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0821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意识教育》PPT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意识教育,如果问大家,公司靠什么生存?大家一定会毫不含糊地回答:利润。利润从哪里来?学过财务的人都知道:利润收入支出。那么影响收入和支出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从大的方面来说,有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再细化下去,有产品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原材料采购价格、安全管理、人力成本、设备维修成本等等。,在我们参与生产的产品中,质量是否达到了顾客的要求?有没有被退货?许多日常工作,我们是否都做好了?是否存在经常被上级指正或批评?是否经常要返工?由于自己工作的失误,有无给公司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这些看似与利润无直接关系的事,时刻都在影响公司的利润。不管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必须确保

2、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是必须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因为公司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合理,顾客才乐于购买我们的产品,公司才会因此而获得利润,并以此保障广大员工的生活和股东的红利,公司才得以健康发展。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更多质量优良的产品这是顾客共同的愿望,因此公司必须生产价廉物美的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确保源源不断的利润。如果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等均比不上别家公司,那么就不会有人购买它的产品,更谈不上赚取利润,而没有利润的公司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关门。,通过戴明链式反应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质量改进的好处 改进质量成本降低(因为返工少了,错误少了,耽搁少了,怠工少了,更好的利用

3、了机时和材料)提高了生产力用优质低价占领市场维持生意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赚更多的钱),质量良好的产品,是每一个顾客所热切希望的,同样,质量良好的工作结果,也是每一位上级所热切希望的,因此,我们要按照程序要求和正确的工作方法开展各项工作。,如果一件工作或一个产品做完之后,才发现其质量不合格,那不仅浪费了劳力,也浪费了时间和原材料,因此,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及早发现质量不良的情形或先兆,就可减少或避免无谓的浪费。,在质量问题上对于顾客而言,10010,也就是说 1的微小质量错误,却可能带来100的损失。,1-10-100法则:简单的说,在错误发生的时候你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花销一定 的费用,但如

4、果流入下序就可能要花销10倍的费用,如果让它流入市场则可能要花销100倍甚至更多的费用。,关于质量意识问题,我们不得不提海尔:海尔传播质量意识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曾轰动全国,而后被广泛传为佳话的砸冰箱事件,用海尔人的话说,那不是砸烂76台冰箱,而是砸烂了原来低劣的质量意识(砸烂的76台冰箱不是不能用,而是存在缺陷,如外观有瑕疵,当时买冰箱都凭票供应,流向市场就是畅销货,因此有许多老工人希望能处理给他们,砸冰箱时他们都泪流满面。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这76台冰箱当时不砸的话,也就没有今天辉煌的海尔)。以低劣的质量意识能够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这是不可能的。,一、什么是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中每一个员

5、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质量意识对质量行为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质量意识,就是在主观上追求产品质量更好或工作质量更好,时刻关注工作成果,对顾客、对公司负责的工作态度。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员工的岗位工作中。企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意识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基础。,质量意识的确立不是口头上说说,在纸上画画就大功告成了。有了质量意识,还要通过实际行动去传播、通过管理工具去加强、通过规章制度去固化、通过各部门质量管理职能去贯彻,加速转变旧的、落后的质量观念,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流到员工的血液中去,让员工把遵守质量管理规范变成自觉行动。纵观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发展史:企业应在质量意识

6、教育中,培植企业文化,增强职工的团队精神,才能真正把质量管理落到实处,充分体现质量意识的内涵和意义。,二、质量意识的具体内容,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设计是产品质量的核心(好的产品是怎么来的?不是检出来的,绝大部分是设计出来的。)谁生产不合格的产品,谁就是不合格的员工不接受不合格产品、不制造不合格产品、不移交不合格产品,生产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客户质量改进是个没有终点的连续性活动,停止就意味着开始倒退第一次就做好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职业形象严守工作程序,三、质量的概念,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在理解质量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关于“固有特性”特性指“可

7、区分的特征”。特性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固有的”就是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吊卡的孔径、动力钳的适用管径等技术特性。,赋予特性不是固有的,不是某事物中本来就有的,而是完成产品后因不同的要求而对产品所增加的特性,如产品的价格、供货时间和运输要求(如:运输方式)、售后服务要求(如:保修时间)等特性。(2)关于“要求”要求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明示的”可以理解为是规定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的要求或顾客明确提出的要求。,“通常隐含的”是指企业、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例如:提供给顾客的液压件、动力钳整

