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5198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27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整理新评审准则程序文件【供参考】.docx(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xx程序文件(LJJQP01322022)第三版编制:体系改版工作小组审核:批准:批准日期:2022.02.01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人:2022-02-01发布2022-02-01实施发布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O.1-2022共1页第1页标题:修订页和第3版编制说明第3版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序号文件编号页码修订内容批准人日期编制说明:本版为第3版程序文件,以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为主线,结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等,满

2、足第3版质量手册的相关要求,在第2版基础上进行改版编制。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O.2-2022共1页第1页标题:程序文件目录第3版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序号程序文件编号文件名称起始页码1LJJ/QP01-2022质量目标管理程序32LJJ/QP02-2022保证公正和诚信检测管理程序53LJJ/QP03-2022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管理程序84LJJ/QP04-2022人员管理程序115LJJ/QP05-2022岗位培训管理程序146LJJ/QP06-2022质量监督管理程序167LJJ/QP07-2022检测环境控制和环境保护管理程序198LJJ/QP08-2022安

3、全管理程序219LJJ/QP09-2022内务管理程序2310LJJ/QP10-2022仪器设备设施管理程序2511LJJ/QP11-2022标准物质管理程序3312LJJ/QP12-2022文件管理程序3513IJJ/QP13-2022检测合同管理程序3914LJJ/QP14-2022检测分包管理程序4315LJJ/QP15-2022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4616LJJ/QP16-2022服务客户管理程序4917LJJ/QP17-2022投诉和申诉管理程序5118LJJ/QP18-2022不符合工作管理程序5419LJJ/QP19-2022纠正措施管理程序5720LJJQP20-2022预防措

4、施管理程序5921LJJQP21-2022记录管理程序6222IJJQP22-2022内部审核管理程序6723LJJQP23-2022管理评审管理程序7124LJJQP24-2022检测方法管理程序7425LJJQP25-202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管理程序7726LJJQP26-2022自动化数据控制管理程序7927LJJQP27-2022样品抽样管理程序8228LJJQP28-2022样品管理程序8429LJJQP29-2022质量控制管理程序8830LJJQP30-2022能力验证管理程序9131LJJQP31-2022检测报告管理程序9232LJJQP32-2022开展检测项目管理程序99

5、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1-2022共2页第1页标题:质量目标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为规范质量目标的制定、考核和修订,保证质量目标的有效实施,确保质量方针贯彻落实和本公司总体目标实现,制定本程序。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目标体系的制定、考核(评审)和修订的管理。3 .职责3.1经理负责总体质量目标(三年期)管理。3.2质量负责人负责年度质量目标管理。3.3组长负责本组及组内各岗位质量目标的管理。3.4各岗位按目标实施。4.程序内容4.1质量目标的体系本公司质量目标体系由总体目标、年度目标、各组及岗位目标三个层次组成。4.2本公司总体质量目标的管理4

6、2.1本公司总体质量目标是质量方针的体现,质量工作的战略性目标。一般为三年质量目标(以下称为总体质量目标4.2.2经理组织管理层制定并批准总体质量目标。4.2.3分管质量副经理或质量负责人负责总体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统计,提交管理评审。4.2.4当期限满或有重大变化时(指政策环境、质量方针、人事等重大变化),重新评估、制定或修订总体质量目标。4.3年度质量目标的管理4.3.1年度质量目标是指具体年度的质量目标,是年度质量工作的具体目标。4.3.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年度目标,经理(或质量副经理)批准。4.3.3质量负责人应组织各组组长讨论拟定年度质量目标,并分解质量目标,形成年度质量目标体系,

7、同时确定质量目标考核办法。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1-2022共2页第1页标题:质量目标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3.4管理评审前,质量负责人负责对年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统计,并拟定下年度质量目标,输入管理评审,经管理评审输出下年度质量目标。4.3.5无特殊情况,年度目标不进行调整或修订。4.4各组及岗位质量目标的管理4.4.1各组组长根据年度质量目标,结合本组检测工作实际情况,拟定本组目标,并分解到具体岗位目标。4.4.2各组目标不得低于本公司年度目标,由质量负责人批准。4.4,3组长负责岗位目标的考核,负责每季度按照本组分解目标进行跟踪统计,统计结

