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08063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梯培训教材》PPT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 梯 安 装 编制:安装部徐义鸣,第一部份:机 房,上图:曳引机安装连接用压导板固定,安装现场不需作任何更改。右上图:机房曳引机安装位置与部件安装图。右下图:机房右侧部件安装图,第一部份:机 房,上图:轿厢绳头板有上下二块中间安装超载装置。固定用6个螺栓连接。右上图:超载装置一边用一铁条与绳头板连接。右下图:安装超载传感器。在传感器上面用4个螺栓固定。,第一部份:机房,控制柜各部件位置图。当控制柜内刚上电显示时,应显示(LP或Lo系统可进入下一道操作)。当显示Lo时按下和 键当交替显示PL和01时按动 PL闪烁5秒空载学习完成。当交替显示PH和01时,使轿内承载额载状态按动 PH闪烁5秒额

2、载学习完成,系统显示L4自学习完成。当超载调试成功后超载装置会显示L4(为额载信号)另外随着载重量的不同还会显示L0、L1、L2、L3分别是空载、轻载、半载、重载信号当显示L4时为额载而当显示LF时为电梯已超载,第一部份:机房,右上图: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夹绳器)部件名称与位置图右下图:夹绳器封记与磁服电机位置图,第一部份:机 房,右图:夹绳器机架体外侧同样也压导板连接固定,右图:夹绳器应安装在机房搁机槽钢下部,直接用压导板连接固定,第一部分:机房,一、异步曳引机需安装夹绳器,当定位完成后需现场打孔(8mm)公司发货时每台配二个弹簧销(打孔前应确定位置完全正确后方可打孔定位)一、异步曳引机需要

3、安装夹绳器,夹绳器槽中心与电梯钢丝绳中心对齐不出现偏移二、定制不动片与主钢丝绳间隙应控制在1-2.5mm之间,所有多余的间隙全部放在动片这一边三、夹绳器磨擦片与钢丝绳在同一顶面的直线度应小于0.5mm,第一部分:机房,一、1号为夹绳器复位螺杆,复位螺杆只有当夹绳器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只样放,当未安装完成时应把复位螺杆顶着3号锁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害二、2号为夹绳器安全开关,该开关应在夹绳器动作前或同时使安全开关动作且安全开关应有良好的接地(该开关有二付触点:一付是触发信号动作,另一付触点为安全回路)三、3号为锁钩,正常使用时锁钩应钩好并在各活动部位涂有黄油防止生锈(需要涂黄油的地方如导向轴、连臂

4、、滑动轴、锁钩、复位螺杆)四、4号为导向轴,4,1,3,2,一、安装定位完成后需把所有螺栓紧固然后马上把定位销孔打好,防止移位二、底座与承重梁固定处公司要求用压导板固定但安装定位完成后需点焊,焊四点(每个角一点)防止压导板移位三、如曳引比为2:1的且有导向轮时应装在上面.如无导向轮异步曳引机安装承重梁槽钢时高度一定要与公司土建 图相符安装时应装在下面,不然会出现夹绳器动作后无法复位等现象,底座,与底座连接固定螺栓,角度确定紧固螺栓,第一部分:机房,1,一、曳引轮安装时应确保曳引轮垂直且偏差0.5mm二、从曳引轮侧挂二个线分别挂到井道主导轨与轿顶轮中心与对重导轨对重轮中心且偏差1mm,第一部分:

5、机房,第一部分:机房,一、曳引机承重梁水平度应小于0.5/600二、曳引机下面枕头槽钢安装正确且枕头槽钢中间水泥应早一天先把槽中间浇注好等它干了后再放下安装(否则产生噪音)三、枕头槽钢与承重梁电焊应满焊(电焊高度应大于5mm)四、搁机槽钢应超过承重梁中心墙中20mm五、承重梁应用钢筋混疑土浇注不能出现中间空或未浇注到位等不常现象,如盘车手轮可拆卸时一、曳引机盘车手轮悬挂在墙上,当盘车手轮装上时应有一个开关装置使电梯安全回路断开,使电梯无法运行二、安全开关装上后应有可靠接地三、曳引机轴伸出端应有可靠防护或护罩,第一部分:机房,一、限速器安装时应在限速器下面抬高50mm,再安装限速器二、限速器定位

