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透视画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透视画法》PPT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方体与画面、地现平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面、地面平行,另一组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所示:由A面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图,则共有九种,如图,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心位置,这是一点透视图的基本构图。这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面,因此建筑物的室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方式。图中2、3、9是视点在物体下
2、方的例子,要描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物体时,这种构图最实用。而图中4、8、1,视点位在眼睛的高度,当物体往左或往右移动时,这种构图最适合使用。袖点在物体上方,即物体在眼睛高度下方时,最适用的构图为图中5、6、7。,一点透视足线法,连接物体与立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线。而利用足线绘成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物体各图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从这些图面可以描画出透视图。,而从图2可知,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一般而言,描画透视图时,就依这些图面(正面图、侧面图、平面图)而导出物体的形状。,图3为说明图,描画顺序如图所示,图4在纸面上画出相当于物体底部的基线,然后从基线测出眼睛高度的
3、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水平线。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意尺寸),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线。,图5:以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成平行的状态,将平面图配置于画面线(P.L)上方。并以和基线(G.L)相接的状态描绘出物体的侧面图。把平面图的深度线AD.BC延长到基线,再从侧面图水平移动物体的高度,如此可求出abba的物体正面图。,图6:先决定视点(E.P)。对物体平面图的AB面来说,中心视线(EE)呈垂直,所以物体平面视点位置最好决定在作图者视野60度的范围内。而中心视线和基线的交点就是基点(G.P)。基点到视点的距离,即为物体和作图者间的距离。连接视点(E.P)和平面图的
4、ABCD.,图7:中心视线(EE)和水平线(H.L)的交点为消点(V.P),如果是一点透视图,就会和视心相叠。把正面图点abba,和消点连结。,图8:平面图点ABCD和视点的连结线,能和画面线(P.L)相交ABCD,从ABCD向基线画垂直线,又能和正面图点abba和消点的连结线,产生交点ABCD,此图形为物体的平面透视图。,图9:将画出来的平面透视图,移动到物体的高度线ab,则可得ABCD的透视图。,图10:实际上从平面图和侧面图所求出来的透视图,就是夹在ABCD和ABCD平面透视图间的立体图形。,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
5、所描画出的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他不同的情况:,A图:由于配置时平面图的一边AB与画面线相接,因此,所画出来的透视图一边AB就会和基线相接。,B图:平面图部分在画面线下方的情况。在作透视图时,无论时画面线上方或下方的点,在和视点连接时,都必须先求得投影在画面线上得点,再作垂直线,以求得透视图。若欲求得更大得透视图,可将平面图配置于画面线下方,其高度可由基线放大来求出。,C图:这是利用足线法完成得室内透视图。其宽度、深度可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的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作业1-方体的一点透视1张,要求:1、A32、铅笔手绘3、保留所有连接线4、角度及
6、大小自定,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二点透视,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形成夹角,以45、45、15、75、30、60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左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视,亦称为(成角透视)。,二点透视的范围二点透视图是常用的作图法,它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效果和各种变化。使用此图法时,由于要描画物体的宽度面和深度面的关系,使各面称为透视面,所以,需要宽度线的消点和深度线的消点。作图时可以考虑如图2所示的范围,但其中以连接V.P1和V.P2的水平线为直径,形成的圆之内侧范围所
7、构成之透视图,才是自然的构图。视点(E.P)在圆周上移动时,宽度面和深度面的比率会有所变化,虽然水平线的高度一定,但由于物体高低位置的变化,物体上方和下方的视觉就会产生变化;如果把物体放置在圆的外侧来作圆,则宽度面和深度面成直角的物体,在视觉上就没有直角感;看起来时歪斜的。图2中,最自然的构图时1、2、3,也是维持自然构图的界限。,倘若物体的宽度面或深度面作图者的中心视线垂直时,物体线就不会产生消点,而变成平行线,如此就变成一点透视图了。因此,二点透视图的物体必须和视点位置呈非垂直的条件下才能成立。为了固定二点透视图的自然角度,通常以消点的水平线和视点的视线所产生的角度45度.45度、60度.
8、30度、75度.15度的情况下来作图。以图2所示的范围来描画透视图时,物体和作图者的平面位置关系,就如图1所示。,二点透视足线法,图:先配置平面图的位置和角度(3060),再画出画面线(PL)、水平线(HL)及基线(GL)。决定中心视线和视点(EP)。自视点(EP)作出与AD、AB平行的线,和PL相交于EF两点,再从E、F向HL画垂直线,相交的点即左右消点(VL、VR)。,图:平面图A点与中心视线相交,因此,中心视线与基线(GL)的交点,即透视图中的A点。视点(EP)连接D、B,其和画面线(PL)相交的两点向GL作垂直线,垂直线与A的两消线相交于B、D、B,连接左消点(VL),D连接右消点(V
9、R),两线相交于C,连接A、B、C、D,即可得平面透视图ABCD。,图:以基线(GL)上侧面图的高度作平行线,可得与中心视线相交的点A,由A作消线,可得B、D,B连接VL,D连接VR,得交点C。最后连接各点立体透视图即完成。,其他情况,A图:正立方体的位置离开了画面线的情况。作图时,先自视点(EP)作出与BA、DA平行的线,并相交PL于E、F,再自E、F向水平线画垂直线,相交的两点即左右消点。延长DA、BA和画面线相交点G、H,自G、H作垂直线与基线相交i、j,i、j连接左右消点,即产生A。D、B连接EP与画面线相交点再作垂直线,则可与i、j之消线相交D,ABCD即平面透视图。从基线上的侧面图高度作平行线,可以与GH垂直线相交两点,这两点连接左右消点可得另一点A,则正立方体透视图即可得之。,B图:平面图部份配置在画面线下方的情况。在画面线下方的平面图各点连接EP并延长,而投影在画面线上的交点再作垂直线,如此,才可以求得透视图。,(18)三点透视(Three-point Perspective)一个立方体的任何一组棱线或面不平行于画面或地面时,其三组棱线会分别消失于VP1、VP2、VP3,此种透视图法称为三点透视。,三点透视,作业2-方体的二点透视1张,要求:1、A32、铅笔手绘3、保留所有连接线4、角度及大小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