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0170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型与血交叉》PPT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型与交叉配血,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总医院检验科湖北医药学院临检教研室 袁 鹏,目的要求,1.掌握ABO血型鉴定(盐水凝集法、凝胶微柱法)。2.熟悉ABO血型鉴定临床意义。3.熟悉Rh血型鉴定及临床意义。4.熟悉交叉配血方法与临床意义。,第五节 血型和交叉配血,血型是人类血液以血型抗原为表现形式的遗传性状,血型由血型基因决定,是血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ABO血型系统(blood group system)和Rh血型系统是红细胞的2大血型抗原抗体系统,在临床输血和血液遗传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主要措施。一、ABO血型系统,兰德斯坦纳(K.Landsteiner),1

2、868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1900年发现A、B、O 3种血型。1919年在荷兰巴库的一所医院工作。1922年赴美,受聘于洛克菲勒研究所。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43年逝世。,兰德斯坦纳的贡献,年,兰德斯坦纳在维也纳病理研究所工作时,发现一个人的血清有时会与另一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他用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于是他将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通过仔细观察这份表格,他终于发现了人类的血液按红血球与血清中的不同抗原

3、和抗体分为许多类型,于是他把表格中的血型分成3种:A、B、O。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凝血、溶血现象。,年,兰德斯坦纳的两名学生把实验范围扩大到人,又发现了较为稀少的型血。年,国际上正式采纳了兰德斯坦纳原定的字母命名,确定血型有、四种类型。至此,现代血型系统正式确立。,1908年,兰德斯坦纳在一家医院当医生。有一天,兰德斯坦纳在医院的大厅里看到一位妇女抱着病重的孩子恸哭。接诊的医生已认定,孩子得的是不治之症。兰德斯坦纳的治疗方法是根据血清免疫学的原理,把含有病儿病原的血液输到一只猴子身上,待猴子产生抗体之后,再把猴子的血制成含有抗体的血清。他将这种血清接种到病儿身

4、上,生病的孩子奇迹般地治愈了。,最早的输血试验是英国人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于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失血的狗逐渐从濒死状态恢复过来。,1667年,法国国王的御医丹尼斯首先将400毫升羊血注入一个失血多病的青年人的静脉,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在1668年他给一名患者输动物血,第一次输血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输血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大汗、血尿等症状,第三次输血后病人死亡。死者妻子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法国议会特别制定法律,不许再进行输血。,1825年,英国的布伦德尔医生从一个人直接输血给另一个人首次成功。据记载:19世纪末叶有346人接受过输

5、血治疗,另有129人被试图输人动物的血液。,1667年法国御医用羊血治疗精神病患者,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James 首次用人血输治患者,1992年10月23日 法国输血丑闻案,1987年12月,一条骇人听闻的消息使整个法国为之震惊: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血友病人,接二连三地染上艾滋病死去了。在全法国2500名血友病人中,1700多人染上了艾滋病毒,其中250多人已因艾滋病丧生;因外科手术接受输血而染上艾滋病毒的人数高达8000多人;由于卫生部门对供血者不作严格的血液化验、对血制品不作消毒处理,从1981年至1989年,全法国有46万人染上各类肝炎。,从 1980年至1991年的11年中,法国输血

6、当局无数次地到狱中无偿抽取犯人血液,供输血之用。仅1985年一年,被抽血的犯人就达14375人。在法国每1万名犯人中有441名艾滋病毒携带者,而在普通的献血人群中,每1万人中只有6.4名艾滋病毒携带者。,法国输血中心前主任米歇尔加雷塔、法国立卫生实验室前主任罗伯特内特尔、法卫生总局前局长雅克鲁克斯和输血中心前主任医师让 皮埃尔阿兰等四人提出起诉。法国政府作出决定由政府和保险公司一起出钱 100120亿法郎,对输血的受害者给予赔偿,以平息民怨。1992年10月23日,巴黎刑事法庭以“隐瞒出售物品质量”罪,对已经造成数百人死亡、使上万人染上绝症的大案作了判决:加雷塔被判刑4年、罚款50万法郎,其他