6、前应与轿厢安全钳拉条对准,且误差应小于2mm三、限速器钢丝绳悬挂在井道内二根钢丝绳平行度与垂直度应在电梯总高度范围内应小于5mm四、限速器垂直度应小于0.5mm,挂线位置按编号1进行挂线五、新装限速器应每两年校验一次,以后应每年校验一次,第一部分:机房,1,第一部分:机房,一、机房线槽应平整,线槽接头处台阶小于0.5mm,接头处缝隙小于1.0mm二、线槽盖板整洁干净,安装结束时应对线槽内拉圾清理后再盖线槽盖板三、安装盖板同时应对线槽进出口及转角处进行式当防护避免电缆线外层破损(或防鼠进入咬破电缆)四、线槽与线槽连接处应用黄双色线进行跨接且接地线长应不能小于50mm,固定应可靠五、线槽与线槽跨接

7、地线孔需在安装现场配孔,接地线,接地线,线槽排布,第一部分:机房,无跨接不合理,无跨接不合理,第一部分:机房,一、机房电源盒安装位置应离地面1100-1500mm至电源盒下口(国标到开关中心1300-1500)二、机房电源盒下面线槽应接一黄绿双色线直接接至接地柱上(需现场配孔)三、电源盒与线槽中间空隙应小于150mm但不能小于50mm,且线槽进出口及转角处应作好防护,第二部分:井道,一、磁钢与磁开关左右应对齐,如出现偏移电梯会不平层或冲顶与撞底等现象出现,像这台电梯就是出现磁开关偏移现象二、磁开关与磁钢前后间隙应控制在8 1mm三、二平层磁钢按图要求应大于30mm,但最好控制在50至70mm之

8、间(中间两磁钢),一、井道磁开关安装或维修需要接线时不能焊锡固定,应按公司要求用插件固定且固定可靠不易松动二、底坐螺栓应紧固不易动动或移位,底坐螺栓,磁开关接线插头,第二部分:井道,一、井道随行电缆一应并排安装,不能二根或三根叠加在一起安装二、随行电缆架固定,应与井道支架相同的方法(如砖墙不能用膨胀螺栓固定)三、随行电缆中间固定架的安装位置应安装在提升高度的1/2再加(向上)1.7m处四、随行电缆有文字的一侧朝墙,第二部分:井道,导轨顶面与侧面垂直度应控制在0.5/5000(测量时应对每档支架进行测量并记录,当测量完毕后进行计算是否符合要求),主导轨面距L(公差)应控制在0-+1.5mm之内,

9、测量时需对每档支架进行测量,,侧面垂直度,导轨平行度偏差量应控制在每6m小于0.3mm。注:由于导轨平行度的偏差会引起电梯前后方向水平振动,顶面垂直度,第二部分:井道,第二部分:井道,a=为导轨背面平行度偏差量b1=为导轨背面宽度(T90导轨为90mm)h1=为导轨高度(T90导轨为75mm)L=为两导轨顶面导向面面距A=为导轨检测偏差值例题:如公司一台1000kg电梯导轨面距为1780mm,实测时A尺寸为9mm,导轨型号为T89导轨。例1:a1=0.152mm测量一个导轨的扭曲度,是以对面导轨的侧工作面为基准,所以对面导轨的不垂直度A会影响测量的精度,测量时导轨垂直度一定要符合要求且每四米平

10、行度扭曲度小于0.15mm以内,如对面导轨的不垂直度A造成的本导轨扭曲度的测量误差只有A值的1%2%,一般情况下都可以忽略,一、导轨接头处台阶应用标准靠尺并结合塞尺测量,当速度大于2.0m/s时一定要用该尺测量不然电梯会出现抖动二、导轨接头处缝隙应小于0.5mm三、注:主、付导轨安装时应对每条导轨校正好后进行从复检测方法确保测量数据正确不出现误差,第二部分:井道,一、井道预制电缆线安装时的垂直度应小于3/1000二、井道预制线至层门门锁开关线与厅外招换线固定点应是端头100mm一个固定点,中间应小于1m一个固定点,转角处100mm一个固定点,第二部分:井道,一、井道强迫减速开关应是顺时针方向安

11、装,不能逆向安装二、开关与撞弓间隙应控制在(按图所示)前后应居中(下图),左右应控制在5-10mm之间(上图).(如开关与撞弓间隙太大时,开关爬电距离会不够,同样可能会出现电梯冲顶或冲底等不正常现象),(上)强迫减速开关与撞弓,第二部分:井道,一、限位开关与强迫减速开关一样应是顺时针方向安装(该照片为下限位与极限)不能逆向安装 二、极限开关应是逆向安装。不然极限开关动作间距会增大三、限位与极限开关布线方法应与上面井道预制线固定方法一致,且开关应有良好的接地四、开关与撞弓前后左右间的距离应与强迫减速开关样同,第二部分:井道,第三部分:层门,第三部分:层门,一、接地线不能接在胶木上或绝缘材料上,接

