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2742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1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代的新诗》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讨论两个问题:,1.什么是“解放区的革命的文学传统”?2.什么是“五四”文学传统?,三、回顾文艺界反右斗争,1.周扬1958年初总结文艺界反右斗争的文章: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2.得到审阅、修改、批示:“一次最彻底的思想战线上和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第二章 50年代、60年代的新诗,第一节 隐失的诗人和诗第二节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第一节 隐失的诗人和诗派,一、诗歌道路的选择“新诗现代化”(40年代)“革命诗歌”(50年代初)二、普遍的艺术困境郭沫若、臧克家、冯至、何其芳、田间、艾青三、穆旦等诗人的命运诗创造和中国新诗(40年代)“历史反革命”四、“七月派”诗人的遭遇胡风、阿垅

2、、绿原等诗人,思考:“隐失”的根本原因在哪里?,这一时期,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上被反复阐述和强调的,是诗的社会功能、写作者的立场和思想感情的性质。诗服务于政治,诗要与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当代诗歌观念的核心,并以此取代了诗人对社会生活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感知和发现。,第二节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一、“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解放区诗歌中晋察冀诗人(如:陈辉、邵子南、魏巍、蔡其矫等)与陕北诗人有不同。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玉门诗抄、“石油诗人”、北方鼓词杨高传)。阮章竞、张志民。闻捷:天山牧歌以牧歌笔调写颂歌主题,有柔和与抒情风格;复仇的火焰可称“诗体小说”。,第二节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二、青年

3、诗人的艺术道路 1.诗歌观念:“因为我是士兵,我才写诗;因为我写诗,我才被称为士兵”(公刘);“在我的信念里,战斗和创作是我最早的思想方式和行动方式”,“一个诗人的任务就是一个战士的任务”(李瑛)代表有:公刘、白桦、顾工、周良沛等。借鉴五四与外国浪漫主义。生活环境:雨水和阳光都十分充沛的热带雨林,青苍的岩石上常年莹白的积雪,夜晚淡红色的月亮和燃烧的星星,马帮的风尘和山民的炊烟以及那里的舞蹈、传说和歌唱。(周良沛:云彩深处的歌唱(昆明通讯),1957年第2期。)“西南边疆诗群”2.邵燕祥、李瑛,第二节 诗歌体式和诗歌事件,三、50年代的诗歌事件“百花时代”(19561957)、“新民歌运动”(1

4、9581959)李白凤、星星创刊、毛泽东指出中国诗的出路。四、当代的政治抒情诗 两个艺术来源:“左联”与抗战诗、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人和当代苏联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的诗。代表诗人:贺敬之、郭小川,研究当代诗歌的著名学者,1.谢冕,中国当代著名文艺批评家,诗人,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学当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代表作有论诗新世纪的太阳二十世纪中国诗潮、永远的校园等,2.杨匡汉,1940年出生,上海市宝山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文学评论副主编。学术专著有战士与诗人郭小川(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艾青传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

5、4年)等10多篇。,3.蒋登科,1965年生,四川巴中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中外诗歌研究主编。九叶诗人论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4.程光炜,男,1956年12月出生,江西省婺源县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闻一多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编有红色经典回眸中国5070年代文学研究丛书等。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新诗史。主要著作: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 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艾青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中国现代文学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重返历史之地5070

6、年代文学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1 程光炜诗歌评论集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1。中国当代诗歌史 湖南文艺出版社。“革命文学”的抉择5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5.耿占春,1957年1月出生于河南柘城。1982年初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80年代初开始写作。著有隐喻,观察者的幻象,话语和回忆之乡,叙事美学等。现为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6.张桃洲,男,1971年3月生于湖北,2000年12月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和评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思想文化研究。200

7、3年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作者:张桃洲 著 丛书名:新诗话语研究丛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4-1,7.蓝棣之,1942年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8.王光明,1955年生。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专著散文诗的世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初版,1992修订版),怎样写新诗(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20世纪中国现代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等。论文集:灵魂的探险(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面向新诗的问题(学苑出版社,2(102)。编著: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典(与孙玉石合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作家出版社,19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