的印章文字(4)中国的甲骨文字,1、文字,(1)埃及的象形文字,表意符号、表音符号、部首符号法国学者商博良,罗塞达石碑,象形文字的书写材料,象形文字的发展 祭司体文字 世俗体文字 科普特文字,象形文字之表意、表音和部首符号。24个表意符号22个腓尼基字母:希腊字

3、母与阿拉伯字母的源头。纸草。,腓尼基文字 22个字母,辅音文字,拉丁文 印度文斯拉夫字母希腊字母腓尼基字母阿拉米亚字母阿拉伯文 阿尔明尼亚文 维吾尔文,(2)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书写材料和规则,楔形文字的使用范围,(3)印度的印章文字 哈拉巴文字。婆罗谜文、佉卢文(驴唇文)、梵文。,(4)中国的甲骨文字,2、文学,(1)口头文学(2)史诗(3)文人创作,(1)口头文学 埃及的庄稼人的歌谣、亡灵书、遇难水手的故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 故事;印度的吠陀本集;中国的诗经。,(2)史诗 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印度的吠陀本集、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中国的格萨尔王传(藏族)、江格尔(蒙族)和马纳斯(柯

4、尔克孜族),(3)文人创作 印度的吠陀文学、佛本生经及诸多的格言诗;中国先秦的散文、韵文。,3、哲学 统一的自然观;百家争鸣的争论;印度宗教哲学成分较多,中国哲学的伦理化特点。,4、史学印度:吠陀、梵书、佛经、往世书和两大史诗。中国:尚书、春秋。,5、科学技术,(1)天文学(2)数学(3)医学,(1)天文学,太阴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人根据对天文的观测和农业的需要,制定了太阴历。他们把一年分为12个月,6个月每月30天,另6个月每月29天,共354天,年历与太阳历之间的差额用设置闰月的方法来补足。,太阳历: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天象的观察,制定了太阳历。他们把一年365天分为三季:“泛滥

5、季”、“播种季”(或长出五谷季)和“收割季”。每季分为四个月,一年共12个月,每月30天,岁未增加五天的节日,共计365日。,(2)数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十进位值记数法的国家。古巴比伦人是代数的奠基者。印度人真正使用“0”符号,发明了另外九个数字符号。古埃及几何学的成就比较突出。,(3)医学,古埃及人:解剖学、内科、外科、妇科。印度:药物学、解剖学、治疗学、胚胎学。中国:中药学(木草学)、中医学理论。,6、建筑和艺术,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亚历山大港灯塔、底比斯附近的阿蒙神庙;巴比伦的观星台;新巴比伦城的空中花园;亚述的王宫;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古城和佛塔。,孟菲斯附近的金字塔 和狮身人面

6、像。,底比斯的阿蒙神庙,底比斯附近的巨型宗教建筑 卡尔纳克神庙和卢克索神庙。,巴比伦的观星台,新巴比伦城的空中花园。,亚述帝国的王宫,哈拉巴文明遗址 摩亨佐达罗古城,佛塔,窣堵波、浮图。桑奇大塔。萨勒那特(野鹿苑)的狮子柱头。阿旃陀石窟。,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观,(1)埃及的金字塔 法老木乃伊的陵墓。胡夫的金字塔最为高大。,(2)巴比伦“空中花园”,(3)奥林匹亚宙斯神像,(4)罗德岛太阳神巨像,(5)以弗所月亮女神庙,(6)摩索拉斯国王陵墓,(7)亚历山大城的灯塔,中国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大运河,三、佛教文化,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主张如何评价早期佛教佛教文学艺术成就佛教的发展、传

7、播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军事贵族)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雇佣劳动者、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奴隶),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当时社会成员的分化与新旧势力的消长,导致意识形态的相应变化,进而形成诸多思想流派,其共同倾向是挑战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和婆罗门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神圣地位。,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约前563-486年),尼泊尔,刹帝利种姓,29岁出家,36岁得道成佛,80岁进入涅槃。,佛教经典:大藏经。,2、佛教的基本教义和主张 四谛、十善与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第一,四谛、十善与八正道是