8、果报质量负责人。4 .4.4岗位目标纳入月考核内容,岗位目标可由各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动态修订。.记录1.JJ/QR01-01质量目标分解表1.JJ/QR01-02年度质量目标考核表1.JJ/QR01-03部门分解目标实现程度统计表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2-2022共3页第1页标题:保证公正和诚信检测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为保证本公司对检测结果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确保本公司全体员工不被卷入任何可能降低其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保证诚信度控制的活动。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开展的检测服务活动。3 .职责3.1经理负责发布诚信承诺和

9、公正性声明,对公正、诚信承担相关法律责任;3. 2质量负责人负责收集客户、认证等其他外部机构、组织或个人对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实施情况的评价;4. 3全体员工按诚信承诺和公正性声明要求开展活动。4.程序4. 1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识别和实施4. 1.1经理应组织管理层人员根据质量手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或体系改进要求识别本公司需要有哪些层次的文件来指导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实施,哪些现有文件需要改进,哪些改进要求需要写入现有文件中。以保证有文件化的要求来指导和维护本公司的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预防出现体系活动的失效。4. 1.2管理层根据识别要求和任务负责编制/修订本公司关于保证公正性和

10、诚实性的管理程序、公正性声明、奖惩、廉政等规章制度。4. 1.3质量负责人审核这些程序、声明、规章制度内容的符合性和可操作性。4. 1.4经理批准发布本公司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的程序、声明、规章制度,确保公司工作人员免受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不正当压力及影响。4. 1.5质量负责人负责将这些程序、声明、规章制度在本公司内部进行宣贯,并将这些文件根据文件控制要求发放到对应的人员或场所。使所有人员了解、理解并执行这些文件要求。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2-2022共3页第2页标题:保证公正和诚信检测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1.6在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保证其行为公正

11、性的培训,提醒其注意不正当行为的影响和危害。4. 1.7公司保证遵守非歧视原则,一视同仁地为所有客户提供科学、公正、优质、高效的检测服务。检测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所规定的程序、规程、方法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信。4. 2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实施有效性的核查4. 2.1质量负责人应动态的从外部的沟通、交流活动中收集外部各方(检测委托方、支持服务与供应商、认证审核机构)对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评价。4. 2.2经理如授权非质量负责人负责实施本章4.2.1规定的活动,应有充分、合理、符合管理体系规定的理由和书面授权文件。4. 2.3内审员负责在内部审核活动中,审核保证公正性和诚

12、实性的程序、声明、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4. 2.4当通过服务客户、投诉、满意度调查、监督、内审等环节发现存在影响本公司公正性和诚实性的活动时,应立即暂停被影响的工作,暂停活动实施人的相关权力,报告质量负责人,经调查属实后,可停止有关人员的工作,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通知客户。4. 2.5经理应在一系列的内部沟通的活动中,对出现的影响公正性和诚实性的活动进行通报、启动调查、委派调查人员(符合本章4.2.1、4.2.2的规定)、通报处理进展、处理意见、处理结果。在按相关程序进行纠正和原因分析后,由活动授权调查人给出处理意见报经理,由经理负责作出最终的处理要求。4. 2.6当涉及到外部组织或个人时,

13、委派调查人员应及时将调查的进展、处理意见、处理结果反馈给相应的外部组织或个人,并获得其对处理结果的反馈意见。4. 3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活动的实施活动结果的应用4. 3.1质量负责人负责在年度管理评审会议中对保证公正性和诚实性的程序、声明、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并输入到管理评审报告中。5. 3.2资料管理员负责管理评审全部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工作。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2-2022共3页第3页标题:保证公正和诚信检测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4公司应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严禁商业贿赂,规范

14、服务行为,执行党风、行风廉政规定,廉洁自律,自觉维护行业诚信体系建设。违反本程序要求,一经发现,应按职工行为规范及聘用人员考核实施细则和相关规定执行。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3-2022共3页第1页标题: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保守客户秘密、维护客户合法权益,确保公司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客户保护所有权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2. 适用范围适用本公司人员接触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时所进行的活动。3职责3. 1质量负责人负责本公司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监督工作。4. 2各组负责职责范围内为客户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工作;5. 3本公司全体人员

