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2439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新》PPT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孟子 告子上,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掉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词拒绝。,相关链接,孟子的主张,1、“仁政”,认为“民贵君轻”。2、他认为人性是善的,是“性善论”者。3、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4、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5、孟子还认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

2、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6、他主张社会分工。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朗读课文,音准 句通 明节奏,易错字注音 所恶()辟患()一箪()食 蹴()尔 不屑()苟()得,易错字注音 所恶(w)辟患(b hun)一箪(dn)食 蹴(c)尔 不屑(xi)苟(gu)得,疏通文意,留保留原有的专有名词删删除一些语气词换将单音节实词替换为双音节词语补添加出省略的主语、介词或宾语调调换原句颠倒的语序,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

3、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

4、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祸患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做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

5、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

6、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也;,义也;,礼也;,智也。,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意

7、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用设喻提出论点,鱼 熊掌,舍,取,生 义,舍,取,论点:舍生取义,设喻:,引出:,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正反对比论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

8、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舍生取义,所欲有甚于生,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于死,故患有所不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者而有不为也,正面,正面,第1段论证,如使则使则,反面,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有的东西比生更可贵,有的东西比死更可恶。,第一部分(第1段),第一层(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二层(所恶有甚于死者)是分析论证,亦即逻辑推理论证“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的过程(正反(假设推理)正),第三层(贤者能勿丧耳)是论人人皆有义,结构分析,第一部分: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之本心,义重于心,应舍生取义,合作探究,1、本

9、段论述了 的重要,再次证明了中心论点。,2、作者列举了哪些论据?试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3、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属于什么论据?简要概括并说明其作用。,根据第三节思考以下问题。,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嗟来之食,行道之人乞人,万钟之禄,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对 比,正,反,第2、3段论证:对比论证:正面列举乞人身死而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反面列举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的事例,赞扬舍生取义,斥责见利忘义,突出了作者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小结: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