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4531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复习提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心理健康与其标准第一节现代健康理念论P2一、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P61、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2、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3、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4、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二、现代健康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基于健康动态与谱系的现实性,以促进的方式,达成全人健康。其次节心理健康论PII一、心理健康与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即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一)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是法国精神科医生皮内尔。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作出干脆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1880年3月他依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

2、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觉之心一书。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宣告成立。(二)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P12第一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留意精神疾病的预防.(20世纪20到二战结束)1930年5月,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53个国家的3042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选举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华任会长,比尔斯任秘书长。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致力于精神病院的给养改革以与建立广泛的精神病社会保障体系,以使精神病患者受到社会公正处置,并削减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其次阶段:从关切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战后一20世纪60年头末)19

3、48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的纲领性文件.在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新的国际心理卫生组织一一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建立了心理卫生处.这些组织的建立与纲领的颁布与实施,标记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明确提出心理卫生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在生物学、医学、社会学与教化学等各个领域,使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这一阶段表明心理卫生工作已经超出传统的精神病学范畴,正在拓广它的服务领域。第三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实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养,挖掘人的心理潜能.(20世纪

4、70年头一至今)这一阶段,西方心理学工作者起先从人本主义角度来谛视心理卫生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当是内心世界与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溢,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这种关于健康心理的描述赐予心理卫生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当今的心理卫生运动朝着全面提高人的心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方向发展。(三)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启示P15首先,心理卫生运动起源于改善精神病人待遇的人道主义行动。其次,虽然在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不同时期,其详细的重心有所不同,但是贯穿整个运动的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是:强调生命健康须要自我责任和自主管理,强调心理对于形成自我责任和自主管理的重要意义。最终

5、,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将“维护和促进”作为其工作的基本策略。二、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1、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现实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2、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核心内容)3、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心理健康的涵义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它即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心理特质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三、心理健康的基本属性1、心理健康的实践功能性;2、心理健康的辩证发展性;3、心理健康的文化多元性。第三节心理健康标准论P22一、确定

6、心理健康标准依据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3、主观阅历标准4、生活适应5、心理成熟标准6、生理学标准二、心理健康标准的详细内容智力发展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心情稳定乐观心情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记。意志品质健全心理健康者的意志品质具有如下特点:行动目的明确,独立性强擅长当机立断,果敢性强行动不屈不饶,坚毅性强心理承受力强,自制力好。行为协调适度心理健康者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须与年龄特点相一样;须与社会角色相一样须与刺激强度相一样行为的一贯和统一人际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行或缺的条件,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格完整独立心理健康教化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独立

7、完整性,培育健全的人格。其次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概论(一)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涵义1、识记:(1)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涵义所谓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化、教学工作,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支配地促进学生实践才智生成的教化活动。2、领悟:(1)学校心理健康教化与心理辅导、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的关系P42学校心理健康教化与心理辅导、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各自以一个连续体的不同区段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但它们的区分是相对的,事实上,这四种助人活动在连续体的分布上存在着部分重叠与交叉。此外,假如以服务范围广度而言,心理健康教化、心理辅导、心理询问与心理治疗依

8、次存在包含关系:四者外延间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即心理治疗是心理询问,心理询问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化。(二)学校心理健康教化与素养教化P511、识记:(1)心理健康教化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化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横向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就纵向联系而言,心理健康教化是其他各育的基础。在人的素养结构中,心理素养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在整个素养教化体系中,心理健康教化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道,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化是其他各育的中介和基础,它为学生形成思想品质、获得学问、形成技能、培育实力,发展智力、熬炼身体、增加体质

9、、塑造美感等供应了良好的心理前提。(三)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发展概述P601、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发展(I)领悟: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发展趋势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L教化重点发生转移。从消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化转移到推动学生各方面的都得到发展,并促进其整合到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2.教化形式共存互补。西方学校接受团体辅导和询问交替运用,发挥其互补的功能。3.教化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科学技术也被不断地引人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领域,使探讨方法呈现多样化。4.留意加强早期教化。20世纪70年头以来,西方学者起先把心理健康教化视为个人生长和发展的连续历程,将其贯穿于学

