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5153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朱士雄,我校办学的背景条件及基本情况,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有较长办学历史的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学校所在地:距无锡市23km,无锡、常州交界处小镇,市镇人口4000。学校服务人口:37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每100名初中生18.24名升入我校。始建于1907年,校本部:占地8.67万m2校舍7.03万m2 新校区:占地27万m2校舍11.4万m2高中48班,附属初中32班,学生3853人,教职员工386人。江苏省首批九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省模范中学。,我校已有的改革实践与探索,学校层面的改革主要涉及二大部分:1、机制改革:对外能求得资源向学校配置,对内

2、能不断优化办学要素,不断激活活力,切实提高办学的效益。核心是发展机制、队伍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2、教育教学改革: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核心是课程改革。,学校根据可预测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需求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根据学校的实际,始终抓住三项基本建设,不断推进学校发展、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积极探索一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办学机制。建设一支与时代发展和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积极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积极探索一条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办学机制 建设一支与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始终高达78.3%

3、的情况,为确保学校生存和发展,狠抓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建设,坚持贯彻“理解关心指导要求提高”的十字方针。,导向性思想工作 一年常规达标 通过 师范性补课工作 二年上课能力达标 规范性培训工作 三年业务师德水平达标,实现青年教师二大转变,建设一支与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通过“理论充实”、“岗位实践”、“交流提高”、“课题带动”等多种举措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中青年骨干。至90年代末,全校教师达到每年省级以上各类专业刊物正式发表和省级以上获奖论文达200余篇,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占教师的1/3,45%的教师获市级以上各类表彰的荣誉。,建设一支与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以科研为先导,努力探索国家课程

4、科学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探求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是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学校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提高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学习;教师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寻找“教得有意义、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策略问题。,为此,在学校倡导有效教学的理念、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框架、艰苦探索有效的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科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发展性课程评价方式是我们落实中央决定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的基本任务。(我校语文、外语、体育改革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尽力: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 研究、理解并期望学生 明晰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材料,拓展课程资源 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持续的

5、教学反思与创新,真正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走向成功。帮助学生寻求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学习”。设计适合学生程度的学业,以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为落脚点,在空间和时间上予以保障。重点中学应帮助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但更应注重打实学生做人的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形成与国家课程整合的能支撑学校育人目标,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能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求和差异的课程,凸现学校特色。,学校的课程创新,特别是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

6、本课程,是新形势下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机会,促使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使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专业自由与乐趣;它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的保障。,我国教育界、学术界对于校本课程的基本认识,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本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在明晰了本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并在其指导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一般应具备下面一些特点:,它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由学

7、校教师为主体开发的课程;它是在明晰了本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并在本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开发的课程;它是在对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了科学评估后开发的课程;它是利用学校和当地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的课程;,它是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它是有利于满足教师自身的事业发展的课程;它是有利于学校形成特色的课程;它是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整合,起补充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流程建立组织现状分析 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 评价与修订等其具体操作中几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2、需要评估明确学校的育人目标评估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分析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课程资源3、建构方案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确定校本课程

8、的总体目标形成校本课程的规划方案形成每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4、组织实施 下发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示例,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编制下发校本课程示例启发教师,使教师在经验中学习,进入课程创新,其中编入示例的可以是:审议委员会提出的导向性的课程 已经开发成功的课程 其他学校开发的,合乎本校开发指南原则的课程,教师申报课程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发布课程学生自主选课组建教学班级,撰写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进入学校总课表组织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示意图,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明确学校的教育哲学,通常用培养目标或办学宗旨来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是学生的需求、兴趣,因此,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对

9、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校本课程的设计必须基于社区和学校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计划(简表),说明:每位高中毕业生所学的校本课程的最低总学分为35。其中:限选课为10分,任选课为25分。任选课学分包括:人文素养类为7分;科学素养类为9分;身心健康类为6分;生活职业技能类为3分。,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校本课程管理的重点对学生选课的管理对上课常规的管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对课程的管理,校本课程的评价对课程本身的综合评价对教师的“教”的评价,要求: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功能 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把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

10、价结合起来 坚持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自我评价:主要是两种途径,建立并研究“教历”,在课程开设一段时间后,对开发情况进行整体的自我反思。学生评价:主要是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情况和数据。对课程资料的评价,一是评价某些课程资料撰写的品质,二是评价课程资料的规范、齐备程度。,对学生的“学”的评价 评价的功能侧重学生的发展 重视学生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评价不仅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而且重视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估一般根据:教师掌握的出勤学习情况、笔试成绩、作业、个人或小组完成的实验报告、论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实践样本等。,完成的实验报告、

11、论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实践样本等。对学生观察或与学生交流已掌握的情况 学生自我总结 学生小组的评价结果 总之,通过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综合评价学生,对校本课程一般进行学分记载管理。,校本课程实施中的保障,构建良好的校内沟通模式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提供必须的设备与经费上的支持建构课程专家的技术支持系统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制度建立教师资格认定制度,为保证教师适应新课程,提高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质量,我校以学校为基地,以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为重点,扎实而系统地进行全员培训,并建立了与培训内容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技术资格认定制度。,教师培训内容与技术考核内容:(1)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理论:课程制度 课程价值 课程类型 课程开发(2)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与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技术 教师现状与需求的分析技巧 课程纲要的编制技术,包括课程说明、撰写技术、课程目标叙写要求等 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技术 与学生的沟通技术 课程实施的评估技术,值得探讨的问题:,1、对校本课程价值的认识2、校本课程开发技术和管理的完善规范3、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专业技术的促进4、环境和条件保障,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诚挚地欢迎大家来校交流、合作,学校网址:http:/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