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657297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篇)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局机关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调研报告材料(4篇)目录1 .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商务局)22 .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委政研室)53 .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委网信办)84 .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生态环境局)11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商务局)经济园区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和工业发展主阵地,正是要素聚集、企业聚连、产业集群的重要承载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XX经济开发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逐渐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起隆地带和沈铁工业走廊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支

2、撑。XX市“红船杯”首届市直机关公务员技能大赛组织参赛团队深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调研,市商务局代表队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发挥优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经开区有很大发展空间和产业优势,依托XX保税物流中心对外开放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更好把国内国际市场有机结合;通过中欧班列“XX号”直接将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区,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用好用活省RCEP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动骨干企业出口贸易,帮助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统筹使用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帮助外贸市场主体用好、用足保税、免税、退税、免配额等方面政策,帮助企业充

3、分释放产能,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二是把握机遇,全力抓招商上项目。用好用活沈阳现代化都市圈、辽东绿色经济区、沈阳长春汽车产业生产基地战略发展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三大主导产业,制作“产业招商图谱”,深耕沈阳及周边地区,把上门招商落实落地,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支撑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做好在谈、签约项目的后续跟踪工作。在谈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督开工,开工项目保进度。全力推动中车城市交通集团、北方交通重工集团等一批大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建设。同时,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项目,狠抓项目谋划,加大项目储备,提高闲置资产盘活率,唤醒沉睡资源。三是狠

4、抓落实,打造现代产业集群。郝鹏书记在XX调研时指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我们要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充分论证,联手规划一批区域发展基础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的重点产业集群,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先进装备制造、专用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深入挖掘现存企业的潜力,重点推进龙头企业智能化车间改造和重点技术改造,助力企业扩大规模、产量

5、。“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的方式,积极推动园区域内企业合作,在技术、设备、人员、产品、市场、订单等方面畅通信息渠道,强链补链,实现区内企业互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四是守正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XX书记在开发区调研企业创新工作时指出,要通过研究新科技、应用新技术、发展新应用,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更好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与市场需求。我们要立足创新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开展贯彻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指导帮助有条件的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帮助企业争取扶持政策。广泛引育科技型企业新苗,推动科技

6、创新平台建设,培育骨干企业申报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组建创新团队,加快破解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主动融入“数字XX”建设,推动传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互联网+工业”建设。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委政研室)XX书记在全市推进高质量发展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战”动员大会上指出,XX全面振兴首先就是工业振兴,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各产业、各部门良性互动、融合提升的系统工作。XX市“红船杯”首届市直机关公务员技能大赛组织参赛团队深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调研,市委政研室代表队就如何加快推进经开区产

7、业提档升级提出“四个着力提高”建议。一、着力提高项目招商质量。项目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只有高质量项目才能带动产业提档升级。要围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型材料三个主导产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明确“链主”企业,确定上下游项目的重点招商区域,深挖项目源,指派专业招商队伍上门招商,提高项目引进的针对性。要高标准谋划项目,瞄准行业领军企业、全国百强企业,做实全员招商、派驻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闲置资产招商、与淮安对口合作招商,提高项目引进层次。坚持项目建设与引进并重,通过推行“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等工作机制,强化要素供给,对重点项目实行“日周旬月季“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

8、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如期推进、早日投产。二、着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的核心关键。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支持鼓励企业开拓视野,聚焦主责主业,运用全球视野整合技术资源,将先进经验进行本土移植转化,通过研究新科技、应用新技术、发展新应用,进一步推动创新产业链深度融合,更好满足产业升级需求。以专用车研发为重点,打造国家级专用车企业孵化基地,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产品创新实验室、科技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打造众创空间,吸引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建设一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能力的产业团队,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三、着力提高产业丰厚度。

9、实施重点企业带动战略,以打造三个主导产业的完整产业链为目标,大力扶持主导产业中的头部企业,支持其聚合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在同行业企业中,推进资源共享、要素共用、功能互补,实现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构建全链条、高融合的新型产业生态圈。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围绕沈阳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产业,依托泰威机械、莱尼线束等行业骨干企业,打造相关配套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全系产品配套能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建议经开区搭建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园区内企业信息共享,促进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赢。四、着力提高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结合“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行动,发挥企业

10、联络员作用,及时深入企业宣传解读上级惠企政策,实行全生命周期的雷锋式服务,提高助企惠企服务质量。落实“项目管家”制度,帮助项目领办代办前期手续,真心实意当好“店小二二进一步提高项目工程审批质效,压减材料、缩减时限、减少环节,为企业节约审批成本。同时,探索“招商局负责对接项目、项目中心负责签约落地、企业服务中心负责手续代办、各产业办和其他服务中心负责运营服务”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从项目洽谈到项目建成运营的闭环服务管理,真正做到政府服务走在企业需求前面。经开区是全市招商引资主力军、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通过提高项目质量、强化创新驱动、丰厚产业链条、优化营商环境等举措,加快推进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建设