10、校教化的各个年级之中,儿童期心理健康教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5.教化理论多元融合。人们日益倾向于在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对各家理论持兼收并蓄看法。6.教化力气趋于整合。现今,西方学校已突破过去单纯由学校独家实施心理健康教化的旧格局,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化网络。7.逐步开设相关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者将接着为学生供应内容广泛的心理学课程或相关课程,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和适应社会生活。8.重视教化绩效评价。心理健康教化工作者将通过细心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督导网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评价等方法,使心理健康教化取得更大绩效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9.留意本土特色探讨。不少学

11、者主见加强本土化探讨。10.强化从业人员素养。2、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发展(1)识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现状;我国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活动。其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探讨。其三,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师资的培训。其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学术沟通与研讨(2)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发展趋向1.普遍化。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将获得全面实施、普遍发展2、重点化。重点将以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的培育。3、整合化。多学科整合共同揭示心理健康教化的规律将是心理健康教化发展的一个趋向。4 .现代化。便利、快捷、丰富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使学校心

12、理健康教化更加普与、更具有成效和影响力。5 .本位化。即全校老师参加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化。6 .专业化。即建立一支训练有素、驾驭相关专业学问和技能的师资队伍。7 .本土化。就是中国化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将更适合我国国情,更留意实际教化效果,更留意将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化体系。(四)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意义1、识记: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必要性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意义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必要性所确定的。从心理健康教化的观点来看,这种必要性主要渊源于以下四种须要。(1)参加国际竞争的须要。诸多的探讨证明,具有高品位的心理素养已成为

13、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的要素。因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养特别重曲1炽现(2)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须要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实现现代化所必不行少的因素和条件,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养现代化,现代人的素养是一个综合体。国家现代化,关键是使国民心理素养现代化。而欲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需从青少年儿童时期起先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3)顺应世界教化改革潮流的须要教化思想的大变革也促使人们重新确立新的能“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教化质量观,并据此确立教化发展的新战略和新目标。1989年月日1

1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对21世纪教化国际研讨会”。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切”的总结报告认为21世纪教化体系要进行一些重点转移:这些转移对学生的心理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向学校教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化。(4)变更国内基础教化现状的须要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化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应试教化”,应试教化是在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急功近利得狭隘教化模式,存在着较多弊端。因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已成为变更国内基础教化现状和提中学小学心理健康水平的迫切须要。第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目标体系P90一、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目标的作用P901、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约作用2、

15、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内过程的限制作用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结果的评估作用4、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对象一一学生的教化作用二、构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目标的依据P911、以我国学校教化的目的为依据;2、以心理学、教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三、构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目标的原则P921、在目标建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规范和个人须要相协调2、在目标建构的动身点上,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3、在目标建构的言语描述上,坚持抽象性与操作性相兼顾4、在目标建构的逻辑体系上,坚持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统一四、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阶段目标p94(一)初中一年级1、心理特点P942心态分析P95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95(

16、二)初中二年级1、心理特点P962心态分析96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96(三)初中三年级1、心理特点P972心态分析97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97(四)初中三年级1、心理特点P972心态分析97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97(五)中学一年级1、心理特点P972心态分析98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98(六)中学二年级1、心理特点P982心态分析99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99(七)中学三年级1、心理特点P992心态分析993、心理健康教化目标PlOO五、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结构目标PlOo从不同心理结构层面的来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目标,细指从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认知、情感、意志、特性等方面来构建学校心理健康

17、教化的目标体系。(一)心理健康教化的认知目标:P101-103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自我智能、驾驭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三个方面。在“智”方面的教化目标主要指培育学生视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留意力等方面的良好品质。在“能”方面的教化目标主要指培育学生的诸种实力。学习策略目标包括使学生驾驭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学习规则、学习方法,驾驭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整策略;学习品质目标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培育激发动机、端正学习看法、培育学校爱好、树立学习信念、学会正确归因。(二)心理健康教化的情感目标;P103-105学校情感教化目标主要包括培育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加其

