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4006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血吸虫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日本血吸虫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日本血吸虫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日本血吸虫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日本血吸虫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血吸虫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血吸虫病.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宁 琴,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概 述,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部位:肝脏、结肠主要病变:虫卵引起的肉芽肿临床特点:急性:发热、肝脾大、腹泻、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 增多 慢性:肝脾肿大、慢性腹泻 晚期:门静脉周围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化、巨脾等 异位损害:脑型、肺型等,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间插血吸虫(Schistosoma inte

2、rcalatum)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a mekongi)马来血吸虫(Schistosoma malayensis),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病原学,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雌雄合抱,病原学,大小:67m89m颜色:浅黄色 形状:椭圆形结构:卵壳厚薄均匀,有侧刺。内含物:毛蚴,成熟毛蚴可分泌可溶性抗原(soluble egg antigen,SEA),卵壳,SEA,毛蚴,侧刺,日本血吸虫虫卵,电镜观察成熟虫卵,病原学,血吸虫生活史,传染源:病人与保虫宿主,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人是终末宿主保虫宿主 牛、羊、猪、狗、鼠等30多种哺乳动物,流行病学,-Global distribut

3、ion of schistosomiasis(2006),亚、非、拉及我国12省、市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南美和中东76个国家,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中国、菲律宾与印尼,流行病学,亚、非、拉及我国12省、市有血吸虫病流行,2009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分布,流行病学,湖沼型,山区型,水网型,流行病学,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可分为湖沼、水网和山丘三种类型,疫情以湖沼区最为严重。,流行病学,传播途径三环节,粪便入水钉螺滋生接触疫水,人群易感性,人对血吸虫普遍易感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青壮年多见)感染季节在夏秋季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发病机制与病理学,炎症反应免疫反应,虫卵结节(虫卵肉芽

4、肿)hoeppli phenomena,血吸虫肝纤维化,伴随免疫,immnune evasion,免疫逃逸,皮下 肺 门脉系统 结肠,出血性肺炎,机械性损伤,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尾蚴性皮炎,纤维化病变,虫卵肉芽肿,发病机制与病理学,肝硬化,肠梗阻,肝、肠纤维化,虫卵结节阻塞窦前静脉,回心血流受阻,门脉高压,腹水,发病机制与病理学,潜伏期长短不一,80%患者为3060天,平均40天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临床分以下四型: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和异位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夏秋季发病,潜伏期3060天发热:间歇型、弛张型常见过敏反应:荨麻疹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肝脾肿大

5、:肝左叶为甚其他,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在急性症状消退而未经治疗或疫区反复轻度感染而获得部分免疫力者,病程经过半年以上者病程可长达1020年甚至更长临床表现以隐匿型间质性肝炎或慢性血吸虫性结肠炎为主,临床表现慢性血吸虫病,巨脾型:最为常见,脾进行性增大,肝因硬化逐渐缩小,因门脉高压,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易诱发腹水腹水型:是严重肝硬化的重要标志,约占25%结肠肉芽肿型:以结肠病变为突出表现。患者经常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左下腹可触及肿块,有压痛,有癌变可能侏儒型:极少见,患者身材矮小,面容苍老,生长发育低于同龄人,性器官与第二性征发育不良,但智力多正常,临床表现晚期血吸虫病,人

6、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肺和脑。肺型血吸虫病:为虫卵沉积引起的肺间质性病变。呼吸道症状大多轻微,且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弥漫云雾状、点片状、粟粒样浸润阴影,边缘模糊,以位于中、下肺尤为多。脑型血吸虫病:临床可分急性与慢性两型,均以青壮年患者多见,临床表现酷似脑膜脑炎,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或有蛋白与白细胞轻度增多。慢性型主要症状为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多见。,临床表现异位血吸虫病,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急性期外周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其主要特点,白细胞总数在10109/L以上。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最多者可高达90%以上。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一般轻度增多,在20%以内。晚期患者常因脾功能

7、亢进引起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粪便内检查虫卵和孵出毛蚴是确诊血吸虫病的直接依据一般急性期检出率较高,而慢性和晚期患者的阳性率不高常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或 虫卵透明法检查虫卵,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皮内试验:简便、快速,通常用于现场筛查可疑病例,阳性者需作进一步检查。环卵沉淀试验:在虫卵周围形成特异性沉淀物,当环卵沉淀率大于3%5%时,即为阳性反应。间接血凝试验:在流行区,该法可作为过筛或综合查病的方法之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此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循环抗原酶免疫法:本法敏感、特异、简便、快速,对血吸虫病的诊断、疗效考核都有参考价值。,实

8、验室检查直肠黏膜活检,通过直肠或乙状结肠镜,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黏膜,置光镜下压片检查有无虫卵。以距肛门810cm背侧黏膜处取材阳性率最高此一般能检获的虫卵大部 分是远期变性虫卵,影像学检查直肠黏膜活检,B型超声波检查:可判断肝纤维化的程度。可见肝、脾体积大小改变,门脉血管增粗呈网织改变。并可定位行肝穿刺活检。CT扫描: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常有钙化现象,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增厚钙化等特异图像。,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感染 肠道并发症,诊 断,流行病史: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临床表现:具有急性或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结合寄生虫学与免疫学检

9、查指标进行诊断。一般粪便检查的诊断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免疫学方法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但应注意假阳性与假阴性。,鉴别诊断,急性血吸虫病可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有重要鉴别价值。慢性血吸虫病肝脾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有腹泻、便血症状者应注意与阿米巴痢疾、慢性菌痢鉴别。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的鉴别。在流行区的癫痫患者均应除外脑血吸虫病的可能。,治 疗,病原学治疗:吡喹酮首选。急性血吸虫病:总量按120mg/kg,6天分次服完,其中50%必须在前两天服完,体重超过60kg者仍按60kg计。慢性血吸虫病:成人总量按60mg/kg,2天内分4次

10、服完,儿童体重在30kg以内者总量可按70mg/kg,30kg以上者与成人相同剂量。,治 疗,3.晚期血吸虫病:如患者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代偿尚佳,总量可按4060mg/kg,2天分次服完,每天量分23次服。4.预防性服药:在重疫区特定人群,如防洪、抢险人员进行预防性服药,能有效预防血吸虫感染。,预 防,控制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对病人、病畜进行普查普治切断传播途径:消灭钉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保护水源,改善用水保护易感人群:严禁在疫水中游泳,戏水。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使用防尾蚴剂等,WHO/TDR选择的6种血吸虫病侯选疫苗抗原:谷光甘肽S转移酶(GST)副肌球蛋白(Sm97)照射减毒抗原5(IrV-5)磷酸丙糖异构酶(TPI)完整表膜蛋白(Sm23)脂肪酸结合蛋白(Sm14),疫苗研究进展,预 防,思考题,血吸虫病的临床类型及其主要临床表现?血吸虫病的常见并发症?急性血吸虫病的病原治疗措施?,参考书目,吴观陵.血吸虫病.见: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施光峰,徐肇玥.血吸虫病.见:陈灏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张大志,刘约翰.血吸虫病.见:马亦林主编.传染病学.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