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491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难忘九一八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单元解析,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综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张学良、杨虎城为民族大义,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结束了国共内战,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行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抗日战争,东北: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全国: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沈阳“九一八”纪念馆,解读日本的对外政策:军国主义政策,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

2、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进行对外扩张的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大陆政策”分五期: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全中国;第五期征服南洋、亚洲至全世界。,“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明治天皇:御笔信,九一八事变,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知识拓展,日本因为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受国外经济影响大,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为缓解经济危机,将危机带来的损失转嫁到中国。日本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则决定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1

3、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开始侵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迅速地席卷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日本侵华野心由来已久;日本国内深陷经济危机;中国的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北郊,导火线: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国民党的态度,共产党的态度,东北人民的态度,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1931年8月16日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

4、处理。事变后蒋至张的密电,结果:东三省沦陷,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国民党的态度,蒋介石也是中国人,他还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首脑,为什么他会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陷?,想一想,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东北人民的态度,不做亡国奴,奋起反抗。,东北人民不甘心做亡国奴,许多东北军将士也不愿意离开家乡,他们组织抗日义勇军,奋勇抗击日本的侵略。,九一八事变,共产党的态度,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以杨靖宇、赵一曼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员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东北地区抗日,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坚决抵抗,杨靖宇,赵一曼,九一八事变,正义力量:1、不甘做亡国奴东北人民 2、未撤走的东

5、北军部队 3、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东北的抗日武装:(1)东北军组织的抗日义勇军(2)杨靖宇等组织的东北抗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的影响,1、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2、(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14年抗战开始的标志(东三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二、民族的怒吼,九一八事变,扩大侵华,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激起反抗,签订何梅协定的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西安事变的背景:,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张杨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剿共,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6、蒋介石亲临西安督战,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张学良,杨虎城,如何评价二人?,伟大的爱国者,三、西安事变,时 间:地 点:人 物:目 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结 果:性 质:意 义:,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不同意合作抗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得到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逼蒋抗日,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推动了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西安事变后,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西安事变最终得到了和平解决,你认为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从中你有什么认识?

7、,探讨与交流,何应钦主张武力讨伐张杨;宋美龄等主张与张杨谈判;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中共派出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到西安,在蒋介石通电答应“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前提下,放蒋介石回南京,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派的代表团,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927-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胡锦涛,小结,日本侵略:,中国抗争:,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扩大侵华,华北事变,一

8、二九运动,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西安事变,练兵营,1去年9月18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但它又是极不寻常的日子。右图是一位同学在这天画的一幅画,你认为它反映的主题应是()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婵娟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B,2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致使当时东北人民面临悲惨处境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正忙于进行北伐战争 B中国的武器落后C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D没有得到国际援助,C,练兵营,3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B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C全国抗日

9、救亡运动掀起了高潮 D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A,练兵营,4小明在图书馆翻阅到一张旧报纸(见右图),该版报道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长征胜利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C,练兵营,5“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与张少帅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 B台儿庄起义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C,练兵营,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B卢沟桥事变的发生C海外华侨支援中国人民抗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练兵营,7(2006玉溪)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10、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A,练兵营,8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粉碎亲日派企图 C实现全民族抗日 D寻找发展时机,C,练兵营,9融入情境,探究问题。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在美国逝世,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其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的一生。(1)张学良将军在20世纪30年代为中国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2)该事件在当时对于中华民族利益来说,有何积极意义?(3)从该事件中,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将军的什么精神?,参考答案(1)发动西安事变。(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3)以民族利益为重,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