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42339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行往来业务核算》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联行往来业务核算,欧理平重庆工学院会计学院,第一节概述,一、联行往来的涵义与特点,联行往来是同一银行系统内部各行处之间由于办理结算、资金调拨等业务,相互代理款项收付而发生的资金账务往来。,联行,是指同一家银行系统内部各机构的对称。,联行往来具有以下4个特点:,1 从引起联行往来的原因看:一是国内国际结算业务,二是银行内部资金调拨.2联行往来核算划分往账和来账两大系统。3联行往来与资金结算及划拨业务密切联系 4.从联行往来账务处理的实质看,是将客户之间的存欠关系,转化为银行之间的存欠关系。,二、联行往来的管理体制,我国联行往来实行“全国联行往来、分行辖内往来、支行辖内往来”三级管理体制。

2、(一)全国联行往来(二)银行分行辖内往来(三)银行支行辖内往来,三、联行往来的基本做法,1.日常往来:划分来账和往帐两个系统2.往来帐核对:集中核对和分散核对3.划清资金:逐笔清偿和汇差清算4.年度结平,以集中清算,集中监督模式为例,第二节 全国联行往来的核算,一、全国联行往来的凭证及会计科目(一)联行凭证 联行往来的基本凭证是联行报单。联行报单贯穿整个联行往来业务,是进行联行账务处理的重要依据。联行报单按传递方式不同,可分为邮划报单和电划报单。这两类报单按款项划拨性质不同,又分为邮划借方报单、邮划贷方报单、电划借方报单、电划贷方报单、电划借方补充报单、电划贷方补充报单。,1邮划借(贷)方报单

3、。,邮划借(贷)方报单一式四联。第一联发报行签发后寄收报行作来账卡片;第二联寄收报行作来账报告卡,每日营业终了随联行来账报告表寄总行电子中心;第三联发报行作往账报告卡,每日营业终了随联行往账报告表寄总行电子中心;第四联发报行作往账卡片留存。,2电划借(贷)方报单。,电划借(贷)方报单一式四联。第一、第二联缺,第三联用途同邮划,第四联发报行据以向收报行拍发电报后留存作往账卡片。,3电划借(贷)方补充报单。,电划借(贷)方补充报单一式四联。是由收报行收到发报行拍发的电报后填制的。第一、第二联用途同邮划,第三联收报行作转账借(贷)方传票,第四联收报行作付款(收账)通知交付(收)款单位。,(二)联行会

4、计科目,按照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联行往来业务的核算,应设置“存放联行款项”和“联行存放款项”两个会计科目。但由于联行业务量较大,涉及范围较广,只使用以上两个科目不能满足日常核算和监督的需要。,“联行来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负债共性科目。收报行收到发报行本年度签发的借方报单,贷记本科目;收到贷方报单,借记本科目。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联行往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负债共性科目。在本年度内,发报行签发借方报单,借记本科目,签发贷方报单,贷记本科目。余额可能在借方,也可能在贷方。,“上年联行往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负债共性科目。新年度开始,将上年度“联行往账”科目余额不通过会计分

5、录,转入本科目。“上年联行来账”科目。该科目属于资产负债共性科目。新年度开始,将上年度“联行来账”科目余额不通过会计分录,转入本科目。,二、全国联行往来的账务处理,“直接往来,分别核算;集中监督,逐笔对账;轧计汇差,逐级清算;查清末达,年度结清”。,(一)经办行直接往来,往账来账分别核算,1发报行的核算。联行业务发生时,发报行按规定签发联行报单,并加盖联行专用章,需要编密押的,还应加编密押。经审核无误后,将第一、第二联报单连同有关附件寄收报行;如属电划报单,则根据第四联报单向收报行拍发电报。同时,以第四联报单作联行往账卡片,办理转账。,活期,活期,(2)编制联行往账报告表。,联行往账报告表是发

6、报行向总行报告本行联行业务状况的工作报告,也是总行监督控制发报行正确办理联行往账核算和办理对账的重要依据。发报行应于每日营业终了,将本日发出的全部往账报单第三联先按借、贷方分开,再接收报行行号顺序排列,并按电划、邮划分别整理,据以编制联行往账报告表一式两份。经审核无误后,一份连同第三联往账 报告卡寄总行电子中心,另一份与第四联往账卡片一并留存保一管。,2收报行的核算。(1)完整报单的处理,收报行对于完整无误的报单,应根据第一联报单及附件办理转账。如收到贷方报单,会计分录为:借:联行来账 贷:活期存款户 如收到借方报单,会计分录为:借;活期XX户 贷:联行来账 如果收到的是发报行拍发的电报,应据