18、情感调控实力,包括五个方面:1。帮助学生学会心情认知和心情识别2o帮助学生学会心情表达和心情理解3o帮助学生学会心情主导和心情平衡4o帮助学生学会心情限制和心情宣泄5帮助学生学会情感发展和情感培育。(三)心理健康教化的意志目标;P105-107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意志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实力、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质,即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敢性、意志的坚毅性、意志的自制性、(四)心理健康教化的特性目标:P107-110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特性目标可以概括两个方面:Io促进社会适应即发展自我意识,促进沟通沟通。2。完善特性品质.即培育自主、勤劳、负责、坚毅、利他与创新品质。六、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

19、层次目标P110-1121、识记:(1)心理健康教化目标的三个层次:基础目标基本目标终极目标2、领悟:(1)心理健康教化的基础目标;心理健康教化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即与时发觉并科学地矫正学生的心理疾病,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驾驭有关避开和消退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有正确的相识,能够自我排忧解难,游刃有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扰,保持乐观、稳定、主动向上的心态。(2)心理健康教化的基本目标;心理健康教化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优化心理素养,就是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与其他各种特性心理品质的培育,使学生的知情意行

20、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适应关系,从而促进其整体素养的提高,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3)心理健康教化的终极目标心理健康教化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即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的独立民方法识、很强的创建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特别高尚的人。第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原则一、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基础P113-116必需把握好以下三方面(1)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针对性主要表现在: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性别特点。针对学生的表现特点。针对学生的时代特点。针对学生的特性特点。(2)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树立学生“全人化”发展观

21、念。要与时发觉和弥补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缺陷,全面考察和分析这些缺陷的形成缘由和制定对策。(3)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活动性:留意两方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须要,要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要留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加各种训练和练习。二、主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核心Pl18-1201、概念: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化过程中要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2、贯彻主体性原则须要留意的问题:从受教化者动身: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须要入手。要留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不行事事包办代替。老师要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从教化者动身:敬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同等、民

22、主的看法对待学生。敬重学生的选择。对学生一视同仁。三、主动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策略P123-1261、主动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教化者要留意从发展变更的观点,坚持正面教化,主动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2、包含2个基本要点: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以成功教化为主导发展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老师要留意以发展变更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擅长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教化效果的预料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成功性原则的概念;成功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化工作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快乐体验,削减失败的不快乐体验。3、坚持

23、发展的观点须要留意的问题;要求教化者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要使心理健康教化走在发展的前面。要留意“三早”。4、坚持发成功教化策略须要留意的问题;心理健康教化的要求必需是恰当的。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志向水平。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四、全面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方向P126-127贯彻全面性原则须要留意的问题:在制定心理健康教化支配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要留意给每个学生以机会。留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赐予实际帮助。第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内容一、学习心理指导P128-1361、学习心理指导的五方面内容:学习方法指导。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

24、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是顺当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与前提。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气。学习爱好指导。学习爱好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须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相识倾向。学习爱好与学习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学习习惯指导。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确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应试心理指导。二、智力训练P136-1421、智力训练的五方面内容;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使学生正确相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正确相识男女智力差异。使学生相识自己的学习潜能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2、智力的训练P1393、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智力训练的

25、启示:pl41-142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实力,它们通常在一些人群身上出现,并概括出这些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既可以选作为智力训练的详细目标,也可选作为智力训练的内容。语言符号实力。数理逻辑实力。视觉空间实力。音乐节奏实力。身体运动实力。人际关系实力。自我相识实力。三、情感教化P143-1461、认知:情感教化的内容P145:情感教化是一个与认知教化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化的力气。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培育主动的情感,其次是调控消极情感。2、领悟:情感教化的必要性P143:情感教化能促进品德的发展。情感教化能促进认知的发展。情感教化

26、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四、性格教化P146-1481、识记:性格教化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这两者可以统一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结构之中。2、性格的结构:是由性格的看法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组合而成。五、耐挫实力培育:P149-1511、识记:耐挫实力的概念:又称挫折的耐受实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I6i挫实力培育的必要性:是挫折反应的普遍性使然。是挫折所导致行为结果的二重性使然。是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2)耐挫实力培育的内容:是要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看法。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育

