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0968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屈 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Acupuncture Anesthesia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中医药麻醉 针刺麻醉,中医麻醉临床上针刺麻醉早已退出主流国家卫生部:临床麻醉医师资格证的考试归类国家每年科研投入:863、973、85、95时代的产物还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中西医麻醉发展历程的不同,古代中医麻醉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针刺麻醉,中药麻醉列子汤问:扁鹊治疗鲁公扈、赵齐婴公元二世纪,华佗:麻沸散宋元扁鹊心书“睡圣散”个

2、体化用药串雅内编的解醒方药拮抗剂,中西医麻醉发展历程的不同,古代中医麻醉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明清以后,中医外科学发展日益保守,导致麻醉发展的衰落西医手术传入后又开始受到重视针刺麻醉 中药麻醉:洋金花,中药局麻方剂,中西医麻醉发展历程的不同,西方医学麻醉药的应用是近一百多年的事荷马史诗:忘忧草古希腊:葡萄酒加乳香和没药制成饮料中世纪外科医生:发酵的葡萄汁,曼陀罗,中西医麻醉发展历程的不同,西方医学麻醉药的应用是近一百多年的事现代麻醉史的序幕:1846年,莫顿,美国,乙醚麻醉神经阻滞(1885)、CEA(1889)、骶管阻滞(1901)、SA(1898)、肌松药、气管插管、各型呼吸回路现代麻醉

3、学:麻醉治疗学,中西医麻醉发展历程的启示,中西方不同哲学观念、不同科学体系的影响西方医学是以解剖为基础而走向描述和结构医学1543年维萨留斯论人体构造:现代医学基石本质上是机械论、分工细化,回归整体是必然的趋势现代科学的进步带动飞速发展利用自然规律,强调改造自然,中西医麻醉发展历程的启示,中西方不同哲学观念、不同科学体系的影响中医,包含着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是从观察世界中所感知而得的哲学与自然医药经验相结合的学科。讲究整体和宏观调控,但依靠经验医学顺应自然规律,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能否整合到现代医学中去?,针刺麻醉发展的历程,针刺麻醉的应用本身就是中西医整合的结果1958年,尹惠珠,扁桃体摘除

4、术。(推广普及阶段)1970年,上海,第一期全国针刺麻醉学习班(广泛开展阶段)“一根针,一把草”的神化 千年铁树开了花1972年,尼克松,针刺麻醉发展的历程,针刺麻醉的应用本身就是中西医整合的结果80年代后,甲状腺手术、前颅窝(颅脑)手术、下颈椎前路手术、拨牙术、剖腹产术针刺麻醉通过鉴定体针麻醉、电针麻醉、穴位注射麻醉、耳针麻醉、唇针麻醉、电极片穴位敷贴麻醉临床与机理研究阶段,针刺麻醉发展的历程,临床应用针麻的国家有30多个,积累了数百万例临床病例趋于针刺复合麻醉针刺复合硬膜外复合麻醉针刺复合全身麻醉(静脉或吸入)针刺复合局部麻醉 减少了麻醉药的使用,减轻了药物反应,术中循环、呼吸稳定,生理干

5、扰小,术后 并发症少“术前诱导-术中麻醉-术后止痛”的针麻镇痛新模式,针刺麻醉发展的历程,针刺麻醉机理研究临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采用现代医学手段在神经生理、生物化学、组织化学、神经递质等学科取得较大进展文献复习:相关进展无明显的临床促进作用,针刺麻醉发展的历程,针刺复合麻醉的优点简便经济 安全可避免麻醉药副作用以及对器官生理功能的抑制作用;针麻对患者生理干扰小对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免疫等系统都有调节作用,减少头痛、肠胀气、尿闭等副反应;术后恢复快术后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并发症少,缩短病人术后的恢复时间术中患者与施术者有较好合作。,针刺麻醉发展的历程,针刺麻醉目前尚未能解决的难题:

