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第3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66第3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一、赫鲁晓夫的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1953年9月,赫鲁晓夫正式就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1953年3月5日,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8791953)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一度动荡,赫鲁晓夫先是发动高层同僚一举铲除了贝利亚,接着,他又成功地剥夺了马林科夫的政府首脑地位。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1956年2月,召开了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18941971),(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苏共“二十大”召开的背
2、景,会议概况:赫鲁晓夫作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大会还听取了赫鲁晓夫作的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会议的影响:会后苏联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同时进行了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二十大”过后,出于赫鲁晓夫的主动,组织了约百来个专门委员会,对各劳改营和流放点的所有政治犯进行重新审查。这样从“1956年至1957年间七八百万人获释回家。另有五六百万人死后恢复名誉。”大规模政治恐怖及与之相伴的劳改营体系从此在苏联完全成为过去。,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引发的问题已日益显露。例如: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
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从此可以看出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这种状况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担当起冲破“斯大林模式”的重任,开始了经济领域的改革,而且首先从农业开始。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三)、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1、政治改革。主要是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平反冤假错案,为受迫害者恢复名誉。2、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工业方面,也采取了一
4、些措施。,(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在经济领域,特别在农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工业方面,他采取了一些下放权力、精简机构的措施。,(2)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会失败?,第一: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第二: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小修小补,加上他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 与目标,这一切导致他改革的失败。,(四)、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成效甚微。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对斯大林的批判和政治改革-在客观上看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但同
5、样对斯大林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治经济政策做了一些调整。政治方面,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同时提出扩大党内外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原则。,(一)、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在经济方面: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在国营企业中推行“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和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新体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从中可看出改革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范围内进行。”,(二)、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改革的结果:前期取得一
6、些成果,但最终失败。原因一: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二: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原因三:加上这一时期苏联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一)、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经济方面,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
7、贪污受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民族关系方面: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国际关系方面:“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背上沉重的包袱。,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经济改革成功不成功?,但是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
8、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除障碍。,政治改革及其影响:戈尔巴乔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主张“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些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民族主义势力泛滥,民族矛盾激化。,苏共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各派之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和公开化,苏联的政治经济形势迅速恶化。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从宪法中删去了关于共产党领导作用的条文。,同年(1990年)苏共
9、“二十八大”通过一系列文件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了全面阐述,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等。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是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这次大会后,苏联国内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社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加强。面对混乱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已无法控制,在1991年8月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放”。,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共同签署了建立“独
10、联体”的阿拉木图协议,苏联实际上解体。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的职务,将核武器的控制权交给叶利钦。苏联历史结束。,苏联解体有两层含义: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提问:1、你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还有根本原因、外部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提问: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请你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因此改革是必要的。这些实践和探索都是既有成功,又会有失误。,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议一议:,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勃列日涅夫(19061982),前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