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与货币制度》PPT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货币的起源2、货币的本质3、货币的形式4、货币的职能5、货币制度的演变和发展6、货币层次的划分,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本质 与形式,一、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 1、先王制币说 2、交换起源说,(二)西方货币起源说 1、创新发明说 2、便于交换说 3、保存财富说,二、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由于这些学说采用存在的考察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因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上,局限性较大.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观
2、察问题,科学地揭示了货币的起源与本质,破解了货币之谜。,(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1、从逻辑的线索商品及其价值二重性与货币产生的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交换是解决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方式;商品的价值是交换的依据,而货币成为商品价值的外在表现。,(体力、脑力耗费),(凝结),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劳动,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价 值,共同的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交 换,(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2、从历史的线索马克思把交
3、换过程浓缩为 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货币从萌芽到形成的过程。价值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的价值形式价值 4、货币形式。,萌芽,形成,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2、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的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一、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结论:首先,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其次,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发明、人们协商或法律规定的结果。再次,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矛盾发展的结果。,二、货币的本质,从货币的起源和逻辑分析的角度来把
4、握本质是最重要的: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理解:货币首先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货币外在形式的变化不改变货币的本质,也不改变货币与商品的对立均衡关系.,三、货币形式的发展,随着商品流通的扩大和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程:从一般等价物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出现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占主导的时期;从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化;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转化。,三、货币形式的发展,币材(material of money):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要从货币发展史来观察;商品交换对币
5、材有内在要求:(1)体积小,价值高,易标准化;(2)具有同质性,易分割;(3)易保存,坚固耐磨;(4)便携带。币材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商品货币,信用货币,纸制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可兑现的,不完全兑现的,完全不兑现的,货币形式的演变,1993-2002年中国货币形式结构图,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从商品界分离出来专门充当其他商品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一般等价物是交换发展的结果.一般等价物只有固定在某一商品上时才转化为货币.,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
6、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世界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中国春秋初期约公元前800年的布币,刀币,铜贝.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信用货币(credit money):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主要以银行券,汇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信用货币的特点: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是作为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信用货币的意义:便利了商品交换;节约了流通费用;克服了币材供应与交换发展的矛盾,并成为利用银行创造购买力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使货币与信用融为一体,促进了
7、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纸制货币(paper money):流通中用纸制作的货币符号.纸制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纸制货币的历史发展.,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银行券(bank notes):银行发行的信用工具.银行券的作用.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2世纪,经历了由完全兑现 不完全兑现 完全不兑现的发展历程.银行券的发行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发行到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发行的过程.,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在存款货币银行帐户上可使
8、用支票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活期存款.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马克思认为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他现代货币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三个方面: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一、价值尺度,(一)含义: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时执行的是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最主要的职能。(二)主要作用:依靠货币单位为各种商品和劳务定价,减少经济中的交易成本。(三)特别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用的是观念中的货币
9、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不需要现实中的货币。,一、价值尺度,货币单位:以货币表示的价值计量单位.价格:以货币单位表示的价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内在决定因素是价值,而外在的决定因素为供求,市场上的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指数与货币购买力成反比.,二、流通手段,(一)含义: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二)两个特征:1、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并由此引出“货币需求量”的问题。,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是转瞬即逝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 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
10、产生。,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马克思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因此,基于这个关系,在商品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情况下,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商品价格。,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流通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这三个因素,它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个就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货币流通规律。可以用等式描述为:,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即M为不兑现的符号时,商品和货币的情况则变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
11、品价格随货币数量呈正比例变化,即纸币的价值(社会购买力)决定于它自身的数量,当纸币数量增加时,单位纸币的价值减少,物价则随之提高,反之亦然。这是纸币流通规律,即纸币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金属量。单位纸币代表 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金属量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量,纸币流通规律,=,这就意味着,货币量对物价水平有决定关系,因此,纸币流通过程的等式为:,二、流通手段,(三)主要作用:(两面性)1、克服了物物交换的时间、空间和需求上的困难,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的扩大;2、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三、贮藏手段,(一)含义:货币退出流通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形
12、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则发挥着财富储藏或者说价值保存的职能。(二)货币作为贮藏手段的原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购买商品。因此,货币在各种财产中流动性最高。,三、贮藏手段,(四)主要作用:1、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起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的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条件下已失效。,2、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虽可被“贮藏”起来,形成部分储蓄,起价值保存的作用,但这些货币并没有真正退出流通领域,仍计算在市场流通量之中,所以信用货币失去了过去那种“货币贮藏”的职能。不过,储蓄可以影响即期购买力。,四、支付手段,(一)含义