15、负有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责任;4.程序4.1保密情况处理4. 1.1当检测委托方要求对检测样品及数据需要保密时a)当委托方提出的保密要求,不在常规保密活动控制范围内的,综合组或合同受理人应与委托方沟通,询问保密的原因(特别是涉及到纠纷性的委托),必要时报质量负责人,制定保密的措施和方法;b)需要时应与委托方签定保密协议,将保密措施、方式、结果数据的代表性及有效性告知委托方,在委托方签字认证的情况下,根据检测合同管理程序签定委托协议书,受理委托;否则不予受理;C)业务受理后,对样品的来源信息、可能的技术参数进行保密处理,使之不泄露样品的相关信息(检测中必须涉及到的数据参数应告知检测人员);

16、d)检测组组长应指定无利益关系的有检测资格的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检测完毕后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并对样品进行独立封存;e)检测过程应由质量监督员实施质量监督。4L2对检测数据、报告发放方式的保密和保护要求a)业务受理时,委托方对检测数据及报告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检测合同或代合同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3-2022共3页第2页标题: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中进行注明并确认。确定检测报告及数据的具体传送方式(自取、邮递、电子邮件、传真等)、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信箱等,防止检测报告的错误寄送或传达;b)检测人员不得私自联系并告知委托方检测结果数

17、据;C)检测报告及数据完成后应按约定的传送方式由综合组进行传送,向客户以电子方式(传真、电话、E-mail等)传输结果或报告或需保密的有关数据时,应对传输对象予以确认,传输完毕后应要求对方对接收到的传输内容予以确认,并保留相关证据,具体方式根据检测报告管理程序要求进行。4. 1.3检测过程保密保护要求a)委托受理后,收发员应将待检样品贴上样品标签后,归入样品存放区域或设施中,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并根据样品管理程序进行控制。b)所有检测过程或现场,非客户单位的外来人员未经经理或其委托人同意,不得擅自进入,经同意后需由公司人员陪同方可进行。C)与检测无关的人员不得接触检测样品客户提供的图纸、技术文件

18、等涉及商业秘密的相关技术资料。d)检测过程的原始记录只能记录在原始记录格式或检测系统中,不得随意记录,不得以任何形式扩散外传。e)检测报告出具后未经客户授权,不得将检测报告转交他人,不得擅自公布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报告管理程序要求进行报告传送。f)公司内部留存的所有检测报告存档本及原始记录、技术资料、电子版本、电子数据由文件管理员妥善保存,并按检测报告管理程序管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查阅,拷贝、刻录、复印、拍照、扫描、带出。g)电子数据和计算机保密保护要求根据自动化数据控制管理程序进行。h)检毕样品保密和保护工作按样品管理程序进行。4. 1.4本公司工作人员应保守下列秘密,未经客户许可,不得透露

19、。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3-2022共3页第3页标题:保护客户秘密和所有权管理程序第3版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a)委托人提供的质量规格、价格条款、客户情况等有关合同、信用内容;b)委托人提供的具有专有权的配方、工艺及内部标准;c)委托人申明的其他需要保密的事项。4. 1.5未经公司经理批准不得透露以下秘密:a)公司属保密范围的文件和内部资料;b)本公司工作计划、总结、技术统计以及科研、制标中需要保密的内容;c)检测原始记录、检测报告;d)质量普查与质量分析报告;e)承担或参与的科研课题在未完成前,未经许可,不得向外界透露有关细节。f)其他需要保密的资料信息。4. 1.6

20、电子存储的客户机密信息保护应符合自动化数据控制管理程序。4. 1.7质量负责人对造成泄密的根本原因应进行评审,启动不符合工作管理程序,制定纠正措施进行纠正,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若是相关的程序文件造成的不适应,则应进行文件的修订。6. 1.8对本公司人员违反本程序规定,造成泄密者,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泄密事件结果组织讨论、处理和总结,并将处理意见报经理,由经理召开相关会议作出处理决定,相关工作内容输入年终管理评审。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4-2022共3页第1页标题:人员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规范人员的新增管理、岗位管理、考核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本程序