8、机必须将进出油口堵上等。一般情况下,顾客或相关方的文件(如:标准)中不会对这类要求给出明确的规定,企业应根据自身产品的用途和特性进行识别,并做出规定。“必须履行的”是指法律法规要求的或有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从质量的概念中,可以理解到:质量的经济性:由于要求汇集了价值的表现,价廉物美实际上是反映人们的价值取向,物有所值,就是表明质量有经济性的表征。虽然顾客和企业关注质量的角度是不同的,但对经济性的考虑是一样的。高质量意味着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效益的产品。质量的广义性:在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范畴内,企业的相关方对企业的产品、过程或体系都可能提出要求。而产品、过程和体系又都具有固有特性,因此,质量不

9、仅指产品质量,也可指过程和体系的质量。,质量的时效性:由于企业的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企业和产品、过程和体系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例如,原先被顾客认为质量好的产品会因为顾客要求的提高而不再受到顾客的欢迎。因此,企业应不断地调整对质量的要求。质量的相对性:顾客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也可能对同一产品的同一功能提出不同的需求;需求不同,质量要求也就不同,只有满足需求的产品才会被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质量的优劣是满足要求程度的一种体现。它须在同一等级基础上做比较,不能与等级混淆。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做的分类或分级。,四、质量概念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

10、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质量的概念也随着不断深化、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质量概念主要有:“符合性质量”、“适用性质量”和“广义质量”。1.符合性质量的概念 它以“符合”现行标准的程度作为衡量依据。“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产品质量,“符合”的程度皮映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质量的定义,认为产品只要符合标准,就满足了顾客需求。“规格”和“标准”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过去认为是 先进的,现在可能是落后的。落后的标准即使百分之百的符合,也不能认为是质量好的产品。同时,“规格”和“标准”不可能将顾客的各种需求和期望都规定出来,特别是隐含的需求与期望。2.适用性质量的概念它是以适合顾客

11、需要的程度作为衡量的依据。从使用角度定义产品质量,认为产品的质量就是产品“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地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适用性”的质量概念,要求人们从“使用要求”和“满足程度”两个方面去理解质量的实质。质量从“符合性”发展到“适用性”,使人们对质量认识逐渐把顾客的需求放在首位。顾客对他们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和期望。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决定他们想要服务于哪类顾客,是否在合理的前提下每一件事都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3.广义质量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总结质量的不同概念加以归纳提炼,并逐渐形成人们公认的名词术语,即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一定义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既反映

12、了要符合标准的要求,也反映了要满足顾客的需要,综合了符合性和适用性的含义。贯彻2000版9001标准,就是贯彻广义的质量概念。,五、什么是产品质量,1、关于产品质量 广义地讲,产品质量是指产品可以实现其使用价值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简言之,质量就是指产品的适用性,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产品使用价值的大小。以电灯的光效能为例:普通白炽灯泡每瓦发8至10个流明,一般日光灯每瓦发50流明,冷白荧光灯每瓦发60个流明,高压钠灯每瓦发100流明,低压钠灯每瓦发到200个流明。用同样多的电,不同的灯其光效能就差别10倍、20倍。显然,它们的使用价值是不同的,质量差异是明显的。另一方面,,同一种类的产品,质

13、量不同,其能正常提供使用的时间也不同。例如,1520瓦日光灯的使用寿命,不少产品只达到二千多小时,有的能超过行业标准(三千小时),而国际平均先进水平一般为两万小时。可见,一个质量好的产品能顶几个、甚至几十个质量较差的产品使用。因此,产品能否使用户满意的关键是产品质量的优劣,最现实的质量好坏的标准就是顾客是否满意。2、产品的定义产品是指“过程的结果”。,产品有四种通用的类别:硬件(如:吊卡、动力钳);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服务(如:商贸、运输);流程性材料(如:润滑 油)。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硬件、软件、服务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3C型液压动力钳”是由硬件(

14、如:壳体);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软件(如:样本、使用说明书)和服务(如:销售、服务人员所做的选型指导、操作说明、维修)所组成。,3、顾客的定义顾客是指接受产品的企业或个人。例如,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顾客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或外部的。在公司内部,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就是你的顾客;在公司外部,用户是我们的顾客。4、弄清各岗位的顾客和向顾客提供那些产品车工、钳工、刨工、磨工、镗工、铣工的顾客是谁?是下道工序的员工,是接受你产品的人,你提供的是本工序合格的产品和令人满意的交接过程(服务);,车间检验员的顾客是谁?是其检验产品的操作工,因为车