7、以填制电划借(贷)方补充报单进行相应处理,会计分录同上。,甲办事处,乙办事处,活期,活期,北京,西安,活期,(2)不完整报单的处理。,不完整报单,分为可以转账的报单和不可以转账的报单。可以转账报单的处理,应贯彻以行号为准的原则。如果报单上的行名、行号是本行的,但附件是他行的;或行号是本行的,行名和附件是他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行号是本行的,就以行号为准,按本行报单处理。然后再另外填制联行报单,将款项划至正确的收报行,同时通知原发报行。,【例】A行收到B行寄来的第一联借方报单及银行汇票,金额为 80 000元。经审核,所收报单上收报行行号、行名为本行,银行汇票为C行。编制措方报单办理转划。,A

8、行 借:联行往账一C行 80 000 贷:联行来账B行 80 000,C行 借:汇出汇款 80 000 贷:联行来账A行 80 000,如果报单上的行号不是本行的,而行名与附件均为本行的;或行名、行号均不是本行的,而附件是本行的。收报行可先根据附件办理转账,同时,另填制联行报单连同原报单一并寄至原报单所列的收报行。,(3)编制联行来账报告表。,每日营业终了,收报行将本日收到的全部来账报单第二联先按借、贷方分开,再按发报行行号顺序排列,并按邮划、电划分别整理,据以编制联行来账报告表一式两份。经审核无误后,一份连同第二联来账报告卡寄总行电子中心,另一份与第一联来账卡片一并留存保管。,(二)总行集中

9、监督,逐笔对帐,联行往来对账是对联行间往来账务进行核对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联行资金划拨及时、准确、安全的监督系统。每日营业终了,参加全国联行往来的各经办行将各自编制的联行往账、来账报告表连同报告卡寄管辖分行,管辖分行审核无误后代为录磁,并传递给总行电子中心。总行电子中心对收到的报告表和报告卡应认真审核,无误后将其输入总行对账系统运行。,总行对账系统设立往账和来账两大账务组织,1以各分行和经办行为对象,设立报告表登录系统和报告卡登录系统,报告卡登录系统内应按报告卡的日期分月设置“未配对”、“已配对”、“待查对”三个账户。2接往账和来账分别设置相应的“全国汇总总账”、“管辖分行汇总分户账”、“经办行

10、明细账”。总账、分户账、明细账之间相互制约、控制和保持平衡。,总行计算机自动将输入的往账和来账报告卡进行逐笔配对,完全相符的,转入“已配对”账户;对未配对的错误报单和待查对的末达报单,次日向分行和经办行查询。当某月“未配对”、“待查对”账户发生额、余额全部转入“已配对”账户时,即表明全国联行往来账务全部核对相符。,(三)及时轧计汇差,逐级清算资金,联行汇差对某一经办行而言,就是其在办理联行业务中汇入资金和汇出资金的差额,反映了联行间相互占用资金的关系。对联行汇差要及时轧计和清算,并计算应付汇差和应收汇差的利息,以保证联行业务的顺利进行。,1联行汇差的轧算和上划。,联行汇差的计算是按规定时间(一

11、般按旬),根据联行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分别軋算全国联行汇差和省辖联行汇差,并根据计算的应付汇差或应收汇差,编制“联行汇差计算表”逐级汇总上报,以便上级行掌握各行汇差资金情况,从而便于组织调拨。,清算汇差的处理,各经办行在軋算出联行汇差并据以编制了“联行汇差计算表”后,如为应付汇差,一方面上报上级行,另一方面填制汇款凭证,通过中央银行将应付汇差资金汇往上级行,同时还需直接向上级行填发系统内联行报单。应付汇差行上报并上划的会计分录为:借:联行往账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每次在汇差资金汇出并转账后,联行往来各科目借、贷方发生额应当相等。,上一级的处理,商业银行管辖行接到中央银行管辖行进账通知以及应付汇差

12、资金行的联行报单后,办理转账。其会计分录为: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联行来账,如果是应收汇差则刚好相反,联行汇差利息的处理。,联行汇差的利息每季度结算一次,利率采用同期联行利率。各经办行应于结算口计算出应付汇差或应收汇差的利息,并于次日上划上级行。,上级行收到经办行上划的应付汇差利息时,会计分录为:借:联行来账 贷:其他应付款 上级行收到经办行上划的应收汇差利息时,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应收款 贷;联行来账,上划应付汇差利息时,会计分录为:借:金融机构往来支出联行往来利息支出户 贷:联行往账 上划应收汇差利息时,会计分录为:借;联行往账 贷:金融机构往来收入联行往来利息收入户,俟全辖各行处(包

13、括本行)的应付汇差和应收汇差利息划齐后,应将“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两科目的利息户余额轧差,逐级上划汇总至总行。会计处理上可参照上述处理方法进行。,(四)查清未达,年度结清,1划清年度。新年度开始,各行应将“联行往账”、“联行来账”科目余额,不通过会计分录,直接转入“上年联行往账”、“上年联行来账”与新年度联行账务分别核算,不得混淆。发报行于新年度开始起,不得再签发上年度的联行报单。收报行于新年度开始起,收到发报行上年度签发的联行报单,应在“上年联行来账”科目核算,向总行报送联行来账报告表也应分别上年度和本年度。总行于新年度开始起,将报告表和报告卡的总账、分户账,以及未配对、已配对、待查

