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8599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技术》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安全技术,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周翔 教授,1 煤矿安全科技的现状2 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的主要差距,煤矿安全技术,1 煤矿安全科技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科研队伍,科技研发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取得了一批重要安全科技成果,对促进安全生产形势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1.1 建立了一批专业科研院所,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队伍“十五”期间,组建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依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矿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分别建立了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科学技术学院等安全生产技术支撑机构;建设了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火灾科学

2、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研发基地。已初步建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和具有一定规模、水平的安全生产科技队伍。1.2 在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重大工业事故预防预警与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监控、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取得了“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预防与监控技术”等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在国务院及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下,启动了“煤矿生产安全科技行动”专项,“煤矿瓦斯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和“预防煤矿瓦斯动力灾害的基础研,究”项目分别列入国家

3、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立了安全生产科技奖励制度和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2004年奖励的安全生产科技优秀成果143项,2005年列入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的科技项目有638项。1.3 通过安全生产科技成果的应用示范,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十五”科技攻关课题“矿山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防与监控技术”的研究与实施,初步建立了以淮南矿业(集团)公司为依托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示范工程,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放量,2005年全矿区瓦斯抽放量达到1.5亿m3,抽放率由2001年的24.5增加到41.5,矿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至0.46

4、,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安全生产局面,取得了良好示范效果。,1.4 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煤矿安全数字化监测监控网络”等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推广计划,“煤矿安全气相色谱仪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等技术在各地得到应用。大批安全防护用品和装备的推广应用,对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与健康起到良好作用,也促进了安全防护产业的发展。,1.5 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 2006年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5、”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做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公共安全”已列入重点领域,“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被列为优先主题。这些举措将对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2 我国煤矿安全科技的主要差距 在我国虽然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安全生产科技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安全生产科技基础薄弱,安全技术滞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安全科技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科技的差距主要有如下几方面。2.1 安全科技对提升安全生产整体水平的可操作

6、性政策、法规薄弱 还没有完全形成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安全生产的作用和地位相适应、能够有效推动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2.2 安全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滞后于安全生产实践 安全科学理论是发展安全科技的基础,超前的科学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安全科技研究和安全生产工作实践。我国的安全科学最早是从劳动保护工作中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安全管理工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的中安全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一样经历了如下六个阶段:1)四年初创阶段(1949-1952年)2)五年发展阶段(1953-1957年)3)受挫与探索阶段(1958-1965年)4)动荡与徘徊阶段(1966-1978年

7、)5)恢复和发展阶段(1979-1992年)6)高速发展与市场经济阶段(1993年至今),1993年之后,中国出台了较多综合的、全面的、适用范围广泛的安全生产基本法,使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2006年6月27日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煤矿、非煤矿山、化学品、烟花爆竹、粉尘防爆、涂装作业和防尘防毒7个分会。这标志着我国将通过技术规范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加强安全生产。影响和制约我国安全生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生产标准工作相对滞后,基础工作比较薄弱。致使生产经营单位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管理规范,监管监察部门缺乏相应的执法依据。此外,

8、安全标准是严格市场准入的尺度和手段,通过严格的安全技术标准,把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拒之门,外,就可大大减少事故的发生。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安全是一种常识,既没有科学的认识,也没有学科的地位。到目前为止,安全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畴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与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关系也还没有理清,在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领域更没有纳人到资助的范围。我国煤矿安全科技还没有形成能够很好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论体系,对安全生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属性及其规律、方法等的研究严重不足。因此,安全理论的发展应该放到“科技兴安”的战略地位。,2.3 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整体技术落后风险辨识、评价

9、和控制的技术和方法是安全科学技术中的前沿课题之一。我国对高危行业的特种设备和一些涉及生命安全的危险装置受先天制造质量和后天维护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存在诸多缺陷,但由于受到综合国力的制约,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定期报废和更新,又由于缺乏适合于我国国情的检验检测、安全评估、寿命预测和基础数据库,造成各类潜在危险的大量存在,缺乏有效的预控手段。,2.4 安全检测、危险源监测和灾害事故预警技术滞后和使用受限危害检测和危险监控是事故预防的基本技术手段,现代化生产迫切需要发展在线、智能化、信息化检测监测技术和手段。发达国家已有先进技术对关键装备、大型承压设备和危险装置进行在线检测,对埋地燃气管道腐蚀与泄

10、漏实施不开挖在线检测监测,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却刚刚起步甚至基本上是空白。生产装置除有良好的安全监测技术外,还建立完善、严格的机械完好性保证制度,以预防性检修为准则,很少发生现场泄漏问题,而我国大多数企业仍采用坏了才修的原则,现场跑冒滴漏严重,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潜存事故隐患。,对矿山等的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监测技术,我国普遍存在着技术相对落后、使用面不宽、传感器种类少、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与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2.5 风险控制和灾害事故防治技术落后风险控制是实现系统安全的最终目的。在针对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提出的危险、事故隐患,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方面和研究重大突变

11、事故的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远远不够,要形成体系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安全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转化率和科技工作的贡献率还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生产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期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共性、关键性问题尚未攻克,安全生产的科研储备和预研匮乏。如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地热等自然灾害的治理缺乏有效的技术和必要的理论支撑,煤层瓦斯抽放还缺乏有效的手段,矿井通风的可靠性也缺乏有效的保证。2.6 应急救援技术能力和水平低科学的事故防范体系不仅要有预防的措施,还需要有应急的对策。在我国矿山安全事故救援中,普遍存在着对重大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缺乏深入的研究,很难有效实

12、施;全国各级各类应急救援力量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建立协同作战机制。而发达国家目前已有完整的体系。,2.7 安全监管监察缺乏技术支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但目前我国的安全监管监察还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主要表现在手段落后和技术含量低,不能很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全生产事业发展的需要。2.8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及体系拯待完善 事前预防、事中应急、事后补救是安全保障的基本方法体系。发生事故后的科学调查处理是事后补救的基础。我国在事故调查分析的组织、目的、程序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重大事故发生后往往只重视责任原因,而忽视本质和预防原因的调查。,2.9

13、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安全技术标准是发挥安全科技功能的支持条件。目前安全技术标准体系、计量体系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安全技术标准缺口较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已有标准的科技含量低,大多缺少详细的安全技术设计要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要与国际安全技术标准接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2.10 安全信息管理技术拯待加强和提高安全信息是科学决策和管理的基础。要利用先进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静态、动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国家安全生产的动态监管,提高时效性、准确性。,2.11 安全生产科技力量趋于分靛,科技工作缺乏整体性 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定位、内容、重点领域和方向等等方面都没有统一和权威的定论;各专业领域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未能充分利用国外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来推动安全科技的发展;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2.12 安全生产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安全科技的投入水平既是国家经济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管理者意识的表现。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作为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导的事业,我国的投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需要建立多元化的安全科学投入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