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表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的表征》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蛋白质的表征,第一节 蛋白质结构的基本概念,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高分子,英文为“Protein,该词从希腊文转化而来,意思是“最原始的”,可见当时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已有相当的基础。蛋白质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生物功能。蛋白质是20种氨基酸通过酰胺键(肽键)联成的长链分子,这种长链即所谓的肽链。许多蛋白质还包含有非肽链结构的其他组成成分,这种成分称为配基或辅基。作为蛋白质组成成分的氨基酸一共有20种,它们的名称和结构列在表1.1中。为了表达蛋白质和肽结构的需要,每个氨基酸都有相应的符号表示,常用符号通常由氨基酸英文名的三个字母组成。一个蛋白质由上百个甚至上千个氨基酸组成,
2、为了表达的方便,又设计出单字符号。,除了列出的20种基本氨基酸外,实际上还有几百种不常见的氨基酸参与某些蛋白质的组分,可称为稀有氨基酸;另一些氨基酸出现频率要高些,如羟脯氨酸、甲基组氨酸和甲基赖氨酸、丁羧基谷氨酸等,但它们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后转变而来的,因此不计入基本氨基酸之列。,这是一个链状的结构,经水解后,将肽键断裂,转变成一系列的氨基酸。链中相当于氨基酸的单元结构称为残基。而上述链称为肽链。肽链的氨基一端称为N端或氨基端,羧基一端称为C端或羧基端。习惯上将N端列在左边,C端列在右边。,从氨基酸的结构看,半胱氨酸的侧链上有巯基(一SH)。巯基的稳定性较差,在碱性pH下易氧化成二硫键。如果一
3、条肽链上的两个半胱氨酸的巯基形成二硫键,肽链形成链内二硫键。假如两条肽链间形成二硫键,就出现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如胰岛素)。蛋白质分子有两对以上的二硫键,或者是蛋白质分子有一对二硫键和一个半胱氨酸,二硫键可能有不同的连接方式,于是出现了异构体。异构体的数目因半胱氨酸含量不同而异,但是在天然的蛋白质分子中没有这种异构体,只有一种连接方式。而在重组蛋白质的复性中,可能出现二硫键的错配对。,一级结构是指肽链中的氨基酸排列序列,二硫键的定位也是一级结构的重要内容。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也可称为构象单元,因为它们是蛋白质复杂的空间构象的基础。一些构象单元的结构不是不可改变的,pH、温度、溶剂极性等环境因素
4、可以影响单元的变化。具有二级结构的肽链在空间走向,形成具有空间三级结构的蛋白质,如所谓球蛋白类,它们几乎都有生物功能和活性,其中有些还能进一步相互作用,形成更高层次的结构。蛋白质之所以有功能,是因为分子表面有可以进一步作用的基团,不同的蛋白质由于分子表面结构不同,可作用的基团分布和组合也不同,这种特定的结构就是各种蛋白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活性的分子基础。四级结构可以认为是一些特定三级结构的折叠肽链通过非共价键而形成的大分子体系,也可称为亚基的装配(assembly)。装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能使各亚基间相互调节,使蛋白质分子的功能更完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是研究蛋白质的基础和起点。蛋白质的来
5、源是多样的,主要来自动物、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微生物,取材要采用含量丰富的器官。抽提蛋白质的第一步是将组织粉碎,破坏细胞,以便于抽提出蛋白质;抽提液的选择也因蛋白质而异。一般用低浓度的缓冲液,有时在从肌肉抽提时也用稀碱,因肌肉中含有乳酸,最后抽提液的pH却是中性的。在提取膜蛋白或包含体内的蛋白质时,还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变性剂以增加溶解度。各种细胞中普遍存在各种蛋白水解酶,会导致蛋白质的降解,低温操作和加一些相应蛋白酶抑制剂(如DFP、PCMB、PMSF等)、螯合剂(EDTA等)是有益的。将蛋白质抽提出来后,就要进一步纯化。纯化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将大体积变成小体积;二是把多组分蛋白质只留下