12、地线不能接在泥龙件上,第三部分:层门,一、三个点(1、2、3号点)一定要在一条直线上,不然层门会出现层门开不平等现象二、这1、2、3三个点高低误差应小于0.5mm,如大于这个数会出现层门开凸出门套三、正常使用时门刀应与门球位置偏向被动门门球一边不要居中,因双拆层门一般都装有轿门门锁,如间隙太小会造成轿门无法打开等现象,安装层门臂时如出现开关门不能开、关到位时按下表对门臂长度进行测量(双折二扇门)该门型号为TKP161-51。,第三部分:层门,安装层门臂时如出现开关门不能开、关到位时按下表对门臂长度进行测量(中分双折四扇门)。该门型号为TKP161-26,第三部分:层门,第三部分:层门,一、1、

13、2、3、4、5号臂平整度应在同一平面上,不然会出现强迫关门不灵活或卡阻现象出现,当门臂有扭曲力时一定要消除扭曲侧向力强迫关门才能灵活可靠二、强迫关门弹簧上螺母与螺杆正常情况下应控制在螺杆露出10mm以内,不然长久使用轿门门机电阻会发热引起烧坏,强迫关门装置弹簧,层门立柱,1,2,3,4,5,第三部分:层门,第三部分:层门,一、被动门安装连接板安装时长孔一定要与二侧各点成一线。这个点安装层门装置时,此点比较重要如这个点未装好会出现门开不到位或出现被被门与主动门擦碰现象出现二、一般情况下都是这个点未安装到位引起强迫关门不灵活或出现强迫关门有卡阻三、层门立柱下面安装时最好先衬5mm左右垫片,主要是便

14、于调整层门上坎水平度及层门三点一线的调整,被动门边接板长孔可上下调整,层门门柱,第四部分:轿厢,一、电梯绳头弹簧应用钢丝绳作二次防护避免出现钢丝绳松动二、如无二次从复防护当钢丝绳扭力未清除,主钢丝绳随时会旋转而引起张力不匀使电梯运行时抖动,第四部分:轿厢,安全钳结构图,第四章:轿厢,安全钳,公司瞬时式安全钳型号用二种:2000Kg用QS8、3000Kg用QS121、当额定载重量2000Kg(QS8)时安全楔块与导轨导向面间隙为2.5mm。2、当额定载重量3000Kg(QS12)时安全楔块与导轨导向面间隙为2.0mm。3、调整完毕后的安全钳楔块与导轨侧面导向面间隙误差应0.2mm。,瞬时式安全钳

15、,第四部分:轿厢,一、安全钳提拉机构上拔叉与导轨导向面应居中,不能有移动或松动现象。与导轨下夹角98110度之间(右图)二、上梁安全钳联动拉杆固定档圈应在轿顶安全钳调整完成,最后才能把它锁死不然会出现,安全钳提拉时二个安全钳会不同步,当做限速器安全钳做联动试验时出现轿厢倾斜现象的出现,拔叉,轿厢安全钳应有四根拉条。这四个安全钳拉条中间安装有固定架,安装在轿厢立梁中间起固定防止移动作用,第四部分:轿厢,一、门机臂应安装红线的二个孔位绝对不能安装兰线的孔。如中分双拆门当安装兰线的孔时当门关好后轿门自已会打开约6mm左右,可能会引起轿门门锁接触不良二、中分双拆轿门有时会出现轿门关不紧或门关上后出现反

16、弹现象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门机臂与盘角度未调好引起,最好调到1700 1400。如调的角度小于1400时门会反弹使轿门关不严,从而引起轿门门锁开关很难达到可靠的爬电距离使电梯无法运行现象的出现(如轿门门锁开关调整后门锁刚起作用且爬电距离足够,但当该角度未调好时,会出现当轿门关上后电梯刚起动门会自已打开610mm间隙(轿门反弹)使电梯无法运行),门机臂安装盘应有四孔,第四部分:轿厢,一、门机传动臂外侧长孔,该处可以调整门机盘角度,使其不会出反弹现象二、如该位置未调整好可能会出现当门关上后,由于自锁能力差使轿门自闭力下降使轿门中缝大于610mm间隙,门机传动臂外侧是长孔,第四部分:轿厢,一、当轿门臂

