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322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胸腔镜在普胸外科中的应用,概 念,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是指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概 念,外科微创化一直贯穿于外科各个领域,也是胸心外科手术需要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境界。电视胸腔镜技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出现,使胸心外科手术微创化有了新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两个概念精髓,手术对患者的各器官功能的损伤是微小的 切口比较传统切口明显缩小,基本法则,安全性根治性微创性,VATS发展历史国际,1910年:首次将膀胱镜技术应用于胸腔探查(Jacobeus)

2、1930s-1940s:松解胸膜黏连1950s:胸腔积液、脓胸、血胸(欧洲)1970s-1980s:胸膜疾病、外周肺活检(北美)1973年:将纤维支气管镜应用于胸腔检查(Ben-Isaac)1991年:电视胸腔镜,内镜器械,VATS发展历史国际,1991年:自发性气胸(Landrenau 和Lewis)1993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San Antonio)召开了首届世界胸腔镜外科学术研讨会。胸腔镜手术发展迅速,几乎扩展到所有胸部疾病,包括某些心血管疾病。肺叶切除术(Kirby)1997年:VATS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获得成功。,VATS发展历史国内,92年:北医大一院开展第一例VATS手

3、术94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研讨会,开展VATS手术不到100例。2006年:第八届全国胸腔镜学术会,全国手术总例数达到万余例,几十家医院开展了百例以上VATS手术。江苏省人民医院:1997年首次开展VATS手术,目前已经完成近千例。,优势,术后疼痛明显减轻:镇痛药物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间减少;有效地咳嗽排痰,肺部并发症减少。术后肺功能情况和活动能力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Nakata研究了胸腔镜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一周和二周肺功能情况,比较PaO2、SO2、FEV1和FVC等指标,发现胸腔镜组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常规开胸手术)。,优势,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常规开胸手术(Demmy

4、、Curtis比较胸腔镜组和常规开胸手术组术后恢复至术前活动能力的时间,胸腔镜组为2.2个月,常规开胸手术组为3.6个月,两者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别)。,P K,基本手术程序及器械,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常规开胸器械胸腔镜高分辨率电视监视器胸腔镜器械:Trucar套管,内镜持物钳、剪及持针器,止血钳,钛夹、锁扣夹,施夹器,电钩等。特殊器械:Endo-GIA,Endo-TA,超声刀,结扎术等。吸引器系统,麻醉,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是术侧肺萎陷、术野良好暴露的保证。患者气管偏细或小儿:单腔管健侧插管,单肺通气;单腔管气管内插管,术中麻醉师用手控制呼吸。单腔管气管内插管:患侧人工气胸。,体位,常用体

5、位侧卧位、上肢抬高:最常用体位。为了使肋间隙增宽,便于胸腔镜手术操作,术中可调解手术床呈“折刀位”。,体位,斜卧位:纵隔肿瘤仰卧位:双侧肺大疱俯卧位:食管癌Semi-Fowler体位:手汗症,体位,消毒铺巾按开胸手术准备,以便必要时中转开胸。医生、镜头、手术器械都应对准病灶。医生、镜头、病变与屏幕互成一条直线。,适应症,肺及胸膜病变,气胸(血气胸):自发性或继发性局限性/良性胸膜间皮瘤周围型肺良性肿瘤切除术肺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减容术急性/亚急性脓胸乳糜胸:胸导管结扎术胸膜活检,食管病变,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肌层切开术(Heller术)食管囊肿切除术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食管切除术抗返流手术食管穿

