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85376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模拟实验》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元龙 史春梅,寒假数值模拟作业汇报,提 纲,一、油藏概况二、模型的建立三、油藏工程论证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五、优选方案的开发效果六、经济指标七、结论八、参考文献,一、油藏概况,1、地质构造特征该区块为长3000m,宽2000m的砂岩理想油藏(全部含油)。纵向上分为5层,每层厚度为50m,有效厚度为5m。2、储层物性特征,一、油藏概况,3、地质储量及理论弹性储量已知原油密度0.836,原油体积系数1.261。,(1)地质储量,(2)弹性储量,二、模型的建立,在模型网格划分时,纵向上分有5个模拟层;平面上X方向有60个网格,步长50m,Y方向有40个网格,步长50m,共有网格数6040512

2、000个。,1、静态模型的建立,二、模型的建立,建立动态模型包括分区、初始化数据(油藏特征参数、原油PVT数据、相渗数据)等。,2、动态模型的建立,油藏及流体物性参数,二、模型的建立,相对渗透率曲线,三、油藏工程论证,1 开发方式该油藏渗透率水平方向上极差极小,具有弱非均质性。纵向上极差较大,且小层间垂向渗透率为0,因此采用两套开发层系分层开采,先利用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开采一定年限后转注。2 层系划分该油藏渗透率水平方向上极差极小,具有弱非均质性。然而纵向上非均质很强。表征垂向非均质性的参数有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和渗透率极差等。,三、油藏工程论证,3 井距的确定经验公式法采用常规矿场

3、经验公式的方法来确定井网密度:(1)第一套层系井网密度为8.212口km2,井距为348.9m。(2)第二套层系的平均渗透率为0.091m2井网密度为13.4525口km2,井距为272.6m。,4 采油速度新区采油速度与稳产时间的公式:式中:t为稳产时间,月;为稳产期平均采油速度。现确定该油藏的稳产年限为20年,计算得出合理采油速度为2.81%。,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1 井网方案设计第一套层系有两种方案:第一套开发层系采用三角形反七点法布井。第一层有采油井33口,注水井18口,设定单井产液量为24m3,注入量为44m3,注采比1:1。(2)第一套开发层系采用反五点法布井。第一层有采油井

4、27口,注水井24口,设定单井产液量为28m3,注入量为31.5m3,注采比1:1。,第一层系的开发指标比较,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第二套层系有两种方案:(1)第二套开发层系采用正方形反七点法(歪四点)布井。第二层有采油井78口,注水井39口,设定单井产液量为14m3,注入量为28m3,注采比1:1。在地层压力下降到等于饱和压力注入。(2)第二套开发层系采用反九点法布井。第二层有采油井87口,注水井30口,设定单井产液量为12m3,注入量为34.8m3,注采比1:1。在地层压力下降到等于饱和压力注入。,第二层系的开发指标比较,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油藏前期依靠天然能量开采,当开采到天左

5、右时,弹性采收率稳定在0.58%,如图所示,压力持续下降至175bar。,2、弹性开采,弹性开发指标示意图,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初步设计该油藏采用前期天然能量开采,进行一段时间后分层注水开采,后期进行转注的开发方案。现确定三种注入时机:(1)地层压力下降泡点压力以上10%开始转注,即192.5bar。(2)地层压力下降到泡点压力开始转注,即175bar。(3)地层压力下降泡点压力以下10%开始转注,即157.5bar。,3、注入时机的选择,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3、注入时机的选择,第一套开发层系采用三角形反七点法布井。注采比为1:1。开采20年进行比较。,地层压力下降泡点压力以下10

6、%开始转注效果较好。,第一层系的开发指标比较,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3、注入时机的选择,第二套开发层系采用正方形反七点法(歪四点)布井。注采比为1:1。开采20年进行比较。,地层压力下降泡点压力以下10%开始转注效果较好。,第二层系的开发指标比较,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根据前面的比较,先确定采用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下10%是开始注水,并对注采比0.9:1、1:1、1.1:1进行选择。,4、注采比的选择,注采比为0.9:1开发效果较好。,第一层系的开发指标比较,四、数值模拟优选开发方案,4、注采比的选择,根据前面的比较,先确定采用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下10%是开始注水,并对注采比

7、0.9:1、1:1、1.1:1进行选择。,注采比为0.9:1开发效果较好。,第二层系的开发指标比较,五、优选方案开发效果,最终确定采用地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以下15%是开始注水,采用第一种井网方案,即第一套开发层系采用三角形反七点法布井。第二套开发层系采用正方形反七点法(歪四点)布井。注采比为0.9:1。采油速度为2.81%。生产20年。,优选方案的开发指标,五、优选方案开发效果,各小层的波及效果图,六、经济指标,利用动态分析的净现值法进行评价,Pt投资回收期,CI现金流入量(主要指销售收入),CO现金流出量(主要指投资、成本及销售税金),(CI-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式中:ic称为折现

8、率,(1+ic)-t称为折现系数,把未来金额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亦称贴现。,经济指标数据,销售收入=累积产油量油价原油商品率=1047.6 Q油元产油各种操作费=累计产油量70元/m3=70 Q油元产水处理费=累积产水量3元/m3=3Q水元注水成本=累积注水量13元/m3=13Q注元所有井总年操作费=10325万元t=2575104t元钻井费用=500万元/井168口=84000104元增值税=(1/0.187-1)销售收入=164.997 Q油元资源税=Q油11.1804元/m3=11.1804 Q油元整理后得:NPV=801.4226Q油-3Q水-13Q注-257510

9、4t-84000104NPV=801.4226*1125104-3*192104-13*1080104-2575104t-84000104=8.03109元,六、经济指标,七、结论,1.由于该油田区块垂向渗透率为0,垂向无窜流干扰,平面非均质性好,因此该油田开发年限长,采收率相当高,是高产油田。2.注水时机在低于饱和压力的15%时产生的经济效果比高于饱和压力注水5%时产生的经济效果好。3.注水比为0.9时的经济效果比注水比为1和1.1要好。4.对应该油藏,采用反七点法生产效果较好。5.合理的采油速度为2.81%,井网密度第一层系为8.212口/km2,第二层系为13.4525口/km2。,八、参考文献,1、油层物理学 杨胜来、魏军之编著2、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 姜汉桥、姚军、姜瑞忠编著3、提高采收率原理 岳湘安、王尤富、王克亮编著4、新区采油速度与稳产时间、递减率变化关系研究 范金旺等;断块油气藏,谢谢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汇报完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