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581725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领悟人生 真谛创造人生价值.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 领悟人生 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1,http:/,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宪法总纲第24条的规定,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3,人生观,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了人们的人生目标、人生方向、人生态度。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变化起主要作用。,4,马克思关于人的本

2、质的科学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5,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首要问题,它回答人为什么活着,反映了人生的方向和追求。人生目的的作用: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6,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正确的人生态度:认真不轻率务实不轻浮乐观不消极进取不放弃,7,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为人民服务的人

3、生观才能有真正的价值,才能有正确的态度,才能抵制人生观方面的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1,拜金主义人生观:即资产阶级的金钱价值观。2,享乐主义人生观:满足感官需求为最高目的的低级趣味。3,个人主义人生观:个人至上的人生价值观。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8,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一、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根据。,9,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前者后

4、者就无法存在。后者是创造后者的前提条件。,10,2,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在于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历史进步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和贡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马克思的资本论结论:社会物质财富是劳动创造,非资本创造。,11,资本主义人生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是金钱和资本,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谁有钱,谁就“值得尊敬”,就属于“上等人”,就“有势力”,而且在他那个圈子里在各方面都是领头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66页,12,3,人生价值的评价,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前提。在评价的方法上坚持的原则:(1)能力大小

5、与劳动态度统一。(2)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统一。(3)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统一。(4)动机与效果统一。,13,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一定社会的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主导价值的科学性以及与个人价值取向的一致性。,14,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1)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价值目标。(2)不断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3)要与自己从事的事业结合起来。(4)要具有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清华大学1966级校友朱凤蓉将军的榜样。,15,四、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江泽民:“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

6、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将赋予青年辉煌青春。,16,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心理问题的本质是浅层次的社会意识。调整身心关系要:(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2)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3)锻炼控制个人情绪的抑制力。(4)在集体活动和人际交往之中增进心理健康。,17,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平等:平等待人,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诚信:诚实守信是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人格基础宽容

7、:为人际关系提供必要的安全感和善意的氛围互助:增进友谊的实践基础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劳动工作过程的竞赛,有规则、道德要求、法律界限、合作内涵合作:社会发展之必要;人际关系之纽带,18,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19,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20,思考题,1,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将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3,人生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价值在于人的创造性社会实践?4,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