6、疗效方面的缺陷镇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全、控制牵拉反应差 穴位选择的局限性:循经、辨证、神经节段、局部和经验取穴等方法均未能适应外科手术对组织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伤害性刺激特点 针刺手法参数方面没有统一的规范:针刺手法多种多样,没有统一的规范,在量的方面也没有可信的参考值 电针参数的选择都未能统一物理参数,如电极、频率、电压、波型等的选择都未能统一个体差异缺乏疗效评判统一标准,针刺麻醉的未来在何方?,当“西方文化”和“现代科学”成为评价中医的尺度,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改造中医的工具。中医走现代化的道路已经很久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看到的是传统和精华的遗失,这不能不令人遗憾,重新审视针刺麻醉的特点,1、

7、较长时间的诱导期与效应期手术前的针刺诱导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术后还能继续发挥更多的镇痛效应,而且优势更明显其作用似乎更多体现于后续效应期?,重新审视针刺麻醉的特点,2、应激调适效应针刺调适手术与麻醉引起的机体应激反应的特点是,既不屏蔽,也不使之过度,而是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度。针刺的这种“应激适应”、“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效应比起人们刻意求的所谓“麻醉”效应的意义要大得多针刺麻醉的最大意义是否不在于镇痛?,重新审视针刺麻醉的特点,3、“三关”难过。难以克服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牵拉反应传统医学认为,疼痛是气血运行障碍的一种外在表现,“痛则不通”。刺激穴位可通过“通经络、调气血”,“移神宁心”来

8、解除疼痛,针麻的机制就已经决定了全凭针刺无法逾越三关,如果真能突破,那么针刺麻醉的所有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有没有不再去强调这“三关”的应用途径呢?,重新审视针刺麻醉的特点,4、穴位的放大效应针药复合麻醉穴位注射穴位电抽搐穴位免疫注射针刺预处理(acupuncture preconditioning)表现为一种自调节的、综合的、整体效应,根据接下来刺激的性质与强度,表现为不同的效应方向与强度存不存在针刺后处理的效应?针刺麻醉能否像现代麻醉学发展成麻醉治疗学一样发展呢?,重新审视针刺麻醉的特点,5、是否在最初的方法学和评价体系上就存在误区?针麻最初应用的目的是满足西医外科手术的需求中医讲究顺应自然

9、,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和宏观调控,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局限于局部的西医手术中,其效果可能也必须在整体和宏观上来评价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日趋重视顺应自然的整体观念,未来医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凭借自身且顺乎自然的康复方式,才是根本之道。”,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现代医学中的术后镇痛现代医学认为手术后急性疼痛是机体对疾病本身和手术所致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疼痛作为应激本身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镇痛治疗能缓解这种作用,然而现代的镇痛药物本身也可能导致免疫抑制。,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现代医学中的术后镇痛有效的镇痛不一定能有效的降低术后的应激和改善术后的免疫功能抑制通过外周神经机制作用的镇痛方式对于机体的

10、应激功能和免疫功能可能更具有保护作用。镇痛不足与镇痛满意对机体的应激和免疫均有抑制?PCA 模式、预先镇痛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是在到达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可能适度调控应激、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现代医学中的术后镇痛目前现代术后镇痛趋向于应用多模式镇痛,并发展出为患者提供更舒适感觉的自控镇痛、预先镇痛等模式,以期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现代镇痛的体系或现代医学的模式可能决定了不可能达到目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药、中医镇痛方法?,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针灸与术后镇痛 目前针灸镇痛主要用于慢性疼痛、癌痛治疗穴位镇痛方法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产科临床电针刺激内麻点用于四肢手术后镇痛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成功用于肛门术后镇痛采用间断或单次的刺激,持续时间有限 能否用于术后持续镇痛治疗?,针刺麻醉与术后镇痛,针灸与术后镇痛“术前诱导-术中麻醉-术后止痛”的针麻镇痛新模式电极板代替针刺,避免无创穴位应用阿片类透皮贴剂辅助?术前、术中、术后合理选择穴位 配伍和刺激输出模式、参数实现针麻持续镇痛的自控模式?,Thanks!,精品课件资料分享,SL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