14、对明细账全部结转上年户,与本年度发生的账务严格分开。,2.上年度联行账务查清的标志。,(1)全国联行往账与来账的全年累计发生额、最后余额平衡一致。(2)联行往账与来账报告卡全部配对,没有来配对、待查对的情况。(3)总行、管辖分行、经办行的联行往、来账发生额、余额全部核对相符。,3上年联行账务的核对与上划。,总行在上年度联行未达账项查清后,按各经办行的行号编制“往账与来账余额核对通知单”,发送管辖分行。由管辖分行印发给所辖各经办行核对,信息反馈无误后,汇总编制全辖“往账与来账余额核对报告单”上报总行。总行全部收齐并核对无误后,即可通知各行上划上年度联行各科目余额。各经办行接到通知后,应填制本年联

15、行报单将余额上划管辖分行。,上划“上年联行往账”、“上年联行来账”借方余额时,会计分录为:借:联行往账 贷:上年联行往账 或贷:上年联行来账,上划贷方余额时,作相反会计分录。,管辖分行收到各行上划余额后,先与前述“余额核对通知单”和“余额核对报告单”上所列金额核对相符,然后办理转账,收到上划的借方余额,作会计分录为:借:上年联行往账 或借:上年联行来账 贷:联行来账 收到上划的贷方余额,作相反会计分录。,上划的处理呢?,总行收到各管辖分行上划的上年联行科目余额,经核对无误后,办理转账。假设收到的报单为贷方报单,其会计分录为:借:联行来账(或有关科目)贷:上年联行往账(上年联行来账)全国各分行余

16、额全部划齐后,“上年联行往账”和“上年联行来账”科目余额相等,即可对转结平。至此,全国上年度的联行账务全部结清。,第三节 电子联行往来的核算,全国电子联行往来,简称电子联行,是指人民银行系统内有电子联行行号的行与行之间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异地的资金划拨的帐务往来。,(二)、基本做法,星形结构、纵向往来,随发随收、当时核对、每日结平、存欠反映,二、会计科目和会计凭证,(一)会计科目1.“电子联行往帐”科目 发报行通过转发行向收报行进行的资金汇划业务通过本科目核算。余额双方反映,不得轧差。2.电子联行来帐科目 收报行通过转发行转来的发报行的资金汇划业务通过本科目核算。3.电子清算资金往来科目

17、 各清算分中心和总中心之间的电子联行资金存欠通过本科目反映。每日电子联行往帐科目和电子联行来帐科目余额分别对清后,全额转入本科目。余额轧差反映,在人民银行会计报表全国汇总后,本科目借、贷方余额应相等。,(二)会计凭证,1.电子联行转汇贷方(借方)清单,该凭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作发报依据,由发报行留存;第二联经发报行会计部门记帐后,与有关凭证一并作为有关金融机构往来科目的传票附件;第三联回单,由发报行作为回单退汇出行。,2.电子联行往帐贷方(借方)清单,该凭证一式二联:第一联与相关凭证一并作有关金融机构往来科目的传票附件;第二联代电子联行往来帐卡片帐。,3.电子联行来帐贷方(借方)清单,该凭证一式

18、三联:第一联收报行代电子联行来帐卡片帐;第二联作有关金融机构往来科目传票附件;第三联交汇入行凭以填制传票后作有关金融机构往来科目传票附件。,三、电子银行的帐务处理,(一)汇出行的账务处理,汇出行收到开户单位递交的因转汇的汇划凭证,按规定审核无误,分别划收和划付业务,处理填制转汇清单一式三联,并汇总填制划款凭证办理转帐。,往帐的贷方(代收)业务会计分录为:借:活期存款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如系借方(代付)业务,则会计分录相反。,转帐后,将一联划款凭证连同三联转汇清单和有关汇划凭证,一经递交开户发报行。,(二)发报行的账务处理,发报行收到汇出行递交的划款凭证、三联转汇清单以及有关汇划凭证后,经审核无误并确认汇出行帐户中存款足够支付时,即可进行帐务处理。,对于往帐贷记(代收)业务,其会计分录为:,借;XX银行存款汇出行户 贷:电子联行往帐 如为代付业务,作相反会计分录。,(三)转发行的账务处理,(四)收报行的账务处理,收报行收到来帐信息,经审核无误后,向转发行发生收电回执,并按汇入行打印电子联行来帐清单一式三联。经审核无误后,填制划款凭证进行账务处理。,对于贷记业务,其会计分录为:,(五)汇入行的账务处理,汇入行收到收报行电子来帐清单及有关凭证,经审核无误后,进行帐务处理。对于贷记业务,其会计分录为:,如系借记业务,会计分录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