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656036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显像讲课新》PPT课件.ppt(9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核素骨显像的临床应用,郑州大学一附院核医学科王庆祝,2,一.知识回顾与概述,1、骨与骨连结组成人体的支架按位置可分为:中轴骨(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3,4,5,2、骨的主要成份:无机盐、有机物、水无机盐:碱性磷酸钙有机物: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一.知识回顾与概述,6,骨的无机基质:羟基磷灰石晶体Ca10(PO4)6(OH)2,呈六角形,每克骨内的羟基磷灰石晶体表面积约100m2,是阳离子和阴离子吸附和交换的场所。,一.知识回顾与概述,7,静态骨显像,骨显像,动态骨显像,断层骨显像,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融合骨显像,

2、一.知识回顾与概述,8,把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与骨的主要无机盐成分羟基磷灰石晶体发生化学吸附、离子交换以及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相结合沉积在骨骼内。在体外用SPECT探测核素所发射的射线,从而使骨骼显像。,二.原理,很重要!,9,(1)骨的局部血流灌注量(2)骨的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3)成骨细胞的活跃程度,影响骨聚集膦酸盐的因素,二.原理,10,显像剂的特点:1、亲骨性能好2、血液清除快,组织本底低,骨/软组织 比值高 3、有效半衰期短,人体吸收剂量低4、放射性核素为辐射体,能量适中,适合于照相机显像,三.显像剂,11,(一)99mTc-PYP(焦磷酸盐)/99mTc-

3、PPI(多磷酸盐)(二)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HMDP(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上述显像剂具有能量适中血液清除快的优势,半衰期为6.02h 静注23小时约有5060%结合在骨骼中,其余部分被肾脏清除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常用显像剂。,三.显像剂,12,四.显像方法,1全身骨显像静脉注射99mTc-MDP 740925MBq(2025mCi)24h后病人仰卧检查床上,配大视野探头和高分辨率准直器以2530cm/min的速度,从头到足一次连续摄取获取全身骨骼显像图,13,四.显像方法,2局部骨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24h,用配有高分辨率准直器的探头对准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显像,局部显像

4、的体位可依据所检病变部位而定。,14,3.断层骨显像 静脉注射99mTcMDP 740MBq一925MBq(20mCi一25mCi)后2h一3h进行检查。病人仰卧断层床上,探头围绕受检部位旋转3600,每60采集1帧,每帧约20s一40s,共60帧。最后由计算机重建和处理成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四.显像方法,15,4.三时相骨显像,血流相:肘静脉“弹丸”式注入显像剂后,1分钟之内,立即按每3s/帧采集20帧,获得的图像。反映较大血管的灌注和通畅情况。血池相:血流相采集结束后,接着以1-2分/帧的速度连续采集5帧,获得的图像。反映软组织的血流分布。延迟相:注射显像剂后2-4小时获得的静态

5、图像。反映局部骨骼的代谢情况,四.显像方法,16,四.显像方法 静态骨显像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 断层骨显像 动态骨显像三时相骨显像,17,五.图像分析,正常图像全身骨骼放射性聚集,两侧呈对称性均匀分布各部位的骨骼由于结构、代谢活性程度及血运情况不同,放射性分布也不同。含有松质骨较多的扁平骨(颅骨、肋骨、椎骨和髂骨)、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等部位,以及长骨的骨骺端放射性较浓集;含密质骨较多的骨干放射性较稀疏。儿童和青少年属于骨质生长活跃期骨影普遍较成人增浓。,很重要!,18,五.图像分析,正常图像前位影像:可见颅骨、颈椎、胸骨、胸锁关节、肩峰、髂嵴、股骨粗隆、膝关节、踝关节均呈