6、单一种的蛋白质。前者有吸附法、超滤法、冻干等。后者有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形状和分子质量大小、电离性质、溶解度和疏水性、生物功能专一性等,常用有各种盐析法、超离心沉降、结晶、电泳、凝胶过滤,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等。近年来发展的FPLC和HPLC大大促进了许多蛋白质在毫克级的纯化,其量足够用于蛋白质的化学研究。,第二节 蛋白质的纯度,蛋白质的纯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尤其在重组蛋白的质量控制中。但它也是一个相对的指标,而纯度要求95、99或99.9需根据实际要求而制定。蛋白质的纯度一般指是否含有其他杂蛋白,而不包括盐、缓冲液离子、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小分子在内。一些蛋白质在硫酸铵糊中相当稳定,一些
7、酶在甘油中保存则很稳定。蛋白质纯度如用百分数表示,有时还和检测方法、定量方法、所选用仪器的参数有关。例如在HPLC分析蛋白质纯度时,一般要求以280nm检测,这是蛋白质的吸收高峰,而很可能不是非蛋白质杂质的紫外吸收峰,甚至小分子物质在280nm处没有吸收,因此都以280nm的光吸收来定量处理,检测不到非蛋白质杂质和小分子物质的存在,表明所得的蛋白质纯度会偏高。在色谱中普遍采用积分面积的方法,这也不是很妥当的。而且在用计算机或积分仪在线检出时,仪器的参数设置与所得的报告很有关系,设置不妥往往导致结果不够准确。,目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纯度方法有: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8、SDS-PAGE);毛细管电泳(CE);等电聚焦(IEF);高效液相色谱(HPLC),包括凝胶过滤、各种反相色谱、离子色谱、疏水色谱等;质谱(MS)。一些新的有效方法也在引入分析蛋白质的纯度,如质谱等。由于它测定分子质量的精确度可达万分之一,因此丢失一个氨基酸残基(平均分子质量约110Da)就可以检出;如有氨基酸的取代形成突变株(可能分子质量有几十道尔顿的差异),也非常容易被发现。,按照严格的要求,用电泳法证明蛋白质的纯度,在一种pH下电泳说明该蛋白质是纯的,这是不够充分的。应该取两种pH缓冲液,它们分布在蛋白质等电点的两侧,在这两种pH下电泳都证明此蛋白质是纯的,这样才可靠。应该指出,只用一
9、种方法鉴定蛋白质纯度是不够的,至少应该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而且是两种不同的分离机理的方法来判断蛋白质纯度才比较可靠。因为常常发现某一样品在凝胶过滤中是纯的,而在离子色谱中却分辨为两个组分,反之亦然。又如,一种样品用凝胶过滤法和SDSPAGE电泳证明是纯的,但这仍不充分,因为这两种方法的机制是相同的。,第三节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的量是研究蛋白质的最基本的一步,而对蛋白质定量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灵敏度和可靠性程度有一些了解是必要的。溶液中蛋白质的浓度测定方法很多,最早的经典方法是克氏定氮法,因为每一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1416)。其方法是将一定量的蛋白质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的氮变
10、成铵盐,再与浓NaOH作用,使氨气放出而被吸收于标准酸液中,用反滴定法滴定残余的酸,或用硼酸吸收后,再用标准酸直接滴定,求得该蛋白质样品中的含氮量。此法虽有普遍性,但操作繁琐,目前应用较少。稍后应用较广泛的方法是双缩脲法、福林酚法和紫外吸收法,近年来大多数人用考马斯亮蓝法。选择哪一种方法,一般考虑的原则是准确、操作方便、影响因素少,一、光吸收法 蛋白质在280nm左右有吸收高峰,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Trp和Tyr)的缘故,因此可以用280nrn光吸收值来定量溶液中的蛋白质。但是每种蛋白质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含量是不同的,而且有较大的差别。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280nm光吸收为1时等于