6、孔修补术,纵隔病变,胸腺瘤切除术伴有重症肌无力的全胸腺切除术良性畸胎瘤切除术支气管囊肿/肠源性囊肿切除术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心包开窗术,其他,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手汗症NUSS手术:漏斗胸膈肌破裂修补术椎旁脓肿引流术胸椎融合术,禁 忌 症,中央型肺癌严重肺气肿无顺应性肺深部的肺间质肿块严重的胸膜粘连、胸腔闭锁肺门淋巴结钙化恶性纵隔肿瘤有外侵的食管肿瘤等,自发性气胸和肺大疱,适应症,首次发作的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后48h仍有漏气或胸部CT、X线胸正侧位像发现有肺大疱。双侧自发性气胸。血气胸。复发性气胸。,手术步骤,在腋中线第六肋间做1.5cm切口,插入套管,经套管插入胸腔镜。肺萎陷后在胸腔镜的

7、引导下,分别在腋前线第三和腋后线第六肋间(或肩胛骨下角前缘)各做1.5cm切口,插入套管,并经套管插入内镜操作器械,两个孔的距离应保持在10cm以上。,手术步骤,胸腔镜下全面检查肺表面,肺大疱常位于上叶尖段和下叶背段,容易被发现,如果没发现肺大疱,可经气管插管让病肺充气,寻找漏气的肺大疱。同时,需要仔细检查叶间及下叶肺边缘有无微小的肺大疱。,手术步骤,肺大疱切除:经一个套管插入肺抓钳夹住大疱,经另一个套管插入内镜切割缝合器,在胸腔镜监视下,距大疱基底0.5cm1.0cm的正常肺组织处切除肺大疱。有时需要23次切割缝合才能完成大疱切除。微小的肺大疱:结扎术,电灼。,手术步骤,胸膜粘连固定:胸膜机

8、械性磨擦。无菌滑石粉胸膜固定。壁层胸膜剥脱。检查无漏气后置管、关胸。,肺楔形切除术,适应症,周围型肺良性肿瘤性质未定的肺结节病变孤立性肺转移瘤心肺功能储备差,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T1N0M0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VATS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作用,对于位于肺周边经细胞学和纤支镜检查未能确诊的病例适宜行VATS检查。1cm的病变可术中直接观察、器械或手直接触摸定位;1cm的病变最好术前行CT引导下的细针穿刺定位、注射亚甲蓝、置入导引钢丝或钛夹。,肺叶切除术,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周围型(8cm);部分中央型(2cm且与叶支气管无关)。良性病变:炎性假瘤,肺囊肿,结核球,肺隔离症,硬化性血管瘤等。肺内淋巴瘤

9、,禁忌症,周围型肺癌(肿块直径8cm?);中央型肺癌(2cm且与叶支气管有关)淋巴结与血管致密粘连肺与胸壁广泛致密粘连不能耐受单肺通气者,手术方法,手术切口 1、置镜孔:第7或第8肋间腋中线,1.5cm 2、主操作切口:腋前线与锁骨中线之间,4cm 上肺叶:第3或4 肋间 下肺叶:第5 肋间 右中肺叶:第4肋间 3、副操作孔:肩胛下角线,2cm,手术方法,血管、支气管、肺裂的处理肺裂完全:首先处理肺静脉,支气管、肺动脉顺序不限肺裂不完全:首先处理肺静脉,再先后处理支气管、肺动脉,最后处理肺裂,肺癌手术根治标准-2005年国际肺癌学会(IASLC),切除3组以上的肺内或肺门淋巴结外还至少切除来源

10、于纵隔的3组淋巴结:1.右上、中叶肺癌隆突下淋巴结和上纵隔中的至少两组淋巴结2.右下叶肺癌气管支气管、隆突下淋巴结和下肺韧带淋巴结(或食管旁淋巴结)3.左上叶肺癌主动脉弓下、隆突下和前纵隔淋巴结4.左下叶肺癌隆突下、食管旁和下肺韧带淋巴结,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08年,完全性切除1.所有切缘组织为阴性。2.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必须包括6组淋巴结,其中3组为肺内(叶、叶间或段)和肺门淋巴结,3组包括隆突下淋巴结在内的纵隔淋巴结。3.切除的淋巴结或肺叶边缘淋巴结无结外侵犯。4.最高淋巴结必须切除,镜下阴性。,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与纵隔淋巴结采样,作用仍有争议美国外科医师协会