21、。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检测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管理。3 .职责3. 1经理负责人员总体管理(人员配置、选聘、岗位分配、考核)。4. 2技术负责人负责岗位责任制管理。5. 3组长负责本组及组内各岗位日常管理和考核。6. 4资料管理员负责人员档案管理。7. 程序内容7.1 人员新增管理4.L1新增人员分为现有岗位的人员新增和新增设岗位的人员新增。1. 1.2各组组长或管理层因现有人员配备或工作变化等情况,对现有岗位提出新增岗位人员的需求,经过管理层评估后,提交经理审批。4. 1.3各组组长或管理层因新增检测项目或组织结构变化等情况,需要新增设岗位时,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人员的任职要求(包含

22、专业、学历、性别、基本技术等)、岗位人员数量。经过管理层评估后,提交经理审批。5. 1.4通过公开招聘新增人员,由管理层或技术负责人组织招聘小组按岗位要求筛选应聘人员,择优符合条件的人员,报管理层研究讨论,经理批准后办理聘用手续。6. 1.5新聘人员上岗前实施试用期和检测见习期,具体按职工行为规范及聘用人员考核实施细则执行,符合考核要求的,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入职手续,进入人员岗位管理。4.2人员岗位管理4.2.1建立与组织管理结构、实际工作规模和发展相适应的全岗图,明确岗位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明确岗位任职要求,建立岗位责任制。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4-2022共3页第2页标题:人员

23、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2.2依循因事择人、因材使用、动态平衡的基本原则,为各岗位配置相适应的人员。经理批准配置各检测项目的检测人员,各检测项目一般配置两名以上检测人员。4.2.3入职规定:从事检测活动相关的人员,不得在本公司以外的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同时从业。与本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应签订“职工任职承诺书”,承诺未在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同时从业。4.2.4上岗:依据人员能力、教育、资格、培训、技能、经验和现有监督记录,按岗位任职要求进行(教育、培训、经验、技能)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以公司文件形式确认,同时实施相应的授权。4.2.5转岗:因工作需要,实施人员实施转岗的,

24、必须符合新岗位基本要求,由新岗位对应检测组组长在一个月内负责完成对人员的岗前培训、跟踪监督和转岗确认。4.2.6监督:按质量监督管理程序进行监督。4.2.7培训:按岗位培训管理程序进行培训。4.3人员考核4.3.1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4.3.2日常考核采用岗位层级考核,由上一级岗位者按照岗位责任制、具体工作情况,对下一级岗位实施考核,侧重于岗位工作责任考核。日常考核按月统计考核结果。4.3.3年度考核采用集中考核,由经理指定管理层组织考核小组实施年度考核,经理批准考核结果。年度考核一般为年度管理评审前实施,由考核小组综合日常考核结果、年度整体工作情况、监督记录、工作总结等,对人员进行能

25、力、绩效等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归入人员档案。4.3.4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均应符合职工行为规范及聘用人员考核实施细则。4.4离职:按本公司相关规定办理离职手续。4.5人员档案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4-2022共3页第3页标题:人员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5.1建立人员档案,动态保持人员的劳动、聘用、录用关系,保留相关授权、能力、教育、资格、培训、技能、经验和监督等记录。4.5.2人员档案应包含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人员基本情况材料;b)能力、教育、资格等证明材料;c)劳动关系证明材料;d)职工任职承诺书;e)年度考核记录;f)相关授权、培训、监督、奖惩等记录

26、。4. 5.3资料管理员负责人员档案的动态管理,保证技术档案的完整、有效、保密。5. 5.4查阅档案(内、外审工作除外)应经经理批准方可查阅。6. 记录职工行为规范及聘用人员考核实施细则1.JJ/QR04-01新增人员申请表1.JJ/QR04-02人员基本情况一览表1.JJ/QR04-03人员花名册1.JJ/QR04-04年度工作考核表1.JJ/QR04-05月考核统计表1.JJ/QR04-06职工任职承诺书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5-2022共2页第1页标题:岗位培训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确保各岗位人员具有和保持相应的资格和能力,符合其工作的需要,

