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42226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生常见错误》PPT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古文答题少技巧,问题1:考场阅读速度慢,过分占有考试时间 古文分值15分,在考场上不能够超过15分钟以上。否则,将占有其他答题的时间。可是有人在考场上,不知答题技巧,费时间过久,正确率却不高。,一、古文答题少技巧,解决方案 先倒读第4题,搜索“内容提要”。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在题目设置上有这样的规律:将阅读材料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切分为四个部分,再按照原文行文的先后顺序,拟设四种对文章的概括性叙述,要求考生根据文义进行综合分析,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也就是说,在这四个选择项中,只有一项错误,而其余都是正确的。那么,未读原文之前先读这些选项的表述,无异于在搜索原文的“内容提要”。这

2、样可以消除原文的陌生感,树立读懂原文的信心。,一、古文答题少技巧,问题2:不知整体感知原文 学生在考场上从头翻译,却不知将翻译的内容加以概括,缺少整体感知原文的意识。,一、古文答题少技巧,解决方案 先整体感知原文,确认“内容提要”。这一步必不可少,有承先启后的作用。读懂文言文文段要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要明确所写人物之间的关系,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所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文中流露出来的作

3、者的观点、态度等等。,一、古文答题少技巧,问题3:不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解决方案 细读相关部分,解决词句问题。这一步要求落实将要作答的题目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并运用所学知识技巧,进行解答。这一步任务最重,主要是理解词语和句子,大多靠推断来完成。有几种词语和句子在文中意思的推断方法: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意前后照应推导词义。,一、古文答题少技巧,问题3:不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 解决方案 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考生从没有听说过的词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越是和现代汉语解释相同的字,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一

4、、古文答题少技巧,问题4:不会定向跳读原文,排查人物行为 解决方案(1)这一步主要是通过排查人物行为,落实对人物的评价。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2)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全文把握: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注意联系全文考查。,一、古文答题少技巧,问题5:古文翻译得分点不清,答题漏点或误译 学生在考场上翻译,得分点的句式、词类活用、省略成分等翻译不出来。解决方案 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一、古文答题少技

5、巧,解决方案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故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连自成句时要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一)炼字型及分析“诗眼”型问题1:目标选错对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缺少“敏感”,导致“误选”了其他的字。问题2:简析妙处或表达效果时单纯解释字眼,缺乏必要的鉴赏。问题3:抛开全诗、全句所反映出的意境情感及

6、诗歌创作背景,把该字孤立起来分析。,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解决方案(1)牢记规范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来用文学性的语言描摹景象。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分析该字在诗中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或揭示该字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谨遵“字不离句,句不离篇”八字方针解题,切忌孤立该字,泛泛而谈。(3)谨记炼字型命题是出题人在以小见大,在考我们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故而应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鉴赏。,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二)解读诗句型问题1:不重思考,孤立关注题目、注释等信息,只解读表面词义,

7、简单以注释作答。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二)解读诗句型问题2:忽略诗歌对仗关系,不会利用诗歌体裁一般知识正确理解诗句。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利用律诗颔联与颈联严格对仗的要求,借“阴过酒樽凉”来推知上句的意思。】,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

8、方法,(三)解读诗歌情感型问题1:不会抓诗歌意象去“追索”诗人情感问题2:忽略从一首诗、词、曲的整体去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问题3: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问题4: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不恰当夸大、缩小、拔高、贬低、绝对化诗人的情感,从而“误读”诗人情感。,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四)鉴赏意境(景与情)型问题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有遗漏问题2:描摹景物时采用了文言文直译的翻译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五)鉴赏技巧型问题:审题失误,不注意题干要求、限制小重山 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

9、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简要分析。,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六)比较鉴赏型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问题1:审题不到位,看错了比较点问题2:知识储备不足,题材与体裁不分,表现手法与语言风格不分,知识上的混乱造成胡比一气。,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注意鉴赏的专业用语 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虚实相生)、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点面结合、动静结合等。语言特点:含蓄、明

10、白如话、质朴、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绚丽、口语化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二、诗歌鉴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注意鉴赏的专业用语 思想感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意象有: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1:缺少整体阅读意识 不少考生在做这类阅读时,往往容易忽视对原文的整体把握,而更看重对出题点所在文段的关注,忽略文章整体意思。岂不知设题者设计词语句意往往同整体文意相关的。解

11、决方案 做题目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要边读边理解,每读完段落之后,有意识地归纳段意。在通读全文时,应重点留意每段的首句,因为这些句子大多揭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常常与全文主旨密切相关。,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2:缺少标记和批注 考场有的学生试卷空白一片,既不画词语句子,也没有归纳段意。缺少标记、批注,重点不清,甚至反复翻看,耽误时间。解决方案(1)在每一段中,找出关键词、句,关联词,画出符号。,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解决方案 表示时间或阶段性十分强烈的词语,如“过去、现在、将来、已经、正在、将会”等词语。表示推论内容的前提和条件、目的和手段、原因和结论的词语:

12、“将会、也许会、正像、因此、所以、为了、满足”等词语。表示现实性和可能性、偶然性与必然性、已然与未然的词语或语句:“不久的将来、无独有偶”等词语。(2)做好批注,把每一个语段的关键内容标注在文段的旁边空白处,甚至可以标注一下几个文段之间的关系。,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3:缺少筛选信息技巧 筛选信息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筛选的范围可以是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多段甚至全篇。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筛选比对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上做文章,其主要陷阱有:偷换概

13、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倒置、夸大其词、答非所问、由或然推必然、由未然推出已然等等。,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3:缺少筛选信息技巧 以偏概全: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选项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所做的一部分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一般选项中出现“凡、全、都、所有、一切”之类的字眼时,我们就要引起警惕。无中生有: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偷换概念:指概念之间有暗换的情况,即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概念的交换。,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3:缺少筛选信息技巧 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

