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54608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储运包装技术与方法,第一节 储运商品概述第二节 缓冲包装技术第三节 防潮包装技术第四节 防霉包装技术第五节 防锈包装技术第六节 各类危险品的包装,第一节 储运商品概述,商品储运包装是以满足商品运输、装卸、储存需要为目的的包装。它既是保证运输、储存安全的条件,又是提高运输装卸,储存作业效率的物质基础。,一、储运商品的物理变化,(一)储运商品的挥发(二)储运商品的溶化(三)储运商品的熔化(四)储运商品的渗漏,二、储运商品的化学变化,(一)储运商品的化合与分解(二)储运商品的水解(三)储运商品的氧化(四)储运商品的锈蚀与老化,三、储运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一)储运商品的呼吸作用(二)储运商品

2、的发芽(三)储运商品的胚胎发育,四、影响储运商品质量的外因,(一)环境温度、湿度对商品质量的影响(二)空气和日照对商品质量的影响(三)外力对储运商品质量的影响,第二节 缓冲包装技术,缓冲包装又叫防震包装,是为减缓内装物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保护其免受损坏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一、商品在冲击振动作用下的响应,(一)冲击(二)振动,表8-1部分商品的脆值,二、缓冲材料的特性和选择,(一)冲击能量吸收性(二)回弹性(三)温湿度稳定性(四)吸湿性(五)酸碱度(pH值)(六)密度(七)加工性(八)经济性,三、缓冲包装结构和包装方法,(一)全面缓冲包装方法1、压缩包装法2、浮动包装法3、裹包包装法 4、模

3、盒包装法 5、就地发泡包装法,图8-1 全面缓冲包装,图8-2就地发泡包装法,(二)部分缓冲包装法,部分缓冲包装是指仅在产品或内包装的拐角或局部地方使用缓冲材料衬垫。它既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又能降低包装成本,适合于包装大量成批生产的产品,如家电产品、仪器仪表等,应用非常广泛。部分缓冲可以有天地盖、左右套、四棱衬垫、八角衬垫(见图8-3)和侧衬垫(见图8-4)几种。,图8-4 缓冲包装(1),图8-5 缓冲包装(2),(三)悬浮式缓冲包装方法,悬浮式缓冲包装是指先将产品置于纸盒中,产品与纸盒间各面均用柔软的泡沫塑料衬垫妥当,盒外用帆布包紧、缝合,或装入胶合板箱,然后用弹簧张吊在外包装箱内,使其悬浮

4、吊起。这样通过弹簧和泡沫塑料同时起缓冲作用(见图8-5)。这种方法适用于极易受损,且要求确保安全的产品,如精密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等。,图8-5 悬浮式缓冲包装,第三节 防潮包装技术,一、防潮包装原理 潮湿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超过了正常状态。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量(绝对湿度)与同温度同体积的饱和水汽量(饱和湿度)的百分比。相对湿度越大,表明空气越接近饱和,空气越潮湿,水分越不易蒸发;反之,空气越干燥,水分越容易蒸发。包装的防潮性能就是防止水蒸气通过,或将水蒸气的通过减少至最小限度的能力。因此包装防潮性就是水蒸气阻隔性。,二、防潮包装材料与容器,(一)材料的透湿特性 包装材料或容器的防潮性能

5、,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防潮材料或容器的透湿性能,这种性能通常采用透湿度的概念表示。材料或容器的透湿度大,则防潮性能低,透湿度小则防潮性能高,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和玻璃的透湿度可视为零。,表8-2 常用柔性防潮包装材料的透湿度,(二)防潮材料与容器,凡具有阻隔潮气功能的材料均可作为防潮包装材料。最常用的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各种金属、玻璃、陶瓷、塑料和各种经过处理的木材、纸、棉、麻的等传统材料。,三、防潮包装技术方法,(一)包装等级的选用 选择防潮包装技术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既要防止产生不足包装,又要防止产生过分包装,因为防潮不足会使产品在储运流通过程中发生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样过分包装在总

6、体经济上亦如不足包装一样,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表8-4 防潮包装等级及储运条件,表8-5 包装用防潮阻隔材料的透湿度,(二)防潮包装类型和方法的选用,如何选用防潮包装类型和方法,不能仅根据防潮需要这一要素,还需根据其他因素如所要求的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形式,所要求的机械强度,封口方法等来通盘考虑,选用保护性、经济性、操作便利性等均较优越的防潮包装类型和方法。,表8-6 防潮包装类型,第四节 防霉包装技术,一、物品霉变机理及影响因素(一)物品霉变机理 影响产品发霉变质的因素是霉菌的生长繁殖,霉菌是真菌,必须从有机物中摄取营养物质以获取能源。环境适宜,霉菌能迅速地生长繁殖:环境恶劣,霉菌生长繁殖受

7、到抑制或完全停止。霉菌生长繁殖除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pH值)、氧气等条件外,还需外界提供一定的营养物质。,(二)物品霉变的影响因素,1、产品和包装及其材料的特点2、包装内的微气候条件3、包装外部环境条件,二、防霉包装原理,1、抗霉性较好的材料 2、半抗霉性材料3、不抗霉材料,三、防霉包装技术方法,(一)防霉包装等级的选择 GBT47681995规定防霉包装分、共4个等级。分级的标准是以包装件长霉试验结束后,打开包装检查内装产品,根据长霉的情况为依据划分的(见表8-7)。合理选择防霉包装等级的原则:一是满足产品的运销、使用;二是尽量减少费用,经济合理。在具体选择时,应根据产品的使用要