27、并实现按照管理体系耍求工作。2 .适用范围与检测工作相关岗位人员培训工作。3 .职责3.1经理负责岗位培训的资源保障。3. 2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总体管理,检测技术类培训和培训考核工作。4. 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培训和培训考核工作。5. 4各组组长负责组内培训和培训考核工作。6. 5资料管理员负责培训记录收集、登记和归档。4.程序内容4. 1岗位培训分类管理5. 1.1按资格和能力的获得或保持分为:上岗培训、转岗培训、在岗培训。6. 1.2按计划确定性分为:计划培训和临时培训。4. 1.3按培训师资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4. 1.5按培训方式分为:集中学习、技术交流、实际操

28、作、继续教育等。4. 2上岗培训管理:上岗培训是资格和能力的获得培训,即对未取得相应上岗证的在培人员和有证新进人员的上岗前培训,由该岗位对应检测组负责培训,技术负责人组织上岗培训考核,具体执行职工行为规范及聘用人员考核实施细则。4. 3转岗培训管理:由新岗位对应检测组负责转岗培训和培训考核,一般要求转岗一个月内完成新岗位能力的确认。4. 4在岗培训管理:为资格和能力的保持进行的继续教育。4. 5内部培训管理:内部培训由本公司内部组织的培训,一般为计划培训,按年度培训计划实施管理,具体操作见本程序第4.7条。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5-2022共2页第2页标题:岗位培训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

29、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 6外部培训管理:外部培训是指参加外部机构举办的各类培训1(含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适应性培训、继续教育等),因举办时间和内容的不确定,一般为临时性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由对应岗位管理者(例如组长、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填写“培训申请表,提出培训申请,经理审批后实施。“培训申请表”、“培训实施记录”、培训考核证明、有关证书复印件等资料交资料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4. 7年度培训工作管理:4. 7.1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各岗位管理者(例如组长、技术负责人或质量负责人)依据管理评审输出(例如转岗、新体系宣贯等)、各岗位人员资格和能力的获得或保持、其他工作计划安排(

30、例如检测任务情况、内部审核等)等因素,提出相应的培训需求,经质量负责人汇总培训需求综合考虑后,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4. 7.2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组长按计划组织实施培训,并做好培训考核,“培训实施记录”等培训记录交资料管理员办理登记手续。4. 7.3技术负责人负责计划实施情况跟踪,年度培训工作的总结,输入管理评审。4. 8培训记录管理:4. 8.1每次培训后,相关人员(外培参加人员或内培实施者)应整理培训申请、实施记录、培训证明证书等记录资料。7. 8.2资料管理员负责培训记录收集和登记、输入对应人员管理档案、归档保存。记录职工行为规范及聘用人员考核实施细则1.JJ/

31、QR05-01年度培训计划表1.JJ/QR05-02培训申请表LJJ/QR05-03培训实施记录表1.JJ/QR05-04年度学习培训汇总表1.JJ/QR05-05上岗证登记表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6-2022共3页第1页标题:质量监督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确保检测人员具有从事检测工作的能力满足规定要求。保证检测工作过程处于严格控制状态,确保工作质量。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与检测工作质量有关的监督工作。3 .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监督工作的总体管理,负责制定“年度质量监督和报告抽查工作计划”;负责对监督过程中产生的争议进行裁决。3.2质量

32、监督员负责对从事检测工作的人员进行质量监督,并对监督结果进行评价。负责对发现的不符合工作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负责对检测报告质量的抽查工作。3.3出现监督时机时,检测组组长负责会知质量负责人。4.程序内容根据本公司检测工作的范围、业务量和重要性,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年度质量监督和报告抽查工作计划”,明确监督对象、监督时机。质量监督员按照计划负责对本职范围内的检测人员进行监督,并对其检测全过程与标准规范、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的符合性作出评价。4.1监督对象所有从事与检测工作相关的人员,监督的重点为新员工上岗、转岗人员及正在接受培训的在培人员,评价其检测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具备相应技术能