27、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六、人际关系指导P152-1551、识记:(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须要的心理状态,表明白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2)人际关系的六方面功能:获得信息功能。自知、知人功能。自我表现功能。人际协调功能。社会化的功能。身心保健功能。2、领悟: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调整认知结构。克服人际偏见。加强特性修养。驾驭有关学问。学习交往技能。驾驭调适策略。七、性心理健康教化P155-1641、性心理健康教化的必要性(1)由于青春期的提前,青少年学生产生

28、了迫切了解性学问的须要(2)由于性意识的产生,青少年学生一方面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产生了猛烈的奇妙感和新颖心,另一方面起先对异性表现出倾慕和追求(3)由于缺乏性科学学问和性道德观念,性道德意志薄弱,青少年学生中性越轨行为、性违法行为和性犯罪行为较为严峻(4)由于性心理健康学问缺乏,严峻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2、领悟:P160-164(1)小学性心理健康教化的内容:劳动创建人。我们的身体。良好的卫生习惯。男性和女性。(5)快乐的生日。奇妙的家庭和社会。青春发育。其次性征。月经初潮。通精(射精)。(11)生命的诞生。两性交往。(2)中学性心理健康教化的内容:青春期的生理发育。月经。遗精。少年友

29、情。青春期心理发展。青春期异性交往行为规范。人类的性。性欲。早恋。(10)性道德。QD性的越轨行为和性犯罪。家庭。(3)高校性心理健康教化的内容:人类性欲的社会发展史。(2)性心理卫生学探讨的发展史。人类性欲的生物学基础。人类性发展阶段。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习得过程。婚恋与家庭。优生与支配生育。八、自我意识发展指导P164-1681、识记:(1)自尊心与自信念的概念:自尊心是由概括化了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确定,是个体悦纳自己、敬重自己并渴望受到他人敬重的一种主动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自信念是对自我认同、确定、接受、支持的一种看法,是人对自身力气的确信,深信自己确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2)自我菲薄与

30、自我沉醉的概念:自我菲薄是对自己的实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问题类型。自我沉醉是指过高的评估自己的特长和优点。2、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作用:可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3、领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内容:提高自我相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使学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九、职业指导P168T74内容主要为:职业意识的指导了解职业的指导了解自己的指导十、休闲指导P174-1761、休闲的价值:能很好的成果个体身心的松弛;能满足个人的须要和爱好;有助于增进个人身心的发展2、内容主要

31、为: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与看法学会选择适宜的休闲活动方式懂得遵守休闲伦理道德。第六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一):特地课程一、特地课程必要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实践意义:1、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3、有利于老师提高自身的素养4、有利于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化5、有利于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化老师师资奇缺的冲突二、特地课程的设计1、识记:课程设计的环节P182T88答:(1)明确课程目标:弄清目标概念、明确确立原则(2)确定课程内容:关于人的心理结构要素的一般学问;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学问;关于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康以与自我心理保健的学问;关于优化心

32、理素养、开放心理潜能的学问,以与如何进行自我心理教化的学问。(3)进行单元设计:确立单元名称确立课程时间确定单元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做好课前准备确定活动程序三、特地课程的教学组织1、领悟:课程教学组织的环节P188-193(1)课前准备:驾驭学问技能;了解学生背景;先行接触学生;设置师生助手;组织适当团体。(2)组织教学:教学过程起先:1、热身方法。2、澄清方法。3、介绍方法教学过程进行:1、引导方法2、反馈方法3、面质方法4、明朗方法5、连接方法。教学过程结束:1、回顾与反省2、支配与展望3、祝福与道别。老师留意事项:P191(3)课程评价:留意以下问题:评价的目的问题评价的原则问题(客观、发展

33、、指导、支配性原则)评价的分类问题(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四、特地课程模式特点分析1、领悟:(1)课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194-195优点: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缺点:1、易导致一些教化者完全按学科课程教学的共性来设计心理健康教化特地课程,从而落入学科课程的俗套之中。2、课程模式主要以集体方式组织实施,留意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问题探讨,而学生的特性心理问题则难以体现出来。3、课程模式把心理健康教化局限在以心理学为主体的个别学科领域,忽视了其他学科课程的心理健康教化功能。第七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实施途径与方法(二):学科渗透一、学科渗透的必要性P1961、识记:学科渗透的涵义:指老