15、间检验员向做该产品的操作工提供检验服务;最终检验员的顾客是谁?技术的顾客是谁?是我公司的产品用户和技术科提供技术服务的对象(如生产科、检验科、外协厂家(供应科),技术科直接将用户的需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设计;工艺的顾客是谁?采购的顾客是谁?财务仓库保管员的顾客是谁?生产的顾客是谁?销售科,生产科必须时刻关注销售科,及时提供的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产品的性能如包括:扭矩大小、转速、适应管径等具体性能指标;结构上易拆卸、易维修、具有互换性;操作是否方便、灵巧;造型、色泽、包装是否符合用户要求等,产品的寿命指液压动力钳的正常使用时间(设计计算书上就有,以5年上卸扣多少次来度量),产品的可靠性指产

16、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如MTBF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产品的安全性包括:是否易造成伤害事故、是否易污染环境等;,产品的经济性包括:产品制造成本、寿命周期内的使用成本(如正常使用,一年的配件只需2000元、维护的人工需元、停工损失元等);,5、产品质量的具体内容(具体质量特性)产品的质量特性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从大的方面讲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这五个方面。以液压动力钳为例具体图示如下:,产品质量特性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关键、重要、次要三类(即A、B、C分类)关键特性: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会影响产品安全性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重要特性

17、:指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次要特性:暂不影响产品功能,但可能会引起产品功能的逐渐丧失。,六、质量关系国家的兴衰,质量关系国家的兴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目前各国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的质量管理模式。现代质量管理起源于美国。美国和日本的质量管理各具特点:美国质量管理思想的特点:普遍重视质量管理,他们认为,质量好的产品是消费者选出来的,消费者的选票就是“钱”;,强调产品质量的综合特性,产品必须有过人之处;推崇预防为主;强调高层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职能;重视质量指标的完成(他们将质量指标分解到每道工序、每个人,追求100的合格率。)

18、。美国质量管理组织制度的特点:质量管理围绕公司高层领导来实施;各部门对部门质量管理分工负责;设立质量管理常设机构和临时管理机构相结合;十分重视质量检验工作,积极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改善质量检测仪器。,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的特点:美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主要是全面质量管理,它是60年代初期由通用电器公司的工程师费根鲍姆创立的,其基本内容是:公司全体员工及其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日本质量管理思想的特点:无次品的质量观念;质量管理面向消费者;追求产品的适用性;重视人的因素,强调全员参与。,日本质量管理组织制度的特点:重视生产

19、线上员工的质量管理职能;重视产品形成早期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产品可行性分析、产品方案设计、样品加工、工艺验证等阶段,事先把好质量关;注意连续性、稳定性,不搞形式主义;与供方之间真诚协作;普遍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的特点: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在美国企业质量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首先是从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成为全公司甚至全社会质量管理,公司内部从董事、科长、车间主任、副主任、操作工,外部为所有的外协、外购厂家全员参与。其次,日本企业重视质量问题,十分注重对质量问题进行“诊断”,找出毛病。曾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日本人的质量意识,如果美国人首先发明了电梯的话,那他们可能会

20、满足于电梯能上能下就行了,但日本人一定会改造它,让电梯在停靠时,与楼层完全处在同一平面上。,日本质量管理与美国质量管理相比,显然美国的质量管理不是强项,美国的产品质量肯定赶不上日本的产品质量。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时世界市场上的观念就是“东洋货就是地摊货”。二战后,日本人奋发图强,把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国家兴衰的大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终于确立了日本产品质量最好的形象,物美价廉使得日本产品在工业时代一度所向披靡。,现在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家的根本缺陷就是缺乏信用,打造信用,首先必须打造产品的信用,产品的信用就是产品质量。现在,国内企业普遍感到民族牌、国货牌难打,就是因为国货不过

21、硬,大量的劣质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和落后的服务充斥市场,使得国货在国内消费者心目中形象不佳,“Made in China”的国货在国际市场上也只能被当作“地摊货”,卖不出好价钱来。,质量振兴纲要中对全民质量意识的要求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必须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党和政府高瞻远瞩,早在1996年12月24日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了质量振兴钢要(19962010)。质量振兴纲要第三大条,增强全民质量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增强质量法制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