11、lmg/ml来计算。这样简单的处理在准确性上有不足之处,但其测定时间短,用量极少,而且不消耗样品,故被广泛采用。最准确的方法是用蛋白质的摩尔消光系数计算。在蛋白质纯化后,将此纯的蛋白质对水充分透析,然后冻于或在真空干燥器中干燥,继而在105下恒重,精确称量110mg,再定量溶于一定体积中(通常为1mg/ml),测量280nm下的光吸收,从而得出该蛋白质的摩尔消光系数。这种方法最为方便、准确,适于微量测定。,二、考马斯亮蓝G250法 此法适合于定量10100g,操作简单,应用广泛。考马斯亮蓝G-250又叫“homemade”试剂,每个实验室可以方便地自行配制。三、双缩脲法 此法是基于蛋白质之肽键
12、一CD-NH-有双缩脲反应,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络合显蓝色。该法受蛋白质之特异性影响较小,适用于较大量蛋白质(毫克级)的测定。四、福林一酚法 此法灵敏度和准确性都较高,但操作较繁琐,此外,影响因素(譬如去垢剂干扰这一方法)也较多。Smith提出一种新的BCA测定蛋白质的方法,灵敏度和重复性均佳,受干扰少,Pierce公司有商品供应。,第四节 蛋白质的脱盐(除去盐和非共价结合的小分子),用凝胶过滤法(SephadexG-25或类似的介质)和HPLC的凝胶柱脱盐。应用这类技术时首先要考虑蛋白质的回收,特别对少量蛋白质,尤其是碱性蛋白质,则常常因载体对蛋白质的吸附作用而导致回收差。此时的流动相一般不
13、能用水,而推荐用0.1mol/L醋酸或0.1mol/L碳酸氢铵,因为可以在冻干过程中除去这些挥发性的盐。在蛋白质纯化的最后阶段,常用挥发性溶剂(例0.1TFA/ACN)的反相HPLC,则可得到无盐的蛋白质样品。如果对某些蛋白质的回收低,建议用短柱(例PE-ABD公司的RP-300柱,30mmX2.1mm)较为理想。比HPLC更简单的方法是用C-18的Sek-Pak,或用Millipore公司的超滤离心过滤管,但耗费较大。,如果蛋白质是用SDS-PAGE纯化的,则非共价结合的分子往往可以有效地除去,但又引入了SDS和其他一些分子(Tris,Glycine等)。从SDS-PAGE电泳的凝胶中回收蛋
14、白质的方法很多,但不尽如人意。如采用电印迹,往往很有效。因为PVDF膜结合蛋白质的亲和力大大高于盐、去垢剂等小分子物质,从而达到蛋白质脱盐的目的。Stone推荐用三氯醋酸(TCA)沉淀蛋白质而脱盐,蛋白质浓度100g/ml(如果蛋白质浓度太低,得不到沉淀,这时可用真空离心浓缩蛋白质的方法),加总体积19的100TCA,TCA最后浓度为10,在冰浴放置30rain后离心收集沉淀物,用100l冷丙酮洗两次,气流干燥。,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测定,近年来由于解决了分离介质的刚性问题,有了HPLC的凝胶过滤系统(例如Waters的1-60、1-125、1-250和Beckman或ToyoSoda的T
15、SK2000SW,3000SW,4000SW),这样测定分子质量只需1h即可。但在一般实验室应用的常规方法是SDS-PAGEL,刊,原理是在SDS存在条件下,蛋白 质表面都携带了大量负电荷,呈杆状分子,在此情况下,不是根据蛋白质的电荷而是根据其分子形状和大小来进行分离。用量为0.1lg,这种方法误差为5一10,但极为简便。凝胶过滤是测定完整蛋白质分子的分子质量,而SDS-PAGE是测定蛋白质亚基的分子质量,同时用这两种方法测定同一蛋白质分子质量,可以方便地判断样品蛋白质是否寡聚蛋白质。,较新方法是用毛细管电泳(凝胶筛分或无胶筛分)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仅需纳克量,而且还可用积分仪或电脑联机精确
16、定量。同时此法对蛋白质的分辨率和准确性优于SDS-PAGE方法。在某一批IL-3产品的分子质量测定中,用SDS-PAGE得到均一的区带,但在毛细管筛分电泳中为两个毗邻的峰。两个峰的分子质量也有约1 000Da的差异,教材作者进一步用质谱验证了这一结果。最新的方法是用质谱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20世纪80年代初期,质谱用于测定分子质量的有快原子轰击质谱和等离子体解吸飞行时间质谱。近年来,高分辨率的磁质谱可精确测定分子质量2 000Da以下的多肽。到90年代,由于电喷雾质谱(ESl)有了长足的发展,可以用于测定分子质量约5万Da的蛋白质,而且只需皮摩尔(pmol)量的蛋白质,且其精度可达0.01。
17、而MALDI-TOF则可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高达二三十万道尔顿。,图1.1所示为ESI质谱测定细胞色素c的分子质量,右角是其电荷分布图,据此计算出分子质量。,第七节 氨基酸定量分析 氨基酸分析在肽谱和点突变肽的分析中是很重要的,同时也可以是很精确的。因为这种肽通常是含52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又常常是以特定的某一个酸性或碱性氨基酸为C端。从氨基酸定量分析而言,分析2030个氨基酸残基肽的精确性要比含10020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的精确性大得多。其次,酶解肽段(最常用胰蛋白酶)可用一个碱性氨基酸作基准1来计算,这样准确性又可有所提高。在新型IL-2的制备工作中(Cys-125被Ser或Ala所取代