34、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化。P1962、领悟:进行学科渗透的缘由答:第一:从教化时空层面来说,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老师占据时空最多的场所。忽视了这一时空,就等于放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最主要场所。其次:从教化资源层面来说,各科教学本身就包蕴了特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化资源一一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化内容可资利用。第三:从教化队伍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参加心理健康教化,有利与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第四:从心理学学科本身层面来说,学科渗透为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开拓了一个广袤的领域。第五:从老师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促使更多老师学习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

35、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实力。第六:从课程层面来说,学科渗透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化深化发展的标记,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定逻辑。P196-198二、学科渗透的实施P198(一)教学过程的全面渗透1、识记:学科渗透的四种策略答:教学目标的渗透-科学地设定学科教学的目标Pl98-202。教学内容的渗透-充分运用学科课程蕴含的资源P202-211。教学活动的渗透一一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P211-216o教学评价的渗透P2162、设定的原则P201:内在规定性原则、客观针对性原则、渲染整合性原则、学科差异性原则、心理效应原则。3、应用:结合详细课程谈谈如何运用学科课程蕴含的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

36、化答:一、如何运用社会科学类课程蕴含的资源。P202-205二、如何运用自然科学类课程蕴含的资源。P206-208三、如何运用艺术体育类课程蕴含的资源。P208-211(二)增加老师“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意识。P216-218三、学科渗透模式特点分析学科渗透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221-222优点:一、具有潜移默化效果,比心理健康教化课与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二、增加了各学科的魅力,易为学生接纳;大大拓展了学科课程的功能与目标,开阔了老师的视野。三、是心理健康教化的全员性策略,心理健康教化成熟的标记即在于全体老师的“全体参加”。缺点:一、学科渗透目前尚处于启动阶段,相对而言,渗透模式较其他模式更难

37、以操作。二、长期以来,学科教化目标忽视甚至排斥心理健康教化目标,导致渗透模式中心理健康教化目标与学科教化目标会出现挤压、重叠现象。三、各学科首先要完成自身任务,心理健康教化在其中只能处于帮助地位,因此,心理健康教化不能单靠学科渗透来完成,还需结合其他模式协同进行。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三寓于活动一、心理健康教化寓于活动的必要性:(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P225-226二、心理健康教化活动的设计P2271、领悟:(1)设计的原则;p227-229答:1、主体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2)活动设计的内容P229答:1、活动的目的2、活动的内容3

38、、活动的形式4、指导老师或主持人(老师、学生)5、参加者(年级、班级、男女学生人数)6、时间、地点7、活动的准备(场地支配、人员支配、文具、仪器等)8、活动的程序(每一步骤、任务、时间支配、负责人等)9、活动的要求(纪律、操作规程、应变方案)10、活动的总结。三、活动的实施p229-2331、领悟:活动实施的五个环节答:把握时机:新的生活起先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时、遭遇困难和失败时、产生深厚的爱好时、不良倾向萌芽时。激发动机p230o细心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详细进行:再次检查准备工作、必需亲临活动现场、帮助学生主持活动、慎重处理突发事务、坚持全程有效指导。总结工作:(要求)明确目的,端正看

39、法;语言精确,行文简明四、活动模式特点分析P233-234优点:第一:寓心理健康教化与活动之中,拓展了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其次:活动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化的效果。第三:心理健康教化活动模式的操作以爱好和动机为基础,符合中小学生的天性。第四:活动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缺点:1、就学校组织的众多活动来看,都有自身的目标、特点和要求,要在活动课程自身目标的基础上融进心理健康教化目标,这对活动课程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就老师方面来看,有些心理健康教化活动的组织有较大难度。3、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不尽相同,故单纯的心理健康教化活动难以促进其心理素养的全面提高

40、。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四):优化环境一、优化环境的原则1、领悟:优化环境的八大原则p238-241答:1、教化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好用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特性性原则6、优势性原则7、筛选性原则8、主体性原则二、物理环境的优化1、领悟:物理环境优化的三个方面答:一、时空环境。P241-244二、设施环境。P244-246三、自然环境优化p247三、心理环境的优化1、领悟:(1)心理环境优化的五个方面答:一、信息环境的优化。P248二、人际环境的优化。P248-251三、组织环境的优化。P251-252四、情感环境优化。P252-256五、舆论环境优化。P256第十章学