22、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企业要切实履行法定的质量义务,做到依法生产、经营;广大用户和消费者要运用质量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积极开展职工劳动技能培训。要把质量教育作为培训和提高劳动技能的重要内容;中小学教育也应有一定的质量教育内容。继续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动员广大人员群众投身质量振兴事业,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环境和风气。,七、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一)、管理概述管理:“指挥和控制企业的协调的活动”。管理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协调”的活动,综合利用企业

23、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构成。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员与活动。1.计划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活动条件。包括内部能力研究和外部环境研究;,制定业务决策。是指在活动条件研究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所揭示的环境变化中可能提供的机会或造成的威胁,以及企业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宗旨方向和目标,并据此预测环境在未来可能呈现的状态;编制计划。将决策目标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环节,对每个单位和每个成员的工作提出具体要求。,2.企业确定组织机构,分配人力资源。组织是决策目标如何实现的一种技巧,这种决策需要建立最合

24、适的组织结构并训练专业人员,组织通讯网络。企业要完成下述工作:组织机构和结构设计;人员配备,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适当的岗位上,从事适当的工作;启动并维持组织运转;监视运转。,3.领导激励并管理员工,组建团队。领导是完成企业目标的关键,是利用企业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创造一个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的管理过程。包括管理者为实现企业目标对员工的指导和激励,制定一系列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保持良好的士气。4.控制评估执行情况,控制企业的资源。控制是为了保证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标准及规则,检查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是否

25、发生偏差和纠正偏差。控制职能在整个管理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四项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从逻辑关系来看,通常是按发生先后顺序,即先计划,继而组织,然后领导,最后控制;从管理过程来看,在控制的同时,往往要编制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改,并开始新一轮的管理活动;从职能的作用看,计划是前提,组织是保证、领导是关键、控制是手段;四个职能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职能,而否定其他职能作用。,(二)、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

26、改进。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质量管理是通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规定的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实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开展质量改进等活动予以实现的。,第二、企业在整个生产和经营过程中,需要对诸如质量、计划、劳动、人事、设备、财务和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有序的管理。由于企业的基本任务是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围绕着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各项管理的主线。第三、质量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是否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正式发布本企业的质量方针,在确立质量目标的基础上,,按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来建

27、立质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开展各项相关的质量活动,这也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所以,企业应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和工作热情,造就人人争做贡献的工作环境,确保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活动顺利地进行。,2.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指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企业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方针并形成文件。质量方针的基本要求应包括供方的企业目标和顾客的期望和需求,也是供方质量行为的准则。质量目标是企业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28、,是企业质量方针的具体体现,自标既要先进,又要可行,便于实施和检查。,3.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质量策划幕后关键是制定质量目标并设法使其实现。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其通常依据企业的质量方针制定。并且通常对企业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4.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控制适用于对企业任何质量的控制,不仅仅限于生产领域,还适用于产品的设计、生产原料的采购、服务的提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的配置,涉及企业内几乎所有的活动。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质量,满

29、足要求。为此,要解决要求(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过程)、需要对哪些进行控制等问题。,质量控制是一个设定标准(根据质量要求)、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质量控制不是检验。在生产前对生产过程进行评审和评价的过程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总之,质量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例如,为了控制采购过程的质量,采取的控制措施可以有:确定采购文件(规定采购的产品及其质量要求),通过评定选择合格的供货单位,规定对进货质量的验证方法,做好相关质量记录的保管并,定期进行业绩分析。为了选择合格的供货单位而采用的评定方法可以有:评价候选供货单位

30、的质量管理体系、检验其产品样品、小批试用、考察其业绩等。再如,为了控制生产过程,例如某一工序的质量,可以通过作业指导书规定生产该工序使用的设备、工艺装备、加工方法、检验方法等,对特殊过程或关键工序还可以采取控制图法监视其质量的波动情况。5.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质量保证定义的关键词是“信任”,对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能力提供足够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在订货前建立起来的,如果顾客对供方没有这种信任则不会与之订货。质量保证不是买到不合格产品以后保修、保换、保退保证质量、满足要求是质量保证的基础和前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提供信任的重要手段。因为质量