18、),利用二阶微分光谱法可以方便地判别点突变的肽,然后用氨基酸分析或质谱,或序列测定来进一步确认。,自从Spackman、Stein和Moore建立氨基酸自动分析方法以来,无论在方法学、仪器自动化或高灵敏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氨基酸分析可以分为柱后反应法和柱前衍生法两大类。前一种方法是将游离氨基酸经过色谱柱分离后,氨基酸再与显色剂(茚三酮、荧光胺、邻苯二甲醛)作用,仪器需用专门的氨基酸分析仪或用HPLC加上柱后衍生装置。这种方法比较稳定,因为一些可能有影响的“杂质”在柱分离过程中已与氨基酸分开,然后再各自与显色剂作用。后一种方法是将各种氨基酸和荧光试剂先作用生成氨基酸的衍生物,然后再用柱把各衍
19、生物分离,直接检测衍生物的荧光,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灵敏度高,检出极限已达1pmol,且可以利用HPLC进行氨基酸分析,譬如OPA技术。缺点是荧光强度依赖时间变化,稳定性欠佳,要求控制很严格。近年来报道的PITC是一种很有效的柱前衍生技术,并且可以在254nm下检测,操作简便。,氨基酸的水解方法通常采用在5.7mol/LHCl真空状况下110水解24h,也有在150 下快速水解4h。不同条件下,各种氨基酸的回收率会有所不同,而且色氨酸会受到破坏,通常采用3mol/L巯基乙磺酸或4mol/L甲磺酸来防止色氨酸被破坏。一种新的方法是在水解样品中加入保护剂十二烷硫醇(dodecanethiol)和EDT
20、A,据称色氨酸的回收率可达80。在酸水解条件下半胱氨酸的定量很不准确,偏低严重。通常在酸水解蛋白质前用过甲酸氧化成磺基丙氨酸(cystemacid);或先还原蛋白质,用碘代乙酸处理把半胱氨酸转变成羧甲基牛胱氨酸。一种较新的方法是把蛋白质用DTT还原后,加入乙烯吡啶(4-vinylpyridine),然后分析其衍生物。也有报道用DTDPA(3,3Dithiodipropionic acid)与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形成Cys-MPA,此衍生物能在t-IPLC中和其他氨基酸衍生物分离,故可用于准确定量半胱氨酸。,如果采用电泳法(例如SDS-PAGE)分离到样品,则很难从凝胶中洗脱下来,可采用点印迹法把样
21、品转移到PVDF膜上,然后在PVDF膜上直接进行盐酸水解和氨基酸分析称之为原位分析(in situ),在膜上分析氨基酸的误差要高于常规方法。Stein实验室引入气相水解法,操作方便,样品损失少,回收率也高。目前已有把蛋白质水解、自动进样、氨基酸分析和定量报告联成一个系统的氨基酸分析仪商品出售。,第八节 肽 谱定义:肽谱技术是指蛋白质被酶解或化学降解后肽段的分离分析或制备。肽谱分析最早称之为fingerprinting(指纹术),用在血红蛋白A(HbA)和血红蛋白S(HbS)的分子病研究中,即将HbA和HbS分别用胰蛋白酶酶解,然后将它们的肽分别进行纸电泳,再转动90进行纸层析。Ingram用此
22、法观察到HbA和HbS之间有一个肽斑点上的差别,进一步的肽顺序分析指出仅仅是一个氨基酸残基(一个净电荷)的差别,正常的HbA中是Glu(6),异常的HbS中为Val(6)。该技术发展到现阶段,肽谱(peptide-mapping)用HPLC和GEL来做,HPLC主要是用RP-HPLC根据肽的长短和疏水性质来分离,如果肽的亲水性强,则柱不能滞留住这些亲水性强的肽段,达不到分辨开的效果,如果某些肽的疏水性很强,往往会粘在柱上洗脱不下来,而CE有时可以避免这些弊端。近年来,随着LCMS和CEMS的普遍应用,使收集到的肽峰立刻得到精确分子质量的测定,这样使肽谱的可靠性大大增加。此外,“肽质量指纹”(p
23、eptidemass fingerprinting,PMF)的出现,即用MALDITOF质谱直接分析蛋白质的酶解产物,多肽出现先后是按分子质量大小排列,这对于已知序列的重组蛋白质样品的分析更加有利。,第九节 质 谱 质谱在90年代的发展,特别是两种软电离技术的发展,使生物质谱在质谱界成为主要角色。蛋白质组学又为生物质谱提供了一个发挥才华的大舞台。它们中首选的是MALDI-TOF,它的大容量分析、单电荷为主的测定分子质量高达30万Da、干扰因素少,适合蛋白质组的大规模分析之需。其次ESI为主的LC-MS联机,适于精细的研究。目前,质谱广泛用于蛋白质的纯度鉴定、分子质量测定、序列测定、肽(质)谱分