7、3人被判2至4年的徒刑。,(一)ABO血型系统抗原,1ABO血型系统抗原的组成和遗传 ABO血型系统抗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一种糖蛋白,由多肽和糖链组成。在人类的遗传特性中有一对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的A、B、O血型基因(blood types gene),A和B基因是显性基因,O基因则是隐性基因。,除ABO血型基因外,存在于ABO各型红细胞膜上的H抗原是形成A、B血型抗原的结构基础,H抗原又称H物质,受H基因的调控,H基因的遗传与ABO基因无关。H物质抗原性较弱,血清中一般测不出抗H抗体。,新生儿ABO血型的抗原性较弱,约为成人的20%,20岁左右到达高峰,进入老年期逐渐减低。人的ABO血型抗原

8、一般终身不变。,人类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的表型与基因型,2ABO血型系统抗原的分布,A、B、H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同时也分布在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组织细胞上。组织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水溶性A、B、H血型抗原多为半抗原,称为血型物质(blood-group substance),血型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体液和分泌物中,以唾液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血清、尿液、精液、羊水等。体液中含有血型物质者为分泌型(secretors),体液中不含血型物质者为非分泌型(non-secretors)。,(二)ABO血型系统抗体,ABO血型抗体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天然抗体主要由自然界中具有与

9、A、B血型抗原结构相同的物质剌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主要为IgM型免疫球蛋白。免疫性抗体则来自母婴血型不合的妊娠或血型不合的输血,新生儿血清中的抗体通常是来自母体的IgG型免疫球蛋白。,ABO血型系统抗体的特性,(三)ABO血型系统亚型,A、B血型因抗原结构的差异在同一血型形成若干亚型。A抗原的主要亚型有A1和A2,约占A型血的99.9%。A1和A2红细胞均能与抗A血清发生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二、ABO血型鉴定,原理血型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反应介质中形成红细胞和相应血型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用已知的特异性标准血清(standard s

10、erum)检查红细胞的未知血型抗原称为正向定型(direct typing)。用已知血型的标准红细胞(standard red blood cells)检查标本中的未知血型抗体称为反向定型(indirect typing)。,ABO血型鉴定方法,1盐水凝集法 ABO血型抗体以IgM为主,在生理盐水中与含有相应ABO血型抗原的红细胞结合,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2凝胶微柱法 利用凝胶分子筛作用和亲和效应,以凝胶微柱为反应介质,在透明塑料卡上凝胶管的凝胶介质中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红细胞凝块,经低速离心处理,凝集红细胞悬浮的凝胶中,未结合抗体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底部。,抗A,抗B,必须先加标准

11、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以防漏加血清,先用玻璃蜡笔做好标记,(1)玻片法,滴加抗血清,加一滴红细胞悬液在anti-A或anti-B上。,抗A,抗B,试管编号加标准血清,anti-A,anti-B,(2)试管法,加被检红细胞悬液,anti-A,anti-B,离心,anti-A,anti-B,相对应的抗原抗体反应,观察结果,anti-A,anti-B,2、凝胶卡式检测法,1986年由法国人Dr.Yves Lappierre发明微柱凝胶技术1994年获得美国FDA认证,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作为常规技术应用于临床,凝胶试验使用的试剂和器材,凝胶技术,凝胶法鉴定ABO血型,3.全自动血型鉴定仪,可进行全

12、套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血型鉴定。,方法学评价,1盐水凝集法 可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1)玻片法:无需离心,适用于血型普查。但反应时间长,灵敏度差,凝集较弱时易导致定型错误。(2)试管法:用离心法加速血型抗原抗体反应,故所需时间短,适于急诊定型。常用血型鉴定方法。2凝胶微柱法(1)重复性好,特异性和灵敏度高,结果准确。(2)试剂成本较高,需用离心设备。,方法学评价,3.全自动血型鉴定仪: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其他凝集试验。准确度高,血型结果有原始影像记录,便于查询和追溯,血型结果判读自动化。ABO正反定型,Rh因子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全部上机操作。价格相对较高,难以普及。,AB

13、O血型正、反向鉴定及结果判断,ABO血型鉴定的质量保证,1标准血清 标准血清新鲜,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效价高,凝集力强,正确存放,严防污染。(1)人血清ABO血型抗体:特异性高。凝集效价:抗A不低于1128,抗B不低于164。亲和力:反应开始15s内即出现凝集,3min时明显凝集,血凝块大于1mm2。稳定性高。已灭活补体。,ABO血型鉴定的质量保证,(2)人ABO血型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A抗体特异凝集具有A型红细胞抗原的A1、A2、A1B、A2B;抗B抗体只凝集含B抗原的B和AB型红细胞。亲和力:国家标准是抗A对A1、A2、A2B分别为15s、30s、45s;抗B对B型红细胞为15s。凝集效价:

14、国家标准是抗A1、抗B均大于1128。稳定性:较人血清抗体的稳定性低。,2被检红细胞,标本新鲜,严防污染。细菌污染的标本或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的红细胞上T抗原被激活,与标准血清中的抗T抗体结合,出现全凝集现象,干扰血型鉴定。某些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肝病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在作ABO血型鉴定时出现假凝集,可加做自身血清和红细胞,自身红细胞和生理盐水对照试验及结合反定型结果进行鉴定。当疑有血浆成分干扰血型鉴定时可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红细胞以除去干扰。,3实验器材,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试管、滴管要专用,标记清楚。用试管法定型时,应同时进行正向和反向定型。每批测定均须设置对照。红细胞浓度按要求配制,红

15、细胞与相应抗体的比例适当。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心时间是血型鉴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按操作规程严格控制。仔细观察结果,注意出现弱A亚型和弱B亚型,肉眼判断有疑问时,必须用显微镜复查。,4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对异常现象如正、反向定型结果不一致时,要查找原因,解决存在问题。准确无误登记结果,经仔细核对后方可发出报告。,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1输血。2器官移植。3新生儿溶血病。4其他 ABO血型检查还可用于法医学鉴定及某些疾病的相关调查。,三、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有3种命名方式,Fisher-Race命名法、Winer假说Rosenfield的基因数字表达。国际输血协会(Internation

16、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ISBT)红细胞抗原命名专业组以Rosenfield的基因数字表达为基础,规范了Rh血型系统的字母/数字表达方式。,Rh是恒河猴(Rhesus monkey)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Karl Landsteiner和Alexander Wiener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Rh血型系统可能是红细胞血型中最为复杂的一个血型系。资料介绍,Rh阳性血型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钟,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Rh 血型系统的发

17、现,1937年-1939年 Landsteiner和Wiener用恒河猴(rhesus monkey)红细胞免疫家兔和豚鼠得到的抗血清,将人红细胞分为Rh阴性和Rh阳性。,1939年 Levine和Stetsen在一患死胎的孕妇血清中检测到一种抗体,此为人类发现的第一例Rh抗体,1940年 Landsteiner 和 Wiener 发表了动物抗血清对人类红细胞的分型结果,被认为是第一篇有关Rh血型系统的报道。,1941年 Levine 等在患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血清中发现抗D、抗 C、抗 CD 三种特异性抗体,并指出:胎儿RBC增多症(HDN)与母婴间Rh血型不合有关。,1942年 Fisk等发现

18、某些用人Rh抗体鉴定的阴性红细胞与动物Rh抗体呈阳性反应。,1941-1945年 确定了人体红细胞上含有Rh系统的六种抗原,即D、d;E、e;C、c。,(一)Rh血型系统的命名,1Fisher-Race命名法(CDE命名法)其要点是:Rh血型系统的遗传基因是位于1号染色体短臂上的连锁基因,每条染色体有3个连锁的基因位点,依次排列为CDE。各基因位点由一对等位基因组成,即D/d、C/c、E/e。CDE 3个连锁基因以复合体的形式遗传,如cDe/CDE主要以cDe或CDE遗传给子代。由3个连锁基因可产生8种基因组合和36种遗传型。,2ISBT命名法,ISBT红细胞抗原命名专业组以Rosenfiel

19、d的基因数字表达为基础,规范红细胞Rh血型系统命名,其系统符号改为大写RH,系统代号为004,Rh抗原数字秩号分别为:D 001C 002E 003c 004e 005如D血型抗原表述为RH1或004001。,3Rh系统表型(epitype)及基因型(genetype),根据CDE命名法,人类红细胞的Rh抗原理论上应有C、D、E和c、d、e共6种,由于尚未发现d抗体,相应也未发现d抗原。因此现有5种Rh抗原,相应有5种Rh抗血清。临床实验室常用5种Rh抗血清鉴定红细胞上的Rh抗原,其中D抗原最为重要。根据红细胞上有无D抗原将红细胞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中国人约99.6%为Rh阳性,0.4%为