17、全部装好后,用手盘开轿门观察快、慢门是否能开平一致,一般情况下应是快门应该与慢门开平且轿门应缩进轿壁915mm,如出现快、慢门未开平现象出现这时可用公司发往现场的垫片衬几片就可以了,以确保轿门开平二、轿门应该缩进轿臂915mm,调整轿门缩进的目的是确保层门能开平,轿门被动门安装位置,有时需要衬垫片,第四部分:轿厢,一、中分双折轿门左右同步调整杆,其主要用途是当轿门左右间隙不匀时可调此螺杆以确保轿门开门左右二侧致二、轿门门刀垂直度应与客梯相同都是小于等于0.5mm三、安全触板、光幕或二合一安全触板带光幕的轿门保护装置在安装调整当轿门全部关闭时二触板中缝还应留有大于6mm间隙四、不管是安全触板或光

18、幕线布线时应考虑以后使用时线不会擦碰或磨擦坏电线,或正常使用开关门时使安全触板电线中间折断等现象出现。对于二合一或单一光幕安装布线时应对接线插头帮扎好确保插件处不受力(一般在插件二侧40mm内开一孔拼帮扎,不让插件不受力),1、光幕或安全触板线应固定应可靠走线合理,走线时应尽量避免出现电梯正常开关门时擦碰电线,固定点间距不大于250mm。2、光幕插件二头40mm一个固定点,走线时在转角处应留有足够余量,如线太短会出现扭曲使线断掉电梯出现故障。,第四部分:轿厢,第四部分:轿厢,一、如安装现场调轿门时无法使轿门开到位,这时可对轿门门机的几个臂长度进行测量是否与公司随机文件内开门宽度与门机臂长度一致

19、,(详见下页),1,3,4,5,6,2,双折二扇门当开关门时出现门不能完全开平或门不能全部关闭时需对(详见下表)门臂长进行测量(双折门)该门型号为TKP131-51,第三部分:轿门,双折中分门当开关门时出现门不能完全开平或门不能全部关闭时需对(详见下表)门臂长进行测量(中分门)。该门型号为TKP131-26,第三部分:轿门,1、轿门关门到位闭门装置,当门关闭时压轮完全压实在撞弓上同时使弹簧受力。防止轿门移位,由于轿门钩子锁弹簧当门关闭时弹簧一直在太实状态而使轿门出现缝隙,当该缝隙出现而使轿门门刀与层门门轮(活动门轮一侧间隙减小,容易出现电梯运行时在误动作而停梯或轿门钩子锁不能打开或脱钩轿门锁)

20、。2、如轿门臂位置安装符合公司要求时轿门不会出现自动移位现象出现。只有门臂未安装到位才会有移位现象当出现移位现象时该装置必须安装。,第四部分:轿厢,第四部份:轿厢,1、在安装轿厢钩子锁前需对轿厢导靴进行调整。2、松开导靴防松螺栓,然后调压紧弹簧使导靴顶面完全压实在导轨上(测试是否压实:1至2人在轿顶人为左右晃动,轿厢导靴顶面与导轨顶面无松动现象)。3、当以上工作完成后可把导靴后面伸缩螺栓压紧并用锁紧螺母锁好。4、轿厢导靴安装铁板前后位置需认清不要装错,如该铁板位置装错会使A点间隙增大。,一、层门门刀(撞弓)与轿门门锁滚轮间隙应控制在4.01mm左右。二、轿门门锁滚轮与层门门刀(撞弓)前后啮合深

21、度应控制81mm,如太少可能会出现当开门时轿门门锁不能可靠脱钩现象出现使门无法打开,如啮合太多会出现轿门门锁滚轮与层门上坎或层门地坎间隙偏小或擦碰等现象出现(该间隙为7.5 2mm)三、注意:轿门门锁滚轮与层门门刀(撞弓)左右间隙不能调得太大如该间隙调整太大会使轿门无法打开(该间隙为4.01mm)四、另外调整货梯轿门门刀与层门门轮左右间隙调整时应注意轿门门刀应往被动门一侧偏移3mm左右,使轿门开门时首先使轿门门锁脱钩使轿门先打开,然后再使层门门锁脱钩(注:固定刀片与层站门锁可动滚轮之间间隙(9.5 2.5mm针对52型门机),(81mm针对51型门机),活动刀片与层门门锁固定滚轮之间间隙(9.