11、肿瘤组(ACOSOG)(2006):多中心前瞻性随机研究N0或N1的NSCLC患者在肺叶切除术中接受纵隔淋巴结采样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评估后者是否在生存期上优于前者,全镜下肺叶切除的安全性,McKenna(20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3%,均低于文献报道常规开胸手术的发生率Ohtsuka等(2004):胸腔镜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远低于常规开胸手术的术后并发症50%的发生率,全镜下肺叶切除的可靠性,何健行等(2006):胸腔镜手术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3.41个,与常规切口开胸清扫淋巴结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 Roviaro等、Solaini等(2

12、004):VATS+淋巴结清扫术后5年生存率、总生存期及局部复发情况与常规开胸组无显著差异Demmy等(2004):VATS能改善老年患者及高危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能力,纵隔肿瘤切除术,适应症,绝大多数后纵隔为良性、可以经VATS切除,尤其圆形、卵圆形肿瘤,直径5.0cm。囊性中纵隔肿瘤(包括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心包囊肿)是VATS手术很好的适应症。部分前纵隔肿瘤为良性,可经VATS切除;若为恶性,可经VATS进行活检明确诊断。,食管癌根治术,食管癌常用手术方式,开胸手术(TTE)经膈裂孔食管切除术(THE)内镜下食管粘膜切除(EMR)纵隔镜手术胸腔镜手术(VATS),优 势,VATS食管癌手术,

13、开胸食管癌手术,创伤大 出血多,创伤小心肺干扰轻,适应症,未侵犯食管全层的早期食管癌肿瘤已侵犯食管全层,但影像学检查肿瘤无明显外侵及淋巴结转移者。肿瘤小于5cm,禁忌症,同常规开胸手术胸腔广泛致密粘连术侧单肺隔离困难,手术步骤,左侧卧位胸部5个1厘米长小切口:右腋后线第6肋间进胸腔镜,腋后线第8肋间,腋中线第5肋间进操作器械,锁骨中线第4肋间牵拉肺,腋前线第3肋间牵拉食管、吸引食管游离、套带、牵引,切断奇静脉,游离食管上至胸顶、下至膈肌平面,淋巴结清扫,手术步骤,腹部正中小切口,长约68 厘米游离胃 左颈部斜切口,胸锁乳突肌前缘,长约5厘米。胃经胸骨后或食管床路径上提至颈部,用吻合器行食管-胃

14、颈部吻合,消化道重建的路径,前纵隔(胸骨后)不易扭转 血供差 食管床放疗好后纵隔(食管床)血供好 易扭转,手术种类,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辅助胸腔镜食管癌切除全胸腔镜下食管癌切除胸腹腔镜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有争议胸腔镜下右侧后纵隔暴露良好,加之胸腔镜的放大作用,清扫食管旁、隆突下、上纵隔淋巴结-没问题 国内外研究证明胸腔镜在胸部淋巴结清扫方面可达到常规开胸三切口手术效果,VATS食管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VATS食管癌根治术,国内外文献认为VATS行食管癌根治安全可行适用于一般情况或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常规开胸手术的患者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手术相似与常规手术之间长期生存率的差别尚无定论,今后发展方向,食管胃胸内吻合胸腹腔镜联合降低并发症,食管平滑肌瘤手术,适应症,肿瘤1.5cm;胸段食管各部位单发或多发平滑肌瘤;肿瘤形态圆形或卵圆形最好,螺旋形等不规则形平滑肌瘤手术易损伤食管黏膜,需胸腔镜辅加小切口。术中胃镜定位。,展 望,现代外科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局限化、微创化和智能化,随着高精技术、计算机技术、数码技术和电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胸部微创时代已经到来,有人说21世纪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外科医生的双手将部分从传统手术刀上退出来,进入操纵内镜和微创器械的手术时代。,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