33、力。4.2监督时机a.参加能力验证或内外部比对试验;b.新项目开展、新标准和新方法的实施(包括标准变更后)c.新设备或修复后的重要设备,以及无法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使用时。d.客户投诉(抱怨)或申诉复检时。e.检测数据有异议或处于临界状态需再次检测时。.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6-2022共3页第2页标题:质量监督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f.涉及检测的纠正措施执行时。g.在培人员、新员工上岗或老员工转岗时。h.重要的检测任务或质量负责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监督时。4.3质量监督内容包括:a.环境条件设施是否调整到规定要求;b.样品接收、流转、存储、清理、标识及制备的符

34、合性;c.仪器设备的计量和工作状态及操作;b.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e原始记录在记录过程中的原始性、正确性和完整性;f结果数据处理及判定;g.检测报告、原始记录的定期抽查。4.4质量监督的侧重点应是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a.检测方法的运用能力;b.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力;c.识别环境条件和设施需求的能力;d.样品识别、样品制备能力;e.数据处理能力;f.安全性识别及执行能力;g.异常情况应变能力。4.5本公司应配置足够数量的质量监督员,人员在数量上要与工作量相适应。其专业面应覆盖所有检测项目,质量监督员由本公司发文任命。质量监督员应了解检测目的、熟悉检测方法、程序、目的,以及能对监督结果进行

35、符合性评价。应具有整理、分析有关检测数据的能力和经验,并具备提出规范的改进建议的能力。4.6质量监督员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偏离或问题会影响检测工作质量时,质量监督员有权责令检测人员立即纠正或停止检测工作。应将完整的质量监督过程和结果评价填入“质量监督记录表”中。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6-2022共3页第3页标题:质量监督管理程序第3版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7质量监督员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需根据事实严重程度提出整改要求.a)当检测过程发生的个别、偶然的不符合检测方法和本公司有关程序要求,但未对检测结果或客户造成不利影响时,可现场纠正,不需停止检测工作;b)当检测过程

36、发生不符合检测方法和本公司有关程序的要求,对检测安全、检测数据和结论造成一定影响,已对客户造成损失或带来不利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并填写不符合工作记录单,报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批,根据不符合工作程度采取纠正措施或者预防措施。并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跟踪验证。C)当报告抽查过程中发现基本信息、结构部位、检测数据输入错误,检测方法未及时变更等,但不影响检测结论判定,未给客户造成损失或带来不利影响时,可回收原报告,更正后重新发放报告。d)当报告抽查过程中发现结构部位、检测数据输入或计算错误,检测方法不正确或未及时变更,导致检测结论判定错误,给客户造成损失或带来不利影响时.,应立即通知客户停止使

37、用并回收问题报告,填写不符合工作记录单,报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批,根据不符合工作程度采取纠正措施或者预防措施。4.7执行检测有效性质量监控计划或其他监督时机出现时,检测组组长负责会知质量负责人具体时间,方便质量负责人安排质量监督员进行质量监督。4.8质量监督员在实施质量监督与被监督人员发生争议而无法确认时,应记录相关情况,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由质量负责人裁定争议。4.9对质量监督中发现较多的共性问题,必要时,由质量负责人负责采取预防措施并制定持续改进计划。质量监督记录对人员的技术能力确认和培训需求及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4 .10质量负责人对全年的质量监督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作为管

38、理评审的输入。.记录1.JJ/QR06-01年度质量监督和报告抽查工作计划1.JJ/QR06-02质量监督记录表1.JJ/QR06-03报告抽查记录表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7-2022共2页第1页标题:撷怀阅空制和环境断噌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保障检测环境符合相关要求和检测产生的“三废”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以及不对环境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检测工作和检测产生的“三废”处理。3 .职责3.1经理负责所需资源的保障。3.2技术负责人负责检测环境条件要求审核。3. 3检测组负责提出环境条件要求,做好环境条件控

39、制和记录工作。4.程序内容4.1 检测环境控制4. 1.1检测组应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区域正确识别,确定控制范围并设置警示标识,对互相影响的检测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采取措施以防止交叉污染。5. 1.2检测组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仪器设备对环境条件等技术条件的要求,对影响检测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网电压、振动、现场场地条件、安全状况等)提出书面的控制要求(含样品室),由技术负责人评价要求的合理性。经技术负责人审核通过的环境条件要求,检测组应组织实施并达到规定的要求。4 .1.3必要时,应对环境条件进行记录,以证实环境条件符合相关要求。若对环境条件有连续性和稳定性要求的,应保持记录的连续性。5