31、管理体系将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和人员方面的,都采取了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因而具有减少、消除、特别是预防不合格的机制。,企业规定的质量要求,包括产品的、过程的和体系的要求,必须完全反映顾客的需求,才能给顾客以足够的信任。因此,质量保证要求,即顾客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要求往往需要证实,以使顾客具有足够的信任。证实的方法可包括:供方的合格声明;提供形成文件的基本证据(如质量手册,第三方的型式检验报告);提供由其他顾客认定的证据;顾客亲自审核;由第三方进行审核;提供经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据(如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或名录)。,质量保证是在有两方的情况下才存在,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信任。由于

32、两方的具体情况不同,质量保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质量保证是企业向自己的管理者提供信任;外部质量保证是企业向顾客或其他方提供信任。6.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作为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改进的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由于要求可以是任何方面的,因此,质量改进的对象也可能会涉及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可能会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同时,由于各方面的要求不同,为确保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企业应注意识别需改进的项目和关键质量要求,考虑改进所需的过程,以增强企业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能力。,(三)、质量管理的发展20世纪,人类跨入

33、了以加工机械化、经营规模化、资本垄断化为特征的工业化时代。在整整一个世纪中,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质量检验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但这种事后检验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且百分之百的检验,增加检验费用。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其弊端就突显出来。,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但是,统计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是统计专家的事。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软件应用不广泛的情况下,使许多人感到高不可攀、难度大。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所谓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34、简称TQM),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上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该含义有如下要点:(1)全面质量管理是对一个企业进行管理的途径,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组织管理的一种途径,除了这种途径之外,企业管理还可以有其他的途径。(2)正是由于全面质量管理讲的是对企业的管理,因此,将“质量”概念扩充为全部管理目标,即“全面质量”,可包括提高企业的产品的质量,缩短周期(如生产周期、物资储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等。,(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企业活动全过程的管理,追求企业的持久成功,即使顾客、本企业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

35、或社会等相关方持续满意和受益。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最早见于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发表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菲根堡姆首次提出了质量体系问题,提出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个全新的见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菲根堡姆的思想在日本、美国、欧洲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传播,并在各国的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引进了美国的质量管理方法,并有所发展。最突出的是他们强调从总经理

36、、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工人,全体人员都参与质量管理。企业对全体职工分层次地进行质量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并创造了一些通俗易懂、便于群众参与的管理方法,包括由他们归纳、整理的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常用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补充七种工具),使全面质量管理充实了大量新的内容。质量管理的手段也不再局限于数理统计,而是全面地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四)、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内容多年来,基于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质量管理领域,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吸纳了当代国际最受尊敬的一批质量管理专家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理念,结合实践经验

37、及理论分析,用高度概括又易于理解的语言,总结为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产品和企业,成为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企业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企业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企业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成企业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

38、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的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由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企业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企业的关键作用。为了全体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体现企业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以及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应时刻关注企业经营的国

39、内外环境,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企业的蓝图。质量方针应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与企业的宗旨相一致。最高管理者应将质量方针、目标传达落实到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和相关层次,让全体员工理解和执行。为了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提供充分的资源,识别影响质量的所有过程,并管理这些过程,使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为了使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最高管理者应亲自主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并确定持续改进和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各项措施。,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企业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企业带来收益。

40、”全体员工是每个企业的根本,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正确的领导,还有赖于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所以应赋予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有的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制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励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通过教育和培训,增长他们的才干和能力,发挥员工的革新和创新精神;共享,知识和经验,积极寻求增长知识和经验的机遇,为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样才会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4.过程方法“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任何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即认为是过程。企业为了有效地运作,必须识别并管理许多相互关联的过程。系统地识别并管理企业所

41、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之为“过程方法”。,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或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时,应识别和确定所需要的过程,确定可预测的结果,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识别过程与企业职能之间的接口和联系,明确规定管理过程的职责和权限,识别过程的内部和外部顾客,在设计过程时还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投入资源、培训、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源,缩短周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预期的结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一个企业的体系是由大量错综复杂、互相关联的过程组成的网络构

42、成的。最高管理者要成功地领导和运作一个企业,要求用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也就是对过程网络实施系统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管理的系统方法包括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过程及过程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并明确职责和资源需求,确立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并用以测量现行过程的有效性,防止不合格,寻找改进机会,确立改进方向,实施改进,监控改进效果,评价结果,评审改进措施和确定后续措施等。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建立新体系,也可用于改进现行的体系。这种方法不仅可提高过程能力及产品质量,还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最终导致顾客满意和使企业获得成功。