20、Rh阴性。,(二)Rh血型系统抗原及抗体,1Rh血型系统抗原 Rh血型系统抗原强度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A抗原及B抗原。目前已发现的Rh抗原有45种,其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D、E、C、c、e五种,其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依次是E、C、c、e。2 Rh血型系统抗体 天然Rh抗体极少,绝大多数Rh抗体由输血或妊娠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IgG型免疫性抗体。主要Rh血型抗体有抗D、抗E、抗C、抗c、抗e五种。其中抗D最为常见。,(三)Rh血型鉴定,红细胞膜上有D抗原者为Rh阳性,红细胞膜上无D抗原者为Rh阴性。临床常规应用中只使用抗D血清检查被检红细胞有无D抗原以确定被检者Rh血型。,(三)Rh

21、血型鉴定检测原理,(1)酶介质法:使用木瓜酶或菠萝酶破坏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降低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排斥力,促进Rh抗原与相应抗体间的结合从而产生红细胞凝集。(2)聚凝胺试验:用带高价阳离子的季铵盐,溶解后产生的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排斥力,有利于红细胞凝集。(3)抗球蛋白试验:又称为Coombs试验,是检测红细胞上不完全抗体的经典方法。利用抗球蛋白抗体作为第2抗体,通过连接致敏红细胞表面的特异性Rh抗体,使致敏红细胞出现特异性凝集。,(4)人源盐水介质抗D试验:采用免疫球蛋白变性剂(如二硫苏糖)处理人源IgG类抗D血清,使小分子的IgG抗体分子增大成为具有大分

22、子的“IgM”的性质,能在盐水介质中与相应红细胞发生凝集,可用于Rh血型的快速鉴定。,(5)低离子强度溶液试验:红细胞外围的阴离子是红细胞的稳定因素之一,降低反应介质的离子强度可减少细胞外围的阴离子,促进带正电荷的IgG型Rh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增加红细胞的凝集强度。,Rh血型鉴定的方法学评价,Rh血型鉴定的质量保证,(1)检测前:标本处理:标本新鲜,严防污染。试剂和器材:使用有效期内的合格试剂。使用的仪器、器材清洁干燥。(2)检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控制抗原抗体比例、介质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离心条件等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每次实验均须设置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及试剂对

23、照。红细胞上的Rh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形成的凝集较弱。(3)检测后:复查实验全过程,查对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标本置4保存1周以上,以备复查。,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1)Rh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2)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四、交叉配血,交叉配血试验(cross matching test)是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受血者(blood-recipient)和供血者(blood-donor)血液中是否含有不相配合的成分。交叉配血试验分两管主侧为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次侧为受血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交叉配血的检测原理,盐水配血试验常用。酶介质试验抗球蛋白试验低离子强度盐水试验凝聚胺试验微柱

24、凝胶试验均可用于交叉配血试验。,几种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学评价,交叉配血质量保证,1检测前 建立标本签收制度,严格查对申请单和标本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标本新鲜,无溶血,无污染。有输血或妊娠史患者的血标本应在48h内留取。所用试剂应在有效期内。实验器材清洁、干燥,防止溶血。,交叉配血质量保证,2检测中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工作态度严谨。实验器材标记清楚,吸管、滴管专用。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干净,红细胞的浓度及与标准血清的比例要适当。要严格控制反应时间、温度、离心条件等。,配血试验阴性但有反复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应同时使用酶介质法、抗球蛋白试验等交叉配血。受血者在48h内用血量大,需多个供血者时,供

25、血者间也应进行交叉配血。同型配血时,主、次侧出现溶血现象,是交叉配血不合的表现。仔细观察分析结果,注意区别特异性凝集和红细胞缗钱状形成,弱凝集必须用显微镜鉴别。,交叉配血质量保证,3检测后 配血后的患者和献血者的全部标本应置冰箱内保存7d以上以备复查。对配血过程中出现的凝集或溶血现象应仔细分析,查明原因。完善登记和报告填发制度。密切联系临床,了解输血情况。,交叉配血临床意义,1保证输血 进一步验证血型,及时纠正定型错误,避免因错定血型导致的输血反应,确保输血安全。2发现亚型和不规则抗体 发现不规则凝集素:在ABO血型系统中含有抗A1和抗A2的血清与A1红细胞交叉配血时可出现凝集。发现其他血型抗体:虽然ABO血型相同,但当Rh或其他血型不同时也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思考题,若实验室既缺乏标准血清,又无标准红细胞,仅知一人为A型(或B型),怎样用这个已知血型的人血清和红细胞鉴定未知的血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