6、对称性显示,以胸骨及胸锁关节显示清晰。,19,五.图像分析,正常图像后位影像:能清晰显示颅骨、双肩、肩胛下角、后肋、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股骨头。由于生理性弯曲,胸椎段显示更为清晰。双侧骶髂关节和坐骨由于重力作用出现影迹增浓征像。肾脏显影比前位明显。,全身骨显像,正常儿童,正常成人,24,异常表现,1、放射性聚集增高区(热区)2、放射性聚集减低区(冷区)3、超级骨显像(骨骼显影异常清晰)全身骨骼放射性均匀、对称性的异常浓集,软组织活性很低,骨骼显影非常清晰,双肾及膀胱不显影,称为超级骨显像(Super bone scan)。见于某些累及全身骨代谢病变,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肿瘤广泛骨转移,

7、五.图像分析,25,异常表现,4、骨外软组织病变摄取显像剂所致异常影像5、“闪烁”现象(flare phenomenon):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著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五.图像分析,26,六.适应证,1.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2.原发性骨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观察3.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诊断细小骨骨折及压缩性骨折5.代谢性骨病及骨关节疾病的诊断6.骨髓炎的诊断及与蜂窝组织炎的鉴别7.移植骨存活的监测等,很重要!,27,七.临床应用,1早期骨转移癌的诊断:由于肿瘤破坏骨骼,引起骨骼重建,代

8、谢活跃,摄取放射性核素增多。可较X线片提前3-6个月发现骨转移灶,灵敏度高。好发于胸部、脊柱、颅骨、骨盆和肢体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成人常见)神经母细胞瘤(儿童常见),多发的无规则的放射性热区,基本图像特征:,28,不同类型肿瘤骨转移部位分布,原发肿瘤类型,骨转移部位分布(%),颅骨 脊椎 肋骨 骨盆 四肢,乳腺癌 28 60 59 38 32,肺癌 16 43 65 25 27,前列腺癌 14 60 50 57 38,宫颈癌 26 26 22 43 43,膀胱癌 13 47 53 47 7,直肠癌 21 36 29 43 43,恶性肿瘤耻骨、坐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前列腺Ca广泛骨转移,

9、肺Ca广泛骨转移,因膀胱内尿液潴留影响骨盆部观察,肺癌多发骨转移,肺癌多发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37,鼻咽癌骨转移,39,淋巴瘤骨转移,肺癌放疗后胸椎放射性减低,41,七.临床应用,2原发性骨肿瘤诊断1)成骨肉瘤2)软骨肉瘤3)Ewings肉瘤4)骨巨细胞瘤5)骨膜外骨肉瘤,42,成骨肉瘤,右股骨下端增粗变形,放射性异常增强,起源于骨间叶组织,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43,左股骨下端成骨肉瘤,病变处局部骨膨大、变形,放射性异常增高,图像特征是高度放射性浓聚,该瘤常转移肺和骨骼。约20的患者在骨显像时即有转移。,起源于骨髓内的原始细胞,距骨巨细胞瘤,图示左足距骨放射性

10、浓聚,呈不均匀性环形增高,起源于松质骨的溶骨性肿瘤,由于肿瘤的主要组成细胞类似破骨细胞,也称破骨细胞瘤,巨细胞瘤,47,七.临床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网状内皮系统,细胞以浆细胞为主,侵犯红骨髓,多见于脊柱、骨盆、肋骨和颅骨,骨显像阳性率不高,不能作为检查的首选方法。,48,七、临床应用,3骨髓炎的诊断:发病12天即可显示异常。X线在骨质尚未破坏前不能检出。图像特征:大多数表现为热区少数冷区早期血管栓塞或积脓67Ga显像冷区处可显示为热区,骨髓炎,50,51,拔牙后骨髓炎,上颌窦炎,52,4.骨 折,绝大多数急性骨折皆可由x线片诊断,但在以下几种情况骨显像很有价值。(1)细小骨的隐蔽性骨

11、折(2)鉴别急性骨折与陈旧骨折(3)应力性骨折(疲劳性骨折)(4)不完全性骨折,七、临床应用,右股骨粗隆骨折(不明原因右腿疼痛),撞击导致多发性骨折,疲劳性骨折,青少年运动后左胫骨内侧疼痛,X线检查阴性,应力性骨折,应力性骨折由于骨骼肌附着点长期受牵拉而出现,58,tibia,同前,59,Fracture 14 month old female,60,七、临床应用,5.缺血性骨坏死的诊断1)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早期诊断 图像表现放射性减低区晚期 图像表现放射性增高区定量分析 计算头/干比2)儿童特发性股骨头坏死(legg-perthes病)早期 图像表现放射性减低区晚期 图像表现放射性增高区典