8、求来确定。,表8-7 防霉包装等级,(二)防霉包装设计原则,从上述影响包装防霉的种种因素来看,防霉的途径可以是多样的:可以选用耐霉材料进行防霉;可以改变产品结构达到表面隔离而防霉;可以采用防霉剂处理进行防霉:也可以通过包装结构和工艺达到防霉:还可以控制包装件储运环境宋防霉。,(三)防霉包装技术的类型,1、密封包装(1)抽真空置换惰性气体密封包装(2)干燥空气封存包装(3)防氧封存(4)挥发性防霉剂防霉2、非密封包装(1)产品经有效防霉处理(2)包装箱开通风窗,(四)防霉包装技术的选用,1、防霉包装等级,即在产品技术条件中规定的防霉等级,反映了对产品的防霉要求。2、产品的特点,即产品的抗霉性能,

9、有无采用防霉措施及防霉处理。3、内外包装材料的特点,即包装材料受霉菌侵蚀损坏的敏感程度和防霉处理情况。4、销售目的地的气候环境。5、整个运输、装卸和储存环境条件的恶劣程度、时间长短,有无防霉措施等。,(五)防霉包装技术的质量要求,1、根据产品的性质、储运和装卸条件,设计防霉包装结构、工艺和方法,使包装的产品在出厂后2年内应符合防霉包装等级要求。2、密封包装要求在出厂后2年内,能控制包装容器内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60%。产品包装后,应保证在容器内外压差为02kPa的情况下没有漏气现象。所包装的产品有效期内不长霉。3、非密封性包装可在包装中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霉措施,使所包装的产品在出厂后2年内达到专业

10、产品技术文件所规定的防霉等级要求。4、产品经检查,确认其外观、性能及质量符合专业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没有霉腐及其他缺陷,方可进行包装。,(六)防霉包装技术对材料要求,1、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不允许对产品有腐蚀作用,亦不允许使用易产生腐蚀性气体的材料。2、用于防霉包装的各种材料,必须是耐霉的,凡耐霉性差的材料,应按相应标准和专业产品技术文件规定进行防潮防霉处理。3、应选择吸水率和透湿度较低的包装材料进行防霉包装。4、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塑料及同类材料制成的包装容器必须干燥,防止包装后引起相对湿度升高导致产品生霉。5、用硅胶作干燥剂时,应选择细孔型的硅胶,其吸水率应大于33%。,(七)防霉包装

11、环境条件,包装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与无有害物质。包装过程应保持产品和包装容器整洁,避免手汗和其他污染物污染;避免有利于霉菌生长的介质带入包装容器内。,第五节 防锈包装技术,一、影响金属锈蚀的环境因素(一)温度与相对湿度对金属锈蚀的影响(二)氧气作用对金属的腐蚀(三)二氧化硫的作用对金属的腐蚀(四)氯化钠作用对金属的腐蚀(五)灰尘作用对金属的腐蚀(六)有机气体作用对金属的腐蚀,二、防锈包装技术的选择,(一)清洗(二)干燥(三)防锈处理 1、防锈油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隔膜,借此隔离外界种种腐蚀介质。2、气相防锈是采用挥发性缓蚀剂,在密封包装条件下对金属表面进行防锈的技术。3、可剥离性塑料就是

12、在可塑性树脂中加上腐蚀抑制剂而制成的。(四)包装及其方法的选择,表8-10 防锈包装等级,第六节 各类危险品的包装,危险品包装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保护危险品本身的质量(与一般商品包装目的相同),包装阻隔了危险品对包装物以外环境的危害,使其危险性、破坏性只限于包装物之内,应当说,这是危险品包装更重要的含义所在。,一、危险品包装要求,在危险品包装上,我国主要是参照国际有关组织对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国际危规,制定了我国标准GB 1901990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其中把危险品分为:爆炸品;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产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剧毒品、有害品(远离食品)、感染性

13、产品;一级放射性产品、二级放射性产品、三级放射性产品;腐蚀品:杂类等9类危险货物,21种标志。与此对应的国际统一标准,参见表8-12。,表8-12危险物的分类与代号,(一)有关规定,国际危规全称是国际海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是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该规则由于封面为橙色,又称为“橙皮书”。书中对每种危险货物的特性、包装、标志、堆码和注意事项都作了规定。在第一册的附录l中,对危险货物的包装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般要求和19种包装的具体要求,并规定了包装试验方法,其中对危险货物包装级别分成三类:I类包装:最大危险货物。II类包装:中等危险货物。类包装:较小危险货物。,(二)危险品包装设计原则,1、危险品包装,必须根据危险品的种类、特性,按照有关法令、标准和规定,专门设计与制造,并依照商品包装的技术要求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如明确岗位责任、监督检查办法等。特别是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商品,必须严加控制,保证万无一失。2、放射性物质的包装,主要应防止放射性物质向外辐射,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3、防爆和易燃商品包装中,为防止易爆易燃性内装物发生爆炸燃烧,应在运输和储存时采取不l司的防护措施。4、有毒商品包装,主要应防止有毒商品的渗漏、外泄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二、危险品包装方法,(一)易爆危险品的包装(二)放射性危险品的包装(三)有毒危险品的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