24、析、二硫键、乙酰化、糖基化、磷酰化,以及非共价结合等研究中,成为研究蛋白质不可缺少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往的美国质谱年会,参加者约千余人,近年来为三四千人,其中很多是生化学家,这和ESI和TOF在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质谱年会上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论文也由10上升到近40。,对于蛋白质,质谱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肽的测序,这是一个被认为很有前途的测序方法,称为串联质谱(Tandem-MS),即在第一级质谱得到肽的分子离子,选取目标肽的离子作为母离子,与惰性气体碰撞,使肽链中的肽键断裂,形成一系列子离子,即N端碎片离子系列(b系列)和C端碎片离子系列(y系列),将这些碎片离子综合
25、分析,可得出肽段的氨基酸序列。在以四级杆为质量分析器的质谱,通常是将三个四级杆串联起来,实现二级质谱,即MS/MS,这就是所谓三级四级杆质谱。在以离子阱为质量分析器的质谱中,采用离子阱可多次捕捉母离子和子离子,因此可实现多级质谱,即MSn,一般可达五级以上,对于分子结构分析很有用处。目前的测序方法基本上是在ESI质谱上发展起来的,MALDI-TOF-MS最近发展了PSl(post source decay)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序列分析,但不如ESI-MS测序应用广泛。因此,ESI-MS可较好地与现有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如HPLC、CE)蛋白质测序技术相匹配。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研究中,由于ES
26、I-MS强大的MS/MS乃至MSn功能,可以解析蛋白质的各种修饰的位点,如糖基化、磷酸化等,以及复杂的糖链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质谱技术目前的发展非常迅猛,无论是ESI,还是MALDI-TOF,都在不断改进,以期完善。ESI着力于提高灵敏度(如采用nanospray,capillary LC),以及降低盐和去垢剂的影响;MALDI-TOF则着重于提高精确度,如在离子进入分析器前稍微停留,去除杂质,即延迟抽提(delay extraction)和加强测序功能。最近QTOF质谱的发展-MALDI-TOF由于其仪器的固有性能,决定其在高分子质量区域(m/z3 000)的质量精度下降,一般认为在高分子
27、质量区域,质量偏差应不超过100 ppm,否则在肽谱检索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Q-TOF型仪器,由于其四极杆和飞行时间质谱是以相互垂直方向几何型组成,当离子通过四极杆后,同样的质量而具有不同动能的离子在垂直方向上受到飞行时间质谱的推出电压作用时,通过离子的水平方向动能差异不会对飞行时间质谱分辨率产生影响,因而其分辨率比普通MALDI-TOF要高,灵敏度也提高,显然它的质量精度亦有显著提高,其偏差5ppm。这样在蛋白质肽谱的检索中可提高准确度。目前,Q-TOF质谱不但有ESI源,也配备了MALDI源,这无疑是如虎添翼,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第十节 蛋白质及多肽的序列测定和末端分析,目前测定蛋
28、白这一级结构的主要方法有:蛋白质化学方法(主要是Edman降解法测N端和用羧肽酶或化学法从C端测起)和从cDNA来演绎的方法。其他方法有质谱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法。利用cDNA法测定的最长蛋白质是脱脂脂蛋白B-100(4 532个氨基酸残基),用经典的蛋白质化学分析法测得的最大的蛋白质是人凝血体系中的Von Willebrand因子(2 050个氨基酸残基)。从蛋白质数据库来看,约一半来自cDNA,一半来自蛋白质化学方法。虽然cDNA技术发展很快,也方便,但目前还不能取代经典的蛋白质化学方法,例如部分顺序测定对识别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域或蛋白质活性部位以及化学修饰部位,还是离不开 经典的蛋白质化学方法
29、。蛋白质的末端氨基酸与在肽键中间的氨基酸不同,蛋白质的一端是以自由基存在的,称之为N端,习惯上列在左侧;在另一端是以自由羧基存在,则称之为C端,习惯在右 侧。,1954年Sanger首先把二硝基氟苯应用于胰岛素的N端测定,为研究蛋白质的精细化学结构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继后Edman、Wetman-Libet、Chang等人相继作了很多贡献。特别应该强调指出,末端的鉴别能力较之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色谱、电泳等)毫不逊色,有时甚至更为灵敏,所以也是鉴别蛋白质样品纯度的一种好方法。,一、N端分析,在N端测定上,目前最经典的是异硫氰酸苯酯法。自1950年代建立后,在1970年代发展成一种全自动的测定方