40、.L4在现场检测时,必须记录现场检测场所的环境条件,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规范要求。4. 1.5检测人员应严格地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一经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汇报组长,启用不符合工作管理程序,并对此期间出具的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追溯。4. 2环境保护控制4. 2.1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处理要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7-2022共2页第2页标题:检S怀阅空制和环境断雷!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 2.2废水泥胶砂、废试块、配合比废料等检测完毕后的废料应放置到指定废料堆放处,并应定期进行处理。4. 2

41、.3配合比以及水泥物试房间的排水管道要定期疏通。4. 2.4本公司所有检测废水和生活废水都应按规定连接到废水管网。4. 2.5现场检测所产生的“三废”和噪声、固废物等处理,均应遵守检测工地环境保护要求的相关规定。记录1.JJ/QR07-01监控记录表1.JJ/QP07-02废料处理记录表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8-2022共2页第1页标题:安全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1.目的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人身和仪器设备的安全。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室内和现场检测活动的各个环节。3.职责3. 1经理全面负责安全工作。4. 2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有关安全措施的检查。5

42、. 3检测组负责检测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和应急处理。6. 程序内容6.1 危险品管理4.L1本公司使用的危险品包括:易燃、易爆、有毒化学物品等。4.1.2危险品的申购、领用按服务和供应品管理程序执行,检测组应对领用的有毒化学物品指定专人保管,高压气瓶应按气体不同性质隔离,直立、固定地点、固定存放,易燃、易爆气瓶不能存放在易燃化学物品附近,与明火和加热设备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要求,切忌日光直射,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4.1.3对于有毒化学物品,执行二人共管,其中一人为检测组组长。有毒化学物品保存于箱子内,钥匙由组长和检测人员共同掌管。4.1.4危险品的使用必须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执行。4.2安全用电管理4.

43、2.1仪器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照厂家提出的安全接地或屏蔽接地等接地系统的要求负责安装施工。对于检测场所可能触及的带电物体、高压装置及其他电气装置应有必要的防触电措施(如可靠的安全保护接地、绝缘、有效的隔离、防护罩或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4.2.2检测人员应在下班前应关闭电源开关。4.2.3桩基检测现场的接电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要时落实电工对每个项目的用电安全进行检查。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8-2022共2页第2页标题:安全管理程序第3版第0次修改发布日期:2022年2月1日4.3防机械损伤管理对于有可能引起机械损伤,造成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检测组应对有关仪器设备、试验装置采取有效的防护和隔离

44、措施(如安装防护网罩、划定专门的安全工作区域等),并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或文字。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非有关操作人员不得进入这些专门的工作区域。4.4消防管理本公司应安装消防安全装置。综合组负责装置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灭火装置的完好有效,以保证使用安全可靠。4.5防盗管理各组应随时对检测场所和办公场地的门窗进行检查,在室内无人时要及时锁闭门窗,防止公共财产和私人财物被盗窃。对于重要部门或须保管贵重物品、剧毒品、危险品的部门应加强防盗、安全措施(如加装防盗门、保险柜等),并落实专人负责保管。必要时,应安装防盗报警装置和保安公司连网防盗。4.6室内检测的安全管理4.6.1检

45、测人员应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和检测规范进行检测工作。4.6.2新检测人员在进入检测现场前必须经过安全上岗培训。4.6.3与工程有关的人员经允许后可进入部分检测场所。4.6.4为保证相邻区域相互之间不产生不利影响,布局安排上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4.7现场组检测现场的安全控制:按现场检测安全作业规定执行。4.8桩基组检测现场的安全控制:按桩基检测安全作业规定执行。4.9安全事故发生时,应先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再启动相关程序处理发生的事故。410检测设备的安全管理: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及各组的规定执行。5.记录1.JJ/QR02-01安全检查记录表程序文件文件编号:LJJ/QP09-2022共2页第1页标题:内务管理程序第3版第O次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