12、型 股骨头外上方条状缺损区(骺板消失)和髋臼放射性增高,显示放射性增高呈环形,中心放射性减低(炸面圈样改变)。,61,两侧病变,两侧股骨头坏死,晚期股骨头坏死,右髋关节放射性分布较对侧浓聚,放射性增高呈环形,中心放射性减低,男,50岁,右下肢疼痛一月.静脉注射99mTc-MDP,4h后行双侧髋关节SPECT加CT断层融合骨显像,图像示:双侧髋关节骨显影清晰,可见右侧股骨头放射性分布呈局灶样异常浓聚。诊断:右侧股骨头骨代谢异常活跃,符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改变。,股骨头缺血坏死,70,七、临床应用,6.移植骨的监测成活良好放射性分布等于或高于正常骨组织失去血供的移植骨透明区(冷区),71,七、临床应用

13、,7代谢性骨病骨影普遍对称性增浓,颅盖骨和下颌骨尤为明显(面具脸);肋软骨呈串珠状增浓影;散在的假性骨折增浓影;肺胃等软组织钙化影;肾影不清或不显影;24小时全身显像剂存留率明显增高。称为“超级骨显像”super-bone scan),骨显像特点,72,七、临床应用,代谢性骨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软骨病压缩性骨折畸形性骨炎(pagets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三年,Whole-body bone scintigraphy demonstrates diffusely increased skeletal uptake,minimal so

14、ft tissue and renal uptake and no bladder activity.There are no focal bony lesions.,肾性骨营养不良,78,压缩性骨折,79,压缩性骨折,Pages病,83,七、临床应用,8.骨关节病的诊断 骨显像可观察全身关节,有助于观察病变累及范围和活动程度,能较灵敏地反映病情的变化和疗效。,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肺性骨关节病慢性肺及胸膜病变可引起肥大性骨关节改变,称肺性骨关节病,成人常见于肺癌患者,儿童常由于肺纤维囊性病。骨显像表现为四肢长骨皮质放射性增高,呈线性浓聚,称为双轨征。(患者骨膜新骨形成,杵状指和骨膜炎

15、。),双轨征,87,八、骨外异常放射性浓集,1、技术因素:2、生理因素:泌尿系显影3、病理因素:软组织炎症、损伤、钙化 原发癌和转移癌等,88,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注射液皮下漏,乳腺癌显影,91,早期 骨显像+X线 中期 骨显像+X线+晚期 骨显像 X线+,X射线技术和骨显像的合理应用,92,掌握要点,掌握骨显像的基本原理、显像方法、适应证、正常影像特点、异常表现、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掌握全身骨显像与X线CT影像的优缺点;熟悉骨三时相显像各时相的意义及临床应用。,93,骨骼显像诊断骨骼疾病的原理是什么,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磷酸盐化合物可通过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和有机质结合等形式沉积在骨骼内,使骨组织聚

16、集显像剂而显影。骨骼摄取显像剂的多少取决于血流量及代谢活跃的程度。局部骨骼血供丰富、骨骼生长活跃、新骨形成时聚集增加;骨骼血供减少、出现溶骨时,聚集减少。,94,试述急性骨髓炎与蜂窝组织炎三时相骨显像鉴别要点,急性骨髓炎的骨影像特点是:1.三时相显像上皆在病骨区有较局限的放射性增高;2.24h内病骨软组织放射性比值随时间上升;3.疾病早期可出现放射性缺损,是由于局部压力增高使血流降低或血栓形成所致,一般很快转为放射性增高。蜂窝组织炎骨影像特点为血流相和血池相主要是在软组织内放射性增高,骨/软组织放射性比值随时间下降。延迟相病变处呈较轻的弥漫性放射性增高,或轻度局限性放射增高。,95,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