14、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者把“果”变成了“因”(或“条件”),有的没有因果关系强加因果。张冠李戴:指把甲物的性质及特点扣到乙物的身上。混淆已然未然:指选项故意在时间上对原文内容作了提前或滞后,即把未发生的事情(“未然”)判断为已发生的(“已然”),或把已发生的事实判断为未发生的。,三、论述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缺少推断想象 有的考生缺乏这种能力,不能依据原文进行推断想象,挖掘出文章的隐含信息,而是武断盖论,仅仅是根据自己的印象得出判断,有的把推断说成结果,有的把实验说成事实,造成丢分。解决方案 考生切不可只凭记忆便盲目答题,要有关照文章的整体信息。,四、

15、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1:分析结构型思路不清“分析文章结构”就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层义;“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构思特点,行文线索,分析主题表达的思路。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分析结构、把握思路,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效率。为此目的,分析结构和把握思路,不能满足于辨别文章结构的形式和把握思路的走向,还要探究这样安排的原因或作者的意图。,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描述与分析(1)不会根据文体特征来划分层次(2)不会利用标志性词语分析文章的结构 解决方案 在高考答卷阅读

16、时应注意作者的行文思路方可概括,具体解答时可抓住文中一些表示思路转换的过渡性语句,如“小时候、初中时、后来、十几年前、现在”,抓住这些表时间的语句,文章层次就显现出来了,文章的思路就明晰了。,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2:筛选整合型机械摘录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考题的要求,经过辨别把文中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按照考题要求简要表述。问题描述与分析 机械摘录,不会筛选,表现为:(1)不能整体把握全文大意,明晰文章思路;(2)不能把握题干中提示语,确定筛选范围;(3)不能画出关键词语,归纳概括,分条作答。,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

17、解决方法,问题3:归纳内容要点提炼不准 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以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问题描述与分析 因筛选信息不准,整合信息有误,提炼信息往往不是要点。,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3:归纳内容要点提炼不准 解决方案(1)先要找出相关的答题区间,然后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或者提取精要,独立归纳。(3)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来进行具体的总结与把握、筛选与提炼、加工与转化。,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3:概括中心偏颇不全 问题描述与分析(1)概括偏颇、理解肤浅;(2)

18、理解不全、遗漏要点;(3)重复啰嗦;(4)摘录原句、概括不强;(5)任意拔高、强加拔高;(6)要点交叉、逻辑不强。,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3:概括中心偏颇不全 解决方案 解答这类试题,应该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然后再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最后按照题目要求,提取并整理有效的信息。,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鉴赏技巧型技巧不清,方向不明 答这样的试题主要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二是对表达文章主旨的作用。问题描述与分析 考生对技巧本

19、身概念不清,答题方向不明。长篇大论,得分点少。,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复习指南(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渲染、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先抑后扬,托物言志。(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设置悬念、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等。,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形象分析型评述概括,缺少依据 复习指南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可以从以下几点做:(1)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

20、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2)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3)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物象分析型含义不准,作用不清 复习指南 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做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对内容的充实作用;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审美鉴赏型面面俱到,缺少深度 审美鉴赏型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它要求考生能分辨出文章

21、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其的艺术效果,把握其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来进行赏析。只要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审美鉴赏型面面俱到,缺少深度 复习指南(1)鉴赏要明确鉴赏点,或形象、或语言、或表达技巧、或布局谋篇、或作品主题等。(2)抓住特点,找出实例并赏析其妙处。鉴赏时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规范答题: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作回答,“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一般不宜一字不差地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中有效信息,

22、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整合出答案。,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审美鉴赏型面面俱到,缺少深度 复习指南 善于利用文中的重要语句。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四、文学类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审美鉴赏型面面俱到,缺少深度 复习指南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的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书写

23、结构安排上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总说明确提出观点;分说结合原文对中心观点进行分解,并各自举一到两例进行分析;最后总说再次点题。,五、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1:写作能力比较欠缺 问题2: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拟题俗题,重复雷同 拟题过大,难以下笔 脱离文题,我行我素 问题3:思想不积极向上 考场要注意如下提示:(1)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2)武侠故事是“无人区”;(3)发牢骚的文章是“白区”。学生可以进行道德评判,不能进行政治乱说。,五、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4:没有文体意识,不讲求写作的套路 一篇议论文不讲究起承转合,暴露了考生缺少套路训练。高中生写议论文往往是千人一面、

24、众口一腔,围绕命题重复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缺少新颖性的冲击力。问题5:不会用辞,不讲求语言效果 高考作文如果没有文采,语言平平淡淡,即便有深刻的内容,也难以打动阅卷人,难以得到高分。修辞可以说是作文的魔法棒,恰当地使用修辞能够让文章富有文采,点石成金。,五、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问题6:不注意细节 一些考生“粗制滥造”的大作,“粗”就粗在卷面不干净整洁,字迹写得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布满了各种修改符号,有如天外文字。高考作文一定要细心,即使时间不够,也不要“粗制”一篇作文出来,因为那样留给阅卷教师的第一印象可想而知。,五、考场作文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多注意以下几个细节:(1)字写得不漂亮不要紧,但不要写得太小,不要连笔,要工整地写。(2)试卷上的标准修改符号是用双横线将错误画去,不要涂抹或用橡皮擦掉或使用倒置符号。(3)尽量不要在作文中使用括号。(4)因为时间原因或是没东西可写,字数实在是不够,没法补救了,也没关系,但一定要写上结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