30、法。目前微量液相脉冲蛋白质侈肽自动顺序分析仪,灵敏度约lpmol,检出极限为20fmol,加上进行计算机数据处理和分析,既灵敏又方便。但机器有时会出现读写错误,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工作者加以最后判断才是最可靠的。Wittmann-Liebold发展的双标记法(DABITCPITC),用薄层分析鉴定的微量序列测定法不需昂贵仪器,可成为一般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技术,但需要很熟练的技术才能掌握好。N端15个序列的测定,很大程度上排除了蛋白质混淆的可能,即不太可能有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在N端15个序列是一样的。这已是相当常规和公认的。如果测定蛋白质的几个C端序列,从蛋白质的两端来验证,可靠性又增加了许多。再加上用
31、MS精确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基本上是不会出差错的。如果有肽谱或肽(质)谱,则是相当完整的鉴定工作。,二、C端的测定,经典的是用羧肽酶(Cp)的方法,近年来虽用CpY、CpP,但基本方法仍是一样的,基于不同时间的C端氨基酸的释放,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演绎。先是用CpA、CpB,近来用CpY、CpP,但都不尽如人意,因为这种方法是在加入Cp后每隔一定时间间隔取一部分反应液,停止反应,用氨基酸分析测定释放出来的游离氨基酸,以释放氨基酸的量为纵轴,作用时间为横轴得一曲线,这样来分析释放顺序,一般约几个,且先后顺序的区别也不是很容易的。梁宋平教授实验室采用羧肽酶和MALDITOF联用测定蛋白质的C端序列。
32、作者指出用C端序列仪分析重组蛋白质的C端很有意义,但也有不少问题,例如C端如是Pro,则完全不能进行,对Cys、Thr、Ser的分析很困难,其他氨基酸的C端分析则较顺利。在作者实验室中,最好的结果可测定10个C端氨基酸序列。此法的主要困难在产率、重复效率等不够理想,尚有待进一步完善。,第十二节 突变点的分析,天然人白细胞介素2(IL-2)由133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一个游离半胱氨酸(Cys,位于第125位),第58位和第105位的半胱氨酸形成二硫键,此二硫键为活性所必需,而二 硫键的错配对,可降低其生物活性和形成抗原性。用蛋白质工程方法将IL-2的125位Cys改为丝氨酸(Ser)或丙氨酸()
33、da),其热稳定性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改善。为了鉴定新型IL-2的生物工程突变点,教材作者将IL-2用N对甲苯磺酰苯丙氨酰氯甲酮胰蛋白酶(TPCK胰蛋白酶)水解后,进行了RP-HPLC分析分离。为了搜寻点突变所在肽段,可以用下述方法进行:,天然IL-2和新型IL-2的酶解图谱比较法,寻找有差别的肽进行顺序分析。荧光标记Cys残基,比较标记前后新型IL-2酶解图谱的差别,从而鉴别出点突变的肽。用同位素标记法。由于IL-2只有一个色氨酸残基,而蛋白质的280nm紫外吸收主要是色氨酸,其次是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贡献。所以,我们采用酶解后分别于214nm和280nm处检测肽谱,在280nm肽谱中,光吸收特高的峰就应该是含有色氨酸(Trp)的肽段(残基121133),可以简便地作出判断。分离到的肽段再经过毛细管电泳(CE)鉴定确定为均一,最后进行了该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从而由蛋白质化学分析方法直接证明了在新型IL-2中Serl25确实取代了天然IL-2中的Cys。,另外,现在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鉴定蛋白的突变点。进一步,受到HPLC二阶微分光谱分析的启发,也建立了这种技术并用于重组蛋白质的C端分析。最近,我们建立了CEMS联用技术用于蛋白质突变点的分析中,将整个分析水平又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液质联用已普遍用在重组蛋白的鉴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