41、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五):运用网络第一节网络心理健康教化的必要性一、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化的必要性P259(一)促进“网络世代”心理健康发展的须要(二)完善传统心理健康教化的须要(三)完善网络教化体系的须要二、网络心理健康教化的优势。P261(1)拓展教化时空。(2)丰富教化资源。(3)降低教化成本。(4)增加预警功能。(5)促进心灵开放。(6)提高教化质量。其次节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原则一、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二、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三、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的原则四、“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的原则五、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六、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

42、原则七、开放性与规范性相结合原则第三节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措施一、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措施1、建立高素养的网络心理健康教化老师队伍2、创建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化网站3、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化相结合,增加教化实效性4、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教化活动形式:网上心理健康学问的宣扬与普与、网上心理测量、网上心理询问、网上心理治疗、网上心理保健和网上心理教学等二、网络心理健康教化的教学工作从实施方面分析,可以实行以下形式。(1)激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2)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好用的心理健康教化的网页。(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教学。第四节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

43、康教化的模式特点分析一、网络心理健康教化模式的优点(一)网络的丰富性和互通性,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的视野(二)网络的无边界性和即时性,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时空(三)网络的自主性和自助性,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主体性原则(四)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增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预警功能(五)网络的共享性和便利性,解决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工作者供不应求的冲突(六)网络的形象性和新颖性,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方法和手段二、网络心理健康教化模式存在的问题1、网络本身存在的问题2、网络心理健康教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重疾病防治,轻发展教化2)重通俗性,轻科学性3、网络心理健康教化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1

44、)网络心理健康教化资源开发的滞后性;(2)网络心理健康教化资源利用的无序性4、教化者方面存在的问题:(1)无可控性问题;(2)背景信息缺失问题;(3)网络操作问题5、受教化者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培育青少年学生的自控实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素养”,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6、网络伦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十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五):心理询问第一节心理询问的概述p2801、识记:心理询问的涵义P280:指询问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来访者以启发、帮助和教化,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过程。2、对心理询问的误会P280-282(1)就是信息供应的过程(2)心就是替人解决问题(3)就

45、是劝慰、怜悯来访者,给来访者供应建议和忠告的过程(4)心就是说教(5)就是逻辑分析3、领悟:心理询问的性质;282答:是解决来访者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详细问题。心理询问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为来访者供应帮助的活动,询问者必需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心理询问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4、询问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5、寻求心理询问是基于来访者心理须要的自愿行为。4、识记:心理询问的分类:按对象人数:个别询问、团体询问;按对象不同:干脆询问、间接询问;按询问内容:心理发展询问、心理适应询问、心理障碍询问;按询问途径:门诊询问、电话询问、书信询问、专

46、栏询问、现场询问、网络询问。5、心理询问的必要性P286(D)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自我的相识;有助于学生有效的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有助于学生订正某些错误的观念;有助于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6、心理询问的原则P287答:自愿来访原则;方案合理原则;时间限定原则;感情限定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守隐私原则细致倾听原则疏导、教化原则(10)非指示性原则。P287-2947、心理询问环境的选择P2948、心理询问人员应具备的素养:一、高尚的职业道德。P295-298二、全面的学问技能。P298三、优秀的心理品质。P2999、心理询问过程的三阶段六步骤P300-309答:一、初期阶段:0).建立询问关系、详细收集资料;二、中期阶段:明确询问目标、(2)进行指导帮助;三、结束阶段:追踪和反馈、转诊和停诊。10、识记:宣泄与疏导的涵义;贯注的涵义;面质的涵义;通情的涵义宣泄是指来访者将其郁积已久的不良心情与心理问题倾诉给询问者的过程。疏导是指询问者实行措施解除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和障碍的过程。贯注指在心理询问过程中,询问者应全神贯注地倾听来访者的叙述,细致视察其细致的心情与体势的变更,并作出主动的回应。同时,还要求询问者运用有声语言和体势语言来表示对来访者叙述内容的关注和理解。面质是指询问者对来访者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通情是将自身投射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