22、5 2.5mm针对52型门机)(61mm针对51型门机),五、如装有轿门钩子锁的电梯开门时一定要做到:1、当轿门打开瞬间轿门门锁弹簧应有15mm以上的压缩行程,使轿门开门时轿门门锁弹簧自动伸缩复位与层门门刀可靠接触打开轿门锁钩。弹簧靠自身涨力使轿门门锁脱钩开打轿门 2、在轿门开门瞬间门锁弹簧伸缩量应有15mm且在15mm以内要把轿门门锁打开,3、同时应保证当轿门门锁已脱钩前,轿门门刀还没有与层门门轮碰到(如已碰到了二个门都不可能打开),第四部分:轿厢,第四部分:轿厢,一、轿门钩子锁调整时首先把锁钩与锁臂安装好并观察其孔位是否能安装到位二、调整再调整复位螺栓(主要调整弹簧涨力)一般调整到螺母压进

23、大于15mm即可三、调整锁钩前首先对锁钩与锁臂左右啮合距离的调整一般要达到关门前1520mm时调节螺栓与锁臂碰撞接触。四、调整门锁锁钩与锁臂啮入深度(啮入深度应大于7mm后才可接触电气触点五、然后再调整轿门电气触点前后左右间隙(电气触点一定要居中)且爬电距离应大于3mm,然后再调整锁钩螺栓,该螺栓一定要调整到锁钩与锁臂左右啮合距离在4.01 mm。这二个螺栓只调一个就足够了(调下面的螺栓),第四部分:轿厢,第四部分:轿厢,轿门锁安装调整方法:1、轿门锁由安装在门机横梁上的挂钩和安装在挂板上的安装板组成(见右上图),在关门到位情况时调整两调节螺栓伸出长度约15mm左右,挂钩与安装板在垂直方向作用

24、长度为9.5 1mm该方向为3.5+1.5mm2、调整门刀连杆和凸轮,使轿门与层门连动时门刀始终涨紧层门门锁,两侧刀片与滚轮间不能有间隙(刚开始涨紧和关门行程未端门刀松开除外)。3、按右下中图26、51型门机:调整门刀和层门门锁,使门刀固定刀片与层门门锁可动滚轮之间间隙8 1mm,活动刀片与层门门锁固定轮滚轮之间间隙不应小于6 1mm。按右下图52型门机:调整门刀和层门门锁,使门刀固定刀片与层站门锁可动滚轮之间间隙9.5 2.5mm,活动刀片与层门门锁固定滚轮之间间隙9.5 2.5mm,调整层门撞弓内侧与轿门锁滚轮外侧间隙为4.01mm 1mm。4、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为30mm时,调整轿门锁滚

25、轮与层门地坎距离(层门撞弓与轿门地坎距离为7.5 2mm。5、安装调整完成后,用手推动轿门来回几次不允许安装板与门机栋梁的任何部件相碰擦。然后关闭轿门再次用手推动轿门几次轿门锁应能完全脱钩。,1、在紧固轿顶卡板螺栓前应对轿厢中心与导轨中心进行测量确保轿厢卡板位置安装在轿顶板中心。2、螺栓用梅花板手紧固,防止当轿厢内集中载符时使轿厢出现偏移或倾斜。,第四部分:轿厢,轿顶轮安装时应保证:1、轿顶轮中心与曳引轮、轿厢绳头板位置居中且误差应1mm。2、轿顶轮垂直度0.5mm。3、轿顶轮二轮平行度1mm。4、安装校验完成后对U形卡螺栓再次进行复查是否紧固,并用锁紧螺母进行锁好防止松动。,第四部分:轿厢,底坑爬梯安装在层门净开门中心位置地坎下面。,第五部份:底坑,第五部份:底坑,1、轿厢缓冲器与轿底碰板间隙270mm。2、对重缓冲器保证在300mm左右。3、同一基础上的二个缓冲器应小于1mm。,第五部份:底坑,1、底坑急停开应安装在基站地面以上0.30.1m处。保证人员进入底坑前或在底坑内能打掉开关。2、底坑急停位置应在层门口不大于1m处。3、底坑内软线固定点端头不大于100mm一个固定点,中间不大于1m一个固定点。4、底坑急停盒电源插座接地端接线可靠及急停盒外壳接地线连接可靠无松动。,第五部份:底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