13、 货币不是直接作为交换媒介,而是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作单方面的价值转移。(二)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三)发展:最初产生于赊购赊销的商业信用,之后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的各个领域:纯粹的货币借贷、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和其他劳务收支等。使货币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不一致;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四、支付手段,(四)主要作用:1、积极作用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2、消极作用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
14、能性。,*流通中货币与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 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对流通手段的货币需求经济对货币的需求 对支付手段的货币需求 对保存价值的货币需求,交易媒介,五、世界货币,(一)含义 当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是其他货币职能在世界市场上延伸和发展。(二)充当世界货币的条件 1、必须要有世界市场、世界贸易的存在。2、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不是所有的货币都能充当,只有硬通货才能充当世界货币。(三)主要作用:1、作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间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3、作为国际间财富转
15、移的一种手段,用于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货币职能,一般职能,价值尺度,核心(基本)职能,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表现商品价格,实现商品价值,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作为交换价值独立存在,其它职能在世界市场的延伸和发展,货币职能关系,第三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一)概念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二)形成自从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之后就开始形成货币制度。较为完善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现存的货币制度可分为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三类。,一、货币制度及其构成,(三)构成要素确定货币材料;规
16、定货币单位(名称、值);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主币、辅币及其规格);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偿还能力(有限或无限法偿);规定货币铸造或发行的权限与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二、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16世纪以后国家货币制度的主要类型:货 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 金属货币制度币 银本位制 单本位制 金铸币本位制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度 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国际金本位制的内容与崩溃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国际金本位制是历史上第一国际货币体系;了解国际金本位制的主要特点: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有无限法偿能力;流通中的辅币和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
17、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世界黄金产量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黄金存量分布非常不平衡,再加上国际收支自发调节机制的失效,导致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双挂钩”的安排;实行固定汇率制;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事先作出安排.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该体系的安排中隐含着诸多的缺陷导致了其最终走向崩溃.,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了解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内容及其利弊:牙买加体系
18、的主要内容: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自主性;为各国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灵活性.牙买加体系的缺陷:国际上缺乏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标准;加大了汇率风险;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存在着局限性.,四、区域货币制度,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制度、欧洲货币制度等.按照“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采用区域性货币制度对于协调与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汇率机制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仍然存在一些
19、缺陷有待于克服.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前景尚难定论。,三、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我国现行的是信用货币制度。(二)具有“一国多币”的特殊性。采取的是不兑现的银行券形式,从一开始就没有规定含金量,且不与外币确定正式联系;具备了现代货币制度的基本特征及构成要素;主要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大陆地区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由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发行库 出库 业务库 现金投放 市场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 入库 商业银行 现金归行 存 量,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国家货币制度(national monetary system):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
20、规定所形成的体系.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体现,其有效范围仅限于国内.,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国际货币制度(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区域性货币制度(regional monetary system):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货币当局)来发行与管理区
21、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较低阶段较高阶段的演进:区域货币合作区域货币同盟 区域货币一体化。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主币与辅币主币(standard money):即本位币,是一个国家(地区)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也是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辅币(fractional currency):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份.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法偿货币(legal money):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强制流通的货
22、币。法偿货币的支付能力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不得拒收.有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收.,本节若干基本概念的识记,格雷欣法则(Greshamlaw):亦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及其层次划分,一、关于货币的定义(一)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从多角度定义货币,使人们可以全面的认识货币。例如:1、从货币本质出发,把货币定义为“固定充当一
23、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从货币职能出发,把货币定义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3、从价值角度出发,认为“货币是核算社会必要劳动的工具”;4、从生产关系出发,揭示了“货币是隐藏在物后面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关于货币的定义,(二)现代货币经济家从货币形式演变和货币供应计量的角度来定义货币: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广泛接受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叫作货币。注:货币区别于通货(现金)、财富、收入。,二、货币的层次划分,(一)意义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货币供给,从而为采用不同的调控方式及政策工具提供依据。,(二)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货币性,变现力),三、货币层次的划分,M0
24、=流通中的现金 M1=M0+支票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活期储蓄存款与定期存款 M3=M2+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期储蓄存款与定期存款 M4=M3+其他短期流通资产(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1994),M1=通货+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如NOW账户,ATS账户等)M2=M1+小面额(10万美元以下)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定+隔日欧洲美元+调整项M3=M2+大面额(10万美元以上)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定+定期欧洲美元+调整项L=M3+其他短期的流动资产(如短期政府债券,储蓄债券,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支票及信用卡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信托类存款+其它存款M3=M2+金融债券+回购协定+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