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59289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93国民经济核算概论.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人:X X X 200 X-XX-XX,第一章 总论,本章目录,国民经济核算概论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学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学习要点,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发展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公共产品属性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作用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学科定位,第一节国民经济核算概论,一、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对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流量)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果(存量)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踪、描述一国(地区)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SNA,National A

2、ccounting 直译“国民会计、国民账户”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概念、定义、分类和核算规则 组成:一套逻辑严密、协调一致而完整的宏观经济账户、资产负债表和表式 作用:“它可以提供对一个经济体的全面观察”,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演进,(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1民间国民收入统计阶段(1665-1918)W配弟:政治算术,统计学创始人G金:估算英国国民收入,分组细、首次进行国际比较F魁奈:经济表AL拉瓦锡: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T柯格兰:连续估计、三方表示、生产净值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国民收入统计的概念

3、和方法 估算时间不连续 影响范围只包括英、法、俄、德等8个国家,(一)从国民收入估算到国民经济核算,2官方国民收入统计阶段(1918-1939)国际联盟:一致性、可比性,26国的国民收入估计资料E林德尔:国民经济运行的理论模式R富利斯奇:经济流通体系设想W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核算及其应用C克拉克:一系列重要的经济项目S库兹涅茨: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系统化特点:连续估算 参与国家迅速增加,(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SNA的孕育期(19391952)估算方法论重大突破: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JE米德和R斯通战时财政资源分析与国民收入和支出估计数字,1938-1940向国民产品、收入核算和SN

4、A过渡的开端:1941年EV克利夫提出了“国民核算”概念最早国际协议:1944年和1945年,经济统计的国际比较问题SNA的胚胎:斯通“国民收入的计量和社会账户的建立”成过程中的中间成果:1950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简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52年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化体系;1950年,联合国统计署从41个国家收集国民收入的估计值,(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2SNA的初创期(19531967)SNA(1953)正式诞生: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辅助表”目的:提供标准框架 重心: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传统金融统计的重大变革: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MA考普兰将资金流量表与国民收入

5、核算结合美国经济学家R戈德史密斯,国民资产负债表和国民财富表编制的系统研究 1977年,JE米德国际收支,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联系特点: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重视与其他统计国际标准的协调,(三)SNA的成长期(19681992),SNA(1968)公布内容:新增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 资产负债核算纳入体系做前期准备 三大类20个账户体系 特点:核算内容范围的扩展 核算方法的改进 核算内容的标准化和深化 按固定价格来计算总量指标问题:重于体系的精美、应用的可行性不够,(四)SNA的成熟期(1993年以后),SNA(1993)公布,联合国等五个国际组织联合修订特点:更新、澄清、

6、简化和协调1993年SNA 修订计划 关于使用更综合的方法对1993年SNA进行修订的建议 包括回购协议、养老金计划、股票期权、呆坏账估计等45个修订问题清单。,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建立和发展,最早的国民收入估算 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巫宝山教授编制1933、1936和1937年中国的国民所得MPS体系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物质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 Balance System,MPS)由原苏联始创,主要在当时的计划经济国家中使用 我国“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社会总产值核算体系 从来没有完整地实施过MPS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范围窄、核算方法没形成整体结构,三、中国国民经济

7、核算的建立和发展,十年准备,三大观点 十年:1982-1991年 三大派:MPS主体派、SNA 主体派、“中国特色”派 1984年开始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设计工作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MPS和SNA的混合性体系)融入SNA之路 1993年停止了对MPS 国民收入指标的核算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构成:5套基本核算表、一套国民经济账户和2张附属表 特点:完全确认了SNA的核算框架,第二节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国民经济核算,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一)SNA具备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非排他性:无论是否支付费用,任何国家都可以从中获益 非竞争性:增加对其的使用时,并

8、不影响其他使用者的使用(二)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SNASNA属于手段型全球公共产品SNA属于强者供给型全球公共产品SNA属于网络型全球公共产品SNA属于知识型全球公共产品SNA不具有消费的强制性,二、公共产品属性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在要求,国民经济核算的协调性 对不同国家间宏观经济统计体系的协调 与微观经济核算的协调 与不同专业的经济统计体系间的协调国民经济核算的实用性 国民经济核算的动态性,三、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作用,用于监测经济活动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制定经济政策和决策提供帮助为国际比较提供平台,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学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一、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出台背景(一)国民经济核

9、算研究范围与领域扩展的牵动更多国际组织和专家的加入 向更广的研究范围拓展,一、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出台背景,(二)新世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核算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方式的变革,导致了国家宏观调控方式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是各经济主体的逐步归位过程,随着经济主体地位的回复,决策行为的增多,各经济主体的宏观统计信息需求也逐步增多经济改革的深化,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升级,推进了核算范围继续向其他领域延伸市场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推进民主进程的加快,“知情权”意识向所有用户渗透,二、国民经济核算学的学科定位,国民经济核算学可被看作是经济学的分支 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经济理论框架下

10、的国民经济运行过程 与应用经济学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标准高度一致 专家学者大都来自于经济学界 国民经济核算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或管理学学科分支 方法性学科 偏重于宏观层次的一个分支 国民经济核算学的研究范围 五条主线:运行过程、运行条件、外交易核算与国际比较、资金流核算、物流核算,三、从国民经济核算学到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正确看待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的发展 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研究还处于引进消化阶段 正确认识国民经济核算学在教学中的地位 国外的国民经济核算教学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复兴”的问题 中国是如何“新建”的问题 正确处理国民经济核算学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应用与分析方面投入太少 因此,实证分析多于应用方法研究,应用方法研究多于纯理论研究,本书的思路与结构安排,思路:从服务于应用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为初学者或实际工作者提供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教材结构:账户总览 生产核算、投入产出核算、收入核算、资金流量核算、资产负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 价格与物量核算、季度与地区经济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