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知觉》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94719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2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知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自我知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自我知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自我知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自我知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知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知觉》PPT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我知觉,认识自己,就要打开自己的窗子,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认识的对象。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情感、情绪和内在特质等心理状态的认识。,美国管理学家本尼斯.唐森德共同设计:“领导者行政能力21天训练计划”。其中21天训练计划中的第一天作业是必须回答四个问题:1、你是谁?2、你在这儿做什么?3、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4、你有什么样的目标?,巴黎大学有一年的博士入学考题就是 我是谁?,自我知觉的内容,1、对自我外部特征的知觉:容貌肤色体形。2、对自我个体特点的知觉:喜怒哀乐、意志力、价值观、气质、性格、能力等。,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2、(William James)把自我认知分为三个要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自我知觉的途径?,心灵探索之一:的五样,可以是实在的物体;也可以是人和动物。可以是精神的追求;也可以是爱好和习惯。可以是抽象的事物;也可以是具体的物品。总之,你尽可以天马行空地想像,只要把你内心最珍贵的五样东西写出来,好好记住这个顺序吧,如果在生活中遇到无所适从的时候,不妨用头脑中的打印机,把这张纸无形地打印出来。也许,奇迹就会发生,你的答案也就顺滑地诞生出来了。,排出了这种顺序,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它让我们明白:在心灵深处,对我来说,什么是做重要的,关键时刻,该把什么放在第一位,该把谁的利益放在第

3、一位,为了什么而拼搏,该选择什么,该放弃什么。遇到难以做出的决定,请想想你的五样。,1、身高2、体重3、相貌4、家庭出身5、文化程度6、性别7、性格8、人际关系11、爱好12、理想抱负,真实的我,理想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心灵探索之二XXX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多少不一致的项目?你的痛苦、烦恼有多少与之有关?如何让自己更快乐?,第一节 自我知觉和自我归因理论,一、贝姆的自我知觉理论 D.J.贝姆 于1972 年提出了自我知觉理论:1、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2、最初的态度问题。3、自我归因过程的限定,1、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个体了解自

4、己的态度、情感和内在状态,部分是通过自己外显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即,我们对自己内部状态的了解,也像他人了解我们一样,都是通过我们的外显行为。,诱导服从:,在没有外界环境压力时,我们通常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表达真实态度的。当存在着明显的外部压力时,我们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于外部原因的。由于高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外部,由于低奖赏而从事某种活动,导致把行为原因归之于内部。这就是说,对于从事某种活动给予过分的肯定,将破坏对这个活动的内在兴趣。,自我归因过程限定:,(1)自愿选择。自愿选择是模型中的重要变量。贝姆认为,要通过行为推断态度,必须要看这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控制下发生的(外在

5、诱导下发生的),还是自动地(自己选择决定的)发生的。只有行为是自动发生的,一个人才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为推论态度。(2)当内在线索是模糊或者是微弱的时候,才可以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3)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源的时候,一个人就会利用外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二、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三条线索(1)实体的特异性(2)一致性反应(3)一贯性例:我为什么被王老师批评?,三、沙赫特情绪理论,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常进行社会比较。情绪(害怕、害怕的程度)是否恰当?人际交往(相似背景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比较,情绪归因,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1)生理上的激

6、起(2)认知标签。沙赫特理论模型:E=A*C实验:,实训:自画像,第二节 自我知觉中的偏见,一、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1)是行动者与观察者得到了不同的信息,自然由此而得出不同的结果。行动者容易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有可原。而观察者就事论事。(2)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泰勒和菲斯克。行动者利用环境提供的线索来作为归因的基础,观察者更会利用行动者的行为作为归因的基础:显著性归因偏见。,启发?,老师上课迟到?学生学习不好?教师归因(观察者归因)学生努力不够;学生归因(行动者自我归因)老师教的不好。观察者:要考察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不同

7、表现,综合进行评价,不能就事论事;对待我们自己:则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要注意本人的内在特征在归因中所起到的作用。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代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二、自我服务偏见:,(1)你觉得在场的人有多少比你更有魅力?(2)你觉得在场的人有多少比你更有道德?(3)你觉得在场的人有多少比你更聪明?(4)你觉得在场的人有多少比你更有同情心?(5)你觉得在场的人有多少比你更善良?,自我服务偏见的例子?,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人家。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怨天尤人,自我服务偏见最容易发生的条件:,(1)当行动者高度介入到一种活动中去的时候;(2)当行动者自愿选择从事一种活动的

8、时候;(3)当行动者的成绩公开的时候。,自我服务偏见产生的原因:,(1)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保护或提高我们的自尊。(2)自我服务偏见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公开形象。,启发?,严以律己,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第三节 自我障碍和习得无助自我归因的两种现象,一、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跳蚤残疾人,自我设障碍个体特点:社会焦虑、没有预料到成功具有高度重要性任务高度注意公开形象危害:自我设障知识的障碍不能成功,,启示?,正确归因,培养健康的自尊,改善重要他人态度,强化自我肯定训练,二、习得无助,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当事件完全在人

9、们自己控制下,他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为习得无助。,造成习得无助的原因:学习:归因,无助感阶段:,(1)在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不可控状态”中体验 各种失败与挫折(2)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3)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4)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严重影响后来 的学习。,习得无助导致心理问题,一是动机上的,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二是认知上的,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三是情绪上的,习得无助能产生轻微的或严重的忧郁症。,启示?,我们必须学会客观理性地为我们的成功和失败找到正确的归因。,第四节 自我归

10、因的应用归因治疗,一、痛苦归因:通过改变自我归因中的一些因素,研究者可以使被试增加或减少其痛苦的知觉和忍耐力。,(一)增加痛苦班德勒:,甲组:有权选择,电击可以逃避按电钮逃避电击(归因:电击痛苦)知觉到的电击痛苦比实际上所受的痛苦增加了。电击可以逃避不按电钮逃避电击(归因:电击痛苦)知觉到的电击痛苦减少?乙组:反应时条件,无权选择:不知道电击可以逃避按电钮是为了判断反应时间知觉到的电击痛苦?,(二)减少痛苦尼斯比特和沙赫特,在心理治疗中,如果病人把他们的情绪上的激起归因于外在刺激,那么像这些症状:害怕空间、恐高症,就会减少或消失。,二、错误归因治疗,即不主张用寻求隐藏根源或重新学习的方法,而主张使病人对激起原因作出错误的归因,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注意伦理问题。韦纳归因,三、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三个归因维度是重要的。一是内在性外在性;二是普遍性;三是稳定性。,干预方法:,一是可以引导他改变对结果的评价;二是改变认知的目的的指向性;三是改变一个人的期望;四是能改变一个人对失败作的归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