11、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的高质量经济园区,为全市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经开区力量。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委网信力、)XX市“红船杯”首届市直机关公务员大赛组织参赛团队深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调研,市委网信办代表队通过实地调研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由“龙头辐射”变“龙头带动”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突破点,应当加强运用杠杆撬动作用,实行清单化管理,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帮助企业找准方向、找对市场、及时调整。调研走访了辽宁西格马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高新科技孵化企业的典型代表,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17项,属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2、在同行业具有龙头带动潜质。应当对该类支柱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将其培养打造成为业内龙头,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二、聚焦强化细分领域,由“小散虚”变“专精实”纵观产业发展,突破一个关键技术,往往能够创造一个细分行业,进而盘活整个产业,最终对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积极带动作用。开发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户,全市占比68%;瞪羚企业18家,全市占比62%;雏鹰企业31家,全市占比51%;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全市占比53%,这些优秀企业是XX经济的重要支撑,要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把敢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规范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的现实增长。积极探索与沈阳、大连、长春等高

13、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学合作。提升中小企业产业升级能力、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提升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三、提升创新和专业化水平,由“传统粗放”变“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要抓好鼓励创新发展这个要务,加快研究落实“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的切实举措,创新人才引进使用机制,通过流程再造、服务再造,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围绕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聚集、配套设施齐全、运营范围规范的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挥政策集中、智慧集中、要素集约、服务集成的功能,探索管理服务新模式,培育企业专业化竞争新优势。鼓励打造集群内共性技术平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为

14、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四、营造良好发展预期,由“被动招商”变“主动迎商”XX书记经常强调:“要坚持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树假想敌J要切实转变外界对XX发展的预期,对内提振发展信心,对外叫响XX营商环境品牌。企业就像鱼一样,水质、水温适宜,他就会游过来。应建立专业化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完善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和管理咨询服务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反映XX三年行动决心,向外界展示XX新气象、新变化,释放良好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全面振兴离不开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要以“不做旁观者,争当实干家”的姿态,做企业的“知心人”“同路人”,为企业解决问题、落

15、实政策、暖心服务,让广大企业安心扎根XX、繁荣XX,助力XX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关于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建议(市生态环境局)党的XX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表明了我国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为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确保XX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6月0日市委书记XX在结束对江苏淮安等地考察学习后,第一时间到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并强调:“要见贤思齐,苦练内功,以创新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二XX市以“红船杯”公务员技能大赛为契机,组织参赛团队走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地调研。市生态环境局代

16、表队通过聆听园区情况介绍、实地走访园区企业、观看园区建设情况,就全市经济园区建设与全面振兴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坚持项目为王,释放发展活力。毫不松懈抓好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一是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点瞄准辽吉黑地区,深耕沈阳周边地区,把上门招商落实、落地,毫不吝啬“请进来:紧盯正在重点推进的大项目,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和激励机制,打通项目跟踪“最后一公里:二是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引进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在企业数量上有所突破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重点引入新能源装备、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三是抓好盘活闲置资产、闲置企业、闲置项目,做活存量、做大增量,唤醒沉睡资源。(二)坚

17、持产业为本,推动转型升级。一是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开展贯彻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专项行动计划,积极组织优质项目向上申报,帮助企业争取扶持政策。二是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高效运转的保障机制、协调联动的配合机制,使“飞地经济”发展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三是强化创新驱动。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加强政策扶持,实行园区一级财政、加大税收通道。凡是政府能够调控的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要优先保障园区。(三)坚持农业为基,壮大特色产业。产业是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XX拥有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要把做大做强农业主要产业摆在园区发展的首要位置。培育一批农业加工营销企业,

18、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壮大肉类、乳业、粮油等深加工产业,打造绿色品牌,实现设施农牧业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四)坚持科技为先,破解发展难题。科技是园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把强化科技贯穿园区建设的始终。加快构建科技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支持科技企业组建产学研联盟,实施“带土移植”、“原土培植”人才队伍引育计划,引培高等技术学校项目建设。建立科技成果项目储备库、筛选技术含量高、创新优势明显的科技成果,向科技园区推广、转化和落地、持续优化科技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促进科技园向专业化

19、发展。(五)坚持保障为重,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政策扶持保障、工作保障等系列统筹协调机制,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一是全方位推行项目包保工作制度,从项目对接、签约、审批、建设、竣工等全流程介入,有效整合审批资源,优化审批流程,确保项目审批快捷高效,各个环节提质增速,为建设工程项目争取更多有效施工时间。二是切实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建立健全园区建设有关财政与金融扶持政策、园区用地与土地流转优惠政策、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产业发展支持政策等,进一步增强园区建设活力。三是依托数字开发区建设,探索“营商环境十大数据”改革路径。推进“项目管家”落实落细,实现线上管理。通过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XX园区实力将不断壮大,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引领、园区承载、科技支撑、龙头带动、品牌提效”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