43、,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企业的一个永恒目标。”企业所处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在进步、生产力在发展。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应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策略,制定适应形势变化的策略和目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这样的竞争的生存环境。所以持续改进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持续改进是一种管理的理念,是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增加效益、追求持续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活动。持续改进应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实施和评价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它纳入文件等活动,其实质也是一种PDC

44、A的循环,从策划、计划开始,执行和检查效果,直至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将它纳入改进成果加以巩固。,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成功的结果取决于活动实施之前的精心策划和正确决策。决策的依据应采用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分析或依据信息做出判断是一种良好的决策方法。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时,可借助于其他辅助手段。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应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首先应对信息和数据的来源进行识别,确保获得充分的数据和信息的渠道,并能将得到的数据正确方便地传递给使用者,做到信息的共享,利用信息和数据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其次用数据说话,以事实为依据,有助于决策的有效性

45、,减少失误并有能力评估和改变判断和决策。,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企业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对企业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把供方、协作方、合作方都看做是企业经营战略同盟中的合作伙伴,形成共同的竞争优势,可以优化成本和资源,有利于企业和供方共同得到利益。,企业在形成经营和质量目标时,应及早让供方参与合作。因此,需要企业识别、评价和选择供方,处理好与供方或合作伙伴的关系,与供方共享技术和资源,加强与供方的联系和沟通,采取联合改进活动,并对其改进成果进行肯定和鼓励,都有助于增强供需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和对变化的市场做出灵活和迅速反应的

46、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成本和资源。,九、谈谈质量工作中每个人能做点什么1.必须强化质量意识,主观上追求产品质量更好或工作质量更好,时刻关注工作成果,对顾客、对公司负责。2.提升自身的六大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也是越来越多的公司最看中的素质。现在有些公司,在招聘员工的时候,要求他们有原辞职单位的工作表现证明,以证明他以往在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人际交流素质。员工属于团队作业,需要员工有一定的交流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讨论中沉默寡言或固执己见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员工不断学习,如果员工不愿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享,会影响大家的进步。专业

47、技术素质。员工要有适合本岗位工作所需要的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时员工要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否则会被发展的技术所淘汰。基本管理素质。知识型员工要掌握一般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在工作团队中,没有专业的管理者,根据项目的不同,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临时的管理者,负责团队成员工作的协调。由于自主管理和平等协作的管理模式的引入,就要求员工有这方面的基本素质。,身体素质。不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不论工作有多重要,也要善于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它们是未来能够更好的工作的基石。思维素质。员工应该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系统思考的能力。3、明确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切实做好本职工作。要做好本职工作,必

48、须有好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具备适宜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知识。同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工作都做完,还需要集体协作,团队合作精神必不可少。,1.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树立良好的质量观念。摆正设计思路,努力提高设计、制造工艺水平。公司在狠抓市场拓展的同时,时刻以质量为中心,强化质量管理,降低质量成本,提高产品质量。2.重视现实存在的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冷静地分析,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3.认真把好质量关,实行质量否决制。,十、强化质量意识的作用和意义,4.规范物资采购工作。原材料的质量是决定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必须加强外购、外协件的管理,实行优先原则和货比三家的原则,杜绝采购

49、假冒伪劣产品,完善原辅材料检验制度,坚决防止不合格材料流入制造过程或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5.强化过程控制。质量管理重在过程,为了提高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力度,降低质量损失成本。必须加强制造过程的检查工作,通过“三自一控”、工序间相互检查和专职检验员的检验相结合,将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降低不合格品率,提高一次交检合格率。,6.学习先进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素质。员工素质始终是决定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员工的质量意识和素质对产品质量将产生巨大影响。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提前到岗,当日事当日毕,清理整顿,不断学习,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修养。7.时刻不忘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顾

50、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观期望。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八大原则之首,也是企业以产品为核心向顾客为核心的战略性转变。我们特达公司要持续发展离不开顾客的持续支持,要获得更多持续顾客的支持,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关注着顾客,,真正地做到以关注顾客为焦点,特别是管理层的高度重视使我公司形成一种关注顾客的文化氛围,顾客对我们的满意度就会提高,忠诚于我们的顾客就会增多,特达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不断扩大。8.强化企业质量责任,坚决杜绝质量意识淡薄的工作作风。要不断开拓创新,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指导思想,以质量为根本,以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满足顾客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