8、佛教探讨人生的最基本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苦海无边的思想。,四谛 说:苦谛是讲人生一切皆苦;集谛是讲人生多苦的原因;灭谛是讲苦的消灭;道谛是讲达到涅槃的途径或修行的方法。,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说谎话)、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骂人说人坏话)、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贪欲、不嗔恚(不 愤怒)、不邪见(不违背佛教的见解)。,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第二,十二因缘是佛教分析人生苦难和造成苦难原因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十二因缘包括无知(无明)、行、识、名色(身体、精神和肉体)、六处(眼、耳、

9、鼻、舌、身、意)、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部分,又称十二支。,第三,三法印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槃寂寞”。,3、如何评价早期佛教,进步作用:(1)早期佛教否认婆罗门教的神创四种姓的邪说,指出种姓制的最初产生是社会分工所决定的。,(2)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所持的人的出身决定人的社会地位的主张,它不承认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权威,沉重打击了种姓血统论。,(3)早期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佛教在现实的精神领域内,在内部关系上,也有一些实际的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压迫种姓要求平等的愿望。,(4)佛教出现时,印度还有一些氏族部落残余,这些残余不利于国家的形成。早期佛教反对婆罗

10、门,宣扬以国王为代表的刹帝利种姓的优越性,这有利于国家的形成。,消极作用:(1)早期佛教虽然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反对婆罗门教的神创四种姓说,但却不彻底地反对种姓制度,它主张的只是刹帝利应为最高等级。,(2)它宣扬的“众生平等”仅限于宗教领域,而不是在现实世界,即使如此,奴隶、负债人等是不能和众生平等的,佛教是不允许他们进入沙门的。,(3)它所宣扬的“四谛”、“十善”、“八正道”、“十二因缘”与“三法印”等说教,实际上是要人们逆来顺受,放弃反对压迫者的斗争。,4、佛教的文学艺术成就,佛本生经、百喻经。佛教艺术:建筑、绘画、雕刻、音乐与舞蹈;犍陀罗艺术。,5、佛教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大小

11、乘佛教之间的区别:(1)小乘坚持释迦牟尼的遗教,注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大乘却创造了多种偶像加以崇拜,把释迦牟尼看成是最高人格神,并为他编造了许多神奇故事。大乘还认为三世十方还有无数的佛,并把这些佛也加以神话。,(2)在修道途径上,小乘认为人们只要虔诚信佛,便可达到自渡。它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大乘则主张人们不仅可以自渡,而且应该兼渡,助他人成佛,普渡众生。大乘这种“普渡众生”和修行的极果是成佛入极乐世界的思想,比小乘更具有诱人的力量。,(3)在修行方法上,小乘认为,要实现修行的理想,就必须出家,并要求过严格的禁欲生活。大乘认为,除出家的僧尼外,还要有大批的居家信徒。居家信徒不必遵守严格的禁欲生

12、活,可以从事自己原来的职业。,(4)在唯心主义世界观方面,小乘主张“我空法有”,否定主观的真实性,但是不彻底否定客观的存在。大乘则主张“我法皆空”,不仅否认主观的真实性,也否认客观的真实性,唯心主义体系更加完整和严密。,北传路线以大乘佛教为主,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南传路线以小乘佛教为主,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佛教的传播,佛教对中国文明的影响,(1)佛教因传入中国的时间、地区、途径、民族文明和社会不同,而形成三大系,即汉 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2)佛教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思想观念被许多中国人所接受。(3)佛教对中国语言文学影响很大。(4)佛教对中国艺术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问题 1、名词解释:太阴历 太阳历 种姓制度 2、佛教的教义和基本主张是什么?3、如何评价早期佛教?4、